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綢都盛澤:鎮的建制,城的氣勢與內涵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擁有城市氣勢和內涵的盛澤街景。 錢雲偉攝

  盛澤的城市綠地,呈現獨特的美。 宋 嶠攝

  上久楷·宋錦服裝秀,是盛澤絲綢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 劉 莉攝

  先蠶祠,綢都絲綢文化的根脈所在。 錢雲偉攝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命脈和堅實根基,也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蘇州江蘇最南端的建制鎮盛澤的靈魂就是絲綢。悠久的紡織產業歷史給了盛澤「千年綢都」的榮光,更賦予盛澤人轉型升級、走向世界的雄心。

  蘇州市吳江區委常委、吳江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盛澤鎮黨委書記、中國東方絲綢市場黨工委書記範建龍說:「隨著強鎮擴權試點、鎮域發展建設和城市業態的變革,盛澤這個中國重要的絲綢紡織品生產基地和產品集散地,正迸發出無限的發展活力,未來展現在人們眼前的將是嶄新的『世界綢都』。」

  「強鎮擴權」演繹現代管理經典

  盛澤鎮總面積150平方公裡,總人口50萬左右,下轄8個社區、35個行政村,其中在籍人口13.5萬,有35萬多外來人口,人口數甚至超過了一些人口較少的縣。盛澤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吳江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呂偉峰說,盛澤鎮列入全國首批「開展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25個試點鎮之一後,從2012年起「強鎮擴權」邁出了實質性步伐,盛澤鎮在機構設置上突出「大部制」,設有2室8局,核定行政事業編制314個。經過幾年的探索,盛澤鎮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4月22日,在盛澤鎮行政服務大廳,一位年輕人不到半小時就拿到營業執照。

  盛澤鎮行政服務局局長吳利根介紹,從2014年4月起,盛澤被列為開始經濟發達鎮一站式政務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到我們對探索再造涵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400多項標準,2017年10月通過了中期驗收。以不動產登記為例,原來交易、交稅、登記受理,要排三次隊、三個窗口受理,現在只需跑一次、取一個號、排一次隊、交一套材料就辦好了;原來需要15個工作日,如今縮短為5個,大部分都能當場受理辦結;過去要到幾十公裡遠的區政府所在地辦的事,現在很多在盛澤就能辦了;部分還實現了不見面審批,「一次不跑、事情辦好」。2012年以來,盛澤鎮分4批承接上級下放的207項行政審批權限,截至去年底,共辦理自主審批事項2.92萬件。

  盛澤有近1萬個法人單位,包括2500多家企業、近7000家商戶、加上醫院學校等事業單位法人,管理工作面廣量大, 「我們要管理好這樣規模的『超級鎮』,必須進行各種改革。」 盛澤鎮綜合執法局局長徐永泉介紹,目前盛澤綜合執法局人員近300人,其中有6個執法中隊,「絕大部分都是採用通過公選、招考等方式招聘的編外用工,現在運轉比較順暢。」

  實踐證明,盛澤的強鎮擴權試點有力地提升了鎮域經濟發展的活力。2017年,盛澤鎮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00億元,同比增長9.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5億元,同比增長15.2%;列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第十位。

  鎮域建設譜寫產城融合新篇章

  英國當代城市規劃大師彼得·霍爾在《文明中的城市》中說:「一個好的城市規劃,已經不是多建幾座大廈、多規劃幾塊CBD的問題,而是城市文化與經濟的高度融合。」

  盛澤鎮總體規劃(2014-2030)修改方案提出,要把盛澤建設成以紡織產業為支撐、具有高品質城市環境、城鄉一體、產城融合的現代產業城市。

  盛澤鎮副鎮長、建設局局長姚文明介紹說,以「一心、兩軸、三帶、多片區」為布局,成為盛澤今後經濟社會力量增長的新方向。「一心」是一個城市公共核心;「兩軸」是兩條城市發展軸,舜湖西路是城市服務功能的城市動力軸,建設路是城市空間魅力軸線;「三帶」是三條城市活力帶,貫穿核心區至潛龍渠公園的中軸景觀帶是新城內最大的開放空間和公共中心,從潛龍渠公園至京杭大運河西岸布置了一條公園式、生態化、開放性的濱水休閒帶,沿市場路布置集中商業、商業公園等商業設施以延伸盛澤老城區經濟活力,形成市民活力帶;「多片區」分別是商務辦公功能區、商務商業功能區、商業公園功能區、文娛會展功能區、濱水公園區、思博園文化片區和生態宜居社區。

  盛澤新城是盛澤西部的門戶和城市形象的集中體現區。核心地段2.5平方公裡,這裡規劃有總部經濟、高檔餐飲業、五星級酒店、高檔居住區、高檔商務區等。如今,南華大樓、立新集團、南麻商會等10多幢近100米高的大廈拔地而起,蔚為壯觀。

  當很多都市都在為「城市病」困擾時,今天的盛澤卻做到了城市規劃與自然風貌、文化遺存的統一,一座座新建的公共建築無不把絲綢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盛澤標誌性建築科技中心和會展中心,科技中心被賦予「化繭成蝶」的美好願景,與會展中心「城市之繭」的概念遙相呼應,從盛澤繭、絲、綢出發,凸顯了盛澤悠遠的絲綢歷史和文化內涵,同時加以建築元素和手法的詮釋,使人感受到英姿勃發、積極向上的城市精神。

  不久前,盛澤到一家高校招聘,有的大學生說,我好歹是縣城出來的,現在大學畢業還要到一個鄉鎮去嗎?當這些大學生到盛澤一看,眼睛亮了,說「盛澤哪是一個鎮,分明是一座時尚而文化氣息濃鬱的城市」。

  「四通八達的交通格局,又一次拉開了騰飛的盛澤縱橫開闔的發展版圖。」呂偉峰說,規劃中的滬蘇湖城際鐵路將穿城或貼城而過。這條高鐵通車後,不僅把盛澤與四大綢都中的蘇州、湖州連接在一起,而且還將帶動盛澤融入大上海經濟圈,加速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對外融通,實現跨越式發展。

  好戲連臺的是,連接吳江與蘇州的軌交4號線開通後,又一條軌交S19也納入規劃之中。根據規劃,S19線從吳江一直通到盛澤地區。這條地鐵一旦通車,以後盛澤直達蘇州市區的時間將再次縮減,真正實現「無縫對接」。

  業態變革鑄造世界時尚之都

  「盛澤的大小企業家們眼裡都瞄著世界最前沿的紡織技術和工藝,發展韌勁越來越強勁,這裡已經成為世界流行面料的集散地和風向標。」 呂偉峰自豪地介紹。

  千百年來,絲綢成了盛澤連接中國與世界的紐帶。

  今天的盛澤,有很多以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命名的道路,比如「敦煌路」「哈密路」「廣州路」等等,都蘊藏了絲綢文化的獨特內涵。

  盛澤經濟發展的日新月異,受惠於優秀文化的傳承,而隨著經濟的飛速增長,人們的自信心也不斷增長。在今天盛澤人看來,傳統產業要告別「傳統」,不但技術上創新,更呼喚業態的變革。

  2016年8月,2008北京奧運會全球火炬手服裝主創設計師楊潔帶領幾個盛澤人,第一次登上了米蘭國際時尚舞臺,用盛澤紡織企業選送的面料,融入蘇州園林、江南水鄉、崑曲、蘇繡、蘇扇等「蘇意」元素,第一次亮相就徵服了國際時尚界!

  此後,「盛澤軍團」頻頻出擊,一發不可收。盛澤面料「走出去」的步伐越來越快。去年一年,共組團參加國際大型服裝面料展會活動25次,足跡遍及五大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1月的德國法蘭克福紡織品展覽會、慕尼黑面料展,2月的巴黎服裝展到4月的東京時尚服飾展覽會、從7月的墨西哥國際時裝和面料展,8月的韓國國際紡織展覽會、俄羅斯輕紡產品展覽會到11月的杜拜國際紡織服裝及家紡展、澳大利亞「中國紡織服裝展」,盛澤紡織面料軍團每到一地都是一道搶眼的風景。東方絲綢市場管理辦公室主任胡偉彪自豪地說,改革開放讓盛澤成為新綢都,今後盛澤面料將以更大的力度走出去。

  與盛澤頻頻驚豔國際舞臺相對應的是,世界紡織服裝行業大咖、設計大師和採購商紛紛把目光聚焦盛澤。義大利、法國、韓國等地知名設計師也隨之慕名而來,開設工作室,直接指導當地企業如何生產花樣面料。在第四屆江蘇(盛澤)紡織品博覽會上,巴西面料採購商Carlos說:「盛澤是個世界著名紡織產地市場,只用一個上午,我就找到了滿意的面料。」

  呂偉峰介紹,盛澤當下正進行著一場廣泛而深刻的城市形態轉型:未來呈現在世人面前的盛澤,一面是東方紡織城五彩繽紛的T臺走秀,川流不息的紡織交易,共享創意盛宴的設計大咖;一面是圓明小鎮的新穎文脈旅遊業態、宋錦文化園裡的古樸雅致,還有風姿迷人的15平方公裡原生態農耕區。這不僅僅是古老的「千年綢都」,更是融合傳統與現代、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綢都」。

  策劃/庾 康 王 君 馬天琦

  撰稿/沈國儀 顧玲玲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林秀敏 )

相關焦點

  • 為何是盛澤?蘇州第二座頤和公館即將綻放「綢都」
    每一座城市都需要一個能夠代表城市的封面級人居地標,這種作品不一定需要匯聚世界級資源,但卻要契合地域特性,能夠展現出區域千年文化傳承的精髓。作為我國四大綢都之一,海上絲綢之路的源頭,在過去,盛澤一直以「日出萬綢,衣被天下」聞名於世。
  • 用心用情講好綢都故事 吳江盛澤擦亮「三張名片」
    京杭運河,綿延千裡,流淌千年。  盛澤有幸,與其他運河古鎮一樣,「收穫」了運河帶來的興盛與繁榮,更演繹出「日出萬綢,衣被天下」的繁華盛景。  運河之水,激蕩向前,脈脈不息。範建龍說,無論是全國絲綢龍頭華佳的全產業鏈還是鼎盛享譽全球的高端宋錦,都是綢都靚麗的名片。更何況,盛澤每年絲綢產量達1000萬米,這個數字雖無法與年產130億米的化纖相提並論,但放眼全國,總產能和集聚度依舊獨樹一幟。  為此,有心的盛澤人在盛澤新城建設之初便謀篇布局,為講好盛澤故事積累「素材」。
  • 創新驅動 綠色轉型 "綢都"盛澤精彩蝶變
    近日,第四屆江蘇(盛澤)紡織品博覽會暨第十八屆中國盛澤絲綢旅遊文化節開幕。通過豐富多彩的內容、千變多樣的形式和特色鮮明的活動,「綢都」盛澤展示了「紡織名鎮」名副其實的實力與魅力。   創新驅動 新動能生發競爭優勢   從量上看,盛澤人已經把紡織做到了極致——全鎮絲綢紡織企業2500多家,有各種織機11萬臺,年總產能130億米。中國紡織第一大企業,第一流設備,第一大交易市場,全球第一大面料生產基地全都集於一鎮。百億米「竿頭」如何更進一步?答案只有創新。
  • 2017中國綢都·盛澤旅遊推介會拉開帷幕
    10月16日上午,以「金桂飄香,絲旅啟航」為主題的2017中國綢都盛澤旅遊推介會暨2017中國吳江投資貿易洽談會盛澤分會場活動在盛澤東紡城拉開帷幕。推介會向來自長三角地區各旅行社、各旅遊企業、旅遊媒體、投資商重點推介了圓明小鎮等盛澤重點旅遊資源。
  • 聽鎮上的老人講,盛澤最有名的橋,當屬鎮西的白龍橋
    聽鎮上的老人講,盛澤最有名的橋,當屬鎮西的白龍橋,於是攔了輛小車匆匆趕去白龍橋地處盛澤老鎮,與新鎮有五公裡路程,桑塔納一路打著醉拳在鄉間小徑跌跌撞撞地前行。司機半開玩笑地說,「誰還來白龍橋呀,這裡是二十年前的盛澤」。
  • 第四屆盛澤紡博會開幕 絲綢文化激活全域旅遊新路徑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張珺)10月16日上午,第四屆江蘇(盛澤)紡織品博覽會暨第十八屆中國盛澤絲綢旅遊文化節在東方紡織城拉開帷幕。這是盛澤打造「絲綢古鎮、紡織名城、面料之都」的新起點,將有力提升「中國絲綢第一鎮」盛澤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 盛澤老鎮區地名志(境域沿革)
    吳江縣歷史上,縣以下的地域層級是鄉、都、圖、圩。作為地域單位的「都」在宋元時代就已定型。在清康熙五年劉定國編《魚鱗清冊》之前,「都」的地域範圍一直保持不變。這樣「都」就形成了人們對鄉裡的認同。以前說「我是二十都人」就如同現在我們說「我是盛澤人」。盛澤歷史上的人、物、事在盛澤未成鎮前記述它的歸屬地就是二十都。
  • 第二十一屆中國盛澤絲綢旅遊文化節開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蘇州10月2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今日,來自國內行業協會、產業集群地、業內企業的嘉賓、客商齊聚江蘇吳江盛澤,共同見證第八屆江蘇(盛澤)紡織品博覽會暨第二十一屆中國盛澤絲綢旅遊文化節開幕式。作為「創新湖區」「樂居之城」,吳江擁有四大支柱產業,其中的絲綢紡織業達到千億能級,是重要的富民產業。
  • 16大墅居性能越級 盛澤頤和公館 與蘇州共風雅!
    煙雨青石巷,撐著油紙傘踱步的蘇州姑娘,抿一口蘇州特產碧螺春茶,講一句吳儂軟語,是蘇州這座城氤氳了兩千年的溫熱記憶。 粉牆黛瓦,園林小巷,流水人家,自然也成了蘇州風雅棲居的一種符號。論及風雅,蘇州真沒辦法低調。
  • 2020看中國大好河山之江蘇古鎮:周莊,錦溪,皂河古鎮,盛澤
    千年歷史滄桑和濃鬱吳地文化孕育的周莊,以其靈秀的水鄉風貌,獨特的人文景觀,質樸的民俗風情,成為東方文化的瑰寶。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傑出代表的周莊,成為吳地文化的搖籃,江南水鄉的典範。錦溪是人文薈萃的書香之鎮,
  • 2020看中國大好河山之江蘇古鎮:盛澤古鎮,陸巷村,土山古鎮
    土山古鎮在京杭大運河畔,有一個能讓時光倒流的地方,靜靜守著自己那份滄桑和詩意,不知不覺過了千年土山鎮是千年古鎮,鎮內500多年的關帝廟是保管最完好的一座關帝廟,其餘明清修建和文明奇蹟遍及鎮區。盛澤古鎮盛澤位於江蘇省最南端,地處太湖流域。
  • 蘇州有望「升級換代」的鎮,靠「滬寧杭」庇佑,江湖人稱日出萬綢
    蘇州有望「升級換代」的鎮,靠「滬寧杭」庇佑,江湖人稱日出萬綢!如果盛澤鎮按年齡段進行排序,那一定是「老前輩」。所以很多人對這個城市的名字抱有懷疑。第一個傳說是古代有個叫盛斌的詩人來到這裡的時候,叫做「結寨」,因為寨像澤,所以取名為盛澤。第二個傳說是,在清朝時期,這裡的大部分居民都住在盛家。
  • 蘇州吳江盛澤:打造絲綢之旅全域旅遊體系
    10月16日,以「金桂飄香,絲旅啟航」為主題的2017中國綢都盛澤旅遊推介會在蘇州盛澤吳江盛澤東紡城拉開帷幕。推介會期間,現場舉行了圓明小鎮與江蘇中青旅戰略合作籤約儀式、羅納爾多足球蘇州學院落戶盛澤的籤約儀式。
  • 盛澤地名探源(1)
    盛澤地名探源前言盛澤的綢市形成後,各地綢商紛至沓來,於是人口劇增,鎮區拓展,很快就發展成為吳江縣內規模最大的鄉鎮。
  • 盛澤古鎮又有了新玩法 將啟動四大旅遊項目
    盛澤鎮社會事業局旅遊管理辦公室負責人陳全說:「今年,我鎮將啟動四個重大旅遊項目,分別是圓明小鎮一期項目、『絲綢尋源之旅』黃家溪鄉村旅遊項目、蘇州宋錦文化產業園項目和潛龍渠公園『活力綢都·絲旅世界』項目。」  「今年還將著重提煉重點景區的文化內涵,挖掘『蠶』、『禪』文化;探索工業旅遊新亮點,協助東方紡織城申報省級旅遊項目,協助華佳絲博園等提檔升級。」
  • 盛澤何時成鎮如謎團!讓我帶你一起去探究!
    徐志的記述與莫志相比,鎮的數量不變,而增加了7個市,盛澤已在其中(另有八坼、雙楊、嚴墓、壇丘、梅堰、屯村)。應該說,徐志的資料也很具體。至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刊刻的《吳江縣誌》(屈運隆纂),已是第六部縣誌,該志復增三個鎮,盛澤名列其中(另有蘆墟、章練塘)。由此可知,歷屆吳江縣誌對鎮市村的記載是比較具體的、細緻的、確鑿的,盛澤的發展脈絡也是基本清楚的。
  • 江蘇盛澤:「雲」上尋「機」 加速打造時尚之都
    新華網南京5月9日電(記者林凱)記者8日從吳江盛澤鎮了解到,2020盛澤時尚周暨第七屆江蘇(盛澤)紡織品博覽會雲展會將於2020年6月16日至19日舉行。展會期間,主辦方將深化「網際網路+紡織」的深度跨界融合,通過雲上展會的形式,用全新模式、動態視角全面呈現「雲」時尚活動、「雲」紡織展覽,實現大眾與時尚的深入互動,企業與客商的高效銜接,為紡織產業新發展注入新活力,進一步激發綢都時尚基因。  據悉,盛澤是中國的四大綢都之一。
  • 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暑期賺錢遊玩兩不誤,有中國綢都之美稱
    蘇州是江蘇省重要經濟地,其外貿,工商文化,藝術,旅遊景點等都享譽海內外。尤其是從小就聽聞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更有蘇州園林甲天下的美稱。蘇州管轄的各個區縣,也是相當聲名遠揚,尤其是吳江區盛澤鎮,堪稱「中國綢都」,其外貿出口遙遙領先,這要基於歷史傳承下來的絲綢文化和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盛澤以「日出萬綢,衣被天下」而聞名古今中外。
  • 桑味苒苒 葚情滿滿」盛澤將舉辦旅遊文化節
    近年來,盛澤通過打造國家級的工業旅遊示範點及國家科普教育基地,以文旅融合發展為特色,立足旅遊產業,布局「旅遊+」跨界融合領域,創新產品內容及服務模式,打造盛澤「全域旅遊的系統提供者」角色定位。本次活動將以桑葚採摘為出發點,為遊客帶來了解認識盛澤的全方位感官體驗。
  • 盛澤鎮首屆「綢都工匠」微信投票開始啦
    盛澤鎮首屆「綢都工匠」評選活動為第十八屆盛澤絲綢旅遊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結合盛澤鎮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尋訪各行各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