瑞士雖然只是歐洲的一個內陸小國,但這個小國在全世界範圍內卻很有名,即使一個從來沒去過瑞士的人,大概也能說出她的一些關鍵詞:銀行、瑞士軍刀、手錶、滑雪、中立國……大嘴哥感興趣的是「中立國」這個關鍵詞,所以下面咱們就來聊聊瑞士是如何成為永久中立國的。
二戰時整個歐洲打的熱火朝天,成了一鍋粥,唯有瑞士小國能保存中立,在戰火連天的歐洲保存一塊與世無爭淨土。那麼瑞士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算起來瑞士已經有500年沒有打過仗了,這個記錄恐怕全世界罕見。上一次瑞士發生軍事衝突還要追溯到1516年,瑞士跟法國打了一仗,結果瑞士大敗,被迫與法國和談——總之就是要認慫。瑞士認了慫後,痛定思痛決定以後所有矛盾都不要再付諸武力了,一是這場敗仗讓瑞士人被打怕了,二是真打不贏啊,你看瑞士周圍全是大國,都惹不起!
1516年馬裡尼亞諾戰役
慫有慫的好處,瑞士這一「慫」便保持了200多年太平日子,直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這場革命不僅徹底改變了法國(連國王都被處死,這是歐洲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也波及到了瑞士。新生的法國政府改變了對瑞士的外交政策,不再談什麼和睦相處,而是直接派軍隊過去佔領了瑞士全境。瑞士也很無奈啊,這200多年來跟法國相安無事,以至於連軍隊建設都很敷衍,結果現在完全不是法國軍隊的對手,只得雙手奉上土地。
拿破崙時代瑞士仍然悲催地在法國的控制之下,並且還被強行劃分成由19個州構成的聯邦國家。拿破崙雖然席捲歐洲,但也沒有長久,很快就被反法同盟打倒,連拿破崙本人也被關到地中海的厄爾巴島(後來拿破崙捲土重來,維持了百日統治,又被打倒了,這次則被流放到大西洋的聖赫倫那島。)
拿破崙的倒臺對瑞士至關重要,他們又獲得了獨立。戰敗的法國與歐洲列強籤訂了《巴黎條約》。《巴黎條約》不僅承認瑞士的獨立國家地位,還允許瑞士從此以後不被介入任何軍事衝突當中,瑞士也不受別國武力侵襲。這是瑞士之所以成為永久中立國的一個重要歷史依據。
瑞士能成為永久中立國,還得感謝俄羅斯人,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巴黎條約》上積極推動瑞士成為永久中立國的。歐洲其他國家也紛紛同意,估計是為了讓瑞士作為法國旁邊的一個緩衝地帶吧。
沙皇亞歷山大一世
所以,這樣看來,瑞士能的永久中立國地位其實一開始並不是自願的,而是一幫列強強加給他的。不過瑞士好像很受用,正中下懷,符合他們的外交理念。
國際法正式承認瑞士是永久中立國則是近一百年的事,1907年《海牙公約》裡註明了瑞士作為中立國,瑞士有權不介入任何軍事衝突,不過可以保留國防需要的軍隊。注意了,別看瑞士是永久中立國,其實它是有軍隊的。二戰時歐洲戰場炮火連天,瑞士軍隊也沒閒著,一點不比參戰國的軍隊清閒,他們部署在瑞士邊境上一刻不敢眨眼,生怕希特勒的軍隊打過來。
1907年《海牙公約》
只是,二戰中的瑞士未必保持的那麼中立,他們的國策基本是傾向於納粹德國的,這也成為瑞士後來老被人所詬病的一件事。
雖然在軍事上保持中立,但瑞士在其他方面也有不中立的時候。比如韓戰中,瑞士曾響應聯合國號召,派出維和部隊到韓國,這個維和部隊是不參戰的。比如,1991年聯合國經濟制裁伊朗,瑞士也參與其中。再比如,1999年時北約轟炸南斯拉夫,瑞士提供了非軍事協助。
所以說,這世界上哪有絕對的中立啊!
中外逸聞秘史、百年歷史老照片、探索神秘奇異事件 | 大嘴侃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