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日語筆譯考研經驗分享

2020-12-11 初心聯盟

劉學妹是一位才貌雙全的熱心姑娘,我第一次認識她是通過上海大學17級日語筆譯的同學。小夥伴們告訴我,劉妹去年就考的很不錯、長得也非常可愛,但是在口語方面吃了虧,所以錯過了17級。不過好在最後還是來到了上海大學,並且願意將自己的所有經驗和體悟詳細地分享給初心聯盟,讓更多努力的學弟學妹能圓夢上大。

排名第一的就是本文作者

作者個人情況

本人是一名日語專業考研二戰狗,參加過上海大學17、18兩年的日語筆譯考試(初試、複試各兩次),終於以初試第1、總排名也第1名考入上海大學,畢竟上大的日語筆譯開設僅第三個年頭,作為一名「老人」,尤其原先作為一枚日語學渣的我,而且在一開始也並不是因為有多喜歡翻譯而選擇筆譯得我也算是有資格說一下自己這兩次備考過程中的經驗了,希望可以幫到更多的學弟學妹。

(小仙老師:上大筆譯開設三年來,從題型到資料均處於探索階段,甚至出卷老師也在思考著如何更公正的選拔出合適的學子。對此,建議複習時不抱著猜題目的心理,夯實基礎,以提高日語綜合素養為目標。因此,初心的專項課程也將較大的比重放在綜合素質的提高上,爭取不丟基礎分,盡力拿下拔高分。)

上海大學的菊花展

關於擇校

這個問題真的是困擾了我很久,一戰的時候決定考研是在8月份,但真正開始投入上大考試的準備是在10月初。期間,也因為定不下學校放棄過、頹廢過、痛哭過。第一次,擇校就像大海裡撈針,漫無目的,但靜下心來想想為了什麼而考研,問題變簡單了很多。權衡了自己的性格特點和以後的就業方向選擇了筆譯。

首先,專業定好,開始選定了城市——上海,沒有太多理由,算是彌補高考的一個遺憾。接著,從地區裡選擇學校,這個範圍其實很小,因為開設筆譯的學校其實並不多。了解到上海大學的時候很偶然,雖然知道學校的筆譯開設只有一年,著手去準備也不會借鑑到什麼經驗,但是卻注意到了前景卻是很好的。其實,當真正選定學校的時候,就算沒有真題,沒有太多可借鑑的東西,也完全不清楚學校的報考情況,但當定下心來全身心的去準備的時候,很多問題都不再是問題。二戰的時候,是10月份辭掉工作,因為並不甘心,想再試一次,依舊選擇了上大,同時,因為經歷過一次也得出了一些經驗,也可以避免在二戰的路上經歷很多挫折,少走一些彎路。

(小仙老師:據深入了解,上海大學的國際交流活動十分豐富,日語專業的研究生在有意願的前提下幾乎都有機會至日本交換留學一年,雙方學費互免,部分學校還有獎學金。這點對於日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極具吸引力,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登上海大學海外實習和學習專題網查詢。)

上海大學風景

關於資料

第一次備考的時候,除了學校官網提供的書目外,也自己找過各種各樣的資料,包括向學長買資料,翻遍整個圖書館的日語相關書籍,為了找到有用資料而各種忙碌,下文會提到有效使用資料,方便學弟學妹。當然,考研的時候資料共享很重要,不要打個人戰,一個人獲取的信息很難全面,而且尤其對於上大這個每年題型都在變的學校而言,儘可能多的去獲取有用資料更為重要。(小仙老師:除了以上的資料以外,建議重視上海大學日語研究生的在學課件資料等;此外,雖然學習主要是一個人,但是結伴而行的成功率的確明顯更高。在失意迷茫之時,不妨聯繫初心的老師們,我們願意陪伴大家走過嚴寒酷暑、經歷黑暗黎明。)

關於初試

1前言

近幾年報考上大人數應該是在四五十名左右。對於這兩次考試,自己的初試成績都還可以,17年考了384分(排名第3),18年考了392分(排名第1),但準備的時間都比較短(都在兩個半月左右),對我來說戰線拉得過長可能堅持不住。

兩個半月,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一天差不多17個小時都泡在圖書館,每天6點半起床,晚上11點半回家,中午將就趴在圖書館的桌子上睡上20分鐘。看似兩個半月不長,但每天的17個小時也是一個很磨人的考驗。

第一次備考的時候,一開始的各種無從下手,各種擔心時間不夠,各種擔心什麼都不會,帶著內心對自己的各種否定、施壓外加在一群研友的陪伴支持下堅持了下來。二戰時,由於有了第一次的經驗,並沒有過多地擔心自己的初試。

除了因偶爾的牙痛而休息一下,又一路堅持走了下來。關於自己的心路變化,其實並沒有多少,主要是內心懷有必勝的信念,把這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好的事情當做一種習慣,習慣成自然,學習成了每天不由自主去做的事情,並樂在其中,尤其當發現自己一天天的成長,記住的多了、懂得多了,每天注意到自己的一點小進步,取得的小成就,不知不覺間對筆譯的興趣也日益濃厚,也更能激勵自己繼續走向下一步。

2備考時間安排

一戰的時候,畢竟也肩負著幫小夥伴佔座的重任,基本都是五六點起床。佔上座,圖書館的走廊裡一遍吃飯一邊看著前一天整理的日語單詞,記完前一天整理的單詞,兩個小時的政治,兩個小時的日語朗讀,1個小時的筆譯練習。12點吃飯,半個小時吃飯,半個小時的政治,20分鐘的午休,然後筆譯練習。下午5點吃飯,5點半到7點百科,然後讀日語到9點50,圖書館關門換樓學習到晚11點半左右。後期的計劃也會隨著自己的不足而進行及時調整。幸虧身邊有個能夠一起出門、吃飯、回家的夥伴陪伴堅持了下來。

二戰的時候,並不像一戰時時間安排的那麼緊湊,畢竟已經把握住了總體的學習方向。佔座變得更為瘋狂,難以想像在寒冷的冬天半夜三點爬起來去佔位的經歷。(小仙老師:梅花香自苦寒來。),時間有時變得不可控,相應的每天給自己制定的計劃改成學習多少內容而不是在各科上花費多少時間,這樣也可以在某一科學累的時候換另一科,轉換一下大腦,儘量把每天制定的內容完成。

對於計劃,一定是要有的,畢竟考研是一場持久戰,所以至少要有一個總體規劃,因為到後期尤其考試臨近的時候往往會覺得自己不會的越來越多,同時也避免受到周圍人的影響,一個整體的學習規劃可以避免手忙腳亂時而茫然無措。如果身邊有個可以和自己一起備考的小夥伴,能夠一起互相鼓勵堅持這早起晚歸的計劃也是很好的。

(小仙老師:這裡提到的其實是「考研狀態」,也是許多考生容易忽略的一點。在考研期間建議一鼓作氣,以可持續性的時間規劃和任務量為基礎開展複習工作。否則,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是體力不支、中途調整等,都會導致個人作息和心態需要較長的時間恢復調整,最終得不償失。在此,建議大家將自己的複習計劃設置好,在實施過程中與小仙老師保持一定頻率的交流,隨時調整和更新,保證學習效率。

3各科經驗

政治

兩年各64/74,總分100。推薦書目:《考研大綱》、肖四、肖八

備考經驗

政治真的是要好好說一下了,因為真的發現我對政治的學習方法跟身邊的任何一個人都不一樣。很多人都說政治不用急著準備,最後背一背就行,但其實真不是這樣,畢竟身邊有好幾個初試高分但政治沒過線的例子,政治有時也挺拉分的。

政治我沒有報過班,第一年的時候真的是在政治上下了功夫,出了啥資料就買、就背,結果發現真的資料太多太多,背了這個忘了那個。但考完第一次的時候,就豁然開朗,一下子知道了該如何準備政治。

《考研大綱》這本書我是一直拿著的,其實很多人不背這本書,說厚,說沒用、沒重點,但我認為很有用。兩次我都是用1個月把這書背完(每天差不多10頁,第二天背新內容之前再背一下前一天的,每天循環往復)。期間也沒用任何別的資料,但最後在做選擇題的時候這本書的優點就凸顯出來了,政治選擇題往往考察的很細,同樣,該書因為厚而細,所以,即使不背,仔細看完這本書也是很有必要的(雖說如此,我卻沒有成功案例給身邊同學,多數人都說堅持不下來)。

後期,出了肖四、肖八的時候就認真的做了這幾套卷子,認真整理、背誦。因為考研政治真的有一大半都在考察時政,所以背過肖大大的題真的是非常非常有用的,一定要吃透的。當然,背的枯燥無味的時候,就去刷盧欣老師的微博,發現這也是一種查漏補缺的好方法。聽說19年的政治又大改,希望有些經驗還會適用。

(小仙老師:溫馨提示,初心兒們可以享受聯盟為大家提供的VIP考試資料。近年來,初心兒們也經常在群內交流和討論相關題型,歡迎大家加入)

翻譯碩士日語

兩年各81/77,總分100

推薦書目:《宋協毅:新編漢日日漢同聲傳譯教程》、高寧的《漢日》、《日漢翻譯教程》、《日語專業基礎日語考研真題詳解》(這本書裡有許多學校歷年的基礎日語真題)、《日語專業碩士基礎日語》、日語專業八級相關書目。

(小仙老師:此外還有各類新網報導門戶網站、最新政府工作報告日文版等,希望引起大家關注。在專項課程中,將會每日/每周追蹤大家的複習進度,全程緊盯哦~)

真題回憶(部分,17年)

一、標假名(1*10=10分) 白髪、不得手、融通……

二、選擇與所給短語相匹配的一項(2*10=20分)鼻をつく、肌を脫ぐ……

三、閱讀:4篇短閱讀、2篇長閱讀(共50分)

四、作文:「外見と中身」450~500字(共20分)

(18年)

一、標假名(1*10=10分)定め、仄めかす、衰える、佇む、時雨……

二、填空(1*15=15分) 松尾芭蕉、鴨長明、吉田兼好、菊與刀、浮雲、森鷗外、日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兩位作家、清少納言、紫式部(這一題考察了一些基礎的文學常識,或給出代表作品填作者,或給出作者讓填其作品)

三、忘了啥了,記得有個 一目置かれ(共15分)

四、閱讀:5篇短閱讀,1篇長閱讀(共30分)

五、翻譯(共10分) 翻譯的是《枕草子》第150段

六、搭配連線類型的題(共10分) 德川家康、憲法17條、織田信長、耽美派、田山花袋、本能寺(這一題考查的是一些有名的歷史人物及其相關事件,一些作家其所屬流派)

七、作文(共10分) 是一篇朝日新聞,講的好像是各國男女差,讓談一下自己的見解

備考經驗

從兩年的真題回憶也可看出,上大的題型變化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18年,考察文學方面的知識就佔了30分,所以,雖說是考的專碩,掌握一些日語相關的文學常識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日語單詞真的要日積月累,尤其是一些發音比較特別的單詞,更要特別整理。我是將整個考研整理筆記用A4紙整成了一個文件夾,比較方便看。對於日語短語、諺語,背專八的就足夠。閱讀練習專八或做一下推薦書目中的閱讀真題,平時要保持練習。

最後,作文的話,我是整理了10篇左右背誦,重要的是掌握一下作文的各種類型、寫作架構,記一下模板。

(小仙老師:除了筆記以外,對於考點的整理通過戰友合作一同進行也是一個值得推薦的方法。每年上大錄取的名額相對其他學校來說並不少,專項課程的小夥伴絕不是對手,而是未來同學的定位。)

日語翻譯基礎

兩年各127/132,總分150

推薦書目同上。

真題回憶(部分)

(17年)

一、翻譯詞彙(1*20=20分) 泡沫經濟崩潰、綏斯妥洛夫斯基、千與千尋、呼嘯山莊、電子商務、峰會……

二、日譯中(一篇40分) 篇幅較長,是關於「川普的獲勝演講」

三、中譯日(4*5=20分) 4篇都比較短,有2篇還是宋協毅同傳那本書的(251頁第一段關於長生不老的,193頁李叔同的詩詞問世那一段)

四、中譯日(一篇50分) 篇幅較長,是關於「化妝」的

五、有人說「翻譯就是帶著鐐銬起舞」。請舉一個你熟悉的日本文學翻譯家及其作品,談一下有關翻譯(筆譯)的看法。不少於400字(20分)

(18年)

題型將第五部分換成了翻譯,選取的是《徒然草》中的一段,其餘題型沒變。因為18年的考完沒有整理,所以具體內容實在記不清了。

備考經驗

翻譯這一門,大家其實沒有必要非要和基礎日語分開來練習,都是日語,在練習基礎日語的內容時,無形之中其實也是在練翻譯。從分值大家也可以看出翻譯這一門的重要性,最重要的一點,要想得高分,還是靠「日積月累」,多練習,多總結翻譯方法,單詞、句子要多背,「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筆譯其實也蠻符合這一點的。我也是將自己的翻譯練習全寫在了A4紙上,整理了起來,翻翻看看,總結一下自己的出錯點。說實話,在我一開始準備考筆譯的時候,自己的翻譯能力真的是很差,但是通過不停地多加練習,證明了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其次,不要局限於官網給出的書目,自己要多去找一些材料翻譯。而且,上大筆譯的考試題量其實挺大的,像我第1次考的時候其實並沒有翻完,第2次也算是最後關頭完成,所以,平時就算是練習也要注意把握好時間。還有,像我個人的話,日翻中相對差一點,這樣的話每天就再多看一下NHK的新聞跟著翻一下,對於大部分的日語學生,可能更多的是中翻日差一點,就相應的去加強自己薄弱部分的練習。同時,也應適當的做一些古語的翻譯練習,基礎的即可,適當整理一下常見的古語的翻譯。

(小仙老師:外語學習沒有捷徑,但是背誦卻有。在本專享課程的啟動課上,將涉及介紹記憶方法和記憶原理,從根本上提高大家的學習效率哦~往年的學生在均表示有煥然大悟的感覺,值得大家期待~)

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兩年各112/109,總分150。推薦書目:《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應用文寫作》

真題回憶(部分)

(17年)

一、填空(1*15=15分)

二、名詞解釋(5*7=35分) 菜根譚、《馬氏文通》、戊戌變法、書同文、師夷

長技以制夷

三、請舉一個你熟悉的中國菜,寫一篇不少於400字的說明文(40分)

四、「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請你以「暗香浮動」寫一篇不少於

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60分)

(18年)

一、填空(1*25=25分) 出了好多關於英國方面的內容

二、名詞解釋(5*5=25分)明治維新……

三、給出的是梁啓超對翻譯見解的一段話,要求你給你的朋友寫一封信,談一下

你的看法(40分)

四、以散文的形式寫的一篇關於翻譯的作文(60分)

備考經驗

畢竟兩次百科的分都不高,就不說什麼經驗了。百科嘛,還是多積累了,畢竟考察的範圍太大了,有關百科的書目也有很多,可以買來多背背。自己也整理過一些詞條,建議大家準備的時候也可以去整理一下。

但兩篇作文很重要,佔了100分。40分的應用文每年的類型都是不一樣的,我是從一個同學那裡印了一本《應用文寫作》的書,各種類型的應用文怎麼寫都記一下模板。最後60的作文挺像我們高中寫的作文的,我是都背的自己高中時整理的作文素材,如果還有留著的同學也可以拿出來背一背。小提示:字還是要好好練一練,寫好的,兩張大白紙上寫的好幾千字至少要整齊點。

一戰結束時,對自己沒有太多自信,直到初試成績出來之前心都是懸著的。二戰結束時印象特別深刻,提前半個小時走出考場大樓,看著整個空蕩蕩的校園,長長的籲了一口氣,心情大解放。無論結果好壞,能堅持下來的人都已經很不錯了,可以先好好放鬆,好好去做因考研而未能去做的事。

(小仙老師:在此建議大家微博關注@小仙日語,對於百科知識的全套真理已全部公開,大家可以作為學習之餘的補充,在等人、乘地鐵等時間間隙中充分利用~)

關於複試

不得不說,複試真的很重要。上大的複試比在1:1.2左右,17年的時候上大的筆譯複試進了7個,錄了5個,18年進了10個,全部錄取,可以說是比較意外,大家也都非常幸運。上大的筆試是100分,面試200分,最後總排名初試成績加複試成績。一天完成,可謂速戰速決。但顯而易見,面試又在複試中佔了2/3的比例,而且,面試真的很拉分。

筆試篇

參考書目的話,因為我在準備catti考試,所以一直在用三筆的書。17、18年的複試筆試內容差別很大,17年主要在考察文學內容,18年的話基本都是翻譯題。複試的筆試也要好好準備,還是全面吧,不管是文學方面,還是翻譯練習方面,平時都要去注意。

17年筆試回憶:1給出的好像是一篇夏目漱石的文章,閱讀完之後有幾道相應的簡答題;2幾個名詞解釋,有「一期一會」、「私小說」等;3一小段古文的翻譯;4一篇作文;5一段中翻日的文章。

18年筆試回憶:1日翻中,各從《菊與刀》與《羅生門》中選出的一段內容;22個名詞解釋,「浮世繪」、「自然主義」;3一大段關於賞櫻花的中翻日;4一篇日語作文,寫一下自己上研究生之後的研究計劃。

面試篇

作為一戰時在面試上吃過虧的人,真的知道面試何其重要。尤其是口語、口語、口語(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雖然是一名外語專業的學生,但平時真的是很少開口說,寫得好真的不一定會說。

所以,在二戰時,真的一直在堅持練口語。首先,用書的話,還是用的宋協毅的同傳那本書,反覆聽、反覆讀。每天閱讀NHK新聞練習,也是反覆聽,反覆讀(小仙老師:聯盟已經推出天聲人語以及NHK新聞板塊,歡迎大家跟讀、學習、記憶、交流。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專項課學員將邀請堅持每天筆頭翻譯天聲人語後提交作業、跟讀上午7點的NHK新聞後提交錄音)尤其是18年複試時突然增加了一項,老師隨機給出一頓話,1分鐘時間準備,然後現場翻,所以,平時的視聽練習也很重要。

最後,對於面試的問題,也是準備了好多,做到熟讀熟記,才能夠在面試時隨機應變,緊張是在所難免的,但切記不要過於緊張,一定要保持自信。

第一次面試時極差的口語、高度的緊張外加極其的不自信導致了必然的失敗,第二次面試時,得益於自己在工作時的各種鍛鍊,緊張感這種東西已經可以很好控制,得益於自己每天的口語練習,當面試結束時得到主考官那句「素晴らしい」的時候,真的覺得一切都值了。

當然,如果口語好的同學保持正常發揮就行,口語不好的同學,千萬不要等著複試時再練口語,這種東西真的不是一天兩天的努力就可以達到的。

(小仙老師:詳細深入了解後得知,日語口語在複試中幾乎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每節專項課都將包含口語訓練【糾音、朗讀、即席演講】;在此也建議大家多多注意。此外,初心聯盟日語也會推出口語打卡群,感興趣的小夥伴記得關注相關信息)

毒雞湯

還記得我的本科老師對我說過「初試400多分,口語不行也沒用」,雖然失敗過,但我依舊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想要的一切。

其實,一開始的我,並不僅僅是口語不好,翻譯能力也很差勁,但堅持、積累這兩個因素幫助我走向了成功的一步。

相信有很多的學弟學妹們已經開始備戰新的一年的考研,不管戰線長短,不管為了什麼,不管在這過程中將要捨棄什麼,一定要有一份信念--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自信永遠是自己給自己的,不要輕易地否定自己,堅持會助自己走向最後的成功,努力永遠不會辜負自己。祝大家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

最後一些常用日語學習材料分享給大家:

初心聯日語相關號、人民日報日文版、CRI日語頻道

聯盟成員:憲老師、初心炸雞、初心米爾、小仙日語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日語筆譯考研經驗分享
    ※本文內容由北京大學2019年日語筆譯考生——蟈蟈同學分享前言我的情況是:初試379.5分,並列12名。複試83.7分,總排名第10。誠如各位所見,無論初試還是複試,其實我都是險勝。客觀來說,有機會跟大家分享經驗,很大程度上是運氣加成。
  • 2022考研: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英語筆譯考研經驗備考複習指導
    距離考研結束,已經過去了小半年的時間,心境漸漸恢復平靜。回想自己考研之路,自己也總結了一些考研經驗和心得,因此想與學弟學妹一同分享,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1、關於擇校和定專業。由於本人本科為英語專業,且對翻譯比較感興趣,所以選擇了翻譯碩士,但是在口筆譯之間,筆譯能力強於口譯能力,而且考上筆譯後也有機會學習口譯,因此在這兩者間,果斷選擇了英語筆譯。至於院校選擇,我首先定位在北京,本人是河北人,北京離家近,且去過很多次北京,對北京比較熟悉。
  • 2020鄭州大學日語筆譯初試+複試經驗分享——可勁兒衝呀!
    #原創大兔子的葉子2020鄭州大學日語筆譯初試+複試經驗分享寫在前面2020年的考研戰線真的很長,時間很久,久到我都快忘了自己考過研在自己考研之初,翻遍全網沒能找到一篇關於鄭大日語筆譯的經驗貼,就那樣一天又一天毫無目標的備考,那時我就暗暗地想如果我能考上我就要寫一篇超長的經驗貼,不為別的,就為了後來備考鄭大的人能夠有把握一些,不要像我當時那樣迷茫,現在我來兌現自己的承諾了哈哈哈。在寫這篇經驗貼之前,我思考了很久,想著如何寫才能最大限度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怎樣寫才能更好地幫助到後來的人,可能會有些語無倫次,但是還是有乾貨可看滴!
  • 吉林大學日語筆譯考後感
    考完初試,心情忐忑,一來不知道自己考得是好是差,似好又似差,全憑老師高抬貴手的那種;二來對自己複試的日語水平實在沒信心。不知道這篇是經驗帖還是回顧貼,先自我介紹吧。本科南京農業大學日專,在校期間前兩年不緊不慢地學習,大三大四除了邊玩手機邊上課,其餘時間幾乎沒碰過日語,大三下學期七月份116擦線過N1。
  • 大連外國語大學日語學碩考研經驗貼
    今天仍然為大家送上一篇大連外國語大學的經驗帖,真的是名副其實的高人氣~這篇經驗帖出自一位報考大外學碩的小姐姐,其中詳細地介紹了各科的備考書單、備考經驗,以及複試心得,接下來具體看看吧~2018年是大外日語學碩題型改革的第一年。往年日語學碩的考試科目是:專業課一日語語言理論;專業課二日本文學。而今年考試大綱完全變了:專業課一綜合日語;專業課二日語翻譯與寫作。
  • 大丸子的天津外國語大學2019年日語筆譯真題回憶+經驗分享
    ※本文內容由天津外國語大學2019年日語口譯考生——大丸子同學回憶分享【翻譯碩士日語 213】一、漢字標假名10個:灑落【經驗分享】一、目標院校的確定考研,一直被稱為改變人生命運的第二次考試。因此,確定目標院校很重要,不能單純的奔著學校的名頭就去,要認真的考慮各種因素,再去決定。
  • 2020東北財經大學日語筆譯430+ 初試及複試經驗——努力就對了
    原創 等等泡芙呀東財日語筆譯430+初試及複試經驗上岸經驗貼本人情況南方一所普通一本院校,大學過了N1、 專八。正如學校的名稱財經大學,翻譯裡面是有財經方面的內容的,不過並不難,也不是長句子,裡面有一些數字,千萬不要被嚇倒,就是要講究速度,要不真的寫不完。
  • 2020華中師範大學日語學碩考研經驗+華東理工夏令營經驗分享
    原創日向華中師範學碩考研經驗華東理工夏令營經驗分享#日語考研四、華中複試五、華東理工大學日語語言文學方向夏令營的經驗真題題型&內容回憶(一)綜合日語:單詞:20*2分華東理工夏令營經驗華東理工大學日語語言文學方向夏令營的經驗:筆試:單詞平假名寫漢字漢字寫平假名
  • 2020中國海洋大學日語語言文學考研經驗貼
    原創 小劉吃不胖海大日語語言文學考研經驗案ずるより生むが易し寫在前面雖然過程比較艱難,但終於塵埃落定了根據我的經驗給大家提出的最重要的一點建議就是:在考場上沒有百分百把握不要隨便改選擇題啊啊啊啊!!!! 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其實寫政治的經驗貼在知乎上有很多,大家都是大同小異的。政治老師比較推薦肖秀榮和徐濤,腿姐近幾年好像也不錯,不過不太了解。肖爺爺一直是政治界的權威人物,雖然去年有點翻車,但最後輸出的內容還是肖爺爺的(主要是因為沒辦法只背了那些hhh)。
  • 今年漲了10分的黑龍江大學考研調劑和複試分享
    童鞋們~ 各大高校考研套路相似,建議大家在看目標院校的經驗貼的同時,一定一定要參考別的院校,包括推免保研的經驗貼!!今天為我們帶來經驗貼是調劑到黑龍江大學的前輩~ (撒花~~)學校情況(日語筆譯專業)日語翻譯碩士:目前只有日語筆譯2018級學生:17人(第一屆)學費:9000+住宿費1200 (有600的 靠概率分配)獎學金:12000 /8000 (總人數的百分之五十左右)補助:每年6000 (每個月600
  • 桃太郎的2018年天津外國語大學日語考研經驗帖
    大家好,我叫桃太郎~今年報考了天津外國語大學日語研究生,初試政治離分數線差一分,因此僅提供初試經驗。考完後發現自己其實浪費了太多時間,走了太多彎路,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考研經驗,希望大家能少走一些彎路。對我來說天外沒那麼難考,難考的是政治,請大家千萬不要輕視政治!
  • 小姐姐帶來的2018年北京語言大學日語語言文學考研經驗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篇北京語言大學日語語言文學的考研經驗帖,內容包括考試情況、備考經驗、總結反思等部分,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為回報憲老師之前種種指導和幫忙,答應他寫一下經驗。除此之外,希望這些東西能對大家考北語日語語言文學有所幫助,還希望成為身邊正準備考研、各種考試、考日本大學或者日本大學院的大朋友小朋友們的支持和鼓勵。01 考 試 情 況首先想說一說北語。北語的日語語言文學研究生考試沒有參考書目,沒有真題,且近兩年來題型變化非常大,所以複習起來還是比較棘手的。
  • 上海大學環境藝術設計考研經驗總結|考研心得分享
    各位考研的小夥伴大家好,很開心能夠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我這一年備考的考研經驗,希望這些經驗能對報考上海大學環藝的小夥伴們有所幫助。首先我先介紹一下我自己的情況,我報考的是上海大學環境藝術設計的專業碩士,初試成績343,專業一122,專業二114。初試小專業排名第7,初試加複試總成績第2。
  • 2021考研:上海大學電氣工程專碩考研經驗分享
    一、關於擇校和定專業 考研一般都要選擇211或者985比較好。至於城市,以直轄市命名的大學除了上海大學其他都是985高校,上海大學潛力無限,從2018年開始就成為全國報名第二熱門的大學。至於電氣工程這個專業就業範圍非常廣,國家電網、華為、主機廠、設計院研究院等。
  • 北京大學美女學霸分享翻譯碩士日語備考經驗
    北京大學第二彈《北京大學學霸分享翻譯碩士日語備考經驗》,恭喜小姐姐成功考入北京大學。圖片:北大未名湖畔的貓本篇供稿人:糰子本篇依然是順利考入北京大學的初心聯盟學員糰子同學傾心所寫。感謝糰子對初心聯盟的有獎考研徵集令的支持。本篇以時間、科目、生活為中心展開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同時,希望還在猶豫的同學們抓住轉瞬即逝的時光與機會,儘早加入初心聯盟大家庭,共同度過充實的考研時光。
  • 2019年北京大學日語MTI考研經驗分享
    備考的時候曾無數次看別人的經驗貼吸取力量,幻想著自己也能考上給別人力量就好了。如今寫這篇經驗貼頗有還願的意味,也真誠地希望能對看到的人有所幫助。我原本是沒有想過要考研的,大三在日本交換留學了一年,打算大四通過校招直接工作。結果大四回國的時候意外得到了保研名額,想著得到了就去試試唄。
  • 日語筆譯 - 天津外國語大學研究生招生網
    日語筆譯   日語MTI(筆譯)方向旨在培養適應國家經濟、文化、社會建設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專業型日語筆譯人才。該方向採用授課、翻譯教學實踐、畢業實習等方式培養。經過培養,使學習者能夠達到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外事部門獨立承擔高級筆譯工作的水平。  主要課程有:翻譯理論、跨文化交際與翻譯、文化傳播與翻譯、翻譯批評與賞析、文化典籍翻譯、計算機輔助翻譯、誤譯分析研究等,同時開設文學、新聞、經貿、法律、聯合國文件等專業翻譯課程。
  • 小姐姐手術後堅持寫出來的2018年湖南大學翻譯碩士考研經驗
    今天由一位很有趣的小姐姐為大家分享一篇湖南大學的考研經驗帖,包括了擇校、初試+複試備考經驗、真題、學習資源推薦等部分,感謝小姐姐在做完近視手術後不久後就為我們寫了這篇經驗帖,筆芯Hello大家好~先介紹一下我自己的情況,我今年一戰考上湖南大學日語筆譯專業,考前的水平是(算是一次
  • 翻譯碩士考研不同專業院校排名
    院校排名一直是廣大考生在擇校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判斷依據之一,小編此次為大家整理了翻譯碩士不同專業的院校排名,包括英語翻碩、德語翻碩、日語翻碩、法語翻碩、德語翻碩、朝鮮語翻碩等,供考研er參考。
  • 「經驗分享」2021年四川外國語大學日語筆譯真題回憶
    ▲翻譯碩士日語第一大題 漢字寫假名10個甲高い忌々しい憚る疎か 第二大題 假名寫漢字10個  けはいそらみみ 都很簡單,應該都是綜合日語五、六上面的單詞第三大題 選擇15個都是語法,像~いかんでは、~でしかな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