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琴韻朗音」郎朗專場演奏會在龍遊石窟奏響!

2021-01-12 騰訊網

10月15日下午,備受期待、萬眾矚目的「琴韻朗音」郎朗專場音樂會在龍遊石窟正式拉開帷幕,郎朗靈動十足的琴聲在石窟上方久久迴蕩,為現場的觀眾們帶來了一場大師級的音樂盛宴。

視頻來源@動聽968

此次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邀請到了國際鋼琴大師郎朗,對於龍遊的鋼琴愛好者來說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

而對於郎朗來說,在被譽為「千古之謎」,蘊藏著姑蔑古老文明和神秘傳說的龍遊石窟舉辦專場音樂會也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體驗。

郎朗和在場的觀眾分享道:「當接到2020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節的邀約時,內心非常激動。」

從未在洞窟中舉行過演奏會的郎朗表示,「很期待能夠在龍遊石窟中與古老文明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此次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郎朗一共彈奏了哥德堡變奏曲《詠嘆調》《致愛麗絲》《愛之夢》《茉莉花》《我愛你,中國》五首樂曲。

演奏會由哥德堡變奏曲《詠嘆調》拉開序幕,這首擁有近三百年歷史的曲目,在有著千年歷史的龍遊石窟中被重新演繹。

郎朗坐在鋼琴前,身子隨著律動隨性搖擺,指尖在黑白鍵上快速跳躍飛揚,整個人沉浸於與石窟的這場音樂對話中,現場的觀眾也都跟隨郎朗的指尖音符一同陶醉其中。

尾聲,郎朗連彈兩首中國味十足的歌曲《茉莉花》《我愛你,中國》收尾,點燃了現場觀眾的熱情,現場掌聲經久不衰。

彈奏結束後,郎朗特地將自己帶來的全新專輯送給在場的觀眾,還與現場的觀眾進行了近距離的互動。

郎朗和在場的鋼琴愛好者們分享了學習鋼琴的心得與體會,更是鼓勵正在學習鋼琴的小朋友們,「一定要將學習鋼琴堅持下去,這樣將來才不會後悔」。

2020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不僅有國風樂團的悠長古韻、有國際鋼琴大師的沉浸式視聽盛宴、還有知名歌手齊秦、王嘯坤…的深情獻唱,讓觀眾在音樂盛典中有多元化的音樂體驗。活動更是導入了國際頂尖音樂團隊,力爭將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打造成為「一帶一路」原聲音樂品牌IP。

相關焦點

  • 盤點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精彩瞬間,每一場都想永久收藏!
    為期四天的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於10月17日圓滿落幕 音樂盛典都有哪些瞬間 讓你想要永久收藏 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回顧一下 2020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的精彩瞬間
  • 國際鋼琴大師郎朗在龍遊石窟傾...
    國際鋼琴大師郎朗在龍遊石窟傾情演奏!下午3點,鋼琴演奏專場正式開始。千年石窟洞穴裡,郎朗的雙手在黑白琴鍵上跳躍。《哥德堡變奏曲「詠嘆調」》《致愛麗絲》《愛之夢》《茉莉花》《我愛你,中國》等中外名曲在郎朗的真摯地演奏下,加上石窟內天然的迴響,悠揚靈動的鋼琴聲給現場觀眾帶來最頂尖演奏會的沉浸式體驗。「石窟和鋼琴相融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是古代和現代的對話,是中西方的交流。」石窟裡的鋼琴演奏帶給了觀眾謝勝芝不一樣的感受。
  • 來聽郎朗在千年石窟中彈琴 2020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開幕
    這次國際音樂盛典就在龍遊石窟舉行,以「音樂無界,『洞』聽龍遊」的主題,探尋當今世界音樂與古老中華文明相互碰撞、融合的化學反應。2020龍遊石窟音樂盛典由三場洞窟音樂秀、一場戶外音樂節和一場學術研討會組成。其中,洞窟音樂秀以2號洞窟為主要場地,依託洞窟特點,設立新媒體沉浸式劇場,推出「知音自得」「琴韻朗音」「光風霽月」三場匯集世界音樂特質的視聽盛宴。
  • 奇妙龍遊,在千年石窟享受曼妙的音樂
    石窟。通過現代科技聲光電技術與傳統音樂在 龍遊 石窟中交匯的全新藝術形態,探究古老洞窟神秘與久遠的歷史。其中,洞窟音樂秀以2號洞窟為主要場地,依託洞窟特點,設立新媒體沉浸式劇場,推出「知音自得」「琴韻朗音」「光風霽月」三場匯集世界音樂特質的視聽盛宴。
  • 郎朗要在千年石窟中彈琴?2020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啟幕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 10月14至17日,2020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將在衢州市龍遊縣龍遊石窟景區舉行。除了古典樂大師郎朗、歌壇常青樹齊秦等藝人將現身演出,盛典還將和身處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等國的頂級音樂大師團隊「雲合奏」,在龍遊石窟為全世界樂迷獻上為期四天的音樂盛宴。
  • 千年石窟邂逅音樂盛典 浙江龍遊持續打造文旅融合IP
    龍遊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嚴建軍供圖   中新網衢州10月15日電 (江楊燁 方燕飛)10月14日至17日,2020龍遊石窟國際音樂盛典在浙江省衢州市龍遊縣龍遊石窟景區舉辦。
  • 帶你去龍遊!尋找不一樣的世外桃源
    書畫展覽館,欣賞 龍遊 當地書畫大師的作品,然後品嘗 龍遊 美食,住在綠色的大樓裡享受慢生活!石窟國際音樂盛典在這裡進行,這一次的音樂真的震撼人心!千年石窟遇上國際鋼琴大師郎朗「琴韻朗音」的鋼琴演奏專場帶給所有音樂愛好者一場豐盛的視聽盛宴。
  • 郎朗再現成都在露天音樂公園舉辦鋼琴演奏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 徐語楊8月22日晚,「天聲不凡」著名國際鋼琴大師郎朗鋼琴演奏會這是郎朗今年來,在成都舉辦的第二場演奏會。封面新聞記者在現場看見,郎朗用他對西方古典音樂的獨特理解、精湛的技藝和瀟灑自如的彈奏風格,先後演奏了《致艾麗絲》等經典作品,令人關注的是,郎朗為推廣綱琴藝術,與多名成都琴童同臺表演。
  • 攝影:龍遊石窟
    龍遊石窟是我國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築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一大奇觀。龍遊石窟集人文、藝術、文化、工程技術於一體,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體現。龍遊石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2年甚至更加久遠,建造的年代仍然不明,是至今被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底人造建築。1992年,世人傳說中的"無底塘",在四個當地的農民的隆隆水泵聲中"水落石出",展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個石窟,便是龍遊石窟。
  • 玩在龍遊,從龍遊石窟到紅木小鎮
    龍遊石窟。龍遊石窟是位於浙江省龍遊地區的地下石窟群,自從1992年被發現以來,經諸多媒體報導,被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引起了考古界、旅遊界以及有關方面的廣泛關注。龍遊石窟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瑰麗壯觀、巧奪天工。走進石窟,宛若時光倒流到遠古。而它的「開採年代」、「開採人」、「用途」都是千古不解之謎。
  • 世界第九大奇蹟----龍遊石窟
    老李成蹊 溫州古道 今天 【帶你去旅行】非常有幸來到浙江西部龍遊縣,參觀龍遊石窟。這是我國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築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一大奇觀。龍遊石窟集人文、藝術、文化、工程技術於一體,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體現。
  • 千古謎窟,龍遊石窟
    千古謎窟,龍遊石窟位於浙江省西部的龍遊,春秋時期是「姑蔑」古國的都城。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此置縣,至今已有2240年的建縣歷史。1992年在縣城北3公裡的鳳凰山麓有了驚世發現,那就是龍遊石窟群。鳳凰山其實只是個海拔69米的丘陵,一直荒無人煙。
  • 龍遊石窟之謎:1992年龍遊石窟發現大量超現代科技的設備
    1992年發現龍遊石窟的經過網友提供的龍遊石窟的照片鳳凰山其實只是個丘陵,海拔69米,一直荒無人煙。20世紀50年代,山下村民為避洪水遷至山上。村民很快發現,山間有眾多水潭,均深不見底,故這些水潭均被稱為「無底塘」。水潭成了村民長年用水的水源;潭中有魚,常可為村民佐餐。
  • 龍遊石窟: 為何居千年而不變
    龍遊石窟成為難以破解的千古之謎,被當地人稱之為「世界第九大奇蹟」。在龍遊石窟,不僅第一次看見三隻眼,還遇見多年不見的老朋友。那是1998年的秋天,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楊志法在北京的家裡看了央視一套播放的龍遊石窟專題片後,被龍遊石窟的神韻所吸引,他連夜乘坐20多個小時的火車來到龍遊石窟考察,被其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所傾倒,從此與龍遊石窟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龍遊石窟創始性研究「第一人」。
  • 龍遊石窟:為何居千年而不變
    ,而從沒有遊人到過的地方。那是1998年的秋天,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楊志法在北京的家裡看了央視一套播放的龍遊石窟專題片後,被龍遊石窟的神韻所吸引,他連夜乘坐20多個小時的火車來到龍遊石窟考察,被其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所傾倒,從此與龍遊石窟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龍遊石窟創始性研究「第一人」。
  • 昨夜,龍遊石窟星光燦爛!!
    低垂的夜幕中,在20到40米不等的地底下,一束束經過改造的光影投射到洞頂、牆壁,預示著外星人的神秘字符
  • 郎朗長沙音樂會2019一場盛大演出、一場觸動你內心深處的音符
    郎朗的演奏會即將在長沙演出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這個十二月感受指尖在鋼琴黑白鍵之間傳遞的旋律,郎朗長沙音樂會2019一場盛大演出、一場觸動你內心深處的音符。
  • 郎朗:勤奮好學,世界級的鋼琴天才
    我是娛家新天地,搜集娛樂新資訊,今天讓我們扒一扒郎朗。很多家長都抱怨說他們的孩子不努力,就算很努力了但是沒有天賦照樣沒有用。今天,我們不妨就來做一個設想,如果你是郎朗的父母,你能培養出一個世界級的鋼琴大帥嗎?當郎朗還是兩三歲時,他的父親不經意間發現郎朗非常熱愛音樂,尤其是鋼琴。所以過了一兩年,他便開始著手培養孩子的鋼琴天賦。
  • 行走丨探訪龍遊石窟
    遠有貴州龍宮、大同雲崗、洛陽龍門、敦煌莫高窟,近有蘭溪六洞山、桐廬瑤林仙境,遠遠近近錯落有致的懸空寺,都曾經探訪過,豐厚的文化底蘊讓人追隨時光隧道,尋覓古人華麗的鑿痕,而龍遊石窟自發現以來就以千古之謎橫空出世。冬月,與友驅車前往,是日雨加雪,微冷。
  • 浙江地下石窟群—龍遊石窟,十分神秘,堪稱「世界第九大奇蹟」
    在我國浙江省遊龍地區,有一個規模宏大的神奇之地,它的發現伴隨著神秘的色彩,即龍遊石窟。龍遊石窟位於浙江衢州市龍遊區,是一座大型地下建築群,已在地下沉睡了幾千年。近一平方公裡的方圓內,24個大小人工鑿洞有序分布,規模宏大,是我國古代水平最高的地下人工建築群之一,也是世界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一大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