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地緣優勢顯著,但在地理上卻有5個明顯缺陷

2020-12-12 周慕白1988

印度的地緣優勢顯著,大家也都很清楚,說它僅次於美國也不過分。

很多人還認為,印度的地理優勢也很明顯,比如:山地少,高原不高,耕地面積廣大,都超過了我國,且熱量充沛,等等。

這些都是事實,但它在地理上也有5個明顯的缺陷。可以這樣說,論地理環境,印度不及我國。

1.無大河入海口

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大城市都位於大河的入海口,如:

中國上海,長江入海口;

中國廣州,珠江入海口;

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入海口

埃及開羅,尼羅河入海口;

美國紐奧良,密西西比河入海口;

泰國曼谷,湄南河入海口;

印度的母親河為恆河,也是第一大河,可恆河的入海口在孟加拉國,形成了達卡這座大城市。印度的第一大城市孟買,也有河流入海,但只是一條小河。

恆河入海口達卡

入海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大河,俄國沙皇彼得一世終其一生,就想打通俄國出海的通道。最終,他得到了涅瓦河的出海口,將其命名為聖彼得堡。

2.印度境內缺水嚴重

按理說,印度背靠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降水量應該充沛才是。

的確,位於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被譽為「世界雨級」,但印度面積可不小,請看下圖:

從這幅圖中我們可以看出,1000毫米年降水量以下的地區,幾乎佔了印度全境的一半。

老實說,1000毫米年降水量已經很不錯了,要知道,我國華北平原年降水量不足800毫米。但問題在於印度的氣候特點。

印度屬於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分為雨季和旱季,雨季為6、7、8、9四個月,其它基本可以算是旱季。

也就是說,所謂的1000毫米年降水量,大約都是雨季四個月下的。這樣一來,雨季就澇死,旱季又旱死,且旱季幾乎長達8個月時間左右。

有人要問,修水利工程不就解決了嘛!

南水北調工程

對,中國有南水北調工程,有各個地方的大水庫調節,但問題在於這裡是印度,自然,水利工程搞得是一塌糊塗。

2019年8月28日,印度賈坎德邦,一座修建了42年才建好的大壩,剛開始啟用。結果啟用後不到22小時,轟然坍塌。後來印度官方聲稱:這是老鼠幹的,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至此,印度一到旱季,只見大地蒸騰,土地開裂,「水妻」絡繹不絕,前往幾公裡外,甚至是幾十公裡外取水:

印度特色「水妻」,專門用來旱季取水

還因為缺水,印度的地下水被粗暴開採,早已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遍布印度的各色水井,有些甚至成了文化遺產:

3.境內無大河源頭

這一問題,與第1點幾乎一脈相承。印度的母親河恆河,發源於我國喜馬拉雅山脈,並不在印度境內,確切地說,印度的很多河流都發源於我國青藏高原境內,請看下圖:

你能想像長江與黃河發源於其他國家嗎?上遊一建水電站,下遊地區就傻眼了。

埃及與衣索比亞關係長期惡劣,原因就在於埃塞要在尼羅河上遊建水電站,就問你怕不怕?

4.位於熱帶,天氣太熱

天氣一熱,人就懶散,就不想工作,何況印度有時竟會出現高達50度的高溫天氣,40度簡直就是毛毛雨。廣袤的非洲大地其實並不熱,起碼比起印度的高溫天氣,簡直就是宜居級別啊!

5.西北部無天險可守

看圖說話,自行體會!

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是中國的地理位置好,還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好?
    印度的地理突出優點是三面環大海,它的四周被孟加拉灣、阿拉伯海、印度洋環繞。印度北面是喜馬拉雅山。因此,海上交通很方便,印度的海岸線達長5560公裡,交通優勢明顯。 印度的鄰居有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錫金和不丹緬甸、孟加拉國、斯裡蘭卡、馬爾地夫。
  • 在世界9個主要國家中,地緣位置最好的是美國,還是印度?
    公認的世界大國是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大常任理事國,準世界大國是德國、日本,而印度、巴西則是有實力成長為準世界大國的地區大國。在這9個世界主要國家當中,地緣戰略優勢最好的是美國,其次是巴西,再次是印度,而最差的卻是中俄兩國,相對而言,我國比俄羅斯還更差一些。
  • 中國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有哪幾個明顯優勢?
    大家知道,美國和日本是當之無愧的發達國家,但全世界陸地總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以及面積排名全球第三的我國卻並在發達國家之列,這就足以說明某個區域的發達程度和地理上的面積大小沒有絕對關係。
  • 中國與美國相比,誰的地緣環境,地理位置更好?
    今天和大家說一個比較高大上的話題,中國和美國在地緣上比較,哪個國家更有優勢?那首先來了解一下這個高端名詞「地緣」,地緣及地理緣由,分析某地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外交等方面,時常需考慮地理緣由,而不是單一的地理環境。
  • 對峙持續,解放軍後勤優勢抹平地緣不利,邊境較量中國勝於印度
    文\唏兮自5月份中印雙方邊境部隊在拉達克地區發生衝突之後,兩方部隊就一直在前線處於對峙局面,隨著邊境地區的氣候變化,兩方之間的直接敵人早已經不是彼此,而是逐漸顯現出來的邊境高原極寒地區特有的低溫和暴風雪。
  • 印度的可怕遠超你想像 地緣政治優勢妙不可言
    近期,印度勞動力市場也得到明顯改善。目前,印度的一些邦已採取措施減輕中小企業負擔,精簡繁雜的審查流程。  近期,渣打銀行對中國、印度、印尼和馬來西亞四個國家,年營業額介於 3,000萬至 1 億美元的中型企業執行長(CEO)和財務長(CFO)展開的調查顯示,印度的受訪企業最為樂觀,其中97%相信公司將在未來五年實現增長,中國這一比例為87%。
  • 中國地緣政治決定了中國的發展
    最近我看了一些材料,發現一個話題很有意思,那就是中國的地緣政治條件。有一種說法,中國的地緣政治條件很差。從經濟上說,雖然國土廣大,但是高原山地太多,耕地太少。別的不說,就和印度對比,印度的國土面積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多一點,但是耕地面積居然比中國還多。從安全上講呢?
  • 分析南亞的地緣政治博弈,印度的地緣格局怎麼樣?
    分析南亞的地緣政治博弈,印度的地緣格局怎麼樣?印度的地理相當差,印度這個國家非常不適合工業化。港口無腹地,腹地無港口。可以說印度這個國家想打出去向外發展難如登天。唯一能夠威脅外部和自保的開伯爾山口,還是在巴基斯坦的手中。印度這個國家是一個前現代的社會、海岸線是天殺的、國家地處熱帶、港口和腹地不能很好的相連、沒有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氣候是大陸性氣候、印度的高知份子是真的精英,但是愚民也真的是愚民;再加上距離中國太近等等。
  • 世界上地理條件最好的是哪五個國家
    在地理條件上,印度確實有他的優勢。 其次,印度國土大部分是平原或高原,可利用面積和耕地面積很大,而且由於處在熱帶,印度的農作物可以一年三熟或四熟,能養活大量人口。 從地緣政治上來看,印度在南亞幾乎找不到對手,外部壓力很小,獨霸印度洋,可以安心發展經濟。 實際上,印度近些年的發展確實很快,而且非常具有潛力。
  • 印度地理位置極好,堪稱上帝偏愛的國家,然而它有幾個致命缺點
    即便世界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也包含著經濟發展的缺點和優勢。絕大部分國家在發展經濟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發展劣勢,並且能將發展中的缺點轉化為發展優勢的國家,發展肯定不錯。然而,某些發展中國家卻無法利用國家資源,甚至國內經濟發展的優劣勢很明顯。
  • 中國的地理位置好,還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好?
    通常認為,世界上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有三個,中國、美國和印度。比較好的國家有兩個,巴西和澳大利亞。巴西處於南半球,屬於熱帶氣候,全年氣溫比較高,國內熱帶雨林遍布,人口多集中在沿海,農業比較受限。在地理位置上,巴西和澳大利亞與中、美、印三國幾乎沒法比。美國與中國的地理位置難分伯仲,只能說各有優勢。美國遠離紛爭,在美洲沒有對手,但卻離世界中心較遠。
  • 從地理條件來看,德國的優勢與劣勢
    而在社會科學和人文地理範疇,國家是指被人民、文化、語言、地理區別出來的領土。 國家是由國土、人民(民族)和政府三個要素組成的。 國家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人民。 分析某地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外交等方面時,常須考慮地理緣由。
  • 大陸邊緣的日本,在地緣格局上,有什麼優勢和劣勢
    大陸邊緣的日本,在地緣格局上,有什麼優勢和劣勢 日本確實很難入侵,我覺得日本的地理優勢不光是海洋,而且還因為在陸地邊緣。日本東面南面全是大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地理屏障;而且北面是荒涼的北寒之地,難以形成大規模的人口與強勢政權,只有西邊面臨著大國,但是中國歷史上從來都對海洋方向的擴張不感興趣,更不要說最近的陸地朝鮮從來都是貧瘠荒涼之地,難以形成強勢政權。和阿富汗一樣,日本古代也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島嶼,入侵的經濟價值有限。但反過來說,澳大利亞、馬達加斯加,都有和日本類似的偏、遠、貧瘠、海洋包裹的特徵。
  • 網上講的都是印度的缺點,其實印度有四大優勢,值得我們學習
    再加上印度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讓人心酸的擁擠貧民窟;街道上沒有遮擋的廁所,其髒亂差現象令人堪憂;針對女性的犯罪率也為全球最高,安全得不到保證;閱兵就像耍雜技一樣,沒有一點威嚴儀式感。 這些都是我們在網上看到的東西。似乎印度滿身都是缺點。那麼,印度究竟有沒有優點,或者說優勢呢?
  • 華東師範大學「世界地理與地緣戰略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召開
    金鳳君表示,世界地理與地緣戰略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地理學不斷拓展新領域、新視野,不斷完善學科體系,深化學科研究的一件大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時,助力國家走向全球化。當下,複雜的態勢不能靠簡單的認知來解釋,要有一套系統的學科體系來規範對世界的認知,提供科學成果,為國家建立全球命運共同體提供更高質量的決策支持。
  • 哪些國家在地理上是比較難以入侵的
    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之所以難以入侵源於和古代日本類似的孤懸海外的地理特徵。儘管海洋在現代的阻隔作用早已沒古代那麼明顯,但客觀上海洋仍會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儘管現在高山的地緣阻隔作用和海洋一樣在日漸減小,不過這種阻隔作用依然是客觀存在的。況且中國從未在邊境問題上製造事端,反而是印度一再在邊境問題上進行挑釁。總體上印度所身處的地緣環境還是使其比較難以被入侵的,不過印度在地緣環境上也存在一個致命的短板:印度本土與東北各邦之間只有西裡古裡走廊這條狹窄的陸上通道相連。印度若丟失這個走廊,那麼其領土就會一分為二;即使敵方只是騷擾這裡也等於拿刀在印度頸脖上比劃。
  • 世界上哪些國家的地理位置比較好?
    七大洲共有230個國家和地區。雖然它們都在"地球村"上,但每個國家的地理位置、環境、氣候、耕地面積和自然資源儲量不同,發展速度也不同。世界的經濟發展受其地理位置的影響。有很多國家生產和生活,例如日本、蒙古、以色列、馬爾地夫、烏茲別克斯坦等。這些國家都是世界上地理位置最差的國家。當然,也有地理位置最差的國家和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以下是對這些地理位置最好的國家的簡要介紹。
  • 從三個角度分析印度的優勢,這個鄰居真不能小覷,潛力巨大
    大國們之所以都對印度容忍有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印度有這三大優勢。地理位置優越印度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地理位置優勢,作為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不僅僅是國土面積最大這麼簡單,從地理位置上看,印度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首先印度的可耕種面積位居全球第二,亞洲第一,高達153.5萬平方千米的可耕種面積,再加上印度地處熱帶季風氣候
  • 地緣優勢軍事裝備萬國造,印度自曝家醜,陸軍接戰能力僅有10天
    印度是著名的軍事裝備萬國造,在印度軍隊中使用最多的武器裝備是來自蘇聯/俄羅斯,其中有超過60%的武器裝備具有俄羅斯血統。近年來印度不斷從西方國家購買武器裝備,目前印度軍隊的武器有來自五大國中的四個國家。
  • 西藏亞東地區邊界歷史演變與地緣戰略分析
    然而,中國與印度、不丹間的邊界問題,卻一直存在分歧。尤其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印方對歷史上的傳統及條約熟視無睹,數次以中國入侵他國領土為藉口,挑起 1967 年乃堆拉和卓拉山口衝突以及 2017 年洞朗地區對峙等邊境爭端。因此,從地緣環境系統視角,釐清亞東地區邊界之歷史沿革,闡明其地緣環境的重要性,可為我國加速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保障國防安全提供法理依據與決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