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61歲老人義務修燈10年,社區50棟房子的樓道燈,他盞盞熟悉

2020-12-13 北青網

來源:三湘都市報

11月20日上午,記者在長沙市嶽麓區望月湖街道湖東社區辦公室看到了一本報修登記本,裡面記載了陳樹冬這些年的維修記錄。

2015年1月12日,

為望月湖2片16棟204業主肖福雲

無償更換燈泡;

2019年11月15日,

在2片1棟1單元5樓修理樓道燈

……

陳樹冬家住湖東社區

是一名下崗職工

也是一名黨員,今年61歲

由於十年如一日地為社區居民免費維修燈泡

他被湖東社區居民稱為

「點燈人」「活雷鋒」

義務維修燈泡 一幹就是十年

11月20日中午12點多

陳樹冬挎著工具包,戴著頭燈,扛著梯子

來到了長沙嶽麓區望月湖街道湖東社區的3片11棟

順著狹窄黑暗的樓梯爬到二樓

準備維修這裡壞掉了的樓道燈

只見他熟練地打開頭燈開關

將人字梯打開

然後翻開隨身的工具包

拿起電筆、十字起、燈泡

順著梯子爬高,摸到壞掉的燈泡處

很快,原本黑暗的樓道就亮堂起來了

11月20日中午,陳樹冬到長沙嶽麓區望月湖街道湖東社區的3片11棟,換掉壞了的樓道燈。記者 和婷婷 攝

陳樹冬在望月湖小區已經住了31年,2009年下崗後便閒居在家,靠做些零工過活。當他發現樓道燈泡經常不亮就冒出了做義工這個念頭。一開始臉皮薄怕被誤會,做義工的朋友梁兆明就和社區打好招呼,陪著他一起去維修燈泡。大概過了兩三年,整個小區的居民就都認識陳樹冬了。

2013年,陳樹冬在家附近的長沙交警支隊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為了方便大傢伙兒,他甚至在社區準備了專門的報修登記本。

湖東社區的維修登記本,記錄了陳樹東的義工記錄

陳樹冬平時愛在社區內到處巡查

看到燈壞了,或者有人報修

他基本都會當天內解決

社區50棟房子,132個單元

759盞樓道燈,他盞盞熟悉

無論嚴寒酷暑、颳風下雨

他一管就是十年

陳樹冬

我已經習慣了,只要想到社區裡面有居民因為沒有樓道燈不方便出行,我心裡就不舒坦。

「他點亮了社區的燈,更溫暖了鄰居的心」

陳樹冬

大家對我的信任,讓我很有成就感。和大家混熟之後,居民們都讓我自由出入。2011到2012年那兩年我基本上就守在社區,和他們工作人員一起上下班。此外,維修電器所需要的物料,社區都授權給我直接去南湖大市場採買。

如果身體允許,我打算幹到67歲。之後身子骨不能爬高上低了,我就幹些掃地、換水龍頭等力所能及的活。

2012年6月份,陳樹冬被發展為了黨員

2014年,被評為嶽麓區黨員優秀志願者

2016年至今,連續被評為望月湖街道黨員優秀志願者

去年,陳樹冬還通過居民投票

被望月湖街道提名為「志願服務之星」

自長沙創建文明城市起,陳樹冬毅然加入志願者隊伍,成為其中一員,每天與社區工作人員同進同出,不少居民還將他誤認為社區工作人員。

湖東社區主任李佳

冬哥是社區的「點燈人」,更是我們的「大寶貝」。

作為老舊開放式小區,湖東社區長期缺乏物業管理,專項資金緊張,但小區各種設備因為老化又經常出現故障需要維修。

陳樹冬的出現數十年如一日地為社區免費維修燈泡,不僅點亮了社區的燈,更溫暖了社區鄰居的心。在冬哥的影響帶動下,我們社區的志願服務氛圍也更加濃厚了。

記者 和婷婷 通訊員 彭丹

責任編輯:向勤如(EN006)

相關焦點

  • 義務修燈十年,他是社區裡的「點燈人」
    社區50棟房子,132個單元,759盞樓道燈,他盞盞熟悉11月20日中午,陳樹冬到長沙嶽麓區望月湖街道湖東社區的3片11棟,換掉壞了的樓道燈。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和婷婷 攝 2015年1月12日,為望月湖2片16棟204業主肖福雲無償更換燈泡;2019年11月15日,在2片1棟1單元5樓修理樓道燈……11月20日上午,記者在長沙市嶽麓區望月湖街道湖東社區辦公室看到了這本報修登記本,裡面記載了陳樹冬這些年的維修記錄。
  • 湖東社區有一位點燈人,11年義務維修759盞燈
    對於晚歸的人來說,小區裡的燈壞了可是一件麻煩事,這會給他們的回家路途增添不便與不安。但這樣的事情,在長沙嶽麓區望月湖街道湖東社區基本不會發生,因為這裡住了一位「熱心腸」。這位「熱心腸」名叫陳樹冬,今年快63歲了,是湖東社區的一名下崗職工。
  • 759盞燈,義務維修11年!湖東社區這位「點燈人」亮了!
    這一修,他就堅持了整整11年!▲點擊視頻 觀看精彩 「陳師傅,我這邊又有一個燈泡壞了,麻煩您來處理一下咯!」「陳師傅,我這裡遇到一點問題,請你來幫下忙。」……大家口中的「陳師傅」名叫陳樹冬,是家住嶽麓區望月湖街道湖東社區的一名63歲下崗職工,也是一名黨員。
  • 蚌埠老舊小區樓道燈電費維修費到底該誰交?
    可你知道你家樓道裡安裝的是什麼燈,平時是怎樣維護的,電費又是誰在交?樓道燈由誰來管理?長時間以來,有關樓道燈的相關問題,一直是社區居民關注的話題。老舊小區告別「黑樓道」「你好!高淑琴,你不是昨天報修樓道燈嗎?要是在家,就把五樓樓道鐵門開開,待會我們帶電工去修。」
  • 家門口的暖心守護 蘭溪開放式小區亮起21011盞樓道燈 照亮居民回家路
    「樓道燈夠不夠亮?」「用起來還好嗎?」近日,蘭谿市「六城」同創辦主任唐偉琴帶隊前往蘭溪城區的部分開放式小區,對去年統一新裝的樓道燈使用情況進行了抽樣回訪,現場受訪居民紛紛表示,自從有了樓道燈,他們晚上上下樓梯方便多了。
  • 老小區樓道燈常年不亮 小小公益箱重新點亮了樓道燈
    前不久,家住大學路新村的72歲的高奶奶在下樓梯的時候,沒注意崴了一下腳,結果右腳踝腫得很大,幸好沒有傷到骨頭。看著老母親躺在床上靜養,女兒陳女士又是心疼又是責怪。  「這種天氣,垃圾放在家裡容易生蟲子,所以晚上7點多我去扔垃圾。都怪我自己不小心。」高奶奶沒有解釋太多。  但是住在那裡的鄰居都知道,這要怪常年不亮的樓道燈。
  • 紹興老舊小區樓道燈亮了 電費維修費是一個問題
    記者了解到,該小區的樓道亮燈是今年北海街道實施的老舊小區「樓道亮化工程」的一個縮影,目前轄區內所有的樓道燈已陸續亮起來了。老舊小區告別「黑樓道」「東區4幢403室門口樓道燈未亮,上次修過沒幾天又壞了,請及時維修。」「中區13幢三樓樓道燈未亮,請及時維修。」……近日,越城區北海街道轅門社區主任姜育紅經常會將這樣的簡訊發給供電公司工作人員。
  • 小區欠公攤電費樓道燈「失明」 誰來出面收取
    樓道燈不亮 居民腳扭傷 因欠費樓道燈「失明」,小區無物業、業委會誰出面收電費常海軍 攝  「我住在蓮前西路196號之四中興閣小區,小區樓道的燈幾個月不亮了。」有居民近日在網上發帖稱,小區沒有物業管理,樓道有燈不亮,一到晚上就黑漆漆的,造成居民出行不便。  樓道不亮燈扭傷腳  昨日,記者來到中興閣小區。該小區只有兩棟居民樓,A棟是帶電梯的大樓,共7層,B棟不帶電梯,共6層。
  • 樓道感應燈接私人線路 居民「被貢獻」6年電費
    6月1日,蘇州北園新村19幢的劉先生向記者反映: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竟有人把樓道感應燈接到他家的線路上,為此他家為整個樓道5層樓的照明用電付了6年電費。  劉先生介紹,他們小區是2007年改造的,2009年一次雷擊把他家的保險絲燒掉了。
  • 莫讓聲控燈變成「擾民燈」
    原因是,天太熱,需要開門窗通風,樓道裡卻不時傳來吆喝聲,有時傳來拍手或跺腳的聲音。這是晚回家的鄰居在「叫」亮聲控燈。 其實,周大媽家樓道裡安裝的聲控燈,剛開始靈敏度特別高,有點動靜就會亮起來,但時間長了,燈就不那麼「聽話」了。於是,鄰居們為了「叫」亮聲控燈,要麼跺腳、拍手,要麼大聲咳嗽或者喊上一聲。
  • 為樓道燈電費埋單近兩年 戶主卻蒙在鼓裡
    本報訊 不知是電工拉線時大意還是故意,家住平湖世紀名苑48幢的王先生家的電閘被接進了所在樓道公用電燈的線路,也就是說,王先生家一直「默默」地承擔著所在樓道公共電燈的電費。前天上午,王先生向記者打來電話,希望能幫助解決此事。   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一家是2006年10月份搬的家,以前從沒發覺過電錶、電閘有什麼問題。
  • 階梯電價是樓道燈使用電費嗎?
    階梯電價是樓道燈使用電費嗎? 2013年01月21日 17:50:41   浙江在線01月21日訊 近日,杭州市民喬先生致電95598,原因是他在電費通知單上看到有階梯電費,感到莫名其妙,他認為:階梯電費即是樓道燈使用電費,但自己單元樓內的樓道燈電費是有專門人員收取的,怎麼供電局又要向他收費呢?  原來,喬先生一直沒弄明白階梯電價的含義!
  • 每個月去銀行繳2元的樓道燈電費銀行的人員都笑我了
    但我遇到一個困擾:以前樓道燈電費半年一收,現在很混亂,每個月都要收。而且樓道燈的電費單都是亂塞的。有時我們沒看到,就得繳滯納金。我們每個月為了2元的樓道燈電費跑銀行交,銀行的工作人員都笑死了。這事情太麻煩了,快報能不能幫我們跟電力部門提提建議,樓道燈電費能不能一年一收?  85100000熱線任依依:吳女士住的小區是老小區,每幢房子五層樓,沒有物業。
  • 政府裝電錶居民出電費 老舊小區的樓道燈亮了
    本報訊 近日,梁溪區住建局發布《舊住宅區樓道燈裝表接電流程》,幫助老舊住宅居民徹底解決樓道燈不亮的問題。梁溪區建區以來,在舊住宅區整治改造工程中,持續加大「樓道亮化工程」。然而,在不少老舊小區,樓道燈裝好後一直沒有通電亮燈,長期處於「休眠」狀態,樓道成為「瞎眼」樓道,不利於居民出入與治安安全。
  • 宜興市1.5萬餘只智能樓道燈亮了
    原標題:1.5萬餘只 智能樓道燈亮了 「樓道全都亮堂了,晚上出門再也不用摸黑了。」前日,家住宜興市宜城街道嶽堤南苑小區的鐘阿姨對樓道裡新裝的智能樓道燈讚不絕口。
  • 七旬「民間高手」18年義務為社區居民修表萬餘塊
    一天,北京居民楊先生給天津河西區柳林街景雅裡居民寇忠槐大爺打來電話,感謝他為自己修好了產於上個世紀40年代祖傳的老瑞士梅花雙立和英格雙立機械手錶。   今年已經71歲的寇忠槐退休前是天津海鷗表業集團公司的工人技師,18年來,他義務為周邊社區居民修好了1萬餘塊手錶、300餘個座鐘,前後服務達萬餘人次,沒有一個人找他返修,但寇忠槐卻只收取更換電池和零件的成本費。
  • 空巢老人撿垃圾堆樓道惹鄰居抗議 社區將勸導協調
    空巢老人撿垃圾堆樓道惹鄰居抗議 社區將勸導協調 」昨日,記者去現場看到,原本不寬敞的樓梯轉角處堆放了各種各樣的雜物,據了解,往樓道內堆垃圾的是一位獨居多年的空巢老人。  樓道內被堆滿垃圾  近日,家住桃源街山海巷60號樓的劉大爺找到記者,向記者訴說了自己與這棟樓居民多年來的煩惱。
  • 楊浦這棟居民樓升級更新!燈亮了,心暖了~
    在整個樓道改造過程中,做到了社區黨建引領,居民民主協商,為16樓的「自治」提供了引導方向。燈亮了,心也更暖了相較於16樓的樓道改造,此次進行微更新的11樓和15樓,可謂是「升級版」。除了地面鋪設了防滑地磚,連牆壁上也貼了半牆高的瓷磚,整個樓道空間一下子變得明亮寬敞。
  • 珠海香灣街道:175盞暖心燈,照亮居民回家路
    「我們小區是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樓道的燈年久失修,一到晚上,樓道裡一片漆黑,給老人小孩帶來了很大不便。現在好了,換上新的燈泡,樓道亮了,心裡也踏實了。」近日,珠海市香洲區香灣街道為56棟老房子安裝上了樓道燈,一位居民開心地說。
  • 盞盞天燈傳祝福——臺灣平溪天燈節喜迎元宵
    原標題:盞盞天燈傳祝福——臺灣平溪天燈節喜迎元宵 電燈熄滅,屏住呼吸,視線凝聚。一聲令下,200盞天燈從地上起飛,一片柔和的橘色將天空點亮。火苗上下跳動,天燈逐漸升高,逐漸變小,終於變成一個光點,卻彼此相連,黑色的天空,仿佛鑲嵌了一道金光璀璨的綬帶…… 22日元宵節之夜,臺灣最負盛名的祈福燈會——平溪天燈節迎來壓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