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到美國知名的膨化食品品牌奇多(Cheetos)等消費品牌,無一不再使用 Pop-up Store 拉近與顧客的距離。
Pop-Up 有彈出、快閃的意思,於是這一新興的零售形式,就有了一個「炫酷」的名字——快閃店。
快閃店是指不在同一地點久留的品牌遊擊店(Guerrilla Store),在地區設置臨時性的鋪位,供零售商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比如若干星期內)推銷其品牌的形式。
這一形式正在逐漸興起。未來,可能有越來越多的雜貨店零售商會加入到這一大潮中。
奢侈品引發「快閃店」潮流
這些年,快閃店逐漸受到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愛馬仕(Hermès)、香奈兒(CHANEL)、Adidas、Nike 等品牌的青睞,風靡全球,也逐漸影響其他零售領域。
近兩年來,品牌和零售商開設快閃店的消息也引發了媒體的更多關注。法國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後稱 LV)在 2019 年 4 月宣布,計劃開設 100 家快閃店,高於去年的 80 家,並將快閃店置於其市場戰略的中心。
LV 為了慶祝設計師 Virgil Abloh 的男士 2019 年秋冬系列上市,在紐約開了一家「霓虹綠」主題的快閃店,從商店內所有元素甚至到街道上的消防栓和垃圾袋都「難逃一綠」。
(來源:CB Insights)
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中,其財務長 Jean-Jacques Guiony 表示,於零售而言,快閃店是推動創新、為消費者製造新鮮感最主要和最優先的方式。「快閃店非常重要,這是品牌與消費者互動的另一種渠道。我們將繼續發展快閃店,它使我們能夠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地方與消費者溝通,增強了零售網絡的靈活性。」
圖 | 越來越多的新聞提及「快閃店」或「快閃場所」(來源:CB Insights)
快閃店可能成為雜貨零售商的「主菜」
雖然 LV 等奢侈品零售商和新興的直接面向消費者(D2C)的電子商務公司,可能是快閃店的最活躍用戶,但傳統雜貨零售商將會加快跟進這一潮流的步伐。
2019 年 4 月,一個「只在貨架上擺放的新興食品」品牌 Pop-Up Grocer 在紐約繁華的商業區 SOHO 進行了為期 10 天的營業。其提供來自食品和飲料初創公司的小吃、飲料和商品,包含目前最具創新性的天然食品品牌的數百種產品。
(來源:Pop-Up Grocer Instagram 帳號)
不過,快閃店帶來的絕不只是一種「包裝」產品的概念,相反,這一新興事物可以為傳統雜貨零售商帶來以下實在的好處:
測試新的分類、布局和貨架配置推廣精選品牌,宣傳品牌、設計和試水消費者與市場接觸居住在大商場覆蓋範圍外的消費者試用新技術,如客戶數據收集和無人零售等快閃店的確可以使購物者更方便地發現和了解新產品。但要成為傳統雜貨零售的主要形式,還存在一個障礙。其需要超越昂貴區域及時尚街區的地域局限。
無人駕駛雜貨店創業公司 Robomart 和 Stockwell 等新興公司,為此提供了解決方案。以「重新思考零售」為使命的零售商 Stockwell 就像一臺大型自動售貨機,其庫存包括了諸如洗衣粉、零食等生活用品。而無人駕駛雜貨店創業公司 Robomart 本質上是「車輪上的雜貨店」。Robomart 稱其提供「全球首個商店叫車服務」——只需一個按鈕即可呼叫最近的商店,並在 Robomart 車輛到達時自動結帳。
圖 | Robotmart 雜貨車(來源:Robomart)
大型雜貨店零售商可能很快就會開始使用臨時甚至移動的商店,來定位新的購物者並更提供服務。如塔吉特 Target 正積極與牙齒護理品牌 Quip、個人護理品牌 Native 和男士剃鬚刀及護理品牌 Harry's 等 D2C 品牌合作,複製類似 Pop-Up Grocer 的體驗。
快閃店在中國
對於中國,快閃店無疑是個「舶來品」。不過這並不妨礙它在中國越發流行起來,並改造中國的零售商。
2017 年 7 月,中國電商網易考拉海購攜手網易美學打造的線下快閃店「快閃造型屋」亮相杭州地鐵站。它的外形以粉白色調為主,牆面配以「我還有很多頭髮,我可以繼續加班」等金句。店內設備、用具設置採購均參照專業造型店,使用的造型產品也一些海外商品,如卡詩洗髮水、摩洛哥護髮精油、戴森吹風機等。
2017 年六一兒童節當天,電商阿里巴巴在北京北鑼鼓巷以「快閃店」的形式開了家「回憶超市」,向人們販賣童年回憶。店內陳設仿照二十多年前小賣店的樣子,商品大多來自那個年代,4 角一隻的巧克力威化,1 元一包的小浣熊乾脆麵,還有北冰洋汽水、九制陳皮等懷舊物品。
阿里巴巴還通過其在線市場天貓在 2017 年雙十一當天開設了 60 家快閃店。這些獨特的商店集成了增強現實技術,為「魔鏡」提供動力,使顧客可以虛擬試衣。
快閃店將如何改變零售業態
快閃店已成為零售商嘗試新類型的產品、技術和服務的「畫布」,同時也充當了其建立品牌的工具。其在整個零售行業中迅速增長,這些短期零售空間為零售實驗提供了自然環境。
新零售時代,也是流量十分重要的時代,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流量,就能迅速擴大品牌知名度,贏得消費者青睞。而在現階段各類營銷模式疲軟的狀況下,快閃店的出現,給品牌方帶來了一絲希望。
近年來,快閃店營銷已經成為全球零售領域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不僅是因為短期運營的快閃店有效地減少了租賃商鋪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它給商家提供了一個營造話題創意,「試水」消費者的平臺。
而在中國,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的回歸以及大眾對文化的強烈認同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為傳統文化消費,而部分購物中心與品牌則抓住這一趨勢,將傳統文化與國潮元素嫁接到快閃店,使其更具特色和創意,為品牌自身贏得更多的關注和好感。
毫無疑問,快閃店已成為各種零售商嘗試實體零售的必要工具。未來,商業房產租賃方式、零售的新商業模式以及社群效應、場景融合等,都將成為最大化快閃店價值的考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