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50棟房子,132個單元,759盞樓道燈,他盞盞熟悉
11月20日中午,陳樹冬到長沙嶽麓區望月湖街道湖東社區的3片11棟,換掉壞了的樓道燈。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和婷婷 攝
2015年1月12日,為望月湖2片16棟204業主肖福雲無償更換燈泡;2019年11月15日,在2片1棟1單元5樓修理樓道燈……11月20日上午,記者在長沙市嶽麓區望月湖街道湖東社區辦公室看到了這本報修登記本,裡面記載了陳樹冬這些年的維修記錄。
陳樹冬是家住湖東社區的一名下崗職工,也是一名黨員,今年61歲。由於十年如一日地為社區居民免費維修燈泡,他被湖東社區居民稱為「點燈人」「活雷鋒」。
義務維修燈泡
一幹就是十年
11月20日中午12點多,陳樹冬挎著工具包,戴著頭燈,扛著梯子來到了長沙嶽麓區望月湖街道湖東社區的3片11棟,順著狹窄黑暗的樓梯爬到二樓,準備維修這裡壞掉了的樓道燈。只見他熟練地打開頭燈開關,將人字梯打開,然後翻開隨身的工具包,拿起電筆、十字起、燈泡,順著梯子爬高,摸到壞掉的燈泡處,很快,原本黑暗的樓道就亮堂起來了。
陳樹冬在望月湖小區已經住了31年,2009年下崗後便閒居在家,靠做些零工過活。當他發現樓道燈泡經常不亮就冒出了做義工這個念頭。一開始臉皮薄怕被誤會,做義工的朋友梁兆明就和社區打好招呼,陪著他一起去維修燈泡。大概過了兩三年,整個小區的居民就都認識陳樹冬了。平日,陳樹冬愛在社區內到處巡查,看到燈壞了,或者有人報修,他基本都會當天內解決。2013年,陳樹冬在家附近的長沙交警支隊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為了方便大傢伙兒,他甚至在社區準備了專門的報修登記本。
社區50棟房子,132個單元,759盞樓道燈,他盞盞熟悉;無論嚴寒酷暑、颳風下雨,他一管就是十年。「我已經習慣了,只要想到社區裡面有居民因為沒有樓道燈不方便出行,我心裡就不舒坦。」
「他點亮了社區的燈
更溫暖了鄰居的心」
「大家對我的信任,讓我很有成就感。」提及堅持十年的原因,陳樹冬說。「和大家混熟之後,居民們都讓我自由出入。2011到2012年那兩年我基本上就守在社區,和他們工作人員一起上下班。此外,維修電器所需要的物料,社區都授權給我直接去南湖大市場採買。」陳樹冬樂呵呵地說。「如果身體允許,我打算幹到67歲。之後身子骨不能爬高上低了,我就幹些掃地、換水龍頭等力所能及的活。」
據悉,2012年6月份,陳樹冬被發展為了黨員。之後,他的幹勁更足了。2014年,被評為嶽麓區黨員優秀志願者。2016年至今,連續被評為望月湖街道黨員優秀志願者。去年,陳樹冬還通過居民投票,被望月湖街道提名為「志願服務之星」。
自長沙創建文明城市起,陳樹冬毅然加入志願者隊伍,成為其中一員,每天與社區工作人員同進同出,不少居民還將他誤認為社區工作人員。
「冬哥是社區的『點燈人』,更是我們的『大寶貝』。」湖東社區主任李佳說。
李佳介紹,作為老舊開放式小區,湖東社區長期缺乏物業管理,專項資金緊張,但小區各種設備因為老化又經常出現故障需要維修。「陳樹冬的出現數十年如一日地為社區免費維修燈泡,不僅點亮了社區的燈,更溫暖了社區鄰居的心。在冬哥的影響帶動下,我們社區的志願服務氛圍也更加濃厚了。」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和婷婷 通訊員 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