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暖心守護 蘭溪開放式小區亮起21011盞樓道燈 照亮居民回家路

2020-12-17 浙報融媒體

「樓道燈夠不夠亮?」「用起來還好嗎?」近日,蘭谿市「六城」同創辦主任唐偉琴帶隊前往蘭溪城區的部分開放式小區,對去年統一新裝的樓道燈使用情況進行了抽樣回訪,現場受訪居民紛紛表示,自從有了樓道燈,他們晚上上下樓梯方便多了。

據了解,從2018年底開始,蘭谿市「六城」同創辦就開始牽頭謀劃為城區開放式小區安裝樓道燈,並多次前往相關社區協調準備工作。經過「地毯式」摸排,安裝樓道燈的項目覆蓋蘭溪城區22個社區,涉及樓道3963條,共計樓道燈21011盞。

2019年3月,項目進入實質階段。2019年5月,蘭江街道蘭蔭社區作為試點,開始試安裝集聲音感知、光效感應、延時控制於一體的智能型LED燈,延時時間長達45秒,而功率只有7瓦。家住蘭江街道蘭蔭社區的居民汪希偉說:「他們都是免費給我們安裝的。你看,我一走過來這個聲控燈就亮了。」

在蘭江街道青松社區五裡亭小區,76歲的徐鳳梧看著家門口亮起的樓道燈,豎起了大拇指。徐鳳梧說:「樓道燈有聲音就會亮起來,不僅方便了老人小孩,也方便那些做早餐生意的和上夜班的人,大家都說真好。」徐鳳梧的兒子柳武軍說,老家的樓道燈安裝起來後,老人住在這裡他也更加放心了。

「在施工過程中,財政局、發改局、國網蘭谿市供電公司、城區街道等多個部門也協同發力,助力安裝工作有序推進。」蘭谿市「六城」同創辦主任唐偉琴介紹,樓道燈安裝過程中,六創辦工作人員經常跑到各個社區,跟進安裝的進度和效果,測試燈的延長時間。社區每天也派專人到現場巡查安裝情況,並及時做好與各部門的對接工作,有的社區還設有樓道「紅管家」志願者,協助樓道燈的安裝維護工作。供電人員也儘量避開居民的休息時間施工,還義務幫居民家裡修電燈。同時,樓道燈裝到哪裡,環衛工人就會清潔到哪裡。

去年底,涉及到的樓道燈安裝工作基本完成,該民生工程也得到了省文明辦領導和專家組的肯定。

「樓道燈不是裝上就算了,後續的維護管理工作也得跟上,要讓樓道燈一直亮下去。」蘭谿市「六城」同創辦主任唐偉琴說。

相關焦點

  • 珠海香灣街道:175盞暖心燈,照亮居民回家路
    「我們小區是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樓道的燈年久失修,一到晚上,樓道裡一片漆黑,給老人小孩帶來了很大不便。現在好了,換上新的燈泡,樓道亮了,心裡也踏實了。」近日,珠海市香洲區香灣街道為56棟老房子安裝上了樓道燈,一位居民開心地說。
  • 千盞燈照亮居民回家路 觀山湖區雲潭街道綠洲灣小區推進「三感社區...
    千盞燈照亮居民回家路 觀山湖區雲潭街道綠洲灣小區推進「三感社區」建設出實招 2020-12-16 1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宜興市1.5萬餘只智能樓道燈亮了
    原標題:1.5萬餘只 智能樓道燈亮了 「樓道全都亮堂了,晚上出門再也不用摸黑了。」前日,家住宜興市宜城街道嶽堤南苑小區的鐘阿姨對樓道裡新裝的智能樓道燈讚不絕口。
  • 紹興老舊小區樓道燈亮了 電費維修費是一個問題
    「以前晚上出門,樓道裡黑漆漆的,很不安全。現在樓道裝燈了,再也不用打著手電筒上樓梯了。」9月16日,說起最近亮起來的樓道燈時,家住越城區轅門新村小區的傅先生很開心。記者了解到,該小區的樓道亮燈是今年北海街道實施的老舊小區「樓道亮化工程」的一個縮影,目前轄區內所有的樓道燈已陸續亮起來了。老舊小區告別「黑樓道」「東區4幢403室門口樓道燈未亮,上次修過沒幾天又壞了,請及時維修。」「中區13幢三樓樓道燈未亮,請及時維修。」……近日,越城區北海街道轅門社區主任姜育紅經常會將這樣的簡訊發給供電公司工作人員。
  • 政府裝電錶居民出電費 老舊小區的樓道燈亮了
    然而,在不少老舊小區,樓道燈裝好後一直沒有通電亮燈,長期處於「休眠」狀態,樓道成為「瞎眼」樓道,不利於居民出入與治安安全。究其原因,舊住宅小區樓道燈維護費、電費分攤很麻煩,不是每位住戶平均承擔那麼簡單:一方面低層住戶自認為使用次數極少,從公平的角度講,高層住戶理應多承擔一些,意見很難統一,導致後續管理事宜一直擱置;另一方面,無物業管理的零星小區沒有繳納電費主體和帳號,供電部門無法為樓道燈通電亮燈。
  • 蘭州:兩日「點燈」近三百 回家樓道不漆黑(圖)
    記者何靜崔李平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訊 本報聯合蘭州市樓道亮化工程管理處推出的「點燈行動照亮回家路」活動已開展一周時間,不少存在問題的黑樓道通過本報牽線搭橋都被點亮了,而一些未安裝樓道燈的住宅樓也通過此次活動安裝上了樓道燈,為上千居民的夜間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
  • 安慶接戶人家電費無法落實 樓道感應燈成了「聾子耳朵」
    由於所產生的電費負擔問題,不少樓道感應燈現已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樓道感應燈成了「擺設」李先生告訴安慶晚報記者,大觀區以往有不少老舊小區的樓道內沒有安裝樓道燈,居民們夜間外出和回家沒有照明,很不方便。「去年,大觀區實施了『亮化工程』,有關部門在不少老舊小區居民樓的樓道內安裝了感應燈。」
  • 港城亮起萬盞彩燈鬧元宵 家門口就能欣賞到絢爛燈組
    中國江蘇網3月2日訊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了,為了保障市民在元宵佳節欣賞到萬盞彩燈的美麗光芒,市城市照明管理處已經對市區彩燈進行了全面檢查。「年年有魚」花燈組件、LED燈組滿天星、流星雨燈組……元宵佳節去哪裡賞燈?
  • 「舊貌換新顏」上海嘉定把老舊小區改造改到居民心坎上
    五坊樓道裝了新燈,今晚的路燈很亮。」「小小一盞燈照亮了我們回家的路,再也不用擔心家裡的老人和小孩摸黑回家了!」日前,新成路街道迎園五坊社區居民紛紛在社區微信群點讚新裝的路燈。社區如何改造、改哪裡,居民們都有話語權,關注度自然高。「每個老舊小區情況不一樣,改造時涉及的內容也特別多,比如屋頂防水、雨汙水管、綠化、停車、道路、照明等,大大小小几十項。」小區業委會負責人介紹,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改造項目必須分輕重緩急,首先滿足居民最迫切的需求,「否則錢花了,勁兒使了,但大家還不一定買帳。」
  • 【暖新聞 江西2020】社區出面解難題 照亮居民回家路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通訊員胡媛琴報導:「多虧了社區幫忙,現在路燈亮了,晚上回家的路上再也不用摸黑了!」胡婆婆說道。近日,南昌市青山路街道紡東社區網格員在巡查期間,發現小區內多處樓道間的照明燈不亮,元旦假期將近,考慮到路燈壞了給居民夜間出行造成極大的不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 老小區樓道燈常年不亮 小小公益箱重新點亮了樓道燈
    樓道燈多年不亮  其實是因為有用戶不交電費  因為是老小區,住在大學路新村的老年人很多。「這個樓道燈一直不亮,我們晚上活動很不方便。」這幾乎是單元裡所有老人的苦水。  即使對年輕人來說也不方便。徐小姐租住在這裡已經3年了,從來沒有見過樓道燈亮過。
  • 涉縣後匡門村愛心眾籌百盞路燈 照亮人們回家的路
    山區村民愛心眾籌百盞路燈幾乎遍及村裡所有街道 照亮人們回家的路為節省開支,居民自己安裝路燈。山村的夜格外漆黑、寧靜,可邯鄲市涉縣後匡門村是燈火通明。連日來,這裡數百位居民通過愛心捐款,在村中各個角落安裝了太陽能路燈,不僅照亮了人們腳下的路,更溫暖了眾人的心。涉縣西達鎮後匡門村位於太行山深處,共有2600多口人。因為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崎嶇不平的山路看不到一盞路燈,居民們夜間出行非常不便,只能憑藉微弱星光或月光辨別方向。從今年3月份開始,村中多名愛心人士發起「百盞路燈 點亮匡門」愛心捐款活動,200餘位居民踴躍參與。
  • 長沙61歲老人義務修燈10年,社區50棟房子的樓道燈,他盞盞熟悉
    然後翻開隨身的工具包拿起電筆、十字起、燈泡順著梯子爬高,摸到壞掉的燈泡處很快,原本黑暗的樓道就亮堂起來了當他發現樓道燈泡經常不亮就冒出了做義工這個念頭。一開始臉皮薄怕被誤會,做義工的朋友梁兆明就和社區打好招呼,陪著他一起去維修燈泡。大概過了兩三年,整個小區的居民就都認識陳樹冬了。
  • 蚌埠老舊小區樓道燈電費維修費到底該誰交?
    原標題:老舊小區樓道燈電費維修費到底該誰交?隨著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持續推進,一批批在時光中失去風採的老舊小區正脫胎換骨,重新煥發活力,其中有不少細節讓居民感受到了「幸福來敲門」的喜悅,比如樓道燈、綠地、健身場等。
  • 警燈照亮了回家的路!頻道推薦
    寒冷冬夜昏暗的道路上警車開著大燈前行為前方的電動自行車照亮道路這一幕讓人頗感暖心……近日,交警大隊民警出警回歸途中,在京杭運河四號橋發現路邊一輛電動車自行車倒在地上,車旁半躺著兩個人。在民警提出送其回家時,被兩人婉言謝絕,民警也只好提醒對方注意安全。返回警車後,看著楊某艱難的駕駛電動自行車載著顧某往南行駛,民警擔心夜晚路黑不安全,便駕駛警車亮起警燈、打開遠光燈和雙閃,跟在他們身後。
  • 萬盞富士康LED節能燈照亮南陽
    萬盞富士康LED節能燈照亮南陽 2013年03月22日 15:5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3月22日南陽消息  截止2012年底,富士康集團生產的13899盞LED環保節能燈扮靚了河南南陽市各主次幹道
  • 阜陽一小區樓道燈一年多不亮!收不上電費咋給電?
    一年多了小區的樓道照明燈不亮到底為啥?記者來到丌先生居住的玉泉家園小區,能夠看到樓道是設有照明設施的,丌先生說以前燈一直是亮的,但現在一到晚上樓道就一片漆黑。據了解,玉泉家園居住大多是中老年人,樓道路燈不亮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影響。居民梁女士說,沒有樓道燈天天晚上都不敢出來,腿腳也不方便,都在樓梯摔幾次了。
  • 湖東社區這位「點燈人」亮了!
    他拿起其中的電筆、十字起,對著聲控開關左擰一下、右轉一下,三下兩除二的功夫聲控開關就好了,原本黑暗的樓道也亮堂起來。「今天這個活很是簡單省事嘞。」幹完活之後,陳樹冬一邊收拾一邊對記者介紹,社區共有50棟房子,132個單元,759盞樓道燈。有的燈多年不亮了,修理難度不小;有的一層樓有好幾處,要爬上爬下。
  • 忻府區雲中路街道辦紮實推進創文:16個老舊小區換新顏
    鐵路小區居民1993年入住,40戶人,長期無人管理,白色的牆壁已成黑色,樓道裡沒有燈,且雜物繁多,只有一條小道可以進出。老式筒子樓,租戶較多,管理起來較困難。負責這個小區的網格長劉彥青告訴晨報記者:「為了做好工作,粘貼了2次告示,又上門挨家挨戶做了思想工作,但居民依舊沒有任何行動。
  • 小區欠公攤電費樓道燈「失明」 誰來出面收取
    樓道燈不亮 居民腳扭傷 因欠費樓道燈「失明」,小區無物業、業委會誰出面收電費樓道燈不亮,上下樓的居民用手機照明。常海軍 攝  「我住在蓮前西路196號之四中興閣小區,小區樓道的燈幾個月不亮了。」有居民近日在網上發帖稱,小區沒有物業管理,樓道有燈不亮,一到晚上就黑漆漆的,造成居民出行不便。  樓道不亮燈扭傷腳  昨日,記者來到中興閣小區。該小區只有兩棟居民樓,A棟是帶電梯的大樓,共7層,B棟不帶電梯,共6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