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思道為胤禛殺掉坎兒,難道沒有預料到自己結局?他非常清楚

2020-12-19 歷史鑑賞者

在書裡有這麼一段是比較悽涼的,這天晚上,夜黑風高,大雪紛飛。胤禛在九龍奪嫡中終於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成為了康熙的接班人,未來的雍正皇帝。

可是他有一件心事沒有了,當天夜裡,他沒有住在皇宮,而是在安排好宮中的事務後,打道回府。那麼這位新皇帝回府是要做什麼呢?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殺人滅口。

這天晚上,曾經幫助胤禛奪取皇位的所有府上成員,一起吃了一回慶功酒。吃完酒後,這幫人無一倖免,全部慘死。這裡面就包括曾經為胤禛出謀劃策多年的戴鐸。

戴鐸也就是鄔思道先生的原型,他比鄔思道要牛的地方是,他不僅有超高的智商,可以出謀劃策,他還具有強大的執行能力,這是鄔思道所不具備的。

01鄔思道幫助胤禛滅了坎兒的口。

狗兒和坎兒都是胤禛在南下籌集賑災款的時候,撿回來的兩個小乞丐。這種人物設定是為了規劃他們未來的路。

狗兒後來成了李衛,而坎兒則變成了高福。按道理,這兩個人本身都是胤禛的心腹,一直都在為胤禛賣力。

尤其是狗兒李衛,在胤禛的一手提拔之下,逐漸成為了朝廷命官,甚至做到了兩江總督的職位。

而坎兒高福的運氣就不太好了,因為他曾經背叛了胤禛。在八爺黨的安排下,坎兒中了他們的美人計,差點就把胤禛府上的老底都給抖出去了。

好在這個時候鄔思道發現得早,他來到坎兒房中,將事情一五一十地都說了出來,並且表明了來意,他是來送坎兒上路的。

這個時候鄔思道的所有行為,其實都代表著胤禛的想法。胤禛不忍心對坎兒下手,可是坎兒只要活著,那就是胤禛最大的隱患。

坎兒是深知百官行述秘密的人,如果他成了證人,那們胤禛在康熙面前將會百口莫辯。所以坎兒要是活著一天,對胤禛來說那都是一個極大的危害。如果坎兒沒有叛變,那倒也算了,畢竟心腹是不用擔心的,可惜坎兒叛變了。

02鄔思道動情地為自己了卻了殺身之禍。

胤禛在一幫人的幫助下,順利登基做了皇帝,他心裡最掛念的不是這個皇位,而是府上的一個人,這個人便是鄔思道。

作為一個神鬼莫測,無所不曉的人,鄔思道懂得帝王之術。也就是說雍正將來的所有想法,鄔思道那都是一清二楚的。

這就好像雍正被扒光了給鄔思道看一樣,你想雍正會高興嗎?他當然不希望被鄔思道看得一清二楚,所以他決定要把鄔思道給解決了。

鄔思道殺了坎兒以後,其實已經預料到自己的下場。他作為一個知情人,思慮甚至超過了雍正,壓根就不可能活得下去。

但是鄔思道的雙腿殘疾,他也跑不出雍正的手掌心,所以他只能想辦法躲過一劫。當雍正連夜趕回來準備宰掉鄔思道的時候,鄔思道向雍正提出了自己三不可用的理由,而且還告訴雍正,自己要半隱。

意思就是很明確,自己不適合做官,將來也不會離開雍正太遠,時刻都可以被監視。這麼一來對雍正就沒有任何威脅了。

雍正終於被鄔思道給打動了,他對自己無恥的想法感到難過。鄔思道可是他最重要的戰友,他怎麼可以這麼對待鄔思道呢?

03鄔思道再也不見雍正,那是怕雍正反悔。

這天晚上發生的所有事情,只有他們君臣二人知道。鄔思道用各種辦法,終於說服了雍正。那麼鄔思道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

當然不是,作為頂尖謀士,鄔思道當然明白,雍正萬一什麼時候反悔了,那他這顆人頭可就不保了。

所以鄔思道第二天立刻就離開了京城,不過讓他想不到的是,雍正在他臨走前,還讓十三阿哥胤祥給他送了個婢女,其實就是為了監視他用的。

鄔思道無奈只好接受,並且笑著說自己的後半生也無法安寧了。本打算一走了之的鄔思道知道,自己是不可能逃離雍正的視線了。

與其被監視,倒不如主動在雍正眼皮子底下幫忙,好讓雍正覺得鄔思道一直都是在幫助他,心是向著他的。

所以鄔思道南下直接到了李衛那裡給李衛做門客,主要目的就是幫助李衛治理江蘇的事務。後來又到了田文鏡那裡,幫助田文鏡治理河南。

可是有一點比較奇怪,每當雍正來的前一天,鄔思道都會提前離開。其實這很正常,大家心裡都是有數的人,如果真的再次見面的話,到底是說知心話,還是表面上打官腔呢?

鄔思道不想面對雍正,目的就是擔心雍正改變主意,那鄔思道可就真正要完蛋了。所以這件事算是鄔思道的保命之道了。

04鄔思道處處都在為雍正著想,為何還是逃不過命運的追捕?

胤禛能夠登基成為雍正皇帝,其實壓根就離不開鄔思道的幫忙。雍正府上只有鄔思道的謀略是超群的,所以大多數的計策,那都是鄔思道提出的。

甚至到了地方上,鄔思道幫助李衛實行新政,治理江蘇的事務。又幫助田文鏡治理河南,推進雍正的改革措施。還曾經點化過年羹堯,為雍正解決了西北的問題。

鄔思道無時無刻都在考慮著,該如何幫助雍正皇帝。可是我們看看雍正是怎麼對待鄔思道的呢?他讓鄔思道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無法見人的人。

按照功勞,鄔思道成為內閣首輔也只是時間問題。可是雍正卻不願意讓鄔思道入朝為官,這就是雍正的小心思。

那些曾經動用的陰謀詭計,眼前這個人全都知道。那將來他所頒布的所有詔書,他豈不是什麼也都能猜得到?

這樣的皇帝,當著也沒有什麼意思。所以雍正只能想辦法把鄔思道給殺了。只有鄔思道死了,雍正才能過得上安穩的日子。

總結:鄔思道是雍正的陰暗面,只有他死了,雍正才能徹底正大光明。

奪嫡之爭,其實各位皇子都用了很多陰謀詭計。而這些陰謀,雍正自然也是用了的。可是皇帝是什麼人?是天下之人的父母官,那就必須要是正大光明的人。

一個正大光明的皇帝,怎麼可能擁有陰暗的一面呢?而鄔思道恰好就是雍正的陰暗面,這是不可改變的。

如果沒有這個陰暗面,那麼雍正就無法登基稱帝。可是稱帝以後,如果這個陰暗面還存在的話,那麼雍正這個皇帝也做不安穩。

所以鄔思道必死無疑,鄔思道死了以後,雍正的陰暗面也就徹底消失了。從此以後,他只會以天下人父母官的形象,出現在大家面前。

從此以後,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那都是為了國家好,決不再是自己個人的事情。現在我們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鄔思道不死,雍正就無法成為一個光明正大的皇帝,這跟坎兒的死,其實是如出一轍的。

參考資料:

《雍正王朝》

《清史稿》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輔佐老四胤禛到底為了什麼,他最終結局是什麼?
    但是給鄔思道的感覺就是,終於遇到知己了,打蛇打到了鄔思道的七寸上,給他的感覺就是:你的委屈我明白,你的抱負我也清楚,我是懂你的人,珍惜你的人,只要跟著我幹,我能幫你實現抱負。這就是為什麼鄔思道一心一意輔佐老四胤禛的原因!
  • 雍正王朝:雍正能放過知道他太多秘密的鄔思道嗎?鄔思道結局如何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一個神一般的人物,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運籌帷幄,最終幫助胤禛走向至尊之位。在封建王朝歷史裡,「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悲劇不斷上演,有很多一心輔佐主子成為帝王的人物,功勞顯赫卻落沒有好結局。那麼,鄔思道的結局又如何呢?
  • 鄔思道喜歡年秋月又選擇讓出,是怕死,還是成全雍親王胤禛帝業?
    文/日堯居——導語:雍親王胤禛已經決定參與奪嫡,所以他需要年羹堯的支持,而年羹堯的妹妹年秋月這個女人就是籌碼,鄔思道作為雍親王胤禛的幕僚和高級智囊,相信他在女人和政治前途之間一定會做出正確選擇,所以,雍親王胤禛納年秋月為側福晉還是烏思道做媒.......
  • 鄔思道為雍正殫精竭慮,得到榮華富貴前夕,為何最後拂袖而去?
    結局是什麼?鄔思道這個人只在小說《雍正王朝》裡出現過,所以,歷史上根本沒有這個人,因此我們就以小說為參考對象進行分析。鄔思道有沒有原型呢?有的,這個人就是康雍年間的戴鐸。戴鐸這個人歷史上記載很少,本為四爺府的家奴。
  • 雍正王朝:血洗江夏鎮之後,老四胤禛為什麼把年羹堯關進柏林寺?
    而他經常去的一座寺院就是柏林寺,此柏林非彼柏林,而是挨著雍親王府(雍和宮)的一座寺廟,為北京八大寺廟之一。在年羹堯血洗江夏鎮之後,老四胤禛就把他安排到了這座寺廟,直到事情解決,才放出來。剛剛放出來的年羹堯恭維老四胤禛說主子是菩薩,自己是護法,那麼他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 雍正王朝:奪嫡之夜,鄔思道為何瞞著雍正調集五路兵馬宿衛四爺府
    之前鄔思道和四爺胤禛已經商量好依計行事,如何策劃,如何布置,一切都得聽鄔思道的總指揮按步驟進行操作。四爺胤禛現在最頭疼的是隆科多不確定是不是他自己的人,如果隆科多是八爺的人,到時沒有兵馬支援,那他即便是繼承人,也不一定能坐上皇位啊。
  • 《雍正王朝》中:胤禛把金牌令箭交給鄔思道,到底有多大的風險?
    導讀:這個問題其實得這麼看,金牌令箭交給鄔思道有什麼風險?如果就鄔先生本人的忠誠來說沒有絲毫問題。因為鄔思道加入胤禛府中做老師的時候太子胤礽仍然在位,他能選擇胤禛作為投效的對象也是深思熟慮的。只有胤禛勢單力薄,符合他的利益最大化或者說是最佳的實現人生抱負的人選。
  • 鄔思道已求饒,胤禛為何執意毒殺雍王府的高福?大智慧!
    鄔思道已求饒,胤禛為何執意毒殺雍王府的高福?大智慧! 在雍親王府那麼多奴才當中,高福算是四阿哥胤禛調養多年的老人了。當年,胤禛和胤祥去江南收繳鹽稅的時候,沒飯吃的乞丐高福和李衛二人被救了下來。隨後,他們跟隨胤禛鞍前馬後,經歷了不少事情,更長了很多見識。
  • 錯,這是鄔思道跟雍正帝的暗號
    只是有這些理由,還不足以讓雍正帝下定處罰年羹堯的決心,他還缺一個人的意見,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鄔思道!二、鄔思道何許人也,當年是老四胤禛派年羹堯在江南找出來的,並全家拜為老師!除此之外,鄔思道跟年羹堯還有一層關係,那就是他們是同一年科舉考試,而且同時參加的鄉試。可以說他倆關係十分密切,這也是老四胤禛當年派年羹堯去尋找鄔思道的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年羹堯不僅找到了鄔思道,還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妹妹年秋月派過去伺候,足可見他對鄔思道的重視。
  • 雍正王朝:同樣潛邸舊人,為何李衛平步青雲,鄔思道卻被猜忌?
    他投奔胤禛的目的也非常明確,那就是幫老闆搶奪皇位。在整個奪嫡行動中,鄔思道全程參與所有事件。而且,他在雍親王府待了十幾年,因此,許多雍正見不得光的事,他都一清二楚,就比如第二次扳倒胤礽,就是鄔思道策劃的反間計。他指揮坎兒送信,借八爺之手除掉胤礽,之後坎兒又被胤禛所殺。不光彩之事,是所有老闆都不願意重提的事,員工知道得越多,那肯定就越危險。
  • 《雍正王朝》中,四阿哥登基後,居功至偉的鄔思道為何要跑?
    胤禛做的這每一件事,都是鄔先生給他謀劃的,所以鄔先生知道胤禛做的所有不可告人的事情。只有死人才能絕對地保守秘密,因此雍正很想殺了鄔先生。此外,鄔思道太了解雍正了。皇帝的權力,在十步之外、千裡之內。對於十步之內的皇帝身邊的人來說,皇帝不僅沒有任何神秘感,而且和普通人也差不多,一樣生老病死,一樣喜怒哀樂。
  • 《雍正王朝》裡鄔思道離開雍正後,為何沒有投奔年羹堯而去李衛那
    引子:鄔思道在《雍正王朝》中近乎於妖,對帝王心術了解到了細思極恐的地步,沒有他分析不透的事,四阿哥胤禛藉助於他的智慧從「九子奪嫡」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雍正帝。在雍正登基的那個夜晚,他對雍正說出了自己的三忌和三不可用,其言語感人肺腑,這個我在後面會講到,其實已經表明他永不從政,永不洩密,雍正想起了二人十幾年知遇之交,朝夕贊襄,吟詩論文,這些情分也難一古腦兒付諸東流,便不忍除掉鄔思道了,但也沒有放他徹底歸隱,放鬆對鄔思道的監視,而是選擇了一個折中的方案,讓鄔思道「中隱隱於市」,把鄔思道交給了他最忠誠的門人狗兒李衛看管,
  • 雍正王朝裡年羹堯西北用兵殺運糧官罷巡撫,為什麼不敢殺鄔思道?
    《雍正王朝》裡年羹堯西北用兵殺運糧官罷巡撫,為什麼不敢殺鄔思道?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了。要說明這問題得從以下方面入手:一、鄔思道和雍正的關係;二、鄔思道手裡抓著年羹堯的什麼把柄,別人都不敢去送,他為何那麼自信。搞清楚這兩點自然就可以知道年羹堯為什麼不敢殺鄔思道。
  • 冷麵鬼雍正明知道鄔思道和秋月相愛,不成全,為何還要棒打鴛鴦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作為一個罪犯的千裡馬,還帶有殘疾!如果沒有伯樂相識,他也許就會默默無聞這樣一輩子!偏偏鄔思道這位謀士,遇到了當時作為皇子的胤禛,就這樣胤禛不僅把鄔思道從獄中救出來,還派人把他接入雍王府,作為皇子的私人老師!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幫雍正出謀劃策,康熙知道他的存在嗎?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神機妙算,是一個難得的曠世奇才,對朝廷局勢洞若觀火,在九子奪嫡幫雍正出謀劃策,當然要是沒有鄔思道,雍正在奪嫡之路很難得勝,更別提登上皇位了。雍正登基後,鄔思道完成了他的使命之後,明哲保身而退,也是大智慧者了。鄔思道是個厲害人物,可以說沒有他胤禛難奪位,順利登上皇位。
  • 《雍正王朝》雍正在繼位當晚為什麼還要返回潛邸,並非只為鄔思道
    《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電視劇,主要講述四爺胤禛繼位成為雍正皇帝並處理的一系列事情,四爺胤禛經歷萬難的「九子奪嫡」並從中脫穎而出,在暢春園繼位成為雍正皇帝,大家知道在胤禛繼位後並沒有待在皇宮裡,而是返回了潛邸。很多人覺得雍正回來主要是為了鄔思道,那麼真是如此嗎?
  • 雍正王朝:鄔思道為何前往西北指點年羹堯?兩個目的,很陰暗!
    皇四子胤禛在「九王奪嫡」事件中成功殺出重圍,登基為帝以後便開始了歷朝歷代帝王對於「功臣」、「政敵」們的清算行動。鄔思道憑藉著「半隱」說辭,雖然僥倖逃脫,但雍正皇帝對其的殺心卻沒有放棄!年羹堯在雍正皇帝登基後,雖然被委以重任,負責打響雍正朝的「第一槍」,但其也有著自己的職場打算和未來規劃。
  • 雍正王朝中,雍親王把金牌令箭交給謀士鄔思道,是有怎樣的考量?
    這個鄔思道實在是,多智近乎妖,洞察一切,對形勢的的發展和研判到了一種詭異的境界。而最後和胤禛見面後搶佔先機,先胤禛之前表態,取得全身而退,實在是不可思議,如果讓胤禛先說話,那就和其他人下場了。不管結局如何,此時此刻他一定會全力以赴將雍正上位這件事做成功,因為老八陣營也有自己的謀士,此時反水他根本就沒有巨大的成就感,反而成就的是對手,所以哪怕是事後雍正卸磨殺驢此時此刻他也不會反。
  • 雍正王朝:年秋月,到底愛不愛鄔思道?其實,她並不可憐
    導讀:早在皇四子胤禛前往江南辦理募捐賑災事宜時,年秋月就被自己的哥哥——年羹堯安排在鄔思道的身邊服侍。回到京城以後,年秋月又在胤禛的安排下專職負責照顧鄔思道,直到她成為胤禛的側福晉。鄔思道雖為「刑餘之人」,但仍舊憑藉著腹中才華「徵服」了白紙一般的年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