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昌:運用黑水虻吃垃圾 上演餐廚垃圾「變形記」

2020-12-20 環京津網

9月15日,工作人員在新昌縣餐廚垃圾處置中心為黑水虻投餵初步處理後的餐廚垃圾。 自2018年來,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嘗試推廣餐廚垃圾生態處理模式,利用腐生性昆蟲黑水虻不間斷進食的特點,快速消解餐廚垃圾,轉換為有機肥和高蛋白飼料。目前,新昌縣餐廚垃圾處置中心日處理餐廚垃圾40噸,基本覆蓋城區學校、食堂、酒店和中大型飯店,每年產生經濟效益約700萬元。 新華社記者 翁忻暘 攝

9月15日,工作人員在新昌縣餐廚垃圾處置中心查看黑水虻幼蟲成長情況。新華社記者 翁忻暘 攝

9月15日,新昌縣餐廚垃圾處置中心工作人員將清運回的餐廚垃圾倒入生產線進行處理。新華社記者 翁忻暘 攝

9月15日,新昌縣餐廚垃圾處置中心工作人員在生產線上處理餐廚垃圾。新華社記者 翁忻暘 攝

9月15日,在新昌縣餐廚垃圾處置中心,黑水虻在消解餐廚垃圾。新華社記者 翁忻暘 攝

9月15日,在新昌縣餐廚垃圾處置中心,工作人員展示用於消解餐廚垃圾的黑水虻。新華社記者 翁忻暘 攝

相關焦點

  • 黑水虻吃垃圾 新昌城區餐廚垃圾處置中心實現零排放
    蟲子吃的是餐廚垃圾,排洩出來的是有機肥料,蟲子長肥後還能做成優質飼料原料——近日,新昌城區餐廚垃圾處置中心投入試運營,中心運用黑水虻生物技術處理餐廚垃圾,實現「零排放」。  餐廚垃圾因為高水、高油、高鹽,處理起來一直都讓人頭疼。
  • 黑水虻吃垃圾一舉三得
    蟲子吃的是餐廚垃圾,排洩出來的是有機肥料,蟲子長肥後還能做成優質飼料原料——近日,新昌城區餐廚垃圾處置中心投入試運營,中心運用黑水虻生物技術處理餐廚垃圾,實現「零排放」。  餐廚垃圾因為高水、高油、高鹽,處理起來一直都讓人頭疼。新昌城區分布著大大小小2800多家餐館、食堂,每天產生30噸左右的餐廚垃圾,以前,這些餐廚垃圾會拉去填埋、焚燒,甚至養殖家畜。  「餐廚垃圾用於家畜養殖,存在同源性危害,填埋的話會對環境造成汙染,焚燒則需要建廠,成本大投資高,而且會產生滲濾液,有可能會造成二次汙染。」
  • 黑水虻吃掉垃圾後「變身」飼料添加劑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7月20日上午,一輛輛餐廚垃圾車陸續駛人新昌縣餐廚垃圾處置中心,經過處理,這些垃圾被製成漿料,投放至二樓的養殖車間。車間裡,一種叫黑水虻的蟲子顯出「吃貨」本色,1噸蟲子一天能吃掉5噸左右的漿料。「我們運用黑水虻生物技術處理餐廚垃圾,實現了『零排放』。」
  • 黑水虻成餐廚垃圾分解「大殺器」
    這裡有群「大勞模」名叫「黑水虻」,兢兢業業致力於「吃垃圾」,除去動能消耗外,經過它們的生物轉化,餐廚垃圾的80%成為高質量的昆蟲蛋白,餘下的20%成為富含養分的蟲糞有機肥。  「不是親眼看到,我還真不相信垃圾這麼有用。」崇賢街道龍旋村的李大伯是農場的一名員工,每天目睹垃圾消納全過程,讓他十分支持街道的垃圾分類工作。  據統計,國人人均每天產生餐廚垃圾約0.15公斤。
  • 汕頭餐廚垃圾終端處理出新招 黑水虻每天能吃10噸垃圾
    汕頭餐廚垃圾終端處理出新招 黑水虻每天能吃10噸垃圾金羊網  作者:趙映光  2019-08-10 而為實現更高效、無害化終端處理餐廚垃圾,相關單位於今年6月底起,在汕頭市雷打石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內創新引進了餐廚垃圾處理「神器」——小「吃貨」黑水虻,這種通過生物轉化技術的方式目前每天可處理10噸餐廚垃圾。
  • 桐城市率先試水生產黑水虻消滅餐廚垃圾
    桐城市率先試水生產黑水虻消滅餐廚垃圾 2018-09-27 09:46:53   來源:安青網
  • 南京試點養殖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
    本報訊(記者 馬金) 南京有一家「昆蟲工廠」,專門養殖一種叫黑水虻的昆蟲,每天兢兢業業地「吃掉」30噸左右的餐廚垃圾,產出約1噸的黑水虻蟲幹。這些富含高蛋白的蟲幹,全部銷往歐洲,每噸售價高達萬餘元。這是正在我市試點的餐廚垃圾處理新方式。7月23日,記者來到這家「神秘」工廠南京萬客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現場探訪其中的奧秘。
  • 小小黑水虻來幫忙 餐廚垃圾變廢為寶
    3家企業開展試點,餐廚垃圾華麗變身 「你看,這就是黑水虻幼蟲,它們專吃餐廚垃圾。」惠州惜福複合農業科研基地有關負責人打開一個塑料箱,箱子裡密密匝匝的蟲子湧動著,一箱餐廚垃圾已被它們消滅得只剩下一些塑膠袋屑,聞不到異味。
  • 桐城市將率先在全省 用黑水虻消滅餐廚垃圾
    本報訊(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馮蘭友/文歐愷/圖)餐廚垃圾怎麼處理?一種名叫黑水虻的蟲子將派上用場,將它們「吃幹榨盡」。 9月21日上午,桐城市與中明集團籤約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項目。籤約儀式上透露,桐城市將年生產黑水虻2萬噸,幫助消滅餐廚垃圾。據了解,桐城市也是我省首個試點黑水虻消滅餐廚垃圾的城市。
  • 神秘黑水虻成為垃圾處理新技藝?——專吃餐廚垃圾
    北京市餐廚垃圾主要來源於餐飲業、小吃店、快餐店、集體食堂等4萬多家餐飲服務單位。北京市餐廚垃圾年產生量約為80萬噸,預計2020年約106萬噸。目前已建成10座集中處理設施和30座就地處理站,總處理能力1402.8噸/日。  近日,一項利用「生物處理工藝」處理餐廚垃圾的新技術,正在東城區試點運行,目前每天可處理餐廚垃圾200噸左右,可謂既環保又高效。
  • 吃幹榨淨!連雲港試點養殖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
    蟲子吃的是餐廚垃圾處理後的「固形物」,排出的是有機肥,蟲子長成後還能變成優質飼料。近日,我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試點養殖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實現「吃幹榨淨」,真正實現餐廚垃圾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昨日,記者來到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一探究竟。
  • 養殖黑水虻日除100噸餐廚垃圾
    (原標題:養殖黑水虻日除100噸餐廚垃圾) 信息時報訊
  • 黑水虻上線 隆昌市創新治理餐廚垃圾
    「有專業的公司回收這些餐廚垃圾,我們也省心了許多。」一位在隆昌開餐館的張老闆高興的說著。「這是隆昌市人民政府對亂扔亂倒餐廚垃圾行為進行的專項整治。」隆昌市商務和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城區的部分餐飲企業或者單位食堂一般都是將餐廚垃圾直接倒入下水道或者公共垃圾庫,這樣做不僅嚴重影響了隆昌良好的市容市貌和環境衛生而且還對隆昌河流域的水質造成了嚴重汙染。
  • 汕頭引進一個特殊的「吃貨」黑水虻,無害化處理餐廚垃圾?
    今年7月,上海等城市開始實行垃圾分類。目前,我市也開始進行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在生活垃圾中,有不少是餐廚垃圾,對環境衛生影響較大,如何無害化處理餐廚垃圾備受關注。近日,市環衛局就引進一個特殊的「吃貨」黑水虻,在雷打石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嘗試實現餐廚垃圾單獨處理。
  • 王澤鋪利用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實現資源化利用
    利用黑水虻取食餐廚垃圾,最終將餐廚垃圾轉化為高質量的動物蛋白和有機肥料,實現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我國餐廚垃圾具有含水量、含油量、含鹽量高,易腐敗的特點,不適宜直接作為黑水虻的飼料。整個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流程包括三個重要環節:餐廚垃圾的預處理,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蟲料分離與加工。通過這些過程,對餐廚垃圾進行多級高效化的處理,將其中的資源成分得到充分回收與利用,實現經濟效益實現最大化,以及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小。餐廚垃圾的預處理餐廚垃圾的預處理一般通過預處理機器來實現。
  • 南京高淳這個基地養億萬條黑水虻,一天能「吃」4噸餐廚垃圾
    4月22日,現代快報記者從高淳區城管局獲悉,和一般的餐廚垃圾處理廠不同,高淳區建起了黑水虻養殖轉化有機廢棄物示範基地,這裡養了億萬條黑水虻專吃餐廚垃圾,可謂垃圾分類的新「助手」。
  • 吃垃圾的「大胃王」-黑水虻
    北極星固廢網訊:餐廚垃圾該怎麼處理?步入垃圾分類時代,這是很多人都關注的問題。在海南省萬寧市,以往和其他生活垃圾一樣運到填埋場的餐廚垃圾,如今有了更好的去處——被「吃」掉!吃餐廚垃圾的是一種被稱作鳳凰蟲的小蟲子。
  • ...精準把脈促提升」青島市市政公用科研院實地考察黑水虻餐廚垃圾...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陳璐 通訊員 孫德茂 青島報導為深入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著力提升餐廚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水平,9月17日,青島市市政公用科學技術研究院科研人員陪同平度市城鄉建設局考察組赴浙江省餘姚市開展黑水虻餐廚垃圾處理技術調研
  • 浙大教授「撿」垃圾打造昆蟲農場 專門消滅餐廚垃圾
    農場主叫張志劍,是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副教授、環境健康研究所副所長。農場真的很小,不過幾畝地,建它幹什麼?張志劍說,主要是用來處理餐廚垃圾的。什麼,這麼漂亮的地方是處理垃圾的?到底怎麼回事,錢江晚報記者來到小農場一探究竟。
  • 吃進垃圾變財富 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受環保企業青睞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新華社廣州7月26日電(記者丁樂)吃進去的是餐廚垃圾,產出來的是飼料和肥料,未來還可能開發出化妝品、保健品,一種名為黑水虻的昆蟲逐漸受到我國環保企業的青睞。黑水虻,學名亮斑扁角水虻,幼蟲長約兩釐米,作為腐生性水虻科昆蟲,主要採食餐廚垃圾、動物糞便等等。在美國等地,早有農場用黑水虻來處理牛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