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4 18:11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陸遙 通訊員 羅意
一場國際音樂盛典,正在千年石窟上演。
國際鋼琴大師郎朗、全網播放量破億的自得琴社團隊、笛子演奏家杜如松、舞蹈家劉福洋、流行樂壇常青樹齊秦等國際頂尖音樂人,將共同打造一場史詩級的視聽盛宴。
10月14日,2020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在龍遊石窟景區正式拉開帷幕,這場別開生面的國際音樂盛典將持續到10月17日,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和音樂發燒友將在此共襄盛舉。
中國的國際級音樂大師在現場精彩演奏,並和身處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等國的頂級音樂大師團隊「雲合奏」,在龍遊石窟為全世界樂迷獻上為期四天的音樂盛宴。盛典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衢州市人民政府、龍遊縣人民政府主辦,衢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龍遊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承辦,浙江廣播電視集團音樂調頻執行。
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是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衢州市人民政府、龍遊縣人民政府從2019年起打造的文旅融合IP的重要項目,同時也是龍遊縣人民政府推進龍遊文旅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背景下融合發展和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縣的重要舉措。今年的盛典以「音樂無界,『洞』聽龍遊」為主題,導入國際頂尖音樂人團隊,積極破題石窟文化基因解碼,打造「一帶一路」原聲音樂品牌IP,逐年持續推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龍遊地處舉世聞名的錢塘江上遊,千年文脈貴地的「南孔聖地」衢州,是「錢塘江詩路文化帶」的重要驛站和璀璨明珠。1000年前,吳越國國王錢鏐途經此地,觀此處山勢層巒疊嶂、綿延起伏,宛如遊龍,好一派攝人心魄的大氣景象,錢鏐駐足凝望興起,便將此地「龍丘」改名「龍遊」,由此拉開了龍遊千年傳奇的序幕。龍遊石窟開鑿於2000多年前,被譽為「千古之謎」,以其集人文、藝術、文化、工程技術於一體的神奇景觀享譽世界,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衢州市首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正積極申報世界歷史文化遺產。這次國際音樂盛典就在龍遊石窟舉行,以「音樂無界,『洞』聽龍遊」的主題,探尋當今世界音樂與古老中華文明相互碰撞、融合的化學反應。
2020龍遊石窟音樂盛典由三場洞窟音樂秀、一場戶外音樂節和一場學術研討會組成。其中,洞窟音樂秀以2號洞窟為主要場地,依託洞窟特點,設立新媒體沉浸式劇場,推出「知音自得」「琴韻朗音」「光風霽月」三場匯集世界音樂特質的視聽盛宴。石窟音樂秀特邀國際鋼琴大師郎朗、全網播放量破億的自得琴社團隊、笛子演奏家杜如松、舞蹈家劉福洋等藝術家演出;龍遊紅木小鎮音樂節邀請流行樂壇常青樹齊秦等亮聲歡唱。
國際鋼琴大師郎朗將在專場演奏會上,為現場觀眾帶來最頂尖演奏會的沉浸式體驗。他覺得能在千年石窟中演奏十分神奇,並由此而「充滿期待」。他將為觀眾帶來《哥德堡變奏曲「詠嘆調」》《致愛麗絲》《愛之夢》《茉莉花》《我愛你,中國》等中外名曲。
全網播放量破億的自得琴社帶來「知音自得」專場演出。在今年央視中秋晚會上,原本只是為朗誦配樂的自得琴社憑實力打動無數觀眾,再一次成功「出圈」。琴社藝術總監唐彬認為,在龍遊石窟演奏古琴再適合不過,令人神往。他們一直在思考古琴的跨界與創新:開發電古琴,和崑曲、舞蹈的結合……希望能讓古琴這個「非常小眾」的樂器走進越來越多人的視野。
「光風霽月」,形容雨過天晴時萬物明淨的景象,比喻開闊的胸襟和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在第三場名為《光風霽月》的洞內演出中,既有古老神秘的歌謠與樂器,也有令人嘖嘖稱奇的沉浸式高科技聲光電錶演。中外藝術家將帶來「雲合奏」《袖夢》、《明月•旅人》等,通過現代科技聲光電技術與傳統音樂在龍遊石窟中交匯的全新藝術形態,探究古老洞窟神秘與久遠的歷史。
《洞聽龍遊——石窟的聲學體驗與探究》音樂研討會將於10月15日舉行,屆時將邀請中外作曲家、藝術家及教育家,通過雲論壇的方式共同進行學術探討。龍遊紅木小鎮音樂節將於10月17日熱力開唱,音樂節當天著名歌手齊秦、音樂創作才子王嘯坤、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浙江籍國家一級演員周旋等將用歌聲點燃整個夜晚。
「為推進龍遊文旅在長三角經濟一體化大背景下融合發展和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我們圍繞『音樂無界 洞聽龍遊』為主題,打造了這次盛典,積極破解石窟文化基因密碼。」龍遊縣文廣旅體局黨委書記、局長嚴建軍介紹:「龍遊石窟具有獨特的聲學環境,再加上多層音箱的擺放設計以及洞壁的漫反射,使音樂在洞窟中的每一個點都有其可聽之處,形成一個沉浸式聽覺空間,因此是獨一無二的。」
當音樂與石窟「邂逅」,千年的意象有了音階的迴響,古老的石窟迸發出別樣的新時代魅力。「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為龍遊的文旅融合發展掀開了新的篇章。」嚴建軍表示,通過音樂這一無國界的藝術形式,來展現龍遊石窟得天獨厚的特質。隨著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品牌影響力的不斷提升,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讓千年石窟煥發出全新的迷人魅力。
16026702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