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地緣優勢顯著,大家也都很清楚,說它僅次於美國也不過分。
很多人還認為,印度的地理優勢也很明顯,比如:山地少,高原不高,耕地面積廣大,都超過了我國,且熱量充沛,等等。
這些都是事實,但它在地理上也有5個明顯的缺陷。可以這樣說,論地理環境,印度不及我國。
1.無大河入海口
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大城市都位於大河的入海口,如:
中國上海,長江入海口;
中國廣州,珠江入海口;
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入海口
埃及開羅,尼羅河入海口;
美國紐奧良,密西西比河入海口;
泰國曼谷,湄南河入海口;
印度的母親河為恆河,也是第一大河,可恆河的入海口在孟加拉國,形成了達卡這座大城市。印度的第一大城市孟買,也有河流入海,但只是一條小河。
入海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大河,俄國沙皇彼得一世終其一生,就想打通俄國出海的通道。最終,他得到了涅瓦河的出海口,將其命名為聖彼得堡。
2.印度境內缺水嚴重
按理說,印度背靠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降水量應該充沛才是。
的確,位於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被譽為「世界雨級」,但印度面積可不小,請看下圖:
從這幅圖中我們可以看出,1000毫米年降水量以下的地區,幾乎佔了印度全境的一半。
老實說,1000毫米年降水量已經很不錯了,要知道,我國華北平原年降水量不足800毫米。但問題在於印度的氣候特點。
印度屬於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分為雨季和旱季,雨季為6、7、8、9四個月,其它基本可以算是旱季。
也就是說,所謂的1000毫米年降水量,大約都是雨季四個月下的。這樣一來,雨季就澇死,旱季又旱死,且旱季幾乎長達8個月時間左右。
有人要問,修水利工程不就解決了嘛!
對,中國有南水北調工程,有各個地方的大水庫調節,但問題在於這裡是印度,自然,水利工程搞得是一塌糊塗。
2019年8月28日,印度賈坎德邦,一座修建了42年才建好的大壩,剛開始啟用。結果啟用後不到22小時,轟然坍塌。後來印度官方聲稱:這是老鼠幹的,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至此,印度一到旱季,只見大地蒸騰,土地開裂,「水妻」絡繹不絕,前往幾公裡外,甚至是幾十公裡外取水:
還因為缺水,印度的地下水被粗暴開採,早已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遍布印度的各色水井,有些甚至成了文化遺產:
3.境內無大河源頭
這一問題,與第1點幾乎一脈相承。印度的母親河恆河,發源於我國喜馬拉雅山脈,並不在印度境內,確切地說,印度的很多河流都發源於我國青藏高原境內,請看下圖:
你能想像長江與黃河發源於其他國家嗎?上遊一建水電站,下遊地區就傻眼了。
埃及與衣索比亞關係長期惡劣,原因就在於埃塞要在尼羅河上遊建水電站,就問你怕不怕?
4.位於熱帶,天氣太熱
天氣一熱,人就懶散,就不想工作,何況印度有時竟會出現高達50度的高溫天氣,40度簡直就是毛毛雨。廣袤的非洲大地其實並不熱,起碼比起印度的高溫天氣,簡直就是宜居級別啊!
5.西北部無天險可守
看圖說話,自行體會!
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