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雲:縣臨港產業區科技創新打造三個新高地

2020-12-19 連雲港政府網

  新年伊始,縣臨港產業區捷報頻傳,園區6家企業獲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其中江蘇保易製藥有限公司董事長何飛獲江蘇「雙創」人才殊榮。這標誌著縣臨港產業區打造科技研發、人才集聚、產業轉型三個新高地駛入快車道。
  聚力創新引領,打造科技研發新高地。近年來,縣臨港產業區積極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先後與南京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建成高新技術研究院、沿海新型產業研究中心,培育發展了省級企業創業示範基地、灌雲縣臨港科技企業孵化器、惠利達擔保公司、江蘇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等科技服務平臺,為180多家企業提供創業輔導和科技成果孵化,孵化面積達31.88萬平方米。同時設立了3319萬元的科技專項財政扶持資金,引導52家企業與北京科技大學、江蘇理工大學、淮海工學院等院校建立合作關係,培育省、市級科技型中小企業25家,其中10家企業獲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企業被省科技廳認定為省級工程技術中心,3家企業被省經信委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獲得省高新技術產品3個;6家企業獲得省「兩化融合」試點企業,遠徵化工等多家企業獲得了「江蘇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管理創新優秀企業」榮譽稱號。
  強化人才培養,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日前,筆者在江蘇保易製藥有限公司實驗室看到,董事長何飛正在指導科研團隊進行產品注射級聚山梨脂80上市前的質量控制。據了解,該公司力爭今年獲得國家級《藥品註冊批件》,實現新產品上市銷售。研發新產品,人才是關鍵。去年以來,縣臨港產業區根據產業發展需求,通過全國化工英才網招聘人才、提前到全國各大科研院校選聘人才、實行「訂單」培訓人才等舉措,培育了省「333高層次人才」4名,通過「三百引才工程」引進博士、碩士研究生6名,加快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等科研平臺建設,4家企業通過了省研究生工作站的認定。與此同時,多次邀請省、市知識產權局專家舉辦智慧財產權培訓班,其中2人獲得智慧財產權工程師證書。今年園區將確保引進環境、安全、港口、物流等高層次人才10名,幫助企業集聚各類優質人才150名以上,力爭打造新獲批國家級高新企業10家以上。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打造產業轉型新高地。走近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連連化學股份有限公司,「連連化學研發中心」幾個紅色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我們公司每年投入銷售額的5%用於新產品研發,已擁有授權發明專利10項,今年計劃投入1200萬元開發新產品。」據該公司董事長連加松介紹,去年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隔膜新材料高純超微細氧化鋁,化工與醫藥中間體異丙醇鋁和仲丁醇鋁,以及超速橡膠促進劑3個新產品,其中高純氧化鋁在國內細分市場上排名第一,取代了日本進口同類產品,並遠銷韓國、義大利、德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公司正在研發無毒無味的超強超速橡膠系列產品,確保上半年上市。據了解,截至目前,該園區已有50多家企業研發出100多種新產品搶佔國內外市場,一個依靠科技創新加快打造產業轉型升級新高地正在崛起。

相關焦點

  • 縣臨港產業區開啟復工復產「加速度」
    縣臨港產業區開啟復工復產「加速度」 2020-04-22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縣臨港產業區上半年財政收入超序時10.8%
    日前從縣臨港產業區管委會獲悉今年1~6月份園區公共財政收入2.23億元完成年度目標60.8%超序時進度10.8個百分點超額完成縣下達的目標任務今年以來,縣臨港產業區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根本要求,以「強基礎、快突破、促轉型」為年度工作基調,逐步擺脫對傳統路徑依賴,致力打造藍色經濟、綠色生態、紅色文化「三張名片
  • 海龍科技創新產業區兩地塊掛牌出讓
    7月3日,海龍科技創新產業區內白鶴沙AF021920-1地塊和AF021914地塊成功通過廣州公共資源交易網掛牌出讓。上述兩個地塊位於荔灣區北至龍溪大道、南至珠江水產研究所,西達花地河,東以廣鋼鐵路支線,規劃用地性質均為一類工業用地(M1),為荔灣區海龍科技創新產業區重點地塊,將引入通信技術研究開發和軟體開發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 上海臨港產業區港口發展有限公司門座式起重機維修保養服務中標...
    上海臨港產業區港口發展有限公司門座式起重機維修保養服務服務的招標工作已經結束,結果如下:一、招標單位:上海臨港產業區港口發展有限公司二、招標代理:上海新域工程建設諮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徐匯區蒲匯塘路123號2樓聯繫人:禹淇襦
  • 灌雲縣臨港產業區規模以上企業「應復盡復」
    中國江蘇網3月26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馬兆軒)日前,筆者來到位於灌雲縣臨港產業區船舶工業園內的連雲港五洲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只見生產區內工人們正在緊張忙碌,有的焊接,有的冷作,有的油漆……他們正在趕製一艘13000噸海上浮吊船。
  • 灌雲縣臨港產業區職工綜合服務樓順利封頂
    中國江蘇網12月15日連雲港訊 12月12日上午,灌雲縣臨港產業區職工綜合服務樓項目工地上一輛輛攪拌車來回穿梭,只見一臺泵車正伸出巨臂輸送混凝土至施工板面進行澆築,工人們有的找平,有的振搗……9時08分,鞭炮齊鳴,職工綜合服務樓順利實現封頂。
  • 黃埔臨港經濟區:打造全球創新港城
    這一地塊所處的黃埔臨港經濟區,與廣州國際金融城共同組成了廣州第二CBD,而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目標是將其打造成為廣州中央商務區升級版,以期將黃埔港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創新區。●南方日報記者 黃舒旻柳時強 周甫琦視野:打造中央商務區升級版綿延珠江30公裡的黃金岸線,通過一條江軸,指引著城市發展的方向。
  • 廣州黃埔臨港經濟區:打造全球創新港城
    這一地塊所處的黃埔臨港經濟區,與廣州國際金融城共同組成了廣州第二CBD,而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目標是將其打造成為廣州中央商務區升級版,以期將黃埔港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創新區。  根據最新規劃,黃埔臨港經濟區將形成「兩帶多廊、生態織補、六區多點、產業聯動」的整體結構。「兩帶多廊、生態織補」,是指保育龍頭山、江心島為主的綠色生態基底,以珠江景觀帶及東江景觀帶為統領,多條通江廊道,整合綠地、水脈形成生態網絡。「六區多點、產業聯動」,是指打造六大分區:航運服務商務區、國際科技展貿區、國際總部中心區、全球智創集聚區、文化創意展示區、綠色生活配套區。
  • 即墨科技創新園加快打造工業園區人才「新高地」
    近年來,青島市即墨區科技創新園發展服務中心以「廣納人才,薈萃群英」為支點,「撬動」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結構調整「變速器」,「源源不斷」為產業鏈核心動力輸送「新生力量」。以「一攬子」政策、「一條龍」服務尊賢禮才,聚心聚力構建創新創業「生態圈」,打造出「強企優營」科技發展的人才「新高地」。截至目前,園區70%規模以上企業通過人才引進、嫁接實現了「科技移民」。找準「精準滴灌」方位,實現「創新+幫扶」聚人。實施「人才興園」計劃,制定專家團隊和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採取創新性引進和柔性引進方式,推動企業依靠科技的力量,不斷發展壯大。
  • 郫縣打造全省首個「創客小鎮」構築縣域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
    郫縣打造全省首個「創客小鎮」構築縣域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 郫縣「菁蓉鎮」創業創新基地裡的創業團隊們。    今年以來,郫縣啟動實施「創業天府·郫縣行動計劃」,依託郫縣德源鎮的區位和資源等優勢,規劃並開始傾力打造全省首個以推動創新創業為主題的「菁蓉鎮」,總規劃120萬平方米,積極構築創新創業發展的新高地,努力為縣域經濟轉型升級探索創新驅動、開放發展的「郫縣樣本」。
  • 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 全力打造四個「新高地」
    今年以來,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部署安排,緊緊圍繞「重塑競爭新優勢,傾力打造晉東區域中心城」奮鬥目標,聚焦「六新」突破,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形成生態鏈,全力打造新興產業、創新要素、營商環境、政策引領四個「新高地」,引領開發區創新發展駛向快車道。
  • 這9個人工智慧項目落子臨港,前沿產業發展貫穿「十四五」規劃
    根據新片區前沿產業發展「十四五」發展規劃,臨港新片區將努力打造開源創新賦能的人工智慧產業,依託應用場景優勢,吸引國際創新元素不斷積聚,加快人工智慧核心基礎技術創新,打造以智能網聯汽車車載試驗區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新興增長極,形成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示範應用的新典範,為上海形成 「1+4」的人工智慧發展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 灌雲:縣領導會見上海嘉禹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馮勁義一行
    4日下午,縣委書記左軍在縣行政中心會見上海嘉禹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馮勁義一行,雙方就上海大數據中心項目建設情況進行深入交流。縣委常委、灌雲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譚樹林及縣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見。 左軍首先對馮勁義來灌雲洽談項目表示歡迎,並簡要介紹了我縣基本情況。
  • 縣臨港產業區,這項工程順利封頂!
    縣臨港產業區,這項工程順利封頂!12月12日,縣臨港產業區職工綜合服務樓順利封頂。文/圖:馬兆軒監製:曹文原標題:《縣臨港產業區,這項工程順利封頂!》
  • 萬達臨港重裝備產業區H23-01地塊設計方案公示,將設置兩港快線泥城站
    ,方便泥城社區和重裝備產業區出行! 一、公示內容: 1、項目名稱:萬達臨港重裝備產業區H23-01地塊商住項目 2、建設單位:上海泥城萬達置業有限公司
  • 臨沂莒南縣:奮勇爭先 打造全市經濟發展新高地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9日訊臨沂市莒南縣以建設「產業興旺、宜居宜遊、綠色生態」濱海新區為總目標,突出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等四項重點,守住脫貧攻堅、生態環保等四條底線,打擂攻堅、奮勇爭先,打造全市經濟發展新高地。
  • 打造泛家居產業新高地 南安市家具產業協會成立
    本次活動以「抱團、融合、創新、賦能」為主題,吸引200多家各類企業參與。成立於2016年6月的南安泛家居產業聯盟,開啟了「政府+聯盟+公司」三位一體的泛家居產業創新大幕。目前,泛家居已涵蓋網絡科技平臺、線下體驗館、主題活動周、泛家居小鎮、產業研究院等九大板塊,積極賦能生產企業、用戶、經銷商,帶動城市發展和鄉村振興。
  • ...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實施意見》
    省發改委解讀:《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實施意見》 2021-01-06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鄭州航空港南片區將打造26平方公裡臨空產業區
    11月8日,記者從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獲悉,航空港實驗區南部片區城市設計揭曉,打造26平方公裡臨空產業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分為北部16平方公裡的物流商貿區和南部26平方公裡的臨空產業區。其中,南部臨空產業區以加工製造功能為主,主要布局工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臨港物流園區等,重點發展航空器材及相關零部件製造加工、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精細化工等技術資金密集型產業和高附加值的出口加工業。
  • 臨港地區「十三五」發展規劃(2016-2020年)
    二、面向未來的城市  3、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上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總目標,積極融入「四個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總布局,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