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小面正在定標準 「千店千味」變一味?

2020-12-24 環球網

商報記者 侯佳 實習生 謝雨池

當你捧著一碗熱騰騰的小面大快朵頤時,是否知道它的油鹽醬醋、澆頭、麵條,乃至操作人員、店鋪裝修全被標準化了?昨日,數百名小面老闆及產業鏈相關人士坐到一起,共議從上遊的小麵食材、原材料、調味品,到中遊的小面培訓機構、連鎖加盟機構,再到下遊的重慶小麵館的全標準化體系建設。

然而,在部分老闆磨刀霍霍殺向標準化時,也有老闆並不買帳。重慶小面到底是該堅守傳統,還是應做出改變?全面標準化是否會讓風味獨特的重慶小面,變成一個味道?

原汁原味

機器打佐料精確到0.1克

「耶,這個機器方便,碗一放上去就出佐料。」昨日,在重慶小面標準化高峰論壇分會場,一臺智能調味機被圍觀。

這臺調味機長得像放大的咖啡機,機器上有「菜單」、「出料」、「確認」等功能按鈕,液晶顯示屏上則有面種序號,如「1小面小碗」、「2小面大碗」、「3清湯小面」等。現場操作人員把面豌放在出料口,選擇序號1並按下「出料」按鈕,幾秒鐘一份加了14種佐料的小面就出爐了。

智能調味機工程師高代超表示,智能調味機能精確到0.1克,更適用於加盟店使用。不同品牌的小面總店可設置調味參數。例如一碗小面要放多少克鹽、多少克辣椒,每樣佐料的放置順序等,可規避人工打料時的不精確問題,保證了小面的原汁原味。

當然,機器還有密碼保護功能,以防止其他人隨意改變調味參數或秘方外洩。高代超說:「一臺智能調味機能設置125種不同參數的面種,一個加盟店只需要一臺機器就夠了。」

保證質量

重慶小面正制定標準

重慶小面協會副會長董平武表示,這只是標準化設備展示產品之一,重慶小面行業標準化還有澆頭、佐料等。

「市小面協會正牽頭制定重慶小面全體系標準。」市小面協會會長張壽江則表示,市小面協會要出臺的各項標準,是宏觀上的指導和意見。如市小面協會即將出臺的原輔料標準,從進貨渠道、質量等方面保證一碗小面的質量,而不是細到先放油鹽、還是醬醋。

「打造上遊的小麵食材、原材料、調味品,到中遊的小面培訓機構、連鎖加盟機構,再到下遊的重慶小麵館的全標準化體系建設,是推動重慶小面業做大做強的唯一途徑。」張壽江表示,「下一步可能涉及如何標準化餐具、桌椅、地板等,讓麵館逐漸減少人力,提高小面企業效率。」

治理亂象

標準不只是一碗小面

小面培訓標準化、連鎖加盟標準化、風味標準化、麵館形象設計標準化、澆頭標準化……這是要把小面標準武裝到牙齒的節奏?

「品牌小面要發展,只標準化一碗麵肯定不行。」哇小面老闆王智軍表示,他們的加盟連鎖就有八大標準化體系,包括開店籌備運營、物流配套、調料價格等。首先要給加盟商提供專業的上門選址服務,一個店面成功與否,其實選址佔50%。因此,一套成功率高的選址標準化思路,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標準化的不止那一碗麵,而是這碗面從無到有的全流程。」

食光機小面培訓老闆楊四春則表示,如今不僅重慶小面,產業鏈上的小面培訓業也快速發展。不過,行業亂象嚴重。粗放不規範的家庭作坊式培訓、把學員當廉價勞動用的店鋪培訓等,損害了重慶小面培訓業的口碑。如今外地已出現重慶小面培訓學校,重慶當地的培訓業拿什麼去競爭?

市小面協會會長張壽江介紹,隨著小面行業的發展,很多人把目光轉移到小面,盲目跟風的現象愈演愈烈。大多數重慶小面在外地變了樣,損害了重慶小面這塊金字招牌。同時,重慶小面這種低效無序的快速增長,出現諸如食品安全等問題,影響到重慶小面規模化、品牌化。

縱深

小面走向全國 標準化助力品牌輸出

以千店千味聞名於世的重慶小面,被全面標準化後,是否只有一種聲音、一個味道?

古州萬城麵館老闆胡應超表示,只有標準化,才能做大規模,做大市場。未來3年,他準備在全國布局2000家門店。

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如今,融資千萬的挑挑小面、用量杯做面的盅盅面等重慶小面的後起之秀,都在演繹有著自身特色的標準化路徑。

不過,部分老品牌仍然選擇堅守。

老太婆攤攤面,通過手把手帶徒弟的方式,已在全國開起了800多家加盟店。昨日,老太婆攤攤面總經理助理王劍梅表示:「我仍會堅持傳統的手把手帶徒弟,小面的精髓就是現炒現賣,只有傳統工藝才能保留小面的風味。」

「重慶小面品牌只有堅守傳統傳承,才能活得好。」經營數十載的梯坎面老闆金海亭則表示,他曾嘗試過做味型標準化的小面,但效果讓人失望,顧客不買帳,個性化的口味才是重慶小面的特色。

「全標準化體系建設,並非讓小面一個味道、一個聲音。」張壽江表示,單個小面品牌走到國內,變成千店千味千種體驗,不利於重慶小面品牌整體輸出。小面協會是引導品牌加盟,同一個品牌一個味道一種客戶體驗,同時保證食客對重慶小面的大體感知一致。

觀點

重慶小面連鎖才起步 須關注核心競爭力

「很多市民的一天,都從一碗麻辣鮮香的重慶小面開始。」市商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小面市場很大,海外某集團、臺灣的面品牌康師傅等,都有在重慶開小麵館實體店的計劃,這說明資本看重重慶的小面市場。從全國市場看,重慶小面也是一塊金字招牌。重慶某小面企業一年做加盟能做到2000多萬元,從重慶市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排名看,約排500名。因此,重慶小面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小體量和小規模了。

她介紹,有些人說,重慶小面已經做到極致,味型有麻辣、酸辣等,面也有各種寬度、品相。但是我覺得重慶小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重慶小面應該繼續做大做強、做精做細。比如小面的連鎖加盟才起步,小面老闆應該關注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另外,有許多餐飲需求並沒有被挖掘出來。建議企業做小面時應該用市場、用戶打磨產品,真正把重慶小面打造成重慶餐飲的又一張亮麗的名片。

張壽江表示,標準化的小面和傳統工藝的小面都將助推重慶小面行業的發展。標準化小面是在行業高速發展的當下,保持傳統味道做出的改變。他介紹,小面協會正籌建小面產業園,抱團樹重慶小面品牌形象,打造重慶小面之都。

相關焦點

  • 重慶小面標準化 從"百店百味"到"百店一味"?看真相
    近年來,關於小面標準化的呼聲一直不斷,今年初,由重慶市商業委員會主導的首個地方推薦標準《重慶小面烹飪技術指南》出爐。如今,重慶小面的標準化進程如何?18日,2016中國重慶小面產業發展暨第二屆標準化高峰論壇舉行,一起看看小面標準化有哪些成效,面臨哪些問題?
  • 重慶小面50強(2018年版)
    2018中國技能大賽——第七屆全國飯店業職業技能競賽麵條專項賽決賽暨「巴渝工匠」杯全國首屆重慶小面職業技能大賽是在全國首次規範小面職業標準、比拼小面製作流程的賽事。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國28個省(區市)和法國、加拿大2個國家共 1455名選手報名。經過理論考試、面臊製作篩選,1027名選手進入決賽現場同場競技。
  • 重慶小面為什麼會火,正宗小面到底是怎樣一種食物?
    說到重慶,很多人腦海裡不僅冒出火鍋,還會想到重慶小面,火鍋能火到各地,是毋庸置疑的。那重慶小面為啥會火呢?今天就來一起看看正宗的重慶小面是怎樣的美食吧!
  • 重慶小面出標準了,精細到蔥花長度
    昨日,記者從重慶市商委獲悉,由重慶市商業委員會提出並歸口,由重慶市餐飲行業協會起草的重慶小面首個地方標準《重慶小面烹飪技術指南》已審批通過,並開始實施。 標準規定了小面烹飪技術的術語和定義、原輔材料種類及要求、製作過程技術規範、成品感官要求、最佳食用溫度與時間。 重慶晨報為你獨家詳解標準,看看這碗「正宗」的重慶小面,合不合你的胃口。
  • 重慶小面 高速發展下有隱憂—重慶小面協會探索破冰之旅
    重慶市小面協會會長張壽江談到,重慶小面有很深的文化底蘊,深受市民喜愛,但門檻低,行業表面繁榮、無序競爭和盲目跟風的現象愈演愈烈;特別是重慶小面走出重慶後,由於從業者主客觀因素,大多數重慶小面都做變了樣、變了味,這無疑是對重慶小面這塊
  • 為什麼重慶小面的新店存活率不高?
    來源 | 創業投資家作者 | 創業投資家最近不僅是重慶小面市場存活艱難,明星孟非的小麵店也在接二連三的倒下關閉,其背後其實反映了整個市場,小面、小吃類產品的頹廢狀況,其次,題主提到了一個「新」字,為什麼新店難存活
  • 這碗重慶小面能讓你日賺鬥金!
    到底什麼樣的小面才是正宗的重慶小面呢?即使是重慶人也說不清楚。因為重慶小面即使在重慶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也無法統一口味。可能在重慶人看來,千變萬化、形形色色的味道才是重慶小面的個性和特色。因為在重慶,小面只是一個大的麵食品類,每一家和每一家的做法都有差異,味道當然也不盡相同。
  • 重慶小面製作配方
    說到重慶小面,常看《非誠勿擾》的人肯定知道,主持人孟爺爺常常念叨的就是,要開一家重慶麵館,而他最常掛在嘴邊的面,就是重慶小面了!親們恐怕不知道的是,CCTV的一次節目評選重慶特色美食,排在火鍋之前的就是重慶小面!由此可見,重慶人對重慶小面的熱愛不亞於火鍋!今天,就來教大家做一碗正宗的重慶小面!
  • 正宗吃上一碗重慶小面,鹼水面搭配各種佐料,路邊板凳一坐開吃
    而最為正宗的重慶小面,就藏在這些此起彼伏的梯坎裡,越是不起眼的店鋪,味道也越有可能震驚你。重慶小面其實並不是單指一種面,比如說南方的雲吞麵,就是雲吞加上竹升面,重慶小面是一種面,但是具體加什麼,完全看你的喜好,還有店家所擁有的配料。重慶小面的面,其實並不重要。
  • 重慶小麵店經營,要想「高利潤」先做到這些!
    還是它那獨特的味道重慶小面那麼多店,開一家重慶小麵店想要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取得成功,一定要掌握好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選擇一個好名字或者品牌之重要性,不僅讓消費者朗朗上口,同時關乎自己的店鋪形象,也會直接影響到產品的銷售。
  • 日均營業額超6千的80㎡重慶小麵館是怎麼煉成的
    和重慶小面結緣是因為2015年的一次重慶自駕遊,途中去一農家院就餐休息,點的就是大家熟悉的重慶小面。當時口感簡直是美極了,這不由的引起劉洪君與做面師傅聊上兩句的衝動,聊天過程中竟發現這位師傅做面已經有37個年頭,並且初次見面兩人相聊甚歡,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 很多人都去探店的渝味重慶小面,到底咋樣?
    又是不知道吃什麼的一天,無意中看到網友在討論渝味重慶小面怎樣?部分人表示店鋪不大,但是食品的品類很多,還有些網友可能是近期因為豬肉漲價的原因,對店家給出的足量肉感興趣,為此,我特意去感受了一下,個人角度來看,還是比較喜歡這家店的風格和食物。
  • 「小面哥」推車賣早餐月賺七千元(圖)
    每天凌晨5點到中午12點,一輛經營小面的手推車都會準時出現在體育場路七一0附近,風雨無阻。其中手推車的主人就是一位年輕小夥子,附近過往行人都親切稱他「小面哥」。  這位「小面哥」名叫袁輝,今年32歲,下巴留有小胡茬。他說,之前曾在宜昌一大型酒店工作過,有餐飲行業方面的經歷,去年辭職後,就萌生了開早餐店的想法。
  • 羅森便利店:本土功夫了得 想做重慶小面「51強」
    「為了賣這碗小面,我吃了重慶小面50強裡的十多家,雖然吃不慣,但我知道哪種味道是重慶人愛吃的。」說這話的,是羅森便利店重慶副總經理上野功,日本人。  前天中午12點,羅森便利店醫學院路店裡,等著買小面的學生排起長隊,上野功看著這個場景一臉欣慰,「我習慣的是吃味道清淡的烏龍麵,但我們既然身在重慶,就要賣大家喜歡的麻辣小面,我們想當重慶小面51強。」
  • 「標準」的重慶小面這麼做,近20道工序、14種調料……
    今年,「世界標準日」的中國主題為標準化助力質量提升。10月13日,重慶市質監局舉行2017年「世界標準日」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全市標準化工作的總體情況。截至目前,重慶市累計主導和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1356項,地方標準954項。小面、火鍋等重慶美食如今都有了地方標準。重慶市主導制定的《單軌交通設計規範》等國際標準,被韓國、泰國等多個國家採用。
  • 孟非開的重慶小麵店相繼倒閉,網友道出了原因!
    因此呀,不少明星們也緊追著這個商機,開起了飲食店,借著自己的名聲也能把店鋪帶旺。最近著名主持人孟非也趁著商機開起了一家重慶小麵館,名字叫做孟非的小面,這家店一開張就引來無數粉絲去嘗鮮,最近就有點消沉了,在網上也引起了一番爭議。原來啊,孟非一連開了幾家分店,可是新鮮感過後生意就不如從前了,如今卻是要面臨著倒閉。
  • 重慶,小面江湖
    如今,洪崖洞一躍成為遊客的打卡聖地,重慶小面顯得黯然失色。可去洪崖洞拍個照,哪裡算到過重慶,體驗真正的重慶至少該吃一碗地道的小面。圖/匯圖網如今,重慶小面選用的原料仍以機器鹼面為主,根據各店需求,製成細面、韭葉面(與韭菜葉寬度相似)、寬面等不同規格。好的麵條柔軟回甜,有嚼勁,像山城人民一樣,細膩隨和,有韌性。
  • 千味涮新風格餐廳新裝開業,新品、新貌、新體驗,期待和你相遇
    俗話說:小別勝新婚千味涮正佳店短暫的離別,讓思念來得更加兇涮涮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千味涮正佳店、五號停機坪店、祈福繽紛匯店開!業!啦!秘制配方,傳統工藝製作,中央配送可以在這裡「隨心而味」,尋找自己的那一味無論是什麼口味都能夠滿足三見便是痴心千味涮選用最新鮮的食材用最健康衛生的方式將其呈現
  • 重慶小面「雲復工」 近100家門店推出外賣業務
    新華網重慶3月9日電(王龍博)「疫情發生以來,餐飲業受衝擊非常大,外賣等形式有助於協助小面行業恢復發展。」重慶市商務委服務業發展處副處長鄭海濤表示,不少堂食受影響的重慶小麵店正紛紛通過外賣來復工復產。近日,為了滿足復工後的市場需求,重慶主城近100家小麵店與網絡平臺合作推出「生包」外賣,開始嘗試線上復工。3月初,重慶市商務委攜手外賣平臺餓了麼啟動「一碗麵叫醒一座城 重慶小面轉型『生包』外賣」的活動,呼籲重慶小面積極擁抱數位化升級,嘗試外賣場景,推出「生面+調料」的「方版小面」。
  • 地道的重慶小面,招牌上從來不會出現「正宗」二字
    於是,重慶地面上冒出了越來越多打著「地道重慶小面」「正宗重慶小面」之類招牌的麵館,雖打著各種「正宗」牌子,但毛血旺、小面、酸辣粉全在裡面。我想說的是,但凡是在重慶本地號稱「正宗重慶小面」的館子是最不正宗的,正因為不正宗,正因為他們自己也曉得不正宗,所以要靠「正宗」二字來折一折內心的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