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由北京大學2019年日語筆譯考生——蟈蟈同學分享
前言
我的情況是:初試379.5分,並列12名。複試83.7分,總排名第10。
誠如各位所見,無論初試還是複試,其實我都是險勝。客觀來說,有機會跟大家分享經驗,很大程度上是運氣加成。下文中,我會儘量挖掘這個偶然事件背後的必然因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另外,學習方法有個體差異。還請大家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性地相信借鑑。
個人情況
日語專業出身,但真正開始認真學日語是大二下的事情,N1也是大三上才低分飄過。總而言之,我的基礎真的不算很好。所以當我跟憲老師說明我的情況、問他我考北大的可行性的時候,憲老師的答覆是「目前還沒有這樣的先例,確實比較冒險,但是想好了不妨一試。」
結合我備考經歷來看,憲老師當時的話真的是十分中肯客觀了。
所以建議大家在擇校之前,還是好好思考一下:
你是否有長期備考的的成功經驗和心理準備?
自己日語基礎如何?
是否了解過目標院校的真題?
目前差距有多大?
你是否有方法補齊這些差距?
如果想好了不妨一試。
(聯盟建議同學們都思考一下以上的問題)
學習心態及方法總論
1、學習心態
備考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態。首先
多給自己正向積極的自我暗示
不要浪費時間去焦慮
你的想法會直接影響你的行動力。
其次要正視問題和差距,努力補齊短板,解決問題。務必要做好花時間 「試錯」的心理準備,即你可能不能一次性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節奏。這些都需要你在實踐中不斷調整。
2、學習方法總論
這一部分個體差異尤其大,大家酌情參考。
①量化成果
藉助番茄todo一類的APP記錄自己每天具體有多少時間真正投入到學習中。這樣做本身的好處有:
一是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免受手機幹擾;
二是打破以往的學習時長記錄的願望會帶來學習動力;
三是記錄在案的投入會帶來成就感。
這一步也是進行規劃和回顧總結的基礎。
②合理規劃
首先,規劃要具體。我的方法是做規劃時寫明每項任務預計花費的番茄數(番茄鐘的計時單位,每25分鐘為1個番茄),再具體計劃幾天完成該任務,在此基礎上制定每日計劃。
另外,規劃要有餘裕,以免因無法按時完成計劃而產生焦慮。例如把預計6個番茄完成的任務,規劃在8個番茄內完成。
③ 定期總結回顧
每天以記錄的的方式梳理當天時間的安排情況。對照計劃,反思計劃未如期執行的原因。
另外記錄時重點標註出既未好好學習,也未好好休息的「黑洞時間」,分析其成因及高發時段,並在今後有意識的避免。
④場景分離
讓學習和生活有各自的對應場景。我是把宿舍區域劃定為吃飯休息區域,離開宿舍到圖書館或自習室去學習,這樣做可以有效避免幹擾。
⑤利用經驗貼
多看經驗貼,對比前輩們的方法,尤其留心被重複提到的部分。自己做筆記進行整理,探索自己的學習方法。
另外還可以把經驗貼轉存到印象筆記。這樣疑惑產生時,就可以通過搜索關鍵字,有針對性的快速找到相應的內容。
⑥有效利用課堂資源
這條主要針對在校備考的日專生。不建議放棄聽課自己複習。一是效率不會太高,二是可能會錯過學習的機會,因為如能遇到好的老師,認真聽課的收益是極大的。
初試備考
1、前期:
肖秀榮《精講精練》《1000題》+徐濤課件+徐濤網課
課程方面推薦徐濤。但不建議按照他說的課後自己整理政治筆記,很浪費時間。建議直接列印課件,隨堂做適當筆記。把更多的時間用在自己梳理知識邏輯上。
書籍方面,《精講精練》內容非常詳實,但是冗長枯燥,所以不建議直接閱讀。建議在做過《1000題》後,用這本書來填補疏漏。因為《1000題》裡可能會出現徐濤老師沒有講過的內容,針對這種情況,就可以查找《精講精練》的相關內容,作為補充知識學習。
2、後期:
《背誦筆記》+小黃書/肖四肖八
因為喜歡徐濤老師的上課方式,所以我只看了背誦筆記和小黃書。我的感受是《背誦筆記》及配套課程對於鞏固基礎知識很有用。而小黃書側重做題方法,如果能熟背的話,也足夠應對大題了。
至於肖四肖八,我沒來得及看。但是聽同學說基本壓中原題,所以也推薦給大家。
翻譯碩士日語
1、第一道大題是選擇題
考察慣用句,擬聲擬態詞,以及單詞具體用法等內容。據說以往還考察過數詞。這個部分出題非常靈活,主要靠平時廣泛的學習積累。
想提醒大家的是,我只背了專四專八的慣用句,所以考試時還是有拿不準的地方。建議大家找憲老師購買一本《日語常用慣用句分類學習詞典》來學習。
2、第二道大題是語法選擇題
其中也考察敬語和古典日語的相關知識。總體難度跟N1持平,只要重視基礎,吃透N1到N5的所有句型,基本沒問題。
3、第三道大題是讀解題
常考2010年前的N1讀解原題。所以可通過做真題解決。
4、推薦書目:
①《新編日語語法教程》(上外出版社)
②《日語語法總結20課》(初級+中級)
③《日語句型地道表達500例》
④《藍寶書N1—N5》(華理出版社)
⑤2000年以來的歷年N1真題
⑥《日語專業八級考試(敬語語法篇)》
⑦《日本古典文法》(外研社)
⑧《新編日語語法》:內容詳實,也相對枯燥。因為它的內容設計和初心專項課很接近,所以我主要是配合專項課使用。另外,由於語法流派不同,該書和專項課老師對一些概念的界定會有出入,但大方向是一致的。
⑨《藍寶書N1—N5》:建議熟讀,並不斷對照最後的語法條目進行自測。
《日語語法總結20課》對鞏固基礎很用幫助,《日語句型地道表達500例》對語法辨析有幫助。兩本都是日本老師編的書,且好讀易記。
⑩N1真題:著重把握語法題和讀解題,對應試非常有幫助。
《日語專業八級考試(敬語語法篇)》:主要推薦敬語部分,對應的題目也很經典、唯一的不足是答案沒有解析,且有錯誤答案。
《日本古典文法》(外研社):這本書是初心的老師推薦的,非常好用。古典日語如果是自學的話,一開始會覺得吃力,但下點功夫記住變形後,可以聽聽初心米爾老師的古典日語課(零基礎聽這個課會很吃力),會很有收穫。
另外,初心的專項課裡面也包括古典日語這個部分,專項課老師講得非常細緻,且聽課門檻低,零基礎也可以聽懂。報了專項課的同學也可以在這個部分學習。
日語翻譯基礎
1、詞彙部分:
日譯漢部分我做的非常不好,幾乎有一半是放棄的,這個部分請大家關注其他大神的經驗貼。
漢譯日部分都是cri和人民中國的熱詞。關注公眾號,每天記兩個即可。另外初心也會幫忙總結,還會給出拓展的詞彙幫助記憶。
2、文章部分:
中譯日和日譯中的題材都是「政經+散文/議論文/小說」這樣的排布,且政經佔較大比例。如果平時練習得當,政經類文章會有很大的提分空間。我的練習素材幾乎都是初心的通用課作業裡的文章,總量雖然不算太大,但每篇都吃透的話也夠用了。
關鍵步驟:針對翻譯時遇到拿不準的地方,專門拿出一個筆記本做記錄其正確翻譯方法,並定期回顧。
3、推薦書目:
①《日語筆譯》(北京大學出版社)
②《漢日翻譯教程》(蘇琦,商務印書館)
複試備考
如果有報初心的專項課的話,初試結束不久,老師們就會提醒你準備複試了。複試涉及到的自我介紹、複試常見問題、自我陳述等材料,都會得到初心老師及時的修改反饋。以及有無限次數的模擬面試機會。
(在此特別鳴謝炸雞老師不厭其煩的幫我模擬面試)
由於初試結束後對於進複試我沒報太大的期望,所以自己準備得不算充分。現在回想起來,有很多本來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下面跟大家具體分享:
1、自我介紹
複試當天北大貼出的公告上明確要求「在簡單自我介紹後,談談對翻譯學習和翻譯工作的理解,以及將來的理想和抱負」。我想這個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動,所以大家準備自我介紹時基本可以參照這個思路。
另外炸老師安利的的B站影子跟讀材料也特別好,複試前可以每天跟讀練習,修正語音語調。(B站搜索「日語流利說 影子跟讀」即可找到)
2、視譯
複試當天抽籤決定視譯內容,我抽到的兩篇都是政經題材,所以大家練習的時候可以以政經為主,當然其他題材也要適當練習。
複試時,有 1分鐘時間瀏覽文章。這個時間非常緊張,再加上壓力大的話,很有可能根本看不進去。所以平時練習時,要掐表嚴格限制瀏覽時間。當然,規定時間內看不完也不必強求,而要著重練習「邊看邊翻」。另外,不必追求每個詞都翻譯到,保持整體的流暢才是最重要的。
3、問答環節
初心會提供複試常見問題作為參考,但是僅僅這樣是不夠的。建議根據自我介紹和自我陳述中的內容,猜想一切老師可能提到的問題,把他們都記錄下來,準備好你的回答後可以交給初心的老師修改。
另外,準備回答時要注意:
① 長段回答要有條理。
② 給簡短的回答補充支撐它的實例,或進行具體的解釋說明。這是從前輩那得到的經驗,要儘量延展話題,爭取在短時間內給老師留下更立體的印象。
③ 要善於轉化問題。同一個問題可以有很多種問法,一個答案也可以對應好幾個問題。
比如複試時老師問我「為什麼不考本校的研究生?」。當時我沒有反應過來,所以回答的也不是很好。後來想想,其實這個問題不是可以轉化為我準備過的 「為什麼要考北大」嗎?
總結
備考的日子對我來說是永遠值得懷念的充實的、規律的、純粹的時光。
感謝初心聯盟認真負責的老師們全程護航。也希望正在備考的大家都可以享受這個過程,並有好運相伴,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本文來源於讀者投稿,文中立場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本文文責投稿人自負,並已授權初心聯盟獨家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