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天氣越來越熱,空閒的時候很多人開始找避暑地,說起南京夏天的避暑勝地,除了有名的中山陵風景區外,當地人還經常去外地人不知道的地方,這裡是清涼山公園,大隱躲在市裡的公園裡,這裡不僅氣候清新,而且歷史悠久,臨時名園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六朝勝跡」。
清涼山公園在南京城西清涼山中,到現在為止也來過幾次這裡,以秋天為中心,秋天的銀杏美景非常美麗,夏天鬱鬱蔥蔥,環境優雅,這裡是小觀眾,遊客很少涉足這裡,。
清涼山不高,約100米,據史料記載,在南唐時期,清涼山上建有南唐帝王的避暑行宮,清代時的江山逼近了當時的長江,江水流經清涼山西山麓的斷層,形成地勢險峻的懸崖絕壁,兵家必爭之地。
現在涼爽的山成了人們避暑的名勝,住在附近居民經常去的地方,在公園裡走的話,在樹和竹林之間懸掛的鳥籠隨處可見,除了我們一行人以外,幾乎看不到遊客,在漂亮的地方,鳥鳴花香,環境安靜。
走在涼爽的山中,名勝古蹟隨處可見,例如,這個「駐馬坂」裝飾在茂密的森林裡,不能看這三個大紅字,根據史料記載,在208年諸葛亮讓東吳和孫權供應商抵抗魏大計的時候,在這個時代觀察了山勢的動向,盤腿坐在虎巢裡,真是帝王的宅邸啊。
在涼爽的山麓有建築群,嘉正學在這裡向清正院進書,但是,現在我們看到的不是原來的建築。
崇正書院是三進庭園式建築群,殿堂之間由迴廊連接,建築隱藏在這茂密的樹林裡,環境非常優雅,到處洋溢著古色古香的氣息,現在的殿堂裡正在舉行文學相關的講座。
進入中庭後,中庭的高低錯落有致地分布著,正中間的石壁上刻著四個大字「清涼勝境」,自古以來這裡就是避暑勝地,平臺上是一座高大的建築,因為正殿,升起了高簷的古建築,旁邊還有假山、流水和六角亭子,可說是亭臺樓閣,雖然稱不上是雕梁的畫樓,但其古色古香的韻味也足以令人忘懷讓他忘記離開。
站在平臺上,可以眺望整個庭院的景色,環境優雅,是一個新建成的庭院,非常精緻,任何細節都很有趣,我個人很喜歡古老的建築,特別是白色牆壁的灰色瓦,高簷角度的古老建築,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都讓人感到放鬆,涼山公園裡還有寺廟的清涼寺,清涼山公園的門不遠,清涼寺建於921年,從現在開始有1000年以上的歷史,南唐的後主李後主經常來清涼寺念佛。
在南唐時代,清涼寺是金陵首剎,最初被稱為興教寺,是明代改名的清涼寺,現在也在使用,原來的清涼寺規模很大,但是由於戰火的破壞很多殿堂被破壞了,清同治年間,根據原來的所在地重建了,雖然清涼寺很小,但是香味很濃,不管是當地人還是遊客都會來這裡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