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講好綢都故事 吳江盛澤擦亮「三張名片」

2020-12-16 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

  京杭運河,綿延千裡,流淌千年。

  盛澤有幸,與其他運河古鎮一樣,「收穫」了運河帶來的興盛與繁榮,更演繹出「日出萬綢,衣被天下」的繁華盛景。

  運河之水,激蕩向前,脈脈不息。

  如水的盛澤,亦承載著一代代綢都人的殷殷期許,圍繞做大做強紡織主業,傳承弘揚絲綢文化,用心用情講好自己的故事;以全球眼光、世界水準,擦亮「絲綢古鎮、紡織名城、面料之都」三張名片,譜寫新時代發展新篇。

  關鍵詞 化危為機

  生產端供給端齊發力,為紡織業發展添動力

  在愉快度過了2年多「好日子」之後,盛澤紡織業最近遇到了點「小麻煩」。

  「原本已進入旺季,但現在旺季不旺,有些企業甚至停機了。」面對突如其來的PTA原料價格波動、中美貿易戰造成的直接或間接影響,晨龍新升董事長王雲松雖有擔憂,但並不慌張。

  作為一個久經沙場的紡織「老兵」,王雲松清楚知道,盛澤這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將成為他最堅強的後盾。更何況,企業這兩年持續推進轉型創新,研發的差別化產品多次成為市場「寵兒」。就拿新近開發的「棉感彈力色織布」來說,已收到美國客戶「POLO」35萬米訂單。這款轉型升級的亮點之作,也讓晨龍新升站上了價值鏈的最高端,每米售價20元,是常規產品的近3倍。

  同樣,福華織造開發的功能性尼龍產品,已成為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中國運動員服裝面料。更讓人欣喜的是,像晨龍新升、福華織造這樣的發展「新常態」,已成為盛澤紡企最生動的寫照:時刻保持警醒、居安思危,每一輪低谷、每一次危機,都能「化危為機」,成為快轉型、調結構、練內功的機遇期。

  這是盛澤人的智慧。這種智慧,源於對絲綢紡織文化的自信,更源於對行業發展的深刻理解。

  走進恆力化纖巨大的長絲車間,已看不到以往人頭攢動的生產景象,原先重體力的活、難幹的活都被機器人替代;在東方盛虹的溶體直紡車間,在智能分配車和智能分道技術的幫助下,化纖絲自動完成分類、稱量、識別,並被送入包裝車間;在京奕集團織造車間,依賴於總價近8億元的100多臺進口渦流紡,常規紡紗廠30萬錠產能需要2000多工人,在這裡只需不到200人,生產效能提高十多倍……

  用工減少了,成本降低了,效率提高了,產銷增長了……在吳江區委常委、盛澤鎮黨委書記範建龍看來,全鎮每年近20億元的智能化投入,不僅從生產端為盛澤紡織業找到了轉型出路,最大限度激發了企業的創新活力和轉型動力,更進一步從供給端滿足了消費者對生態化、時尚化、功能化面料的需求。

  而且,盛澤每年還組織大批企業參加國內外重要展會,在家門口舉辦江蘇(盛澤)紡博會,藉助這些行業「風向標」,幫助企業開拓眼界,打開思路,搶佔市場。

  正因為不斷踩準了時代的節拍,今年盛澤紡博會期間,中國服裝大會也首次被「吸引」了過來。屆時,服裝巨頭、行業大咖雲集面料基地,將為盛澤新一輪發展創造無限可能。

  關鍵詞 減量提質

  保護生態環境,更反向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風物長宜放眼量。盛澤人清楚,紡織業離不開織造、印染,而這些都與環境密切相關。

  面對「今天」與「明天」的抉擇,理性與聰慧的盛澤人用「減量」換「提質」,既保護了生態環境,更反向推動了行業發展。

  以「取締無證無照、3年壓縮30%噴水織機整治行動」為例,盛澤並不是一味做「減法」,而是因勢利導,為整治制定了標準化「菜單」。第一年,用優質淘汰低劣,織機總量減少12%。今年,有獎有罰,其中,優秀企業全部返還、提升企業不獎不減、規範企業少量削減、整治企業全額削減、淘汰企業全部取締。明年,通過增加排汙成本,「自然」淘汰剩餘的9%指標。

  「講貢獻、有作為、更要有競爭力,否則企業將無法生存。」範建龍說,目標明確,路徑明晰,措施明了,這項原本涉及企業切身利益的整治行動,最終「風平浪靜」,更在無形中倒逼企業提升了競爭力。

  同時,盛澤還立足現有良好的產業基礎,鼓勵發展無汙染、低能耗、產出大的針織、經編。隨著購買設備財政貼息、招商引資重點傾斜等相應政策的出臺,進一步指明了方向,讓「轉型」成為精明企業家的自覺行為。他們獻計獻策、全力參與,一方面助力盛澤紡織業加快結構調整,實現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推動全鎮環境治理,實現落後產能騰退和空間布局的優化。

  「這兩年,隨著我們的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全鎮工業經濟範圍逐步收縮。盛澤紡織業未來發展的主戰場將『轉戰』紡織循環經濟產業園,其中就包括新興工業區和印染循環經濟區。」範建龍說,屆時,佔地3000多畝的「新戰場」將集中盛澤全部30家印染企業,實現準入門檻升級、用地減30%,排放減50%的預期目標。同時,依託行業頂級專家的技術指導,不斷做精、做優、做強,辦成世界先進、國內一流的紡織循環經濟產業園。未來,隨著園內織造、印染廢水的集中排放、治理,盛澤的環境壓力將大幅減輕,並與提檔升級的傳統產業,加速發展的高新產業一起,合力推動盛澤經濟規模質量雙提升。

  時間是最客觀的見證者。事實上,這兩年盛澤百姓與客商已深切感受到了身邊的變化:藍天白雲、綠水清波,城市環境質量大幅改善。到明年底,「噴水織機三年整治行動」結束後,盛澤的生態環境將進一步優化。

  關鍵詞 絲綢文化

  是情懷更是責任,積累「素材」擴大綢都世界影響力

  一座城市,一段記憶,訴說著一個時代的故事。作為已有3000多年歷史的絲綢發源地,盛澤又該如何講好自己的故事?

  「傳承和弘揚絲綢文化,是情懷,更是責任。對盛澤來說,絲綢是絕不能放棄的產業。」範建龍說,無論是全國絲綢龍頭華佳的全產業鏈還是鼎盛享譽全球的高端宋錦,都是綢都靚麗的名片。更何況,盛澤每年絲綢產量達1000萬米,這個數字雖無法與年產130億米的化纖相提並論,但放眼全國,總產能和集聚度依舊獨樹一幟。

  為此,有心的盛澤人在盛澤新城建設之初便謀篇布局,為講好盛澤故事積累「素材」。

  新城的標誌性雕塑「巨型蠶繭」,飄動的五彩綢帶喜迎八方來客;潛龍渠公園的彩虹橋,鋼製的絲綢飄帶「鋼中帶柔」隨風舞動;新城內的縱橫道路,均以陸上絲綢之路途經的重要城市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命名;始建於1840年、被當地人用來供奉蠶花娘娘嫘祖的先蠶祠,香火越加旺盛……

  兩年前,盛澤又精心謀劃,在已舉辦了17屆的絲綢文化節的基礎上,為這個地方性活動加上「旅遊」二字,打造中國盛澤絲綢文化旅遊節。並藉助盛澤紡博會這個影響全國乃至全球的平臺,把盛澤絲綢文化推向世界。

  最近,盛澤又整體收購華佳絲博園,邀請國際知名建築設計師米丘領銜,打造一個和綢都相適應的中國東方絲博園;與鼎盛合力打造中華宋錦文化園,放大宋錦「國禮」的全球影響;結合南北貫穿全鎮的京杭運河、老街鱗次櫛比的莊面,打造以絲綢為主題的圓明小鎮……「三駕馬車」齊發力,由點及面向世人展示盛澤悠久的蠶桑文明與絲綢文化,讓人深入了解和探究綢都盛澤的現實模樣。

  「歷史上,盛澤絲綢沿著運河抵達京城成為貢品,沿著絲綢之路走遍全球成為奢侈品。」範建龍說,如今,搭乘「一帶一路」快車,盛澤更要傳承、演繹好絲綢文化;結合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寫好產業文章,講好盛澤故事,擴大綢都的世界影響力。

  一個窗口管服務、便捷高效,一支隊伍管執法、精準有效……如今,隨著全國首批強鎮擴權試點鎮的改革成效日益顯現,盛澤將更多的發展紅利反哺於民辦教育、百姓醫療、社區服務,通過強化管理、提質增效,讓大量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有書讀、讀好書;讓更多新盛澤人有為有位、更有歸屬感,營造樂居盛澤的良好環境,為講好盛澤故事添上「幸福、溫暖」的一筆。  蘇報駐吳江區首席記者 黃亮

相關焦點

  • 千年綢都盛澤:鎮的建制,城的氣勢與內涵
    蘇州江蘇最南端的建制鎮盛澤的靈魂就是絲綢。悠久的紡織產業歷史給了盛澤「千年綢都」的榮光,更賦予盛澤人轉型升級、走向世界的雄心。  蘇州市吳江區委常委、吳江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盛澤鎮黨委書記、中國東方絲綢市場黨工委書記範建龍說:「隨著強鎮擴權試點、鎮域發展建設和城市業態的變革,盛澤這個中國重要的絲綢紡織品生產基地和產品集散地,正迸發出無限的發展活力,未來展現在人們眼前的將是嶄新的『世界綢都』。」
  • 2017中國綢都·盛澤旅遊推介會拉開帷幕
    10月16日上午,以「金桂飄香,絲旅啟航」為主題的2017中國綢都盛澤旅遊推介會暨2017中國吳江投資貿易洽談會盛澤分會場活動在盛澤東紡城拉開帷幕。推介會向來自長三角地區各旅行社、各旅遊企業、旅遊媒體、投資商重點推介了圓明小鎮等盛澤重點旅遊資源。
  • 為何是盛澤?蘇州第二座頤和公館即將綻放「綢都」
    每一座城市都需要一個能夠代表城市的封面級人居地標,這種作品不一定需要匯聚世界級資源,但卻要契合地域特性,能夠展現出區域千年文化傳承的精髓。作為我國四大綢都之一,海上絲綢之路的源頭,在過去,盛澤一直以「日出萬綢,衣被天下」聞名於世。
  • 吳江盛澤2宗宅地總吸金15.57億元!
    吳江政府機構託底,底價成交! (掃碼入群,土拍直播) 今日土地競價看點 吳江政府機構託底,連拿盛澤2宗地! 兩宗地塊位於吳江盛澤綢都大道西側,靠近盛澤鎮政府,周邊配套完善。 教育配套有盛澤實驗初級中學、吳江區壇丘幼兒園;醫療配套有盛澤醫院;商業配套有盛澤鳳凰匯購物中心、盛澤市民廣場等。 周邊無新房在售,二手房最新掛牌均價15000元/㎡左右。
  • 創新驅動 綠色轉型 "綢都"盛澤精彩蝶變
    近日,第四屆江蘇(盛澤)紡織品博覽會暨第十八屆中國盛澤絲綢旅遊文化節開幕。通過豐富多彩的內容、千變多樣的形式和特色鮮明的活動,「綢都」盛澤展示了「紡織名鎮」名副其實的實力與魅力。還有協和紡織、江蘇華佳、易東提花……隨著越來越多創新因子的湧入,如今的盛澤,在產業時尚化、高端化、功能化方面已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蘇州吳江區委常委、盛澤鎮黨委書記、中國東方絲綢市場黨工委書記範建龍告訴記者:「下一步,盛澤將在立足產業集群優勢和新興紡織纖維與面料特色產業基地的基礎上,加速創新資源集聚,促進紡織品質量和效益的雙提升。
  • 蘇州吳江盛澤:打造絲綢之旅全域旅遊體系
    10月16日,以「金桂飄香,絲旅啟航」為主題的2017中國綢都盛澤旅遊推介會在蘇州盛澤吳江盛澤東紡城拉開帷幕。推介會期間,現場舉行了圓明小鎮與江蘇中青旅戰略合作籤約儀式、羅納爾多足球蘇州學院落戶盛澤的籤約儀式。
  • 盛澤要做世界最大面料採購基地
    2016年,「絲綢古鎮、紡織名城、面料之都」盛澤實現「十三五」開局「開門紅」——全口徑財政收入57.08
  • 質量標準超越國標,吳江華衍水務用心用情做好水務管理
    自來水不「自來」 要經過三次處理駕車駛過東太湖的一角,一邊欣賞天藍水闊的風光,一邊就來到了吳江區近郊的吳江華衍水務有限公司。在吳江華衍水務有限責任公司的調度室,電子大屏幕上隨時可以調出一張張管網信息、壓力數據、生產工藝流程等圖表,水務管理中的複雜數據一目了然,水廠全流程生產工藝、城市社區二次供水的泵房的實時監控也能隨時顯示。一條條藍線標明了遍布吳江區的輸水管道,一旦有損壞會自動報警。
  • 江蘇盛澤:「雲」上尋「機」 加速打造時尚之都
    新華網南京5月9日電(記者林凱)記者8日從吳江盛澤鎮了解到,2020盛澤時尚周暨第七屆江蘇(盛澤)紡織品博覽會雲展會將於2020年6月16日至19日舉行。展會期間,主辦方將深化「網際網路+紡織」的深度跨界融合,通過雲上展會的形式,用全新模式、動態視角全面呈現「雲」時尚活動、「雲」紡織展覽,實現大眾與時尚的深入互動,企業與客商的高效銜接,為紡織產業新發展注入新活力,進一步激發綢都時尚基因。  據悉,盛澤是中國的四大綢都之一。
  • 講不完的盛澤故事,吃不厭的盛澤鮮肉燒賣
    燒賣,是我從小就很喜歡吃的一道點心之一,這個燒賣和大家印象中的糯米燒賣略有一絲絲不同,它個子小巧,皮薄湯多,有點類似小籠包的那種感覺,主要以鮮肉和筍丁作為餡料居多,在我們蘇州的吳江,燒賣的代表就數盛澤的燒賣了,在盛澤本地人的生活當中,很多人的一天都是從一籠燒賣開始的。
  • 江蘇盛澤布料市場在哪裡?
    江蘇盛澤布料市場在哪裡? 2017-06-29 09:25:52 來源:全球紡織網 江蘇盛澤布料市場在哪裡?
  • 蘇州盛澤鎮計劃3年新增7500名「金藍領」 「時代工匠」擦亮時尚之...
    這是今年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在產改過程中,組織開展「綢都時代工匠」評選、「名師帶高徒」,開設「工匠講堂」,建立紡織行業「勞模專家和工匠人才智庫」等系列活動的縮影。今年初,盛澤入選江蘇產改項目試點單位,承擔的改革任務是「在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建設中建設與高端紡織產業發展相適應的產業工人隊伍」。
  • 聽鎮上的老人講,盛澤最有名的橋,當屬鎮西的白龍橋
    聽鎮上的老人講,盛澤最有名的橋,當屬鎮西的白龍橋,於是攔了輛小車匆匆趕去白龍橋地處盛澤老鎮,與新鎮有五公裡路程,桑塔納一路打著醉拳在鄉間小徑跌跌撞撞地前行。司機半開玩笑地說,「誰還來白龍橋呀,這裡是二十年前的盛澤」。
  • 第二十一屆中國盛澤絲綢旅遊文化節開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蘇州10月2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今日,來自國內行業協會、產業集群地、業內企業的嘉賓、客商齊聚江蘇吳江盛澤,共同見證第八屆江蘇(盛澤)紡織品博覽會暨第二十一屆中國盛澤絲綢旅遊文化節開幕式。作為「創新湖區」「樂居之城」,吳江擁有四大支柱產業,其中的絲綢紡織業達到千億能級,是重要的富民產業。
  • 第四屆盛澤紡博會開幕 絲綢文化激活全域旅遊新路徑
    蘇州市吳江區委副書記、代區長李銘致辭  盛澤與杭州、蘇州、湖州並稱古代四大綢都,是吳江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和轉型升級的重要「增長極」,是全國絲綢紡織產業最為集中的區域,有著「國家級絲綢星火密集區」、「中國紡織名鎮
  • 盛澤鎮首屆「綢都工匠」微信投票開始啦
    盛澤鎮首屆「綢都工匠」評選活動為第十八屆盛澤絲綢旅遊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結合盛澤鎮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尋訪各行各業的
  • 江蘇―烏克蘭紡織服裝行業圓桌會議在盛澤舉行
    日前,江蘇—烏克蘭紡織服裝行業圓桌會議在江蘇吳江高新區(盛澤鎮)舉行,來自烏克蘭紡織服裝行業的20餘名代表與盛澤鎮政府代表及盛澤企業代表精準對接,實現產業優勢互補。吳江高新區區委常委、黨工委書記、盛澤鎮黨委書記王益冰與烏克蘭代表深入交流並互贈禮品。
  • 人民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獲獎體會《臊子書記》:用心用情講好扶貧...
    另外,在短視頻左下方設計的日記本,顯示重要的時間節點;根據故事情節需要,適當地出現MG彈幕,增加畫面的趣味性等等,都為短視頻增色不少。影響廣泛。行百裡者半九十,一部好的作品,完成創作僅僅是工作的50%,更重要的是推廣。
  • 新華日報:用心講好「安全故事」
    出發前對妻子的叮嚀不以為然的司機,上車後只顧著玩手機卻忘記系好安全帶的乘客……警示片中的人物宛若生活中的你我,兩對夫妻、一對母女,突發事故、生死相隔,故事觸及人類共同的感情——親情和愛情。尋常之處最真實,細節之中見啟示。一個好的故事,往往更容易打動人的心靈。警示片正是用生動的故事,讓「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這一老生常談的道理,帶給人們新的衝擊、新的感悟。
  • 江蘇吳江七大古鎮,小橋流水人家,江南別樣美韻
    古鎮位於蘇州吳江西南部,與浙江省毗鄰,古稱「吳頭越尾」,是吳江的「西大門」。古鎮上主要景點有師儉堂、慈雲寺塔、王錫闡墓、文昌閣等。5 盛澤古鎮位於吳江市最南端,以「日出萬綢,衣被天下」而聞名於世。三國吳赤烏三年,吳司馬盛斌在此屯兵結寨,後人稱之為盛寨。因西瀕大水,寨又改為澤,延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