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9元搶三盒馬家燒麥24粒】百年傳承的經典美味!吃燒麥必吃馬家燒麥!

2021-02-17 瀋陽公交網

一屜香氣撲鼻的馬家燒麥,是瀋陽人鍾情百年的經典味道。作為東北的知名小吃,它一直牢牢佔據著東北人民愛好美食的那顆心。

這個嘉慶元年誕生,迄今有著223年歷史的東北特色美食,從一輛獨輪車開始,憑藉著其選料嚴格、製作精細、造型美觀、風味獨到,逐漸發展到如今的規模。

馬家燒麥,是瀋陽地區特殊風味的特色小吃。早在清嘉慶元年(1796年),由馬春開創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當時沒有門市,只是以手推獨輪車來往於熱鬧街市,邊做邊賣。

清道光八年(1828年),由馬春之子馬廣元在小西門攔馬牆外開設了兩間簡陋的門市,立號馬家燒麥館,此後營業繁忙,遠近聞名。後幾經變遷,1961年才最後坐落在小北門裡,即現馬家燒麥館,由馬氏後裔第五代的馬繼廷擔任技術指導 。

為何百年以來,馬家燒麥能夠深深留住食客的心,原因就在於對材料的精挑細選,對工藝的嚴格把控,始終以匠人精神對待食物。

精選優質的高筋麵粉和大米粉,用開水燙麵,能夠使麵皮更加柔軟筋道,再用大米粉做補面,能夠保證鬆散不粘,將力道和在面裡,一招一式之間都飽含的功夫。

雖然現在有了絞肉機,但是馬家燒麥堅持手工剁餡,這樣剁出來的餡料口感更佳、能夠給食客更好的美味體驗。

用手弄成一個個麵團,把麵團壓扁,埋在麵粉裡,拿起走錘,一手壓面,一手握錘,中指不停地挪動麵皮兒旋轉,食指在麵皮後邊按擠,同時走錘不停地向前蹭壓麵皮兒,使麵皮周圍形成了一圈密集的褶皺。

兜起麵皮,右手握起餡料放到皮前,順勢一推,手指合緊卻不捏死,方寸之間,一個燒麥就完成了。

這樣做出的燒麥,外皮邊薄中厚,味道鮮美,肉汁豐盈,口感勁道,口口留香。

「一屜燒麥看天下,百年老店嘗馬家」

這個百年老店帶著滿滿的誠意

送來了福利!

【百年美味傳承】

39.9元搶三盒燒麥

瀋陽市內順豐包郵

(數量有限,預購從速)

☟☟☟

長按掃碼購買

商品詳情:

一盒八粒,三種口味(牛肉,雞肉,牛肉三鮮)

瀋陽四環內冷鏈

【百年美味傳承】

59元搶超值堂食套餐

(數量有限,預購從速)

☟☟☟

長按掃碼購買

商品詳情:

花椒魚片、那年秋天茄子、廣式乾鍋有機菜花、燒麥三屜

馬家燒麥,是瀋陽市特殊風味的特色小吃,具有皮亮、筋道、餡松、醇香等特點,其外形猶如朵朵含苞待放的牡丹,令人望而生涎。

馬家燒賣的餡料種類特別豐富,但最經典的莫過於牛肉餡的燒麥了。牛肉餡燒麥保留了牛肉本身的肉香,但並不油膩,吃起來香醇適口,唇齒留香,回味無窮,可是馬家燒麥最經典的招牌美味!

雞肉餡燒麥採購去骨雞腿肉,應季大香菇,獨家牛骨湯汁加以調製,形成獨特的鮮美味道!

牛肉三鮮餡可是北方人的招牌餡料,它將上等鮮牛上腦、應季小葉韭菜、有機雞蛋,以黃金比例7:2:1巧妙搭配,味道十分鮮美,吃過的人都對它念念不忘!

馬家燒麥貼心地考慮大家的心思,為老百姓提供了生鮮燒麥配送服務,2斤24粒正宗手工馬家燒麥(推薦4人~5人享用),冷鏈配送上門,保證新鮮。在家輕鬆操作5分鐘即可享用百年傳承的經典美味。

花椒散發出獨特的麻香味,魚肉香嫩爽滑,盤底還鋪著脆脆的黃豆芽和清爽的木耳,在湯汁的浸泡下,十分入味。

油炸總能將茄子的美味放到最大,油炸後的茄子外脆裡嫩,外面再裹上甜辣口的醬汁,是茄子控的最愛沒錯了。

花菜的口感控制的剛剛好,既保持了很脆的口感,又不會感到生味兒,在乾鍋的溫度下,香味兒直往鼻子裡鑽,美味又不失營養。

【百年美味傳承】

39.9元搶三盒燒麥

瀋陽市內順豐包郵

(數量有限,預購從速)

☟☟☟

長按掃碼購買

商品詳情:

一盒八粒,三種口味(牛肉,雞肉,牛肉三鮮)

瀋陽四環內冷鏈

【百年美味傳承】

59元搶超值堂食套餐

(數量有限,預購從速)

☟☟☟

長按掃碼購買

商品詳情:

花椒魚片、那年秋天茄子、廣式乾鍋有機菜花、燒麥三屜

注意事項

1.只發瀋陽市內(瀋北蘇家屯除外),順豐快遞,顧客須親自接收,因為是速凍食品,不可以放蜂巢裡,代收超市裡,快遞站點

如要私自放蜂巢裡,導致燒麥化了,餐損不負責

購買產品後關注順豐公眾號,會有發貨信息

2.購買時間:6月1日-7月1日
3.使用有效期:購買即日起-7月1日
4.此套餐不與店內其他優惠共享
5.請在消費前主動告知店員在美食偵探購買本福利,
6.到店出示核銷碼核銷

相關焦點

  • 盛京符號——回食翹楚「馬燒麥」
    一提起瀋陽名小吃「馬家燒麥」,瀋陽人沒有不知道的,但問起「馬家燒麥」是怎麼來的?可能就沒有幾個瀋陽人能答的出來的了。營業面積比原來大了很多不說,由於左寶貴將軍也是回民,經常派人來買馬燒麥回府食用,這樣又幫助的馬燒麥擴大的宣傳,促進了馬家燒麥的發展。此時的馬燒麥,在老瀋陽早就家喻戶曉,成了人們交口稱讚的美味佳餚。
  • 「尋味臨清」馬五燒麥、清真八大碗、徐家豆沫從早吃到晚!
    徐家豆沫從 1932年五代傳承,流傳至今近百年,不知滋潤了多少臨清人的喉舌腸胃。雖然名曰「豆沫」,它卻和豆子沒什麼關聯。燒麥是臨清麵食行業的四大名吃之一, 近三十年歷史的馬五燒麥正是這次美食列車的第四站。色香味美,形似牡丹,晶瑩剔透的薄皮裡,兜著用 上等牛肉秘制配方調配的肉餡。說起燒麥,馬師傅有著自己的驕傲。
  • 請吃 「乾隆」燒麥~~~
    燒麥餡料按四季四時、不同節氣調和餡料,起到補身調和作用。如春季:正是薺菜、春筍、韭菜、百合當季,與豬肉、蝦仁分別搭配如秋季:鮮蝦菠菜燒麥、豬肉裙邊燒麥、牛肉豆豉燒麥香菇、胡蘿蔔、玉米粒、豌豆粒、洋蔥都可以和鹹蛋黃、火腿、蟹黃、蝦仁、豬肉完美搭配。豪華版本的也可以加鮑魚、帝王蟹肉等等。調料的搭配大致是:2勺生抽、1勺老抽、1勺蠔油、1小勺糖、半勺鹽,根據所做的量來增減。
  • 食在沈城——老字號馬家燒麥的尋味之旅
    燒麥,是一種以燙麵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小吃。中國土生土長的一種食物,歷史相當悠久,相傳起源於明末清初。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噴香可口,兼有小籠包與鍋貼之優點,民間常作為宴席佳餚。「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
  • 這條小街藏著223年正宗馬家燒麥,如今捲土重來
    這是馬家燒麥的一個歷史轉折點,它告別了沿街叫賣的銷售模式,有了自己固定的經營場所,經過六代傳承,走出了獨特的瀋陽餐飲特色小吃開掛之旅。馬家燒麥的鼎盛時刻,「中華風味小吃」、「瀋陽市風味名品」、「風味名店」等殊榮紛至沓來,一時間無人出其右。高光時刻的馬家燒麥,也曾有過在太原街、北行、大東老龍口等同時開店,大門臉、大招牌的背後,讓馬家燒麥風光無限。
  • 個大皮薄餡厚,能吃到大粒肉丁的百年老字號燒麥!品味老城廂的好味道~
    因為喬家柵可是有非遺點心師坐鎮口味和品質自然是沒話說現在購買,還有會員專享福利價:整整24隻喬家柵王牌燒麥98元包郵送到家!蛋黃燒麥裡也是加了貨真價實的蛋黃,老字號出手就是大方~做起來也非常方便,想吃的時候隔水蒸10分鐘左右就可以享用美味啦~蒸好的燒麥皮薄餡足,輕輕撕開燒麥表皮,內裡的肉餡控制不住往外冒,肉質紮實,包裹著新鮮的春筍,味道必是一絕。餡裡的三丁顆粒真的是又大又多。
  • 清真老字號│瀋陽馬家燒麥
    【遼寧老字號——馬家燒麥(上)】【遼寧老字號——馬家燒麥(下)】歷史來源馬家燒麥,是瀋陽地區特殊風味的回民小吃。早在清嘉慶元年(1796年),由馬春開創至今,已有221年的歷史。當時沒有門市,只是以手推獨輪車來往於熱鬧街市,邊做邊賣,清道光八年(1828年),由馬春之子馬廣元在小西門攔馬牆外開設了兩間簡陋的門市,立號馬家燒麥館,此後營業繁忙,遠近聞名。後幾經變遷,1961年才最後坐落在小北門裡,即現馬家燒麥館,由馬氏後裔第五代的馬繼廷擔任技術指導。
  • 「尋味臨清」馬五燒麥、清真八大碗、徐家豆沫從早吃到晚!
    徐家豆沫從 1932年五代傳承,流傳至今近百年,不知滋潤了多少臨清人的喉舌腸胃。雖然名曰「豆沫」,它卻和豆子沒什麼關聯。燒麥是臨清麵食行業的四大名吃之一, 近三十年歷史的馬五燒麥正是這次美食列車的第四站。色香味美,形似牡丹,晶瑩剔透的薄皮裡,兜著用 上等牛肉秘制配方調配的肉餡。說起燒麥,馬師傅有著自己的驕傲。
  • 『尋味臨清』馬五燒麥、清真八大碗、徐家豆沫從早吃到晚!
    徐家豆沫從1932年五代傳承,流傳至今近百年,不知滋潤了多少臨清人的喉舌腸胃。 燒麥是臨清麵食行業的四大名吃之一,近三十年歷史的馬五燒麥正是這次美食列車的第四站。開水燙麵,用走槌砸成帶荷葉邊的薄皮,馬師傅每天都要砸出一千多個燒麥皮。包燒麥也講究熟能生巧,拿皮,放餡,麵皮把肉餡兜在一起,擱在籠屜上輕巧一捏,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 百年老字號燒麥,皮薄肉厚,還能吃到大粒肉丁!
    不僅有如今高樓林立的新故事,更有百年前十裡洋場鶯聲燕語,百樂門歌舞笙簫的老故事。百年前,老上海的種種傳奇都已成為浮塵,你現今只能在老弄堂裡咂出一點風味。但老上海的許多吃食,竟然穿過了厚厚的時間之牆,到現在還勾動著你的味蕾。這其中就有創立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的百年老字號「喬家柵」。
  • 原來幾百年前燒麥是一種清真小吃!
    這時茶客各自點了自己的「薄餅包菜」邊吃邊飲。早年間,北京燒麥也多為清真做法,直至最近才開始有了新花樣。遼瀋燒麥是東北燒麥的發源地,與內蒙不同,大多東北燒麥都是以牛肉為餡的。在瀋陽有一家必吃的清真燒麥館,叫做馬家燒麥。該店是一家有著200多年歷史的老店,始創於清朝嘉慶元年(1796年),最開始只是創始人馬春以手推獨輪車的方式來往於熱鬧街市,邊做邊賣。
  • 正定古城百年燒麥館變了味道?來吃的儘是外地人,當地人不吃?
    在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正定縣,有家被列入非遺的百年老店——南倉口王家傳統燒麥館,它被稱為石家莊最牛的燒麥館。每到節假日,來正定旅遊的遊客慕名排隊等號,沒有耐心就別想吃上。但也有當地人說,他家的燒麥就是吃個名兒,那是做給外地人吃的,當地人沒人吃這個。
  • 天津人餡上生活:燒麥好吃酒更美,下酒菜吃了不後悔
    不過在天津,吃燒麥不像吃包子、餃子那樣為了解飽,更像是酒後的一種補充,一種儀式。所以燒麥館的下酒菜往往很吸引人,從牛窩骨到熟肝,從小河蝦到大麻蛤,還有必不可少的砂鍋和鍋仔,在冬天滋養了喝酒人的腸胃。燒麥的製作工藝和蒸餃類似,只是餡料上有差別。
  • 德潤福嚴氏燒麥:老字號漢味小吃
    有一種堅守,叫做傳承;有一種信念,叫做正宗;有一種諾言,叫做健康;有一種羈絆,叫做美味。  德潤福嚴氏燒麥將「重油燒麥」,這一在老漢口傳承了三百餘年的特色風味小吃採用傳統工藝和精選原料精心製作,為顧客帶來了美味常在的不凡體驗。
  • 冬日青城朵朵花:呼和浩特燒麥
    有初到呼和浩特的遊客,慕名到老字號燒麥館吃燒麥,點餐時看著燒麥只有小兒拳頭般大小,覺得要半斤差不多就能吃飽了。沒想到等燒麥一上桌就傻眼了:足足五屜有四十個之多!原來燒麥在呼和浩特不按「個」賣,不按「屜」賣,而是按「兩」賣。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兩」不是指燒麥的重量,而是薄薄的燒麥皮的重量。一兩燒麥就是八個。所以,在呼和浩特也有「二兩燒麥憋死漢」的說法。要是能吃下半斤的,絕對是神人了。
  • 地區文化 | 呼和浩特美食——燒麥的起源與傳說
    《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燒賣、匾食有何難,三湯兩割我也會。」傅崇矩《成都通覽·成都之食品類及菜譜》中開列了「各樣燒麥,大肉燒賣、地菜燒賣、凍菜燒賣、羊肉燒賣、雞皮燒賣、野雞燒賣、金鉤燒賣、素芡燒麥、芝麻燒麥、梅花燒麥、蓮蓬燒麥……」清代無名氏編撰的菜譜《調鼎集》裡便收集有「葷餡燒賣」、「豆沙燒賣」、「油糖燒賣」等。其中「葷餡燒賣」是用雞肉、火腿配上時令菜作餡製成。
  • 青城燒麥人齊聚玉泉歡歌笑語說「燒麥」
    本網訊 1月28日,為傳承和發揚中華燒麥文化,展示「最美燒賣人」魅力,2018年中國燒賣美食街新春聯誼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舉行。來自中國燒麥美食街——老綏元、德順源等國內知名燒賣品牌企業員工齊聚玉泉歡歌笑語慶新春、講燒麥故事、傳唱中華文化。
  • 【美食推薦】塞上燒麥第一家「老綏元」燒麥飯莊入駐薛家灣
    今天白天到夜間:小雨,南風3/4級,氣溫13/24度。 「老綏元」燒麥飯莊成立於2005年,是一家以經營燒麥為主兼營地方風味菜系的特色餐館。 薛家灣「老綏元」燒麥飯莊就餐環境高檔舒適,消費價格中低檔,燒麥皮兒薄、陷兒大 、多汁兒,佐以香醋,味道極佳。
  • 燒麥馬甲這麼多,你最愛吃哪種燒麥
    在北方人眼裡,江南的燒麥都是異端其實不只北方人,南方人對燒麥的熱情同樣熾熱。醬油把糯米拌起來一蒸,再象徵性的整點火腿粒、青豆、玉米......一個蒸籠裡小巧地放著兩三粒......這太南方了!只消香軟的糯米拌醬油,稍微加上一星星豬油就是最高光的時刻了,經濟實惠又美味!而現在最能代表上海燒賣的莫過於下沙燒麥了。僅僅是一團糯米,和肉末菌菇末拌在一起,再裹上咬勁十足的皮。餡飽滿得會從口子上冒出來,咬一口湯水都包不住!
  • 面點江湖燒麥出圈 「討巧創新」的歡喜燒麥越來越討喜
    但相傳至今,已有千年飲食文化歷史的南方燒麥,不論從外形還是內陷來看,都沒有發生過大的變化,糯米、肉丁、香菇等傳統燒麥「三大件」在網紅美食層出不窮的當下,實在讓人提不起興趣。傳統面點還有成為網紅的機會嗎?從長沙一家以燒麥為主題的「歡喜燒麥」門庭若市的熱鬧場景來看,想必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