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本市生產領域豆製品產品進行了本年度第十一批日常抽樣檢驗,共抽取了48家企業生產的52批次產品。
本次抽樣檢驗的依據為:GB/T 22106-2008《
非發酵豆製品》、DB44/ 425-2007《
豆製品通用技術規範》、SB/T 10170-2007《
腐乳》等標準和國家相關規定的要求。非發酵性豆製品的檢驗項目為:感官要求、總砷、鉛、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 (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次硫酸氫鈉甲醛、脲酶試驗、苯甲酸或苯甲酸鈉、山梨酸或山梨酸鉀、糖精鈉、甜蜜素、檸檬黃、莧菜紅、胭脂紅、日落黃、誘惑紅、亮藍、淨含量(單件負偏差)、標籤。發酵性豆製品的檢驗項目為:感官要求、水分、胺基酸態氮、食鹽、鉛、總砷、黃麴黴毒素B1、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菌群、苯甲酸或苯甲酸鈉、山梨酸或山梨酸鉀、糖精鈉、甜蜜素、脫氫乙酸、淨含量(單件負偏差)、標籤。
本次抽查52批次樣品,經檢驗不合格5批次,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9.6%,剔除純標籤不合格,實物質量不合格4批次,實物質量不合格發現率為7.7%。不合格項目為菌落總數、大腸菌群、標籤。不合格產品名稱、生產企業、生產日期及不合格項目見下表:
序號 | 產品名稱 | 商標 | 規格型號 | 生產日期或批號 | 標稱生產單位 | 標稱生產單位地址 | 不合格項目 | 標準值 | 實測值 |
1 | 豆腐 | ---- | 稱重銷售 | | 廣州市海珠區永祥豆製品廠 | 廣州市海珠區紅衛村臺湧七星崗8號自編101號 | 菌落總數(cfu/g) | ≤100000 | 1.3×105 |
2 | 豆腐(非發酵豆製品) | ---- | 稱重銷售 | | 廣州市番禺區成心豆製品加工廠 | 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梅山村梅山大道中50號 | 菌落總數(cfu/g) | ≤100000(其他非發酵性豆製品 散裝)(cfu/g) | 920000 |
大腸菌群(MPN/ | ≤150(其他非發酵性豆製品 散裝) | 930 | |||||||
3 | 嶽陽香乾 | —— | 定型包裝 | | 廣州市增城四季成豆製品加工廠(普通合夥) | 廣州市增城增江街四豐村廣汕公路76號 | 菌落總數(cfu/g) | ≤750 | 2.5×103 |
大腸菌群(MPN/ | ≤40 | 430 | |||||||
4 | 滷豆腐乾(五香) | —— | 定型包裝 | | 廣州市增城金豆豆豆製品廠 | 廣州市增城石灘鎮崗貝沙園路王崗頭自編2號101 | 菌落總數(cfu/g) | ≤750 | 6.2×103 |
5 | 陽江風味豆豉 | 富軒 | | | 廣州市蘿崗區富味軒食品廠 | 廣州市蘿崗區九龍鎮鎮龍九樓村 | 標籤 | 按照DB 44/425-2007第7章要求 | 未標註貯存條件 |
食品安全知識:
1、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
菌落總數測定是用來判定食品被細菌汙染的程度,它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以便對被檢樣品做出適當的衛生學評價。
大腸菌群作為食品汙染的常用指示菌之一,在環境中廣泛存在,所以它也是食品一般汙染的指標。大腸菌群的來源與腸道致病菌相同,因此食品中大腸菌群含量越多,間接表示腸道致病菌汙染的可能性越高。
食品出現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超標最常見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生產環境衛生狀況不佳;二是操作人員不注意個人衛生。因此改善生產企業衛生狀況,配備完善衛生設施,規範對操作人員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關鍵措施。
2、標籤
食品標籤是消費者了解產品最直接的工具。食品標籤標註的內容不規範、不完善,會誤導消費者。
消費建議:
豆製品蛋白質含量較高,受汙染後微生物繁殖快。消費者在選購豆製品時應注意:
1、選購豆製品最好到有冷藏保鮮設備的副食商場、超級市場,因為這些場所有正規的商品進貨渠道,產品周轉快,冷藏的硬體設施齊全。要選購具有防汙染包裝的豆製品,最好不要選購散裝豆製品。封閉包裝豆製品原則上要比散裝的豆製品衛生,保質期長,攜帶方便。
2、要注意觀察豆製品的色澤,不要買過鮮過亮的產品;注意豆製品的氣味,不要買有異味的豆製品。豆製品要少量購買,及時食用,最好放在冰箱裡保存,如發現豆製品表面發粘時,不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