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 | 河南首家闖關企業實力堪憂:碩士以上員工佔比僅4.29%...

2020-12-11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記者 葛愛峰 實習生 王鑫 鄭州報導

研發能力不強,研發投入不高,營收貢獻最大的核心產品毛利率連年下降,償債能力也不足,新三板掛牌期間財務數據與最新招股書數據存在多項數據不同,近三年內還有超限運輸行政處罰及環保處罰,這樣一家企業成為河南首家拿到科創板入場「準考證」的企業。

4月30日晚,上交所官網顯示,洛陽建龍微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建龍微納」)的科創板IPO獲得受理。

然而建龍微納2017年淨利潤虧損1018.82萬元,研發投入佔比三年都低於5%,償債能力不足等隱憂使其在科創板之路上引發投資者質疑及市場的擔憂。

業績起伏不定

建龍微納成立於1998年7月,註冊資本4336萬元,位於河南省偃師市產業集聚區,主要從事無機非金屬多孔晶體材料分子篩吸附劑相關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 的業務,主要產品為分子篩原粉、分子篩活化粉和成型分子篩三大類。

建龍微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李建波、李小紅夫婦,其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建龍微納53.86%的表決權。其中李建波直接持股1435萬股,持股比例為33.1%,其控制的深圳深雲龍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持有建龍微納500萬股,持股比例為11.53%;李曉紅直接持股400萬股,持股比例為9.23%。

4月30日,建龍微納向科創板提交招股說明書(下稱「招股書」),計劃募集資金3.85億元,將用於吸附材料產業園項目(三期)以及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等項目的投資。

招股書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度建龍微納營業收入分別為1.3億元、2.44億元和3.7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039.57萬元、-1018.82萬元和4707.25萬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別為0.33元、-0.32元和1.31元;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1.52%、-26.8%和47.21%。

值得注意的是,建龍微納2017年營業收入總額較上年同比增長87.69%,然而卻增收不增利,其淨利潤由盈轉虧為-1018.82萬元,同比減少198%。而說明企業利用單位淨資產創造利潤能力大小和對公司未來盈利能力作出正確判斷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建龍微納2017年該指標為-26.8%,較上年同期21.52%由正轉負,並減少48.32個百分點。

反映企業經營成果和評價盈利能力、預測成長潛力重要的財務指標之一的基本每股收益,建龍微納2017年基本每股收益為-0.32元,較上年同期0.33元同比減少196.9%。

媒體近日也對建龍微納在新三板掛牌期間的財務數據與最新招股書數據存在多項數據不同產生質疑,分析該公司營業收入、融資管理等方面存在多個疑點,而經營過程混亂的融資管理和貸款狀況也非常令人擔憂。

建龍微納的實際控制人李建波還是河南偃師農村商業銀行監事,除了與其互保的公司此前在偃師農村商業銀行有貸款外,建龍微納報告期內從該銀行取得的借款金額合計高達2.4億元。

研發實力不足

建龍微納曾為新三板掛牌公司,2015年9月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於2018年11月1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掛牌。

4月19日,中國證監會河南監管局披露了中天國富證券有限公司關於建龍微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輔導工作總結報告,4月30日,建龍微納發布了招股書。

對於高新技術企業來說,保證和加大研發資金的投入穩定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領先優勢是至關重要的。《華夏時報》記者發現,作為衝刺科創板的高科技材料企業,建龍微納在研發上的資金投入卻並不高。

招股書信息顯示,2016年-2018年建龍微納在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606.14萬元、802.23萬元和1241.02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的4.66%、3.28%、3.28%,總體上佔比在下降,而且三年佔比都沒超過5%。

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如果沒有持續高額的研發投入做後盾,研發隊伍技術水平提升有限,會制約高新技術企業的成長速度,技術缺乏競爭力。顯然,以建龍微納目前的研發投入規模想要保持持續創新能力,開發出具備更高科技含量的產品,並不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項目與一般的投資項目相比,具有技術難度大、對研發出的技術等成果先進性的創新性要求高的特點。對研發人員的技術開發能力和管理人員對企業運營管理水平都有更高的要求。然而建龍微納的整體員工實力或存在明顯弱勢。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年末,建龍微納443名員工中技術人員為68人,佔員工總數的比例僅為15.38%。除了技術人員佔比較低,建龍微納技術人員的教育水平整體亦不佔優勢。員工教育結構中顯示,公司碩士及以上員工數量為19人,佔員工總數比例4.29%,本科員工數量為34人,佔員工總數7.67%。這意味著68名技術人員中有很多技術人員的學歷是大專或大專以下人員,如此的技術人員構成對於積極謀求科創板上市的公司而言,其真實科技含量如何或令人擔憂。

企業發展隱憂

建龍微納的三大類核心技術產品為成型分子篩、分子篩原粉和分子篩活化粉,佔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的97.58%。其中有68.16%的營業收入來自成型分子篩的銷售,有25.36%的收入來自分子篩原粉,有4.07%的收入來自分子篩活化粉。

建龍微納毛利率最高的產品是其營收貢獻最大的成型分子篩,但近年來該產品的毛利率在持續下降,2016年-2018年該產品毛利率分別為44.98%、36.34%和35.06%;而營收貢獻第二位的分子篩原粉的毛利率總體呈上升趨勢但也不太穩定,其2016年-2018年毛利率分別為31.47%、23.39%和34.87%;分子篩活化粉的毛利率也一路下滑,2016年-2018年毛利率分別為39.41%、35.76%和31.06%。

總的來看,近三年來建龍微納的三大主營產品的毛利率呈下降趨勢,最大下降幅度接近10個百分點,或對其利潤水平造成不利影響。

除了建龍微納近年來主營產品毛利率不斷下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數據發現,其還存在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過低,資產負債率過高的問題。也就是說,建龍微納償債能力偏弱,存在較大隱憂。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用來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以前,可以變為現金用於償還負債的能力。一般說來,比率越高,說明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越強,短期償債能力亦越強,反之則弱。建龍微納2016年-2018年流動比率分別為0.38、0.32和0.71,而同行業高新技術企業上海恆業分子篩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恆業」)同期流動比率分別為3.88、2.42和2.04。

速動比率是指速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它是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變現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傳統經驗認為,速動比率維持在1:1較為正常。建龍微納2016年-2018年速動比率分別為0.23、0.18和0.43,而上海恆業同期指標分別為3.19、1.94和1.49。

資產負債率表示公司總資產中有多少是通過負債籌集的,該指標是評價公司負債水平的綜合指標,同時也是一項衡量公司利用債權人資金進行經營活動能力的指標,也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建龍微納2016年-2018年資產負債率(母公司)分別為88.08%、90.42%和57.90%,上海恆業同期指標分別為30.51%、33.2%和35.23%。

企查查信息顯示,建龍微納曾因環境汙染和擅自超限運輸受到行政處罰。

建龍微納原舊廠區新寨廠區因將生產時汙水處理工段產生的廢渣傾倒在荒溝內並且未及時清理乾淨,被偃師市環境保護局於2016 年7月處以環境行政罰款10萬元。建龍微納員工徐朋飛、郭軍偉因未辦理超限運輸證駕駛貨車擅自超限運輸,分別於2018年11月6日和2018年11月27日受到偃師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的處罰。

對於涉及建龍微納的相關問題,《華夏時報》記者電話聯繫建龍微納董事會辦公室,該辦公室相關人員回復表示,請以招股說明書披露信息為準。

編輯:嚴暉 主編:陳鋒

相關焦點

  • 成都迎來首家科創板企業
    今日(16日),成都先導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成為西南第一家登陸科創板企業。公司證券簡稱為"成都先導",證券代碼為"688222"。今日9點15分,成都先導敲響了上市的鑼聲。該股以40元開盤,股價較發行價上漲94.93%。
  • 中國證券市場30年:科創板展企業「硬核實力」
    作為中國證券市場裡程碑式的探索,在新一輪產業科技競爭的背景下,科創板「百川匯流」,「築巢引鳳」為企業搭建展示自身科技創新「硬核實力」的舞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與會計學教授芮萌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是中國資本市場裡程碑式的事件,有力地支持了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為科創企業提供了寶貴的資本。
  • 佛山首家科創板企業從南海誕生
    佛山首家科創板企業誕生了!12月26日上午9點30分,廣東華特氣體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華特氣體」,股票代碼:688268)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正式「鳴鑼」上市,成為佛山第一家登陸科創板的民營企業,也是南海區第19家上市企業。
  • 天合光能掛牌上市,科創板迎來首家光伏企業
    6月10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合光能」)成功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證券代碼為「688599」。此次發行數量為3.102億股,佔發行後總股本15%,發行價8.16元/股,當日漲幅達110%。
  • 豪森股份成功登陸科創板 成大連市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來源:證券時報網11月9日,大連豪森設備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688529」,股票簡稱「豪森股份」),成為大連市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豪森股份此次在科創板成功上市,不僅是大連市著力發展新興產業、培育創新體系、調整經濟結構、促進轉型發展的重要成果。同時對大連市科技創新型企業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必將帶動更多科創企業藉助資本市場做優做強。
  • 盛美股份闖關科創板 控股股東納斯達克上市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盛美股份闖關科創板□本報記者 劉楊 6月1日晚間,上交所網站顯示,盛美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盛美股份」)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受理。本次闖關科創板,公司擬募資18億元用於盛美半導體設備研發與製造中心、盛美半導體高端半導體設備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專注半導體專用設備招股書顯示,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單片兆聲波清洗技術、單片槽式組合清洗技術、電鍍技術、無應力拋光技術和立式爐管技術等,向全球晶圓製造、先進封裝及其他客戶提供定製化的設備及工藝解決方案。
  • 佛山首家!裡水民企登陸科創板
    2019年12月26日,廣東華特氣體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正式掛牌上市並公開發行股票,成為佛山首家在科創板上市的民營企業。至此,南海區上市企業增至19家。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制度創新的試驗田,科創板雲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企業。
  • 解密科創板企業城市地圖 地域分布不均是明顯特徵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浦東企業總數超過 41萬家,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300家,佔上海市的三分之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在40%以上。中關村龍門加速器董事長徐濤表示,力爭在年內完成對130餘家中關村企業的輪訓,並篩選一批具有上市潛力的「種子企業」,強化科創板的北京力量。 儘管北京目前有6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但也有兩家企業與科創板揮手「說再見」。 其中,恆安嘉新是首家證監會給出「不予註冊」決定的企業。
  • 華泰聯合證券助力嘉興市首家科創板企業上市
    2020年9月21日,浙江藍特光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藍特光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成為浙江省嘉興市首家科創板上市公司。華泰聯合證券擔任獨家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藍特光學是行業領先的光學元件研發和生產企業,深耕行業二十餘載。
  • 四方光電科創板闖關成功:募資擴產 補貼依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四方光電科創板闖關成功 湖北資本版圖再擴容疫情後,湖北省上市工作的快速路。湖北企業上市闖關再傳好消息。9月9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科創板上市委發布2020年第72次審議會議結果獲悉,總部位於武漢的四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首發上市申請獲得通過。自今年四月受理以來,四方光電經過兩次問詢後便快速過會,成為湖北又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
  • 特寫|苑東生物與科創大時代
    此刻全世界資本都應該羨慕中國科創板發審效率世界第一!此次苑東生物順利闖關有望激勵更多高端仿製藥企業「報考」科創板,對資本助力醫藥產業發展,加速國產仿製藥進口替代具有重要意義。苑東生物衝刺科創板上市為何備受業界所關注,借力資本市場實現突破發展的決心和信心究竟從何而來?
  • 清洗設備龍頭盛美股份叩門科創板
    在業內看來,將運營主體在科創板上市即為盛美半導體回A的折中方式。對於中概股而言,海內外的法律隔閡使得同時「N+A」的實現難度較大,但直接私有化後從海外市場退市再回A的成本又太高。  去年盛美半導體董事長兼執行長王暉曾明確表示,暫時不考慮從美國退市後再登陸科創板,但會觀察後續科創板的相關政策。
  • 杭可科技今日「闖關」 有望成為蕭山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今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召開本年第3次上市委審議會議,位於蕭山的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杭可科技」)等三家科創板擬上市企業將上會,如能順利通過上市所需的各項流程和環節,杭可科技將成為我區首家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  據了解,上市委員會審議工作,是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的重要環節之一。
  • 這家清洗設備龍頭叩門科創板,還身兼長江存儲和...
    在業內看來,將運營主體在科創板上市即為盛美半導體回A的折中方式。對於中概股而言,海內外的法律隔閡使得同時「N+A」的實現難度較大,但直接私有化後從海外市場退市再回A的成本又太高。去年盛美半導體董事長兼執行長王暉曾明確表示,暫時不考慮從美國退市後再登陸科創板,但會觀察後續科創板的相關政策。
  • 科創板早報|耗時僅1小時 天貓雙十一交易額破千億 科創板審核企業...
    《科創板日報》(上海,季晟)訊,今日科創板早報主要內容有:耗時僅1小時,天貓雙十一交易額破千億;科創板審核企業「滿百」 上市公司家數已過「半百」; 央行穆長春:央行數字貨幣引入了私人部門參建;杭可科技:對比克動力的應收帳款餘額合計1.06億元。
  • IPO觀察|發審提速一周5家闖關,企業撤資料轉戰科創板?
    值得注意的是,第十八屆發審委剛剛上任的第一周僅審核了1家公司。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有部分正在排隊IPO的企業或者預備啟動IPO的企業符合科創板的行業要求。而今年以來申請IPO終止審查的9家企業中,比較明顯和科創板行業要求相符的企業有4家。
  • 出口跨境電商傲基突擊更名闖關科創板 背後明星私募蟄伏
    《科創板日報》(深圳,記者 莫磬箻)訊,中秋節前科創板申報企業陣營再添新成員,編號第153——傲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傲基科技」)。《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傲基科技由傲基電商更名而來。這個跨境電商後來者,2018年營收逾50億元、盈利近2億元,直逼頭部同行跨境通(002640.SZ)和安克創新(839473.OC,已退市)。
  • 美的長公主何倩嫦闖關科創板,順德的老闆發財走先別人一步
    近日,何享健大女兒何倩嫦欲闖關科創板,由她實際控制的會通新材向上交所遞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材料。此前,上交所曾表示對防疫相關的醫藥企業登陸科創板申請開通綠色通道,界面新聞在報導中稱,公司此次申請科創板顯然也是希望藉此東風。合肥高新區管委會到會通調研指導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會通新材,主要從事高分子改性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擁有聚烯烴類、聚苯乙烯類、工程塑料及其他類多種產品。
  • 科創板鳴槍開跑 這124位種子選手們有什麼殺手鐧
    6月22日上交所組織科創板網上發行業務全網測試。另外,天準科技、杭可科技先後拿到證監會科創板IPO批文,這是繼華興源創、煙臺睿創微納後,第三、第四家完成證監會註冊程序的科創板擬IPO企業。申報企業北上廣江浙最多4成公司來自信息相關行業科創板被定義為中國的納斯達克,天風證券研究所所長趙曉光認為,科創板核心在於科創轉換、科研孵化。科創板的申報企業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江浙等發達省市,也是高新企業集中的地方。
  • 科創板200家公司背後:民企挑大梁,未盈利上市企業...
    生物醫藥公司從25家增長至45家,涵蓋了生物製藥、化學製藥、體外診斷、醫用材料等領域,而且科創板對龍頭企業的吸引力不斷提高。值得注意的是, 200家上市公司中,民營企業佔157家,佔比接近80%,已經挑起科創板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