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深圳匯能金控私募基金「自融」騙局

2020-12-18 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羅曼

今年3月17日,深圳市前海匯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實控人徐山及妻子康媛媛因涉嫌非法集資詐騙,執行總裁楊樺、財富中心總監黃龍君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由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檢察院報送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檢察院通報顯示,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間,匯能金控共發行75隻私募基金產品,總募資85.94億元,返還投資人本金總計55.85億元,未兌付資金總計29.53億元,吸收1507名投資人的資金。

日前,記者採訪了匯能金控大股東康媛媛、理財銷售經理,以及數位投資人,根據他們提供的資料,試圖還原匯能金控從募資、投資、民間放貸以及爆雷的全過程,揭開近30億未兌付資金的去向。

高息攬財 借新還舊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匯能金控主要通過論壇、沙龍、媒體廣告等形式宣傳公司形象以及理財產品,理財經理則是通過熟人介紹、電話營銷關懷等手段獲取投資人信任,緊接著邀請投資人參加沙龍、項目走訪等打消投資人顧慮,最後拋出高息理財產品,承諾保本保息、剛性兌付,直至投資人最終購買理財產品。

除此之外,匯能金控還發行了系列股權投資私募基金產品,理財經理在銷售股權類投資產品時,同樣承諾若所投資公司不能上市,無法退出,匯能將以現金方式回購投資人持有股權,保證投資人資金安全,並籤訂了承諾協議。

然而,2018年10月22日,匯能金控徐山宣布公司資金鍊斷裂,無法正常兌付,打碎了逾千名投資人的發財夢。

蹊蹺的是,爆雷前一個月,匯能依然還在對外發行產品進行項目融資,2018年9月12日匯能金控理財經理徐文爽還向投資人拋出年收益率36%的項目,期限3~6個月。

2018年10月16日,徐山還在微信群聊稱,「現在手上可以發的項目有好幾個,爭取出個爆款,如果出一個按月還本付息的項目怎麼樣?就像按揭一樣,目前行業裡還沒有先例。」

康媛媛向記者稱,「公司銷售人員累計有200多人,銷售人員的提成平均在4%左右,投資人購買100萬理財產品,銷售人員提成4萬,這在行業裡算是比較有競爭力的。」

如何才能覆蓋如此高的資金成本?方法是借新還舊。「需要借新還舊才能將這個遊戲一直玩下去,你想想給客戶這麼高的收益如何支撐,一般投資基本是覆蓋不了這樣的收益,有些私募產品融資期限很短,3~6個月,且融資金額不大,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一兩個月內完成募集,先圈錢做資金池,然後再長投,這很容易資金鍊斷裂。」前私募行業人士趙軍向記者表示。

徐山在2019年5月20日投資人見面會上也承認,匯能金控有嚴重的借新還舊行為,匯能金控未兌付資金缺口不是1年造成的,而是5年來累積的,以致窟窿越來越大。

截至爆雷前,匯能金控每個月都在發行新的基金產品。那麼這5年來累積的巨額資金流向了哪裡?

自融自投 設立資金池

記者查閱2013~2018年匯能財務審計報告,顯示募集資金最終流入了匯能金控關聯公司以及徐山、康媛媛、傅卓斌(徐山姐夫)等個人帳戶,從匯能金控向關聯企業和個人帳戶單向資金流水高達90.9億元。

「我們從財務那裡拿到了審計報告,發現募集的資金到匯能帳戶後被轉移到其家族控制的關聯企業帳戶,募集資金被挪作他用,等到了需兌付的時間,徐山就會從外面抽回資金完成兌付,有些投資人收到的利息,就是直接從徐山私人帳戶匯出。借新還舊已經成為匯能金控掩蓋資金被轉移挪用事實,維持募資的重要手段。」投資人丁寧(化名)向記者表示。

丁寧提供的銀行資金流水顯示,其在2017年1~6月份收到的投資回款利息均從徐山個人帳戶支出,有律師向記者表示,「投資人投資的基金產品都是專款專戶,支付利息的資金從徐山個人帳戶匯出,表面上這是不合規的打款問題,但是暴露出徐山可能存在挪用資金或者職務侵佔的問題,比如資金可能是通過專戶帳戶後,通過關聯公司或者項目打到了實際控制人自己的資金池帳戶,也就是說資金池帳戶存在募新還舊、資金挪用問題。」

「徐山在投資人見面會上承認,關聯公司同匯能有著密切的資金往來,且借款的手續並不全。」投資人丁寧表示。

記者拿到的一份2019年5月20日徐山在投資人見面會上的錄音,徐山稱,「匯能目前主要有三大塊資產,債權、股權和物業,其中債權項目合計借款達10億左右,股權投資3.6億元左右,還有一些物業收益權。」徐山在會上匯報資金去向時,更多的是將資金借給周轉困難的上市公司,甚至還借給個人創業或者炒股,這些錢直到現在仍未收回。

事實上匯能金控不少項目還存在問題。據記者掌握的一份錄音證據顯示,徐山在2018年10月29日投資人見面會上關於玫瑰苑項目親口承認,玫瑰苑項目累計募資5.688億元,發行三期產品,但實際投入項目只有2億多元,其餘資金配到其他項目上。

「玫瑰苑項目有回款,但是回款的資金我沒有用於支付投資人的本金,而是用於其他項目了,現在資金鍊出問題確實是我們管理不善,其實不光是玫瑰苑項目,還有其他項目我們也存在資金錯配,我再一次承認,這個確實是有的。」徐山稱。

深圳證監局於2019年12月30日對匯能金控作出處罰,匯能金控發行深圳前海匯能天源貳號信息諮詢企業(有限合夥)等24隻私募基金產品未在基金業協會辦理備案手續,就開始對外融資,除產品未備案之外,還存在嚴重的挪用基金財產現象,其中點名匯能深業泰然觀瀾玫瑰苑物業併購私募投資基金和匯能深業泰然觀瀾玫瑰苑物業併購私募投資基金二期是前海匯能擔任基金管理人的契約型私募基金,分別募集資金1.501億元和2.302億元,合計3.803億元,後前海匯能將上述基金財產全部轉移至關聯公司深圳前海匯能天寶投資管理企業(有限合夥)銀行帳戶。

值得一提的是,匯能金控爆雷前徐山頻繁將其控制的多家公司股權轉讓。根據天眼查數據可知,徐山在2018年10月22日主動爆雷前,已經將其實際控制的多家公司進行轉讓,包括2018年10月轉讓了深圳天光雲影視傳媒有限公司,2018年6月轉讓深圳市合昌利投資有限公司等。在爆雷後,則分別在2018年10月底轉讓深圳市銀和投資發展有限公司,2018年12月轉讓深圳市南盾科技有限公司。

匯能金控前理財經理向記者稱,「徐山所謂的積極解決這個問題就是一直在逃避,最終也沒有拿出一個方案來解決。我在電話裡問他,客戶到期之後公司是否會如約履行連本帶息的兌付,但是徐山並沒有給我最後的答覆且直接掛斷電話,到最後連人都找不到。」

壓垮匯能的稻草:

民間借貸

4月21日,證券時報記者聯繫到匯能金控大股東康媛媛,「當時徐總把錢借給一些有資金困難的企業,有一些還是上市公司,比如金盾股份,還有雛鷹農牧等等,他認為這些企業是具備發展前景和還款能力的,這一點確實是徐總誤判了,才導致後面公司資金流出現問題。」康媛媛向記者稱。

記者調查發現,匯能金控旗下控股公司前海匯能商業保理有限公司於2017年11月以及2018年1月合計借給*ST大洲第一大股東深圳市尚衡冠通3000萬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收到尚衡冠通本息合計4120.4萬元,借款利息高達37%。

2017年9月7日,匯能金控與*ST天馬籤訂《借款合同》,合同約定匯能金控向*ST天馬借款人民幣1億元,借款期限6個月,借款利率為年化固定利率36%。但最終實際借款2500萬元,該筆借款已逾期,尚未收回。

2017年8月匯能借款5000萬給金盾股份,金盾股份還款1500萬利息,借款利息30%,本金5000萬並未收回。2017年5月匯能借款給*ST高新子公司漢柏科技7200萬,至今未收到回款。

「整個2018年投資環境都在急速惡化,我們借給上市公司的這一部分資金,很多都收不回來。」康媛媛表示。

2019年4月26日,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對匯能金控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2020年3月17日,犯罪嫌疑人徐山、康媛媛涉嫌集資詐騙罪,楊樺、黃龍君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由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檢察院報送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目前徐山、楊樺、黃龍君還在關押,康媛媛已被取保候審,取保候審的理由是出來配合經偵的偵查工作以及投資者的資金兌付。

4月23日,記者致電福田經偵辦案民警問及匯能案件進展如何,辦案民警向記者表示,「目前深圳市檢察院把匯能的材料都退回福田經偵,要求補充一些材料,但是補充哪些材料屬於我們內部事務無可奉告,一般材料補充限時1個月,你可以關注福田分局案件情況通報。」

自去年立案至今,等待投資人的將是漫長的維權路。(記者陳霞昌對此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解密9家被立案私募「暴雷」真相:都有這些特徵
    從警方通報來看,有7家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立案偵查,其中金誠財富有5人是以涉嫌集資詐騙罪移送審查起訴,匯能金控實控人和大股東徐山、康媛媛以涉嫌集資詐騙罪審查起訴;而華領資產和詠福基金則是以涉嫌集資詐騙罪被立案偵查,具體如表1。
  • 深圳131家私募被拉黑:13家涉嫌犯罪 偽私募怎麼防
    同樣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還包括深圳前海匯能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前海匯能),名單中顯示,前海匯能存在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挪用基金財產等觸碰監管底線情形。在2019年,深圳福田公安發布的案件情況通報就顯示深圳前海匯能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 3090家私募機構籤署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資者保護倡議書
    來源:中國基金業協會「心系投資者,攜手共行動」。5月13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協會)發布《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資者保護倡議書》,截至5月21日,協會已收到3090家自願籤署倡議書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回執,回執還在迅速增長中。
  • 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資者保護倡議書第一階段5210家私募籤署
    來源:中國基金業協會「心系投資者,攜手共行動」。5月13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協會)發布《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資者保護倡議書》,截至5月27日,協會已收到5210家自願籤署倡議書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回執。至此,《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資者保護倡議書》籤署活動第一階段結束。
  • 首部《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資者保護倡議書》發布兩天 自願籤署私募...
    截至2019年3月底,中基協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4361家,已備案私募基金75348隻,管理基金規模12.79萬億元,私募基金管理人員工總人數24.10萬人。從數據上來看,發展勢頭相當可觀。另一方面,私募基金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形勢、機遇、任務和挑戰。
  • 20家私募被註銷:國盈投資涉嫌自融、安州投資被罰過億
    新京報記者通過梳理典型案例發現,在此次中基協的註銷名單中,這些私募公司除了普遍存在的旗下基金兌付問題外,還存在一些共性問題。部分私募公司如春曉資本、國盈投資涉嫌自融,安州投資、創勢翔、倚天投資曾因操縱市場被證監會處罰。此外,一些機構還存在誇大宣傳、對其持有股票未依法披露等行為。
  • 嘗鮮央地分治聯動,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正式成立,探索私募自律規範...
    在此背景下,深圳近年來也在私募行業的分類監管進行了多種嘗試,例如國內首家開發建設深圳私募基金信息服務平臺,探索「大數據+人工智慧」的「監管+自律+服務」模式。今年以來更是重拳出擊打擊私募違規行為,進一步規範深圳地區私募管理人的日常經營運作。
  • 泰融1期2.8億基金違約,私募基金大雷被引爆!
    私募基金作為這些民企慣用融資渠道之一,大批基金投資者慘遭血洗,損失慘重。  1  泰融1期2.8億基金違約  小債(ID:bondreview)獲悉,由北京中融景誠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管理的泰融1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下稱泰融1期基金)原定7月2日開放贖回,但至今仍未兌付,已發生實質違約,違約金額2.8億元!
  • 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資者保護倡議書發布48小時 自願籤署私募機構922家
    5月13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協會)發布《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資者保護倡議書》。截至5月15日17:00,協會已收到922家自願籤署倡議書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回執,回執還在迅速增長中。吉富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392翱銳端信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393中合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394上海方圓達創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395深圳市天意仁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396廣州金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 金融3·15|「85後」房產中介導演的私募騙局:荒唐的故事仍在上演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半年前的一份已註銷私募基金管理人信息的公告觸目睹驚心。公告顯示,截止到目前,已註銷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單共計14295家,其中主動註銷的私募管理人達到1596家,依公告註銷的最多,高達12181家,協會註銷類的私募管理人是518家。
  • 私募基金管理人內控管理
    3、建立自行募集和委託募集私募基金的制度。委託募集時,私募管理人應當委託獲得中國證監會基金銷售業務資格且成為基金業協會會員的機構募集私募基金,並制定募集機構遴選制度。 4、建立健全投資業務控制,保證投資決策符合法律法規及基金合同的要求。 5、建立健全私募基金託管人遴選制度,保障資金安全。
  • 前海梧桐併購基金亂象:關聯交易涉嫌自融 買理財收"服務費"
    明星基金如何「盜走」投資者千萬收益 明星機構前海梧桐併購基金亂象繼續 關聯交易涉嫌自融,買理財收「服務費」  明星機構前海梧桐併購基金的亂象還在繼續。  今年7月,《每日經濟新聞》揭露了該機構在多個投資項目上出現的問題,其中規模最大的騰邦梧桐基金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反響。
  • 這些私募入圍中國最佳私募基金產品排行榜!
    2.708638.30%8幻方滬深300指數增強2號幻方量化股票策略2.028637.39%9信辰尊享2期信辰資產股票策略1.479733.97%10潮金產融1號潮金投資股票策略4.688031.39%數據來源: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取距離3月底最近一天公布的淨值參與排名  私募排排網點評
  • 私募基金管理不當 深圳前海大湘基金及其負責人收罰單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李海媛)12月22日,深圳證監局發布公告稱,因深圳前海大湘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前海大湘基金」)在私募基金產品募集與管理過程中存在多項違規行為,故對該公司及其負責人出具警示函。
  • 虛擬幣非法平臺「易形變裝」 ,私募基金變「公募」
    記者近日從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與管理局獲悉,今年以來我市展開專項排查,發現P2P網貸、私募基金、虛擬貨幣非法平臺等領域存在非法集資高風險,市民特別需要留意。 P2P網貸風險未出清 劉先生是一名普通投資人,在網貸火爆時被高達20%的年化收益所誘惑,在一家網貸平臺投了30萬元。
  • ...前海梧桐併購基金亂象繼續 關聯交易涉嫌自融,買理財收「服務費」
    例如,涉嫌自融的關聯交易,買理財產品卻暗中收取「諮詢服務費」,甚至有機構投資者也被「割韭菜」。作為行業內知名的投資機構,其投資人卻連續不斷地站出來爆料其產品運作的問題。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隨著調查的深入,貓膩逐步浮出水面。
  • [公告]和晶科技:海潤和晶科技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楊清)
    2.訂立本合同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以下簡稱《基金法》)、《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和《私募投資基金合同指引1號》(契約型私募基金合同內容與格式指引
  • 關聯交易涉自融,明星基金盜走投資者千萬收益,有的GP電話已無法接通
    例如,涉嫌自融的關聯交易,買理財產品卻暗中收取「諮詢服務費」,甚至有機構投資者也被「割韭菜」。作為行業內知名的投資機構,其投資人卻連續不斷地站出來爆料其產品運作的問題。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隨著調查的深入,貓膩逐步浮出水面。
  • 河南私募基金再擴容,最新區域分布揭秘!九成竟然都在這裡……
    深圳是河南企業最熱衷的私募基金註冊地 河南私募在中部省份偏弱   中基協提供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月15日,辦公地在河南的基金管理人總量達到280家,管理的基金數量達到469隻。具體怎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