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全文共1498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海南自貿港建設又有新動作,這一次,東航、吉祥航空、攜程聯手欲分食海南航空市場蛋糕。6月14日,東航和吉祥航空等先後披露,為把握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機遇,東航、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三亞發展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吉祥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祥航空」)及攜程旅遊網絡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意欲共同設立「三亞國際航空有限公司」(暫定名,以名稱預核准登記為準)。對此,業內普遍認為,東航此舉是要以組合拳來強化在海南的話語權,不過發展錢景如何,還要視其航線網絡設計和掌握的航線、航班時刻等資源而定。
按計劃,三亞國際航空未來註冊資本為30億元-60 億元,其中,東航持股佔比為 51%、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佔 10%、三亞發展控股有限公司佔 10%、吉祥航空佔 15%、攜程旅遊網絡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佔 14%。在出資方式方面,各方分別以有助於實現三亞國際航空發展的相關資源作為本方出資(包括但不限於現金、飛機及其他各類實物資產等),其中非現金出資部分應以資產評估方式作價。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在三亞國際航空的股東中,不乏地方國資的身影。公開資料顯示,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為海南省交通運輸廳代表海南省政府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主要負責海南省交通基礎設施重點項目的投融資,整合、盤盈省交通運輸系統行業資產和資源等工作;而三亞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為三亞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並出資的國有獨資公司,是以金融業為主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由此不難看出,「三亞國際航空」具有國有大型骨幹航空公司、民營航空公司、OTA、海南本土國企國資的多個「基因」。
眾所周知,由於海南獨特的地理條件和區位特點,航空運輸一直是出入當地的主要交通方式,航空旅客周轉量佔比超過80%。「接下來,三亞國際航空將借力各方股東的資源優勢,充分利用市場化機制吸引國際化機組人員、管理人才、技術人才,打造成為海南區域精品航空品牌。」東航相關負責人表示。
民航局政法司司長顏明池曾表示,隨著航權範圍開放越來越大,海南省入境旅遊人數由2003年的29.3萬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142萬人次,入境旅遊收入由6.6億元增長到60億元以上。而近期發布的第七航權開放政策能夠進一步吸引航空公司增開航線航班,增加運力投放,為海南發揮背靠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太平洋、印度洋,輻射東南亞的區位優勢,實現戰略橋頭堡作用提供交通支撐。
「東航加上吉祥航空,在國內的航企當中也算體量較大,攜程是國內最大的機票分銷平臺,此次三家緊密捆綁到一起,不僅分擔了投資風險,也實現了互相借力的作用,」 資深民航專家李伊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眾所周知,上海兩機場的航線及航班時刻等都很稀缺,所以東航和吉祥航空不會將如此寶貴的資源用在東南亞一些季節性明顯的旅遊航線上。但如果成立三亞國際航空,東航和吉祥航空可以將國際航線和國內航線進一步結合。舉例來說,東航可能不會開設從上海直飛馬爾地夫的航班,但接下來可以設計上海至三亞再到馬爾地夫的聯程航線,豐富自身產品。」
另外,李伊還預測,為了應對「東航組團」的競爭,分別佔據首都機場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國航和南航很可能也會通過成立新航空公司的方式,來鞏固自身在海南市場的份額。
而民航資深專家綦琦則指出,東航現在正在全國各地跑馬圈地,並且和地方放政府捆綁,實現多領域齊發。所以成立三亞國際航空,一方面,是東航混改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海南的需求,可謂一拍即合。「不過,目前在海南的航空市場上,南航、國航、海航等早已成割據之勢,東航想要瓜分更多市場份額的意圖無可厚非,但實施效果,還要看運力投放和航線網絡布局的最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