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天野菜香,要不克這幾個地方嘗嘗?

2021-02-27 貴陽晚報

到春天,貴州人總會採擷野菜,製作美食,享受春天的饋贈。從從江的姊妹飯,到銅仁的社飯,還有青巖古鎮的地仙香肉圓湯,充滿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這一季,不要忘了去貴州各地品嘗野菜之美。


農曆三月十五前後,臺江縣青年女子便上山採集可食野生植物,取汁把糯米染成各種顏色,蒸熟後用手抓食。伴以醃魚、酸湯,香甜可口,風味獨特。這一姊妹飯五顏六色,都是用天然的野菜汁染色而成,風味獨特。其中,紅色米飯是用莧菜汁染色,黃色米飯用黃飯花染色,綠色用菠菜,黑色用烏飯葉。

吃姐妹飯風俗沿襲下來,便有了姊妹節。到了三月十五姊妹節這天,各家都吃姊妹飯,青年男女聚一起,載歌載舞,姑娘則以姊妹飯款待親朋和戀人。春季,貴州臺江縣的居民都會舉辦姊妹節。節日中,大家一邊喝酒、吃姊妹飯,一邊對歌。除了這些活動外,還要舉行踩鼓、鬥牛、鬥鳥、賽馬等活動。節日結束,後生們要回去時,姑娘們用新竹籃或新帕子盛姊妹飯,送給後生們帶回作禮物。得到姑娘們送的姊妹飯,就意味著姑娘已有好感。

只要去到榕江縣,碰見趕集的日子總會看到一種奇特的根莖植物,野生葛根。榕江葛根外觀呈圓柱形或類紡錘形,鬚根、分叉少,表皮薄而有輕微皺褶,呈黃褐色;肉質乳白色,烹熟後口感綿軟細嫩,帶糯性,味道清香、微甜,無渣。

當地人還以野生葛根為原料,經水磨而澄取澱粉製成葛根粉或再加工成葛根麵條。葛根粉富含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以及葛根素等黃酮類物質,特別是人體抗衰老硒元素高達12.5微克/100克,被世界譽為「長壽粉」,因其可以降血糖降血脂,對美容養顏也有功效,保健價值高,是老少皆宜的營養食品。

周邊景點:榕江有不少原始風味保留完好的侗寨值得探秘。

大利侗寨,有建於清乾隆58年的石板古道、氣派雄奇的侗族四合院以及獨特的晾禾穀倉和五座花橋。

宰蕩侗寨,其侗族建築很有特色,村中有座侗族鼓樓,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外觀雄偉,造型獨特,這裡還是著名的侗族大歌之鄉。

烏公侗寨,這裡的侗族琵琶歌悅耳動聽,保留有「烏公燒魚節」活動,非常美麗和神秘。

另外也有不少漂亮的苗寨,如小丹江苗寨,坐落在位於貴州省榕江縣雷公山腹地國家自然保護區內的山腳小壩上,距縣城103公裡,寨邊小河繞寨而過,寨子依山而座,傍水而落,四面環山,青山竹林蒼翠環抱村寨。

當地美食:羊癟又稱「百味香」,是用羊肚內的汁液作調料烹飪羊肉而形成的一道菜。當地有人說:羊吃山上百草,百草可入藥。所以羊癟不僅味美,還可以調理腸胃,牛癟同理。

除此以外,榕江還有榕江卷粉,用萵筍、虹豆、竹筍、香菌等切成小顆,製成配料,然面用粉皮包裹,用火蒸熱。吃是再配上辣椒、豆腐滷、酸辣、四季蔥等佐料。


地仙秀是貴州山間常見草本植物,在貴陽市青巖古鎮,當地人用地仙秀的根莖與肉圓煮湯,是當地的一道特色菜之一。有了地仙秀的搭配,肉圓的油膩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而且搭配著地仙秀和肉圓一同入口,滿嘴都是野菜根莖獨有的清香味。

其實地仙秀學名天胡荽,貴陽人喜歡喊做「地星宿」。「地仙秀」名副其實,它匍匐於地上生長,仙氣又秀巧。在貴陽的菜場偶爾也會看見村婦挑著擔子在賣,只見地仙秀被紮成一小捆,其貌不揚的躺在菜籃裡,一些見識過地仙秀的鮮美的人,會買回家與肉圓、雞肝一同烹煮,它與肉類始終是最佳搭檔。

地仙秀不僅美味,還有清熱,利尿,消腫,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因此對治療眼疾也有一定功效。

周邊景點:青巖古鎮本就是景點,附近還有不少好去處。高坡雲頂草原可以露營看星星,還可以騎馬。

當地美食:狀元蹄、玫瑰糖、糕粑稀飯是當地最傳統的美食。


自古以來,貴州銅仁方圓百裡皆有在「春日」吃「社飯」的傳統習俗,至今仍保持這一遺風。據《銅仁光緒府志》載:「三月清明前後數日,翦白紙掛於祖墓上,謂之掛青;若服未闋者,先於社日掃墓,以野菜和飯祀之,謂之社飯」。食社飯,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當地人緬懷古人,寄希望於未來的情愫。

每年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生機盎然,這時用於做社飯的重要原料——鮮嫩茁壯的青蒿和野蔥,正滿山遍野,是製作社飯的大好時機。

社飯的製作方法是,將田園、溪邊、山坡上的鮮嫩社蒿(香蒿、青蒿)採擷回家,洗淨剁碎,揉盡苦水,焙乾,與野蒜(胡蔥)、地米菜、臘豆乾、臘肉乾等輔料摻合糯米,也可摻部分粘米,但需先將粘米煮成半熟後摻入糯米,最後放油燜制而成。銅仁社飯吃起來帶有青蒿野蔥味的馨香,同時臘肉香味濃鬱,米飯油而不膩。

周邊景點:老牌景點如梵淨山,新景點如萬山國家礦山公園,這個公園前身是一個礦山,關閉破產後,保留了數千年汞礦開採、冶煉遺留下來的仙人洞、大小洞、黑洞子、雲南梯等礦業遺蹟,其中包括層層疊疊長達970公裡的地下坑道,堪稱地下長城,規模宏大、世界罕見。萬山國家礦山公園還有1000米玻璃棧道,可以體驗「凌空之感」。

當地美食:綠豆粉,顧名思義,綠豆粉用綠豆做原料,且在鍋中烙成鍋巴而得名,燙好的鍋巴粉色澤金黃,味道清香,再配以肉末食料、油辣椒,香辣美味。

清明前後,是貴州省龍裡縣布依族人用野菜製做特色美食「清明粑」的好時節。在龍裡縣中壩村,布依族民眾經常會唱著山歌,採摘野菜,製做美食「清明粑」。採摘到足夠的清明菜,婦女們將它反覆清洗、揉搓,再倒入蒸籠和米飯混合,用大火蒸煮,清明菜和糯米的香味逐漸融合。

用時不長,濃香撲鼻的糯米出籠了,接下來就是體力活。幾名布依族男子輪番上陣,用碗口粗的木槌揉搓、摏打石槽裡的糯米。婦女們將摏打好的糯米分團、壓扁,帶著野菜清香和糯米香味的「清明粑」就做好了。

「清明粑」吃起清香可口,比較有嚼勁。除了好吃以外,還有一定的藥用功效,比如說祛風解熱、化痰止咳,還有對一些感冒有一定的功效。

「清明粑」又叫「黃草粑」,在貴州布依族人居住區,吃「清明粑」是清明前後的一種食俗,製作歷史已有100餘年,如今,貴州各地的「清明粑」品種紛繁複雜,口味和形狀也多種多樣。隨著生活越來越好,這種傳統美食不單是充飢之物。

製作「清明粑」,更多的是一種習俗傳承,讓人們記住鄉愁。

周邊景點:龍裡大草原,龍架山森林公園。

當地美食:肉餅雞、野生菌,當地人喜歡將這兩者煮成一鍋,鮮香不已。

( 本報記者 陳問菩 ) 

相關焦點

  • 春天到,野菜俏,看看韓國人春天吃什麼,韓國的春季野菜
    春風吹來野菜香,韓國正值各種野菜生長旺盛的時期,韓國當地人的家裡或美食店的餐桌上都會擺上春天的味道。在春困疲乏的春季,韓國人喜好以新鮮的野菜提神、保健。小編在此介紹5種韓國春季野菜和他們樸實無華的料理變身。來韓國旅遊時不妨可以試試哦,或在家裡下個小廚!新芽作為春季的代表野菜,剛剛從泥土中萌生出來的新芽賦有著春天的清新和生命氣息。韓國人喜好把翠綠的新芽點綴在沙拉等料理上更添清爽和營養。
  • 試尋野菜炊香飯 便是江南二月天
    原標題:試尋野菜炊香飯 便是江南二月天   詠竹   宋·黃庭堅   竹筍才生黃犢角,   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   便是江南二月天。   【古詩今譯】   竹筍才生長出來,如小黃牛的牛角一樣。
  • 農村俗話,「正月茵陳,二月蒿,三月四月當柴燒」,春天野菜香
    正月剛過,農村裡的田間荒地上各種野草逐漸開始冒頭,這裡面自然有人們經常碎碎念叨的野菜。挖野菜似乎成了農村裡的一個傳統,家裡的白菜吃膩了,新的蔬菜還沒有長出來,剛返青的野菜吃起最鮮美,農村裡爭相到地裡面挖野菜吃。除了看看地裡的莊稼長勢以外,還能和春天來個親密的接觸。
  • 2019大悟最全挖野菜攻略!三月的大悟,是時候嘗嘗春天的味道了~
    天氣逐漸暖和,春天的腳步臨近,最近是不是被各種郊遊賞花攻略看花了眼?趁著大好春色讓我們一起來嘗嘗春天的味道▽▽▽「二月薺菜賽靈丹」。薺菜,大悟人更愛稱它為地菜。薺菜肉餃子,是大悟人春天對自己的犒勞。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早春的氣息,鮮美而微有生澀。
  • 三月的上虞,是時候嘗嘗春天的味道了~(附上虞挖野菜地點)
    (圖片來自朋友圈)春天到了,滿地的野菜又長了出來
  • 春天,你需要一份這樣的野菜大全
    野菜,是春天的饋贈。很多時候,都懷念小時候挖野菜的場景。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每年三四月份是野菜生長旺盛的季節,抓一把綠油油的野菜,經過簡單烹製就能變成滿口綠意與清香。應時吃些野菜對健康也有好處。1榆錢最常見的就是它了。樹皮深灰色,粗糙,不規則縱裂。單葉互生,卵狀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緣多重鋸齒。
  • 這6道野菜春天才有,出鍋比肉香,尤其第4道,吃光一鍋飯都不難
    春天是個多情又好吃的季節,早有詩人元·胡祗遹的《陽春曲·春景》:「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在飲食上,春天講究一個字:鮮。春到人間萬物鮮。而最能代表鮮的食物是什麼呢?那便是田野山地之間的野味,它是山珍、野菜、更是春天的味道。
  • 春天到,野菜俏!這份杭城野菜指南收收好!
    可很多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很少吃到野菜,也不知道有哪些野菜。周末啦,小編也要約上幾個朋友,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挖野菜大行動。下面就為大家盤點杭州春天比較常見的幾種野菜,並附上家常做法。當然,如果你懶得動,也可以去小編推薦的餐廳嘗嘗鮮~薺菜大概是最為人所知的野菜了。生命力強勁,大江南北的草地上都有不少它的蹤跡。
  • 66種野菜大全,再不挖點嘗嘗,下個月就老了!
    4月是野菜最嫩、最香的季節,趁著假期出門,一定要挖點兒回來嘗嘗鮮,春天的味道每年一次,過期不候,再過幾天,野菜就老啦~今天花花準備好野菜大全,看看你都認得幾個?薺菜又叫地菜,清香無比,被稱為「菜中甘草」,口味清淡,適合焯水涼調、清炒、煮湯、調餡兒,清明時節的薺菜最為鮮美,千萬別錯過!
  • 春天就吃這幾種野菜,一種野菜就是一道美味,迎來舌尖上的春天
    時至今日,野菜仍然是最早提醒人們春天到來的自然使者,同時也是生命力的象徵。——《四季和食》青島出版社讓人翹首以待了許久的春天,仿佛是為了回報人們對它的期待,一下子就降臨到了人間。山野中新綠探出了頭:最先是蕨菜、筆頭菜,忽地把泥土頂開伸懶腰的樣子,充滿了春天帶來的喜悅。
  • 春來野菜香嘗嘗破土「野味」 美食清單酒店推薦
    閩南網3月12日訊 春風吹,細雨下,帶著泥土芬芳的野菜,也漸漸多起來了。  杏花白,菜花黃,春來野菜香。曾經「養在深閨無人識」的野菜,如今成了人們趨之若鶩的美味。想要體驗舌尖上的春天,何須到野外。
  • 食味記|枸杞頭是春天的野菜
    春天,對於一個認真的「吃貨」來說,是焦慮和忙碌的季節,馬蘭頭要老了,薺菜要開花了,蜆子要被撈光了。這些野菜河鮮,吃的時日極其短,吃的法子又極其簡單,枸杞頭就是其中一種。「春天吃枸杞頭,雲可以清火,如北方人吃苣蕒菜一樣。」這是汪曾祺在其作品《故鄉的食物》中的記述。枸杞頭,就是拘杞的嫩芽梢,屬於木本芽苗菜,它和薺菜、馬蘭頭並稱為「春野三鮮」。
  • 這些春天裡的野菜你吃過幾種?
    薺菜應該是記憶裡春天最早吃到的一種野菜了,薺菜的分布很廣,幾乎全國各地的田野裡都有,薺菜的吃法很多,可以炒著吃、拌著吃,還可以包餃子、烙餅,小時候母親最常做的是薺菜烙餅,剛烙出來的薺菜烙餅很燙,但咬一口還是滿嘴的酥香,還有那薺菜特有的香甜味。
  • 這東西是春天的「野菜王」拿來做蒸餃,補鈣、抗癌,不懂吃可惜了
    這東西是春天的「野菜王」拿來做蒸餃,補鈣、抗癌,不懂吃可惜了春季真是個最好的季節,到處春暖花開了,同時也贈於了人們好多純天然高營養的食物。比如薺菜,香椿,槐花,當然還有我這次用的野菜紫雲英,紫雲英具有很好的消炎作用,葉可以洗淨涼拌來吃,也可以焯水清炒來吃,也可以做包餡包成餃子,它的花可以用來泡水,對女性的身體健康尤為有利。最主要的是紫雲英是春天的「野菜王」拿來做蒸餃,補鈣、抗癌,不懂吃可惜了,小編今天帶來的美食是紫雲英野菜蒸餃,話不多說切入正文吧。
  • 舌尖上的春天,野菜挖起來!!
    春天裡,野菜香。春風那麼一吹,野地裡一株株、一簇簇綠瑩瑩的野菜便悄悄地吐露新綠,可真饞人呀!
  • 春天這野菜最好吃,被譽為「山菜之王」,長老了就只能當柴燒了
    春天這野菜最好吃,被譽為「山菜之王」,長老了就只能當柴燒了現在正值春季,正是農村人到山上採摘野菜的最好時節,而且這個時候野菜也非常多,特別是在山上,各種各樣的野菜爭相長出。這個時候農民朋友們不是上山,就是到田野旁邊尋找一些野菜為自己的飯桌上提供一道更加美味的食物。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植物,長在灌木林當中,被人們稱為山菜之王,這種野菜非常好吃,但是只有春季才有採摘,而且只有十多天的時間夠吃。如果時間一過,它就長成老枝了,只能當成柴燒了。
  • 春天這野菜8元一斤,遇上趕緊買,拌一拌就能吃,真鮮美
    春天這野菜8元一斤,遇上趕緊買,拌一拌就能吃,真鮮美。春天最多的就是各種各樣的野菜,也是各有各的味道,和做法。春天的野外,這一片,那一片,綠得發亮,難怪詩人愛吟詠春天,那是春天美的象徵。超市裡市場上,隨處都能看到很多種野菜,而春天的石斛菜是最鮮嫩的,也是春季不能錯過的野菜之一。每年一開春,餐桌上總離不開它,不管做湯,還是涼拌,爆炒,都喜歡吃。
  • 此野菜被稱為「樹上的蔬菜」,做法簡單,隨手一炒比肉還香
    春天是百花爛漫時節,柳綠桃紅,柔風細雨,就連菜市場一眼望去都是一片綠油油的景象。春天的菜市場蔬菜品種繁多,比如常見的發芽蔥、菠菜、水芹菜等,除了這些蔬菜,還有正當季的野菜格外受老百姓喜歡。此野菜被稱為「樹上的蔬菜」,做法簡單,隨手一炒比肉還香。香椿又叫椿芽,長在香椿樹上,一般在清明前發芽,穀雨前後就可採摘香椿頂芽,頭茬椿芽,不僅肥嫩,而且香味濃鬱。
  • 春天野菜賽黃金,教你2種做法,好吃又養生!
    最近在家真是要憋瘋了,所以趁著周末,花花拿著小鋤頭,去村子後邊的農田裡準備挖野菜了!挖回家的野菜不管是包餃子還是煮湯,鮮嫩的滋味簡直讓人饞的流口水!薺菜薺菜是最常見的一種野菜,幾乎佔據了野菜的半壁江山,在咱們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
  • 揭秘《蒿香遍地》:原來野菜是葷的!
    這是一本下飯的書!不讀《蒿香遍地》怎知野菜是葷的?題外話不外·可愛的人與精美的書何頻先生偏可愛。我是有證據的。初秋,鳳秋有了新的辦公室,我們相約慶祝。到了現場才發現,這是一場精心安排的迷你型慶祝活動,帶我共有三個女孩,男士只有何頻先生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