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環境是否整潔優美,關係著居民們的生活幸福指數。小區樓道改造一直是居民關注的焦點。地面油漆斑駁、牆灰掉落、樓道雜物……樓道改造不僅要涉及「裡子」,也要顧及「面子」。如何在成本低、見效快的改造中,給樓道居民帶去安居樂業呢?鞍山一村第三居民區九州大樓的居民們有不少經驗之談。
黨建引領,居民積極配合
九州大樓已經有20多年的房齡,配套設施陳舊老化,樓道環境雜亂......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渴望更新樓道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隨著美麗家園建設的開展,街道配比、居民自治的微更新項目也在各個居民樓裡悄然進行。九州大樓16樓的樓道改造工程就一馬當先,不僅因為16樓樓道條件成熟,也在於居民積極參與其中,「16樓的居民配合度很高,整個溝通過程幾乎沒有波折。」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陳華介紹說。
為了便於居民溝通,黨總支主動建立微信群為居民搭建溝通平臺,改造工程進行到什麼環節、有什麼建議都事先徵求大家的意見。在整個樓道改造過程中,做到了社區黨建引領,居民民主協商,為16樓的「自治」提供了引導方向。
燈亮了,心也更暖了
相較於16樓的樓道改造,此次進行微更新的11樓和15樓,可謂是「升級版」。除了地面鋪設了防滑地磚,連牆壁上也貼了半牆高的瓷磚,整個樓道空間一下子變得明亮寬敞。居民家中的排煙管道一致風口向下,電線被整齊地包裹在白色塑料卡槽裡,消防通道的門也刷上了新油漆,看上去更加乾淨整潔。
值得一提的是,走道裡的燈換成了更大、更亮、更智能的雙色感應燈,隨著聲控可以變換成不同顏色,或明亮、或柔和。鄰居上下樓梯都羨慕說,「你們樓道怎麼那麼嗲,太羨慕你們了!」提起這次樓道更新,居住在15樓的陸敏華讚不絕口。
11樓和15樓的升級微更新更加注重細節。在細節處的設計調整,不僅解決了電梯間堆物、老人進出磕碰等問題;還兼顧到環境的美觀,提升了居民體驗感,讓居民的生活品質得到升級,這樣的惠民舉措讓住在樓層裡的居民「心裡暖暖的」「感覺很知足」。
複製推廣樓道改造經驗
對於樓道改造居民呼聲高,其背後有什麼「助推器」?鄰裡之間一家親,關鍵就在於大家共同呵護改造成果。
在11樓和15樓實施改造前的溝通會上,年過八旬的16樓業主代表景天然來到現場,和大家分享了改造後的經驗和體會,為其他樓層的改造提供了寶貴經驗。
據了解,九州大樓11、15、16樓層的微改造工程只是開始,接下來,鞍山一村第三居民區黨總支將不斷鞏固樓道改造成果,在小區形成「居民帶動居民」「有事大家商、有事大家幹」的社區居民自治模式,激發出社區強大活力,使小區的各項設施更加完善,生活環境變得更宜居。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龔莎、軒召強)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