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12日訊 春風吹,細雨下,帶著泥土芬芳的野菜,也漸漸多起來了。
杏花白,菜花黃,春來野菜香。曾經「養在深閨無人識」的野菜,如今成了人們趨之若鶩的美味。想要體驗舌尖上的春天,何須到野外。最近,各酒樓、酒店裡,紛紛開始推出「野趣」美味,有的把野菜和海鮮搭配,有的追求保持野菜的原汁原味……這兩日,海都記者提前到這些酒店裡,為您搜羅各道野菜的做法,也認識一下身邊都有哪些「野味」。
野菜成星級酒店盤中餐
最近,漳州幾家星級酒店的大廚們,都把野菜作為食材,烹製中餐美味。比如,位於戰備大橋的佰翔圓山酒店,三月的自助西餐廳,推出多款以野菜為食材的美食,部分野菜融合海鮮,以求中和彼此口感,融合出不一樣的特色口味。無獨有偶,漳州萬達嘉華酒店從3月16日到4月15日,將奉上養生野菜美食節。中餐大廚們以綠色健康為主題,精心烹製的同時,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野菜原有的味道和營養價值。他們推出的一道「香椿配炒天鵝蛋」,就是源於南京很多飯店一道很受歡迎的時令菜,簡單的家常菜做法,既保留了香椿的口感,也提高了煎蛋不一樣的口味。
在市區,以豐富野菜著稱的,當屬主營客家風味菜的「客家樓」了。福建的客家人,多居住在山區,生長在田間地頭的野菜,自然成為他們盤中餐的主食材。客家樓負責人胡先生列舉了目前比較常見的食用野菜,有馬齒莧、野菠菜、苦齋、山蕨、觀音菜、羽蘭菜等。「接下來是野菜的生長旺季,會推出很多新菜。」據了解,他們家的野菜,一部分來源於龍巖、南靖的純野外生長,另一部分則是農戶有機種植的。客家樓對野菜的烹製,主要採用白灼、清炒和涼拌三種簡單方式,為的是保持野菜的原汁原味。
自摘的野菜最好鑑別過再吃
「野菜不僅可以用來當菜餚,還有不少藥用價值。」漳州市中醫院主管中藥師林漢欽說。春天時節,人們體內的陽氣上升,容易燥熱上火。大部分的野菜為涼性,能清熱解毒。但孕婦和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多吃,以免引起拉肚子。
自行採摘野菜,最好和有鑑別能力的人一起,避免採摘到有毒野菜。業內人士建議,非市場上購買的野菜,即便是可食用的,也最好在清水裡浸泡2小時以上,以分解淡化未發現的毒素。另外,公路旁空氣汙染的野菜容易吸收鉛,排放廢水、廢氣河邊的野菜常含有毒素,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