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9家被立案私募「暴雷」真相:都有這些特徵

2020-12-13 騰訊網

來源:才查到研究院

近兩年不僅P2P網貸行業「雷聲」不斷,私募基金行業也並不太平,風險事件頻發,多家私募基金公司出現兌付問題,甚至不乏知名百億私募基金公司出現挪用資金、跑路等情況。

同時隨著私募基金行業規模逐漸擴大和成為高淨值人群資產配置的重要選項,一旦機構出現問題,其涉及的金額往往動輒上億甚至百億。回看此前暴雷的私募基金公司,普遍存在產品未備案、挪用資金、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承諾收益、募新還舊等問題。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暴雷的私募基金公司存在的問題,本文將以2019年以來被經偵介入的大型私募基金公司作為樣本,對其背後暴雷原因和問題進行分析。

一、9家被立案私募機構整體情況

近兩年私募基金行業「雷聲」不斷,前有知名私募機構連續踩雷,遭遇延期兌付,後有百億私募機構失聯跑路。本文在2019年至今被立案的私募機構中選取了9家規模較大的私募機構作為樣本,對這些機構暴雷背後的原因,及其映射出行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從這9家私募機構的立案時間來看,其中有7家是在2019年被立案,2家為2020年被立案偵查。從地域分布來看,這9家被經偵介入的私募機構主要分布在上海和深圳兩地。從警方通報來看,有7家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立案偵查,其中金誠財富有5人是以涉嫌集資詐騙罪移送審查起訴,匯能金控實控人和大股東徐山、康媛媛以涉嫌集資詐騙罪審查起訴;而華領資產和詠福基金則是以涉嫌集資詐騙罪被立案偵查,具體如表1。

二、9家被立案私募機構特徵分析

1. 樣本機構均為民營系

從這9家私募機構的股東背景來看,均為民營系,並且部分機構存在最終大股東與實控人不符的情況,如至善基金,根據工商查詢,王建樂為最終大股東,而根據警方通報,至善基金實控人其實是呂邦政,隱藏在背後,並且呂邦政此前多次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之中。從以上可以看出民營系私募機構由於股東實力較弱,道德風險較高,故出現問題的也相對最多。

2. 過半有其他類私募基金管理人

從這9家私募機構旗下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情況,金誠財富旗下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最多,有6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其中3家為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2家為其他類私募基金管理人;至善基金旗下有3家私募基金管理人,3家均為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永柏資本、軒鴻基金、華領資產、良卓資產旗下分別有2家私募基金管理人。

從私募基金管理人類型來看,6家有其他類私募基金管理人,佔樣本總數的66.67%;5家有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4家有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過半樣本機構有其他類私募基金管理人,並且是其主要募資平臺。而近年其他類私募基金之所以頻出問題,主要是因為其他類私募基金分類過於龐雜、並以債權類產品為主,同時運作不透明、脫離託管機構運行、投向難以監管,存在挪用資金的操作空間和可能性。當然也是由於其他類私募基金以債權類產品為主的特性,與監管所強調的「私募投資基金本質是投資而非借貸」略有相悖,自2017年9月28日後中基協已暫停辦理其他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登記(除QDLP等試點機構)。

3. 半數以上主要業務為票據類和地產類私募產品

從這9家樣本私募機構在中基協備案的產品及公開資料顯示,做地產類和票據類的機構最多,有7家主要業務為地產類或票據類業務,其中票據類業務多為商票或銀行承兌匯票的收益權轉讓業務;地產類業務多為物業收益權或地產類股權基金等。另外,根據中基協備案產品和公開資料顯示,百億私募機構金誠財富發行的私募基金產品主要投向特色小鎮和保障房等PPP項目,其產品期限一般為1-2年,而根據財政部此前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示範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規定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期限原則上不低於10年,可以看出金誠財富的基金產品期限與PPP項目的收益周期明顯不匹配,是存在「募新還舊」的問題,而在這種情形下,資金鍊一旦斷裂,就會出現產品無法兌付的風險。

4. 多家存在產品未備案

中基協多次強調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在私募基金募集完畢後20個工作日內通過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系統進行備案。但從這9家私募機構的產品備案情況來看,多家存在產品未在中基協備案的現象,如根據深圳監管局此前下發的處罰通知,匯能金控發行的深圳前海匯能天源貳號信息諮詢企業(有限合夥)等24隻私募基金產品未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辦理備案手續;再如軒鴻基金旗下兩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中基協備案的產品僅有6隻,而根據投資者的報案書,軒鴻未兌付的理財產品有26隻;再如至善基金,根據媒體報導,其至少發行過31隻產品,而根據中基協顯示,其旗下3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中基協備案產品總共僅有9隻。

5. 挪用資金現象嚴重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這9家私募機構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挪用資金和資金池現象。如根據警方通報,華領資產通過虛構銀行承總匯票收益權轉讓,包裝發行私募基金產品的方式騙取投資人資金,詐騙資金用於還付本息、個人揮霍等;再如根據深圳監管局此前下發的處罰通知,匯能金控挪用基金財產,將部分私募基金財產轉移至關聯公司;再如金誠財富所發行的PPP項目募集資金僅部分投入實際項目,有的僅投入了20%-30%,有的投入了70%-80%,其餘部分均被實控人挪作他用;良卓資產也在2019年3月20日召開的擬處置資產說明會上,承認挪用資金用於股權投資和證券投資。

6. 存在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承諾收益等其他問題

除了上述問題,這9家樣本機構還存在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承諾收益等問題,如匯能金控被深圳證監局通報,其存在向投資者承諾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等問題;根據媒體報導,至善基金投資者中投資金額在100萬以上的合格投資者佔比僅7.8%。另外根據中基協披露的高管信息來看,多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高管並無金融從業經歷,如金誠財富和至善基金在中基協公示的高管信息中多位高管均無金融和投資領域從業經歷,而私募基金主要是從事投資活動,對團隊專業性其實是有極高的要求,高管人員是需要具有相應的投資管理從業經歷。

三、總結

近年私募基金行業在迎來發展的同時,也陸續暴露出操作不規範、挪用資金、明股實債等亂象,並且當前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眾多,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現象愈發明顯,故如何選擇私募基金機構和私募基金產品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中基協已逐步完善私募基金管理人和從業人員誠信檔案和公示制度,投資者在選擇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產品時可通過中基協和其他渠道進行事前審查,如:

在購買私募基金產品前,可通過中基協網站查詢了解私募基金機構,並持續關注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誠信合規情況;

其次,購買產品時,不要完全聽信投資顧問所承諾的收益和花言巧語,需要自己進行項目審查;而在購買產品後,也應持續關注已購買的私募產品,通過中基協官網查看備案情況;

最後,應隨時關注私募基金產品和管理人情況,若發現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違法違規情況的,可向監管部門反映,及時止損。

相關焦點

  • 案例分析:這類私募為何讓上市公司都頻繁踩雷?
    本文將對票據類私募基金的玩法進行總結,並將選取部分被經偵介入的票據類私募基金公司作為樣本,對其暴雷的原因進行分析。本文選取了中精國投、華領資產、良卓資產、詠福基金4家被立案的票據類私募機構作為樣本。從這4家私募機構的立案時間來看,其中有3家是在2019年被立案,1家為2020年被立案偵查,其中中精國投2018年7月就已出現兌付問題,且同年8月7日,中基協已將其列入擬失聯私募機構的名單。 從涉嫌罪名來看,中精國投和良卓資產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立案偵查;而華領資產和詠福基金則是以涉嫌集資詐騙罪被立案偵查。
  • 那個騙了3家上市公司的私募,又有新進展!
    來源:中國基金報見習記者 雲龍曾經因涉嫌集資詐騙罪被警方立案偵查的華領資產案件如今迎來最新進展。上海警方發布最新通報,「華領資產」法定代表人孫某以涉嫌集資詐騙罪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而9月6日下午,上海華領召開華領資產投資者見面會,董事長孫祺攜公司高管出席會議,並強調稱「有能力、有信心應對和化解風險」。然而不久之後,孫祺就被刑拘。據了解,孫祺擁有20年金融從業經驗,創辦華領集團、華領公益。
  • 那個騙了3家上市公司的私募 又有新進展!
    曾經因涉嫌集資詐騙罪被警方立案偵查的華領資產案件如今迎來最新進展。上海警方發布最新通報,「華領資產」法定代表人孫某以涉嫌集資詐騙罪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 信用危機的綠地:美元債暴跌創紀錄、私募基金暴雷、欠錢不還
    今年以來,一向低調的綠地風波不斷:高管桃色新聞、變賣資產、私募基金暴雷、拖欠工程款、連踩三道紅線……頻頻出現的負面消息讓投資者失去信心,部分機構投資者甚至表示,綠地是最容易出現債務違約的公司之一。 1、唯一一家「三道紅線」全踩的國企,負債高、現金流緊缺難自救 目前綠地控股是唯一一家「三道紅線」全踩的國企(截止2020年9月30日,公司的剔預資產負債率為82.38%,淨負債率為183.45%,現金短債比為0.78,「三道紅線」全踩中,並且有2個指標相較於年初指標更加惡化)。
  • 騙了3家上市公司的私募華領資產法人被移送起訴 高管等被要求退傭
    來源:中國基金報那個騙了3家上市公司的私募,又有新進展!曾經因涉嫌集資詐騙罪被警方立案偵查的華領資產案件如今迎來最新進展。上海警方發布最新通報,「華領資產」法定代表人孫某以涉嫌集資詐騙罪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 20家私募被註銷:國盈投資涉嫌自融、安州投資被罰過億
    5月24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公布了最新一批因異常經營而被註銷的20家私募公司。其中,17家因未提交符合規定的專項法律意見書被註銷,3家因不能持續符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要求被註銷。值得注意的是,上述20家私募公司被註銷後不得重新登記。這意味著,他們將徹底「消失」。
  • 註銷:又有17家私募徹底「涼了」
    又有17家私募徹底"涼了"中國基金報記者李智又有17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被註銷!12月11日,中國證券基金業投資協會再次公布註銷17家機構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而這些私募中多數都劣跡斑斑。中金環球投資涉嫌「非吸」被立案調查;北京國投明安偽造交易法律文件,惡意挪用2.3億基金資產遭調查;盛京鼎輝或存在到期不兌付等情形……更有甚者,一些私募早已人去樓空,投資者無處尋覓。
  • 又有17家私募徹底「涼了」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智 又有17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被註銷! 12月11日,中國證券基金業投資協會再次公布註銷17家機構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而這些私募中多數都劣跡斑斑。
  • 網貸天眼每周聚焦:P2P平臺收尾工作將至長租公寓暴雷危機持續
    這兩個板都實施了註冊制,現在看效果是好的。(來源:網貸天眼)二、平臺播報:立案與清退 多家P2P平臺有最新動態深圳一新立案P2P有進展:1人被刑拘 出借人可通過兩種方式報案12月1日,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對外通報了P2P平臺「華鑫鑽」的最新進展。
  • 愛錢進被立案調查,PPmoney兌付延期,新一輪P2P暴雷又要來了嗎?
    近日來,愛錢進被北京市東城公安局立案調查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同時PPmoney也被傳出兌付延期,玖富旗下的悟空理財也出現了回款困難的聲音,難道這又是要像2018年那樣,P2P平臺集體暴雷嗎?P2P行業內部對清退事件卻諱莫如深,很多人不願意提起,其中也不乏一些人期待國家層面有政策的變動,或者部分公司已經開始公司的轉型,但是深耕P2P市場的公司,轉型起來也異常困難。
  • 上海阜興私募基金案的涉案資產該如何處置?全部返還投資受害人!
    由於案件的複雜性和涉及面廣,以及上海地方政府行政權力的限制、各相關部門職能的分割和現行法律的不完善,儘管阜興案件已移送到法院,但仍留下一大堆「疑難雜症」甚至包括公檢法系統都無法妥善的處理。這些問題如不能及時處理,勢必使投資人的法定權益無法得到充分保護,投資人的基金財產將被嚴重侵蝕,損失將得不到應有的追回。
  • 紅衣男孩已被解密 真相是什麼?
    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家都對於靈異事件不能接受,也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目前現存的證據,確實無法解釋但是發生的事情,久而久之,大家就只能以靈異事件來解釋這樣的事情了。之前在重慶發生的紅衣男孩事件就是這些事件中的一個,據報導,近日紅衣男孩已被解密,那麼紅衣男孩事件真相是什麼呢?
  • 易通貸暴雷了,幾十億無法提現,為什麼老闆就是不跑路?
    熟悉易通貸的人表示在易通貸內部有負責在線獲取出借人的運營部門,通過打廣告和導流等吸引出借人到易通貸來出借,但易通貸從來沒有負責拓展借款人借款的部門,也沒有人員負責相關的業務。而且易通貸所有標的都標註有抵押物,所以理論上說易通貸不應該暴雷。
  • 鳳凰金融三不政策難倒出借人,問題平臺立案...
    在9月11日之後,鳳儲計劃基本就沒有回款了,鳳盈裡的HXYL和RQRD部分還在回款,畢竟是鳳凰金融的自營資產端。」據悉,鳳盈年化9%。鳳儲年化8.9%;在促銷期會有加息券,但整體年化都在10%以下。我們鳳儲投資都是被打成很多散標到債務人,可能一個借貸合同有很多人債權人,或者一個債權人有很多個債務人。訴訟當事人我們都不好確定,更糟的是我們連這個合同都被平臺撤銷了。」「如是此種情況,民事訴訟可能難以立案。聯繫選出代表人,聯繫平臺進行溝通。如溝通不了,如案件分析下來也涉刑的話,只能整理材料去做刑事報案了。」
  • 私募大佬馮柳「犀利」操作浮出水面
    但無風不起浪,雖然馮柳和高毅資產緊急否認,但是其中是否有貓膩仍成為熱點話題。百億私募大佬馮柳「被查」?說起馮柳,關注股票投資的投資者都知道,在私募圈馮柳可是響噹噹的人物。其中,26隻股票被馮柳持有,包括海康威視、宇通客車、潤達醫療、東方日升等股票,大華股份、人福醫藥、石基信息、康弘藥業、上海家化和均勝電子等則被增持。乍一看,這些公司都是科技大白馬,公司質地也都不錯。
  • 多個長租公寓品牌接連「暴雷」 全國已註銷長租公寓相關企業約170家
    多個長租公寓品牌接連「暴雷」 全國已註銷長租公寓相關企業約170家 2020-10-22 09:49: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今年以來,多個長租公寓品牌接連「暴雷」,這個站在
  • 華領資管被立案偵查 3家上市公司「踩雷」1.19億
    華領資管被立案偵查,3家上市公司「踩雷」1.19億  原創: 姜玥  《國際金融報》記者獨家獲悉,讓康力電梯(002367,股吧)、上海洗霸(603200,股吧)、中原內配(002448,股吧)三家上市公司合計「踩雷」1.19億元私募產品的上海華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領資管」),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立案偵查,公司實控人兼董事長孫祺被刑事拘留。
  • 華領資管被立案偵查 3家上市公司「踩雷...
    華領資管被立案偵查 3家上市公司「踩雷」1.19億 摘要 【35億票據基金陷兌付危機!華領資管被立案偵查 3家上市公司「踩雷」1.19億】《國際金融報》記者獨家獲悉,讓康力電梯、上海洗霸、中原內配三家上市公司合計「踩雷」1.19億元私募產品的上海華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領資管」),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立案偵查,公司實控人兼董事長孫祺被刑事拘留。
  • 又有45家私募疑似失聯!這家曾操縱市場,還拖欠證監會罰款!融鈺集團...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李言 強監管下,私募行業加速洗牌,一批批失聯機構陸續被清理註銷。近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了第三十批疑似失聯私募機構名單,45家私募上榜,列入失聯名單的私募累計達到857家。值得注意的是,在被列入擬失聯私募前一般都早有徵兆。上述上榜私募中,多數早就是「異常機構「。協會在公告發出後5個工作日內如果上述機構仍未與協會聯繫的私募機構,即被認定為失聯機構。
  • 中國私募證券投資簡史-從歷史的發生看投資的真相
    第一,人不在江湖,但江湖總有他的傳說,比如一碰見民間的某個牛散,就自稱原屬徐翔系。。。為什麼提這麼兩個人?他們讓私募走入常人視野,並給人的印象是:這些人都身懷絕技,從此開啟了中國私募英雄之旅,而且,這場英雄輩出的大戲到現在,到未來,都將繼續不斷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