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瘋狂之後 會員制能否拯救中國家電賣場?

2020-12-20 智電網

近期,各大網站被美國大型會員制連鎖超市Costco(中文店名:開市客)在上海營業刷屏,開業首日因太過於火爆,便被迫暫停營業,隨後幾天一直進行賣場限流,才能"正常"營業。

值得關注的是,在Costco未正常營業之前,便開放會員申請,截至正常營業之時,會員數已超過12萬,以每人299元的年費計算,該店尚未售賣產品,就已經淨賺3588萬元。

現如今,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之下,網購逐漸成為主流購物方式,人們紛紛預測實體店即將消亡。據奧維雲網(AVC)推總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線上市場,空調市場零售額為414億元,上漲18.4%,零售量為1422萬臺,上漲21.3%;冰箱市場零售額為163億元,上漲14.6%,零售量為850萬臺,上漲20.0%,線上市場可謂風光無限。

與線上市場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2019年上半年線下市場可謂著實慘澹,空調市場零售額為723億元,下降10.1%,零售量為1948萬臺,下降9.4%;冰箱市場零售額為295億元,下降7.0%,零售量為781萬臺,下降12.4%。雖然基數很大,但如此之高的下降速度,加之,伴隨著線上市場的極速擴張,線下市場還能撐幾年?

實體店真的在消亡嗎?

在網際網路經濟衝擊下,對於這個問題,部分業內人士較為保守的認為,不太會,並稱,這只是線下體驗線上購物模式的開啟,實體店將在一定程度的轉換模式與性質,線上線下殊途同歸。

如今,我們在逛商場的時候,總能看到很多家用電器、手機等體驗店,店內人員流動,但購買率極低,大部分商家也極力推薦顧客在店內體驗,到線上官方購買。不可否認,實體店在逐漸轉變為展示廳、分析工具、傳感窗口以及體驗店等,越來越多類似於這樣的實體店鋪出現,商家通過讓顧客線下體驗,來引流至線上購買。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不鼓勵顧客直接購買?這樣,商家還能掙錢貼補實體店成本,員工還能賺提成,增加其工作積極性。

真相當然不只是這樣。一家實體店的正常運營,需要場地、裝修、人工、水電等,自開業起,無時無刻不在耗費資源。將這些的成本堆積在產品上,肯定比不了在線上購買的價格,顧客也不是傻子,買的人肯定不多。

相較之下,官網的運營成本那可就節約的相當的多,一臺電腦,一個運營就可以撐起一家網店。24小時營業,設立各地發貨地點,既能能極大減少庫存管理、運輸、還能排除實體店所需的一些費用。

現在,大多實體店內店員也都極少,大都賺取高額服務費,提成很少。除此之外,顧客買的少,店內庫存自然也少,就不用考慮庫存佔地,同時,也不用擔心營業額等。綜上種種原因,店家當然鼓勵消費者到線上購買。

但在Costco的瘋狂之下,中國實體店不得不重新考慮線下銷售的未來。

據編者了解,經歷過上海市民的"瘋狂"之後,當晚美股Costco股價突破前期平臺大漲5%,其總市值兩天增加了78億美元,即約560億元人民幣。

中國實體店早已如昨日黃花,作為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超市,為何會選擇在這個節點進入中國市場,並能夠取得顛覆性的成績?

據悉,成立於1976年的Costco,全球會員量超9600萬。據最新統計,美國8300萬家庭,其中90%以上都是其會員,且續籤率高達91%,以每張60美元(約400元)計算,每年會員費收入達幾百個億。Costco實行付費會員制,雖會員費收入只佔總收入2.2%,但卻創造了公司70%的營業利潤。

雷軍曾公開說過:Costco,每一款商品都是爆款,進了Costco,不用挑、不用看價錢,只要閉上眼睛買,就行了!

中國的家電賣場能否引入會員制,來增加市場購買力?中國的家電產品又能否撐起,給予賣場從款式、售價、到品質的支撐?

據Costco公開數據以及資料顯示:其將商品毛利率控制在10%-11%,最高不過14%;商品低於市場價10%到60%,產品"低價"但不"廉價";每個品類僅兩到三個款式,卻都是最便宜、銷售量最高的;大部分商品無理由退貨,會費未到期無理由全額退款……

以上眾多令消費者心動購買條件,當然"不用挑,不看價,閉著眼買"。

在全球電商席捲零售界的浪潮之下,做到比電商還便宜,這樣運營良好的的實體店,Costco怕是唯一一家。

將目光再度聚焦家電市場,據《2019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蘇寧易購獲得22.4%的市場份額,京東與天貓由於線下市場短板,分別獲得14.1%和8.0%的市場份額,佔位第二和第三。

作為曾經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實體家電賣場,國美電器在電商的衝擊下,潰不成軍,在上半年的市場份額中僅佔比6.0%。現如今,在蘇寧易購線上線下全渠道布局之下,國美電器仿佛在被家電市場所拋棄,家電市場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早已不見國美的身影。

早些年,國人為什麼買個電飯鍋、馬桶蓋,都要瘋狂搶購日本的產品?是日本的產品便宜,還是其產品質量好?

都不是,長期的價格戰讓中國家電市場早已喪失了對於安全、品質的追求,日本便將其作為賣點來衝擊中國市場。像格力、格蘭仕、美的、海信、海爾等中國品牌標兵,將質量與品質,以及性價比都做到遠優於國外,消費者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編者猜想,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市場還"不夠透明","不夠規範"、"不夠嚴厲"。

我們也能將成本壓制在10%到11%,我們也在不斷在刷新市場最低價,我們也有"低價"不"廉價"的產品,等等,我們都可以,但我們沒有Costco這樣的家電賣場。

品質、誠信、公平、制度等,在市場中,絕不可以違背。Costco售賣的其實不是會員制,是其背後的對於市場的絕對尊重。

當然,編者也不敢百分百評論說,Costco的商業模式在中國一定可以暢通無阻,但從這幾天的"瘋狂"來看,其不容小覷。中國的市場,怕是又要亂了吧。

相關焦點

  • 前線|Costco會員制給家居賣場的啟發
    突發事件與熱鬧背後——火爆的超市、瘋狂的人群、廉價的物品、追捧的會員制……哪一個維度是喧囂過後,沉澱在商業層面中值得挖掘的案例?這場洪荒般的事件起因是,8月27日當天,美國連鎖會員制倉儲式超市Costco中國大陸首店登錄上海。
  • 加緊布局 Costco繼續掘金中國會員制超市
    在零售業快速革新的當下,costco的會員制+低毛利的模式能否較好的適應中國現階段消費市場仍未可知。對比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外資零售巨頭於90年代就已經紛紛開拓中國內地市場,costco的入華節奏相對緩慢,這背後受到消費習慣和購買力的影響。
  • 家樂福「賣身」,COSTCO(COST.US)「進場」:實體店會員制在中國還會...
    美股 家樂福「賣身」,COSTCO(COST.US)「進場」:實體店會員制在中國還會有人買單嗎?Costco實行會員制模式,消費者需要預先支付會員費(正式價格299元)成為會員後才可進店購物。付費會員模式最開始由沃爾瑪(WMT.US)旗下的山姆會員店於1996年帶入中國,同期進入的還有麥德龍、普爾斯馬特等,但他們在後續發展中都經歷了挫折,或取消付費會員制,或退出中國市場。
  • Costco登陸上海灘 會員制超市能否打動中國消費者
    會員制超市這一商業模式在中國歷經二十餘年的探索至今未能成為主流,Costco此時進入中國市場,會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嗎?《財經》記者吳瓊/文餘樂/編輯8月27日,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超市Costco(開市客)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家門店開業。
  • Costco最早5月開內地首店 美國門店模式能否適應中國網購習慣?
    在美國會員制倉儲式零售商costco宣布取得同比增長26.8%的8.89億美元淨利潤同時,執行副總裁兼財務長宣布,品牌最早將於5月中旬到7月中旬之間來中國內地開出首店。
  • 「新知專題」會員制超市Costco能否「長紅」?
    來源:商業新知在新零售時代下,縱觀整個中國市場,會員制倉儲超市的發展之路並不順利。Costco未來要在人口眾多的中國市場站穩腳步,還面臨著很多挑戰。18月底Costco開業就被搶停業,入駐中國真的值嗎?
  • Costco先蜂擁再退卡 大賣場的會員制思考
    北京商報記者多方採訪發現,賣場會員部排隊退卡的用戶中,以超市離家遠、賣場人太多、商品折扣力度變小為主導原因。隨著商品折扣促銷的回溫,以會員制為主要盈利模式的Costco還能否以超低價格吸引顧客會員卡續費?專家認為,和傳統的實體店相比,Costco確實有價格優勢,然而和線上門店相比,它的價格優勢會逐步滑落。
  • 內地第四家Costco定了!
    01costco將落戶蕭山湘湖?來來來,小編幫你們「科普」下1、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開市客(Costco)是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是僅次於沃爾瑪的美國第二大零售商,也是全球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起源於1976年在加州聖地牙哥成立的價格俱樂部
  • 五小時探訪,看Costco大陸首店能否攪動中國零售業格局
    五小時探訪,看Costco大陸首店能否攪動中國零售業格局天風證券:Costco(COST.US)大陸首店能否攪動中國零售業格局?目前Costco在全球 11個地區經營逾 770家賣場,其中,美國有535家,加拿大有100家;亞洲範圍內,日本有26家,韓國有15家,中國臺灣地區有13家,19年8月27日中國大陸首店開張;Costco(COST.US)全球會員逾 9700萬人。
  • Costco超市被買崩!付費會員制能否讓大超重生
    停車場等待需要3小時、結帳需要排隊2小時……中午剛過,Costco就發布公告「為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今日下午賣場暫停營業」,並表示將對「入場人數進行管控、賣場內限2000人」。雖然現場仍有許多客人等待進入賣場,但現場已經豎起多個「只出不進」的告示。
  • costco是什麼超市 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
    costco是什麼超市 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時間:2019-08-28 11:09   來源:百度百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costco是什麼超市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 costco是什麼超市哪個國家的 Costco是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於1976年加州聖地牙哥成立的
  • Costco超市被「買崩」!付費會員制能否讓大超...
    27日,美國大型會員制連鎖超市Costco(中文店名:開市客)在上海營業,開業首日開市客人氣爆棚,吸引了大批消費者前往。值得注意的是,經歷周二上海市民「瘋狂」的歡迎後,當日晚間美股Costco股價突破前期平臺大漲5%,昨夜再度上漲1.24%(截至北京時間29日0:33分),其總市值兩天增加了78億美元,即約560億元人民幣!
  • 從Costco中國首店看會員制零售超市的「中國行」
    上海市民瘋搶商品那這個引無數人瘋狂搶購的Costco到底是什麼來頭呢?1994年10月於韓國首爾設立亞洲的第一家賣場。1997年1月與臺灣大統集團(大統百貨母公司)合資引進臺灣,臺灣第一家賣場設立在高雄。目前在臺北、高雄及臺中共有5家分店,並預計於2009年時在新竹增設第六家分店。Costco為臺灣目前唯一收取會員費用的量販店,會員費用為新臺幣1200元整。
  • 天風證券:Costco(COST.US)大陸首店能否攪動中國零售業格局?
    美股 天風證券:Costco(COST.US)大陸首店能否攪動中國零售業格局?會員制倉儲式超市Costco(COST.US)概況1983年Costco(COST.US) 會員制倉儲批發公司於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市成立。1998 年正式更名為開市客股份有限公司(Costco Wholesale)。
  • Costco來蘇州了!
    也是全球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起源於1976年在加州聖地牙哥成立的價格俱樂部Price Club;1983年,在西雅圖正式成立。類似於目前已進駐蘇州的麥德龍,臺灣的costco平時都是這樣的↓零售業專家胡春才指出,Costco這類會員制大超的生鮮產品為冷凍產品,而中國消費者更依賴於新鮮的生鮮及果蔬,若是產品結構不適合中國消費者,則未來的發展還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 Costco的決勝一招
    這樣的「採購盛況」發生在上海閔行區朱建路235號,這個曾經的「荒蠻之地」,迎來了全球第七大零售商開市客(Costco)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家門店。經歷了登陸大陸瘋狂的「第一天」後,costco的總市值在短短兩天內暴漲了560億人民幣,其股價也水漲船高,上漲約6%。
  • 美國COSTCO超市是否有落地福州?市商務局回復
    訴求編號:FZ20062903173訴求標題:costco是否已經落地福州?位置在哪個區?訴求內容:costco是否已經落地福州?位置在哪個區?【福州市商務局】:您好,目前美國COSTCO並未落地我市,經對接了解,美國COSTCO於2019年在上海開設國內首家門店,暫無在其他省市開店的計劃。我局也將繼續跟進洽談。
  • 價格大揭秘,上海Costco開業直接被買崩,緊急停業!
    8月27日,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超市Costco(開市客)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家門店開業。由於到店的消費者眾多,賣場內人流過大,Costco不得不臨時宣布下午暫停營業。這家門店位於上海市閔行區,開業前一小時就已有不少消費者在門口等待進場。
  • Costco上海火爆開市,這團火還能燒多久?
    Costco(開市客)登陸上海,開出中國大陸的首家門店。令人驚訝的是,開業僅半日,Costco官網就被迫發布通知稱,因賣場人潮擁塞,為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將暫停營業。在傳統商超飽受煎熬,家樂福、麥德龍中國業務步履艱難之際,Costco這個新亮相的巨頭如此被追捧,背後隱藏的「消費密碼」令人深思。對此,「看懂經濟」邀請幾名看懂經濟評論作家對此文進行了深度解讀。
  • Costco在中國能成功嗎?
    儘管亞馬遜也有會員制,但亞馬遜的東西也賣非會員,但是它家的東西只賣給會員,還為會員提供精選一站式購買服務,在退換貨方面都很方便,只要會員卡有消費記錄,就基本可以退掉。它的會員就是它的死忠粉,適合美國中產文化的土壤,但放到中國未必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