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個角度分析印度的優勢,這個鄰居真不能小覷,潛力巨大

2020-12-12 胡楊說歷史

二戰後,不管是美國還是蘇聯,都是願意捧著印度,甚至可以說慣著印度,對於印度的需求,美蘇都願意滿足,一開始印度跟著蘇聯混,後來又跟著美國混,到最後,印度公然腳踏兩隻船,但美蘇兩國都沒有出手教訓印度,反而都選擇無視了。

二十一世紀後,美國和俄羅斯對印度的態度依然沒有改變,而英國對印度的態度就更不用說了,印度至今都是大英國協最忠實的成員,兩國關係親密無間。



基本上,世界上有地位的大國都願意跟印度交好,這也無形中滋生了印度的野心,從印度獨立一直到如今,其膨脹的野心和自信心,讓印度雄心勃勃,精力旺盛,整天在南亞大陸搞事情,搞軍事擴張,發動戰爭都快成了印度的家常便飯了,但美英俄一直都無視印度的舉動,也不怎麼幹涉印度的行為。

大國們之所以都對印度容忍有加,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印度有這三大優勢。

地理位置優越

印度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地理位置優勢,作為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不僅僅是國土面積最大這麼簡單,從地理位置上看,印度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首先印度的可耕種面積位居全球第二,亞洲第一,高達153.5萬平方千米的可耕種面積,再加上印度地處熱帶季風氣候,擁有充沛的日照和雨水,農作物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這些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優點,讓印度輕而易舉就成了農業大國。



此外,印度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幹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三面環海一面高山的印度,在南亞次大陸,自成體系,跟印度接壤的國家,除了中國之外都是小國,而中國和印度還隔著喜馬拉雅山脈。

印度所處的南亞次大陸板塊相對封閉,四周除了海就是高山,而陸地上只有一個開伯爾山口,歷史上,除了英國是從海洋直接進入印度,其他入侵印度的外族都是從這個山口進來的,而如今這個最重要的山口,卻在巴基斯坦境內,這點讓印度很慌。



從地圖上看,印度地形就如同一個錐子,錐頭直插印度洋,這讓印度輕而易舉就有了控制印度洋的能力,而印度洋則是全球貨運最繁忙的大洋也是最重要的大洋,全球最重要的能源運輸通道荷姆茲海峽以及全球最繁忙的馬六甲海峽,還有最便捷的曼德海峽—蘇伊士運河,等等海上要道,都要經過印度洋。



可以說,印度的屁股底下就是「全球收費站」,這是美英蘇最看重印度的一點,地緣政治的優勢和戰略優勢,讓印度成為連接全球的關鍵節點。

人口優勢

印度的人口總數僅次於中國,而且印度的人口比較年輕,人口紅利所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大量人口所帶來的物資需求,也讓印度成為全球最為重要的市場之一。投資印度,很有可能就是投資下個中國,全球的資本家都比較看好印度的未來發展前景。



此外,印度也是國際軍火市場中有名的闊佬,印度的軍事實力較強,進口武器十分多,各式各樣的武器都有,五花八門,而美俄每年光是向印度出售軍火,就賺得盆滿缽滿,印度這個客戶還不挑食,什麼樣的破爛貨都要,俄羅斯對這個五星級客戶簡直愛到了極致。



大國們都對印度這麼好的原因,除了印度的戰略位置很重要之外,其次就是印度人的錢好賺。白給的錢,誰不要誰就是傻子。

印度人天生比較親近西方,這也是美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都喜歡跟印度打交道的原因之一。雖然印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但大多數印度人對英國一點都不討厭,甚至很多人都以此為豪,在印度現象級電影《摔跤吧!爸爸》中就有體現,相比世界級運動會的冠軍,印度運動員更看重能不能得到大英國協運動會的冠軍。



這種刻在骨子裡的對西方價值觀的認同,讓印度人成為西方最喜歡的盟友。

制度優勢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民主國家的稱號,這是西方世界給印度的讚譽。沿襲了英國式民主制度的印度,聯邦國會高度集權,國會單獨享有97項立法權,外交、軍事、經濟等政策,都由國會決定。

印度在制度上學習了英國的刻板民主制度,經濟上則學習了蘇聯的計劃經濟,故此印度雖然是資本主義國家,國內卻有不少大型國企。



這樣的制度和經濟結構,雖然不能讓印度一飛沖天,卻能讓印度地盤夠穩。

結語

一直以來,中國人對印度有著不少偏見,甚至有點看不起印度,印度的確有不少缺點,但印度的優勢也很明顯,印度的發展前景總的來說還是很光明的,潛力的確不小。

偉人曾說過「在戰略上要蔑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大抵就是這個意思。


相關焦點

  • 印度流媒體市場潛力巨大,準獨角獸雷鳥科技的TCL Channel躋身最受...
    據了解,雷鳥科技是TCL電子旗下準獨角獸公司,負責TCL全球智能電視的系統開發和運營,目前已在越南、印度、日本、巴西和俄羅斯五個國家上線TCL Channel,為海外用戶提供豐富的本土化內容服務。因此,印度流媒體的高度發展與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無法分割。一方面,圍繞移動端的流媒體用戶群正在隨著網際網路普及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潛力巨大的印度市場不斷吸引海外玩家入局,成為各企業在業務穩定階段獲取全新增長機會、豐富業務多元化的方式,其中既有電信運營商、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影視媒體集團,也有跨界入局的消費類企業。
  • 從印軍體制與戰爭潛力角度,分析印度人為何不具備戰爭基因
    縱觀印度這幾十年,對外戰爭也就是1962年被中國單手一記勾拳打得有點懵。所以印度對中國一直有心魔。中國輿論之所以不怎麼看得上印度,原因就是1962年印度的表現實在是太菜了。但說實話,這些歷史只能作為戰爭潛力的參考坐標,而不能作為決定性考量因素。
  • 從印軍體制與戰爭潛力角度,分析印度人為何不具備戰爭基因
    縱觀印度這幾十年,對外戰爭也就是1962年被中國單手一記勾拳打得有點懵。所以印度對中國一直有心魔。中國輿論之所以不怎麼看得上印度,原因就是1962年印度的表現實在是太菜了。但說實話,這些歷史只能作為戰爭潛力的參考坐標,而不能作為決定性考量因素。
  • 印度在線旅遊潛力巨大:攜程、Airbnb、Booking等紛紛瞄準這塊蛋糕...
    同時,印度連鎖酒店品牌Sarovar Hotels & Resorts表示,比姆塔爾、臺拉登和果阿等著名目的地的休閒酒店入住率達到100%。  以往,印度每年都有2500萬至3000萬人前往國外度假,如今他們可以為國內旅遊業提供巨大支持。
  • 盛產大眼美女的印度為什麼這麼膈應人?
    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有矛盾、和中國有矛盾、和尼泊爾有矛盾、和馬爾大夫有矛盾、和斯裡蘭卡有矛盾……這真是一個糟糕透頂的鄰居,真為那些大眼睛的印度美女憂傷。那麼,印度為什麼這麼熱衷於擾鄰?地緣政治主要是根據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預測世界或地區範圍內的戰略形式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也成為地理政治學。說白了,就是這個國家的地理面相。有什麼山,有什麼河,靠什麼海,地勢如何等,從這些角度分析這個國家採取的政策。
  • 印度智能電視市場潛力巨大 先後被小米、雷鳥瞄準
    近年來,智能電視行業快速發展,不少電視製造商將目光瞄準了海外,除了美國、歐洲等較為成熟的市場外,印度這塊待挖掘的土地也進入了各大廠商的眼帘。  今年2月14日,小米電視在印度發布小米電視4 55英寸,正式邁入國際市場。  當地時間2018年4月26日,雷鳥電視在印度新德裡舉行新品發布會,發布全新印度電視品牌iFFalcon。
  • 甩開鄰居大國,印度擬擁有第三艘航空母艦,印度洋變內海
    印度洋不是印度的洋,但是對於南亞次大陸霸主印度而言,把印度洋變成自己的內海,是其大國崛起的重要一步。當地12月17日,印度國防問題專家海軍少將謝科·辛哈接受記者採訪對外宣稱,印度海軍正在擴容和提高戰鬥力,印度海軍的目標是全面掌控印度洋地區,為印度的朋友提供幫助。
  • 甩開鄰居大國,印度擬擁有第三艘航空母艦,印度洋變內海
    印度洋不是印度的洋,但是對於南亞次大陸霸主印度而言,把印度洋變成自己的內海,是其大國崛起的重要一步。當地12月17日,印度國防問題專家海軍少將謝科·辛哈接受記者採訪對外宣稱,印度海軍正在擴容和提高戰鬥力,印度海軍的目標是全面掌控印度洋地區,為印度的朋友提供幫助。
  • 中國駐印大使:雲南與印度阿薩姆邦合作潛力巨大
    新華網印度阿薩姆邦古瓦哈提4月18日電(記者 胡曉明)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及夫人江亦麗參贊17日訪問印度阿薩姆邦並會見該邦首席部長索諾瓦爾。羅照輝大使表示,阿薩姆邦是印東北部政治經濟文化重鎮,地理上鄰近中國,對華合作潛力巨大。
  • 對印度軍事不能麻痺大意,三款武器殺傷力巨大,先進程度不輸美俄
    對於印度,國人總難以做出較為客觀的評價,要麼過度誇大實力,要麼不屑一顧。無論如何,印度作為南亞霸主、13億人口大國和我國鄰國中威脅最大的敵人,我們不能總是以嘲諷和麻痺大意態度對待,尤其是軍事力量。雖然印度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武器自產率不足30%,但要注意的是,印度在國際上盟友眾多,能買到幾乎所有最先進的戰術裝備。
  • 甘肅很被看好的城市,發展潛力不容小覷,境內景點也很多
    我是土生土長著的保定人涼城,我特別稀罕去各地旅遊,還是擁有著十年旅遊經驗的旅行家,今天給大家帶來我的原創文章是「甘肅很被看好的城市,發展潛力不容小覷,境內景點也很多」。甘肅省位於中國的西北地區,而且這裡是四川省陝西省之間的距離最接近的地方,所以在這裡的經濟發展正在迅速上升,而且中國的這幾年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這裡也採取了出色的成績,提起甘肅,大家最先想到的是蘭州,而且,很有可能根本沒有想到蘭州以外的其他城市,實際上,甘肅省內有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城市,而且,這裡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那麼這個城市就是天水。
  • 印度:中國憑什麼不拿我當大國?-虎嗅網
    空間和分類意義上的鄰國「鄰居可以選擇,鄰國不能選擇」。中印不僅是地理近鄰,在分類意義上也極為相似。中印體量規模相當、當代歷史相似、發展路徑可比,因此總免不了被兩相比較。作為一個國家,中國定義主次方向和主次對手受制於外部客觀條件,但這並不應影響普通中國人重視印度這個心懷芥蒂且永遠搬不走的巨大鄰國。
  • 當年印度用7400萬美元探測火星成功,真正實力不容小覷
    2020年中國的探測火星計劃就將正式啟動,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們的鄰居印度早就把自己的探測器送上了火星。作為在軍迷眼中經常被吐槽的對象,印度在科技方面的實力其實不容小覷。印度的火星探測計劃在2013年進行,2014年印度的火星探測器經過近一年的飛行後,成功進入了火星軌道。這件事在國際上層引起轟動,但國內罕有對這一消息的報導和解讀。印度這一火星探測計劃,總費用只有7400萬美元,花費只有美國宇航局的十分之一,也就是一架第四代戰鬥機的消耗。
  • 網上講的都是印度的缺點,其實印度有四大優勢,值得我們學習
    反觀印度自己,利用印度洋便利,前往非洲和中東都很方便,出門右轉遛個彎就到了。 正是基於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印度成為俄羅斯和美國等世界大國爭相拉攏的對象,在大國平衡之間佔到了很多便宜,比如當年吞併錫金,由於美蘇都沒有強力發聲,才使得它的吞併成為事實。
  • 世界一線城市:中國6個位列第一,美國下降至5個,印度真的好尷尬
    不是東京巴黎,也不是北京上海,而是新加坡,新加坡依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在物流金融期貨等方面也是極具優勢的。排在後面的就是中國的上海和北京兩座城市。上海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位居第5實至名歸。北京是中國的首都,無論是政治文化還是經濟,實力都不容小覷。
  • 印度很委屈
    因此,我感到有必要把我所認識和了解的印度擺出來說一說、議一議,為大家「安利」一個看待印度的好用框架——由「鄰國」「大國」「發展中國家」構成的「三國框架」。無論如何,對於印度這樣一個對中國心存芥蒂的巨大鄰國,重視比輕視好、客觀認識比主觀臆斷好、耐心說理比情緒宣洩好。空間和分類意義上的鄰國「鄰居可以選擇,鄰國不能選擇」。
  • 印度經濟比較優勢分析(中)
    隨著印度經濟發展,印度國民收入水平提升,形成了巨大的消費群體,擴大了印度國內市場需求。印度國民人均收入(GNI)從10年前的400美元,上升至700美元(2005年)。在印度,支撐消費需求的中產階級數量約為2億左右。擁有龐大的國內市場需求,是印度與依賴外需發展的新興經濟體相比所具備的獨特優勢,其經濟獨立性較強。
  • 你了解真實的印度嗎?網上所說的是真的嗎?其實印度的實力不容小覷
    ——《格言集錦》 如今的人們生活在一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很多人們的觀點會受這些信息的影響從而造成一些誤解,這些誤解會導致許多人因為不了解其真實的情況而越陷越深,印度便是其中的例子之一,很多人對印度的印象就是這是一個落後的國家,甚至這個國家民眾的生活水平都是吃不飽穿不暖,這些恰恰是一些人刻意地將其擴大化之後,傳遞給人們的思想,這些思想也在極大程度上誤導人們對印度的看法
  • 安徽最不容小覷的城市:蕪湖、淮南落選,不是滁州,也不是安慶!
    安徽最不容小覷的城市:蕪湖、淮南落選,不是滁州,也不是安慶! 大部分對安徽的感覺還是「低調」,在中國各大省份中,有很多默默付出的省份,安徽就在其中。北有帝都,東有魔都,不知道霸都這個稱號怎麼來的,反正是越來越響亮了。
  • 看完真實的印度,才明白網上大多是謠言,其實印度的實力不容小覷
    這可能讓很多的觀看者會認為印度是一個極其貧困落後的國家,人口基數大,國民生活水平低下。印度可是唯一能與我國相媲美人口基數的國家,但是他們國民的生活環境的確比不上我們。但絕不要認為印度真的是一個沒有任何發展的國家,看完真實的印度,你才能明白網上大多是謠言,其實印度的實力不容小覷。雲山客的《菩薩蠻——印度泰姬陵》:「美玉江山已轉空,帝王美夢類蒿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