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清涼山公園,大隱隱於市,本地人常去外地人少知的避暑勝地

2021-01-12 冷月印記

如今天氣越來越熱,閒暇時間很多人開始尋覓一避暑佳地,說起南京夏季避暑的地方,除了名氣較大的中山陵風景區外,還有一處本地人常去外地人少知的地方,這裡就是清涼山公園,大隱隱於市的一處公園,這裡不僅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更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園,素來有「六朝勝跡」之稱。

清涼山公園位於南京城西清涼山中,之前也有幾次來到過這裡,不過多以秋季到來為主,這裡秋天的銀杏葉美景堪稱一絕,夏季則變得鬱鬱蔥蔥,環境優雅脫俗,由於這裡比較小眾,遊客很少涉足這裡,大多是一些當地人來到這裡休閒避暑,有「城市山林」的美譽。

清涼山並不高,約100多米,據史料記載,在南唐時期,清涼山上曾建南唐帝王的避暑行宮,而在南唐之前,當時的長江直逼清涼山,江水從清涼山西麓斷層下流過,形成了地勢險要的懸崖峭壁,孫權就層在此建立石頭城作為江防要塞,所以那個時期的清涼山也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

如今的清涼山成為了人們消遣避暑的一處勝地,居住在周邊的當地居民常去的地方,走在公園內隨處可見懸掛於樹木、竹林間的鳥籠,除了我們這一行人外,基本上看不到幾個遊客,不失為一處清淨之地,鳥語花香、環境幽幽。

走在清涼山間,隨處可見名勝古蹟,就比如這處「駐馬坡」,點綴在茂密的叢林之中,可別小瞧這三個大紅字,據史料記載,在公元208年,諸葛亮出使東吳與孫權供商抗魏大計時曾在這一代觀察山勢走向,看到這裡得天獨厚的險峻山勢不由得感嘆:「鍾阜龍蟠,石頭虎踞,真帝王之宅也」!

之後在公元211年,東吳遷都於此並改稱為「建業」,隨後修建了著名的石頭城!現在所看到的駐馬坡也就是當年孫權駐馬處!

在清涼山東麓有一處建築群,為崇正書院,這裡是清嘉靖年間督學御史耿定向講學所在地,不過現在我們所看到的並不是原建築,原建築因戰火侵襲破敗,如今的這座建築群為後修建的。

崇正書院為一座三進園林式建築群,殿堂之間由迴廊相連,建築掩映於這片茂密的樹林之中,環境非常優雅,處處透露著一股古色古香的氣息。目前的殿堂之中,開設有文學相關的講學課,琴棋書畫都有涉及。

走進院落中,可見院落高低錯落分布,中間的石壁之上刻有「清涼勝境」四個大字,可見自古以來這裡都是一處避暑勝地。平臺上是一座高大的建築,為正殿,重簷翹角古建築,一旁還有假山、流水及六角亭,可謂亭臺樓閣,雖然談不上雕梁畫棟,但其古色古香的韻味也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站在平臺上,可一覽整個院落的景色,環境優雅,雖然是新修建的一處院落,但做的非常精緻,任何一處細節都耐人尋味。我個人非常喜歡古建築,特別是白牆灰瓦、飛簷翹角的古建築,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都讓人感覺整個人放鬆了下來。

在清涼山公園內還有一處寺廟清涼寺,距離清涼山公園大門不是很遠,寺廟並不大,僅一座主體建築。清涼寺始建於921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悉,南唐後主李後主經常來清涼寺打坐念佛,前面提到過的避暑行宮即是此處。

在南唐時期,清涼寺是金陵首剎,最初時叫興教寺,在明處時期更名的清涼寺,一直沿用至今。原來的清涼寺規模比較大,不過由於受到戰火侵襲,許多殿堂大多被破壞掉了,在清同治年間,在原址基礎上進行了重建,不過規模已大不如前。清涼寺雖然小,但香火很旺盛,無論是當地人還是遊客經常有人來此上香祈福,每天可領取三支香,不需要收取費用。

相關焦點

  • 南京清涼山公園,大隱隱於市,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空閒的時候很多人開始找避暑地,說起南京夏天的避暑勝地,除了有名的中山陵風景區外,當地人還經常去外地人不知道的地方,這裡是清涼山公園,大隱躲在市裡的公園裡,這裡不僅氣候清新,而且歷史悠久,臨時名園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六朝勝跡」。
  • 有「城市山林」的美稱,是夏天的小眾避暑勝地,本地人常去之所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空閒的時候很多人開始尋找避暑地,說到南京夏天的避暑地,除了有名的中山陵風景區以外,還有當地人熟悉的地方, 這裡是清涼山公園,又大又隱約是市公園, 這裡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園。
  • 南京最「舒服」的地方,僅本地人知道「清涼」好地方,適宜居住
    夏天到來了,但是這個地方的天氣也是慢慢變得炎熱了,人們也是越來越不願意出門,一到放假就想在家裡待著,可以說是能不出門就不出門,但是有的比較喜歡玩的就不行了,在家裡待不住,想出去旅遊,所以在南京絕對可以滿足人們的願望就是,那就是清涼,接下來就給大家推薦一下避暑聖地,而且也是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接下來就一起去看看吧
  • 南京清涼山公園,一座藏於喧囂鬧市中的城市山林,門票免費
    清涼山,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清涼門內的一座小山,海拔只有100多米,其歷史卻非常悠久,尤其是清涼山間遍布的名勝古蹟和歷史文化遺址,使得它有著「六朝勝跡」的美譽。清涼山中建有清涼山公園,雖然小眾冷門,卻也不乏本地人或外地遊客的慕名而來。
  • 南京市中心藏著一處免費避暑聖地,現實版綠野仙蹤,周末走起!
    位於南京城西的清涼山在漢中門以北據史料記載,在南唐時期清涼山上曾建南唐帝王的避暑行宮清涼山公園這座大隱隱於市的公園夏天簡直是大自然的空調機   清涼寺   在清涼山公園內還有一處寺廟清涼寺距離清涼山公園大門不是很遠寺廟並不大古代皇帝作為避暑行宮居住
  • 李煜與南唐皇家避暑勝地清涼山
    清涼山位於南京老城區,是當今現代都市裡生態保存相對完好的一片經典的城市山林。清涼山因進門不遠處的清涼寺而得名。始建於唐朝末年,南唐開國皇帝李昪曾在此納涼避暑,改寺名為「石頭清涼大道場」,此後清涼寺遂成為南唐金陵首剎;特別是南唐後主李煜即位以後,專門在清涼山修建了一座避暑行宮,此後清涼山也就成了南唐皇家避暑勝地。李煜與清涼山的不解之緣如今人們所見到的清涼寺其實建於清朝同治年間。
  • 「虎踞龍盤」清涼山,諸葛亮曾來過此處,還是各朝帝王的避暑勝地
    南京對於那些喜愛旅遊的人來說,其實並不陌生,可能去過南京的人大部分去的是夫子廟,還有玄武湖,對於那些相對來說比較清幽的景點或許就不是那麼熱衷了,其實對於那一些非常著名的景點來說,雖然他們非常能夠代表一個城市的發展還有歷史的變遷!
  • 石城虎距---南京清涼山
    南京清涼山公園位於南京城西清涼門內清涼山路83號,山高僅100多米,方圓約4公裡。 清涼山古名石頭山、石頭城,有「六朝勝跡」之稱,公園內有眾多的名勝古蹟和歷史文化遺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諸葛亮曾登臨比處,稱金陵地勢為「鐘山龍蟠石城虎踞」,虎踞就指今清涼山。戰國時楚威王於石城山置金陵邑。三國時,東吳改築石頭城,亦名石頭山。南唐時曾建避暑宮於山上,是南唐帝王避暑行宮的所在地。北宋時更名清涼山,沿用至今。 清朝康熙年間,被譽為金陵八大家之首的畫家龔賢在清涼山西麓置地半畝,建屋數間隱居,取名半畝園;相傳今掃葉樓即龔賢故居。
  • 南京人為什麼不去清涼山?
    在南京,有一處山林,不那麼引人注意,卻是實實在在的「清涼盛景」。這就是清涼山公園。古時這片石頭山面積巨大,包含了現在的石頭城公園、烏龍潭公園乃至古林公園。1970年時因開闢城西幹道(虎踞路),將清涼山與石頭城切為兩段。
  • 南京清涼山公園夠「清涼」,免費開放順民心!
    南京清涼山公園夠「清涼」,免費開放順民心!清涼山腳下的遊客和錯覺,看到這座山肯定超級涼爽,景色一定會特別美,其實清涼山腳下。南京市鼓樓區清涼門,其中翻譯海拔約百米的小峰,那在這裡的話,乍一看是綠色的境地,到秋天,這裡的景色仍然想讓人陶醉。在清涼山可以找到很多名勝古蹟和歷史文化遺蹟,被稱為「六朝勝跡」。
  • 大隱隱於市,蘇州園林拍下這一幕,高手在民間
    大隱隱於市,公園拍下這一幕,你大爺還是你大爺!大隱隱於市,施工現場拍下這一幕,高手一直在身邊!大隱隱於市,蘇州園林拍下這一幕,高手一直在民間!帶兒子去公園溜達,沒想到他這麼淘氣,管不了了!
  • 大隱隱於市,一環內最容易被忽視的百年老街.
    它被市中心最茂盛的香樟樹包圍著它坐落在城市的森林之眼--人民公園對面
  • 南京清涼山公園徵集LOGO
    清涼山公園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實現由公園向景區轉型發展,南京清涼山公園現向社會公開徵集形象LOGO設計。 南京市清涼山公園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六朝勝跡」之稱,系一座歷史文化名園。清涼山古名石頭山,與城東鐘山齊名,並稱為「鐘山龍蟠,石城虎踞」,佔地面積26.6公頃,最高處海拔65.7米。園內山勢起伏,樹木繁茂,自然生態環境良好,被譽為「城市中的山林"。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在此築金陵邑,三國時孫權在此建石頭城。
  • 南京被遺忘的景點,藏於鬧市卻無人問津,曾是帝王的避暑勝地
    說到南京,我們都知道它是一個有著很多著名景點的旅遊城市。我們經常聽說且最愛去的應該就是夫子廟,還有玄武湖。但是很少聽說南京有高大的山脈。比如名氣最高的也就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紫金山,但該山脈的海拔卻不是很高,僅有400米。不過在南京除了這座山出名之外,還有另一座名山經常被人們忽略,而且還有&34;之稱,你們知道是哪個山脈嗎?一起來看看!
  • 太原和貴陽,同樣主打夏日避暑的兩座城市,知名度卻相去甚遠
    無意中看到青島的一位旅遊達人在8月中旬到太原進行避暑旅遊的文章,下面的評論中不少人表示避暑應該去貴陽,並且從來不知道太原是一座避暑城市。其實太原早在2013年就開始打造夏日避暑遊的品牌,效果雖有,但與貴陽比卻相形見絀。一南一北的兩座省會,夏季的氣溫都較低,均多次上榜不同機構評選的「中國避暑城市」「中國避暑之都」名單。
  • 大隱隱於市,花花世界的盡頭是生活。
    大隱隱於市,花花世界的盡頭是生活。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注重辦公環境,希望通過各種方式來為員工創造更舒適的環境更好的氛圍,增添藝術品其實就是一個簡單又有效的方式~不僅能讓空間瞬間增添美感和藝術氣息,還能為員工提供審美的薰陶,定期更換藝術品上班也如同看展~豈不美哉~本周的「藝術先說」專題直播裡,我們的主播art哥就帶大家參觀了我們與一個辦公空間合作的藝術介入展——位於上海幸福裡旁的HiddenGroup空間中的「寫意時光·大隱於市
  • 真的是一種大隱隱於市的感覺
    帶仔仔們去大唐西市A索體驗,結束後說一直沒找到隱市在哪裡,剛好趁著早去瞅瞅,可能是因為沒什麼活動沒看到隱市沒開市所以沒有看到成群的漢服小姐姐,只有零散的幾位,真的是一種大隱隱於市的感覺,穿過大唐思路風情街開到了薩瓦迪卡拍照也太出片了,跟真的一樣閒來無事來這裡逛逛挺好的
  • 亮彩英雄榜: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 是什麼意思?
    亮彩英雄榜: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是什麼意思?有人問彩彩這個話什麼意思,哈哈,問對人了,彩彩對文化的研究可深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和感受一下這句話的真理吧。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
  • 南京清涼山公園,一座藏於喧囂鬧市中的城市山林,免費遊玩
    清涼山是位於南京鼓樓區清涼山的小山,它僅海拔100米,但歷史悠久,特別是清涼山風景名勝區,具有「六朝勝跡」的美譽,清涼山公園建在清涼山,儘管它在少數人群中不受歡迎,但這裡也有許多當地人或外國遊客。清涼山最早的歷史遺蹟之一是「駐馬坡」,在山坡上,您可以看到駐馬坡的三個紅色字符,諸葛亮經過南京時,短暫停留並觀察了南京山河的變化趨勢,著名的短語「鐘山龍盤,石城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虎踞龍蟠」由此而來,虎踞是指清涼山,龍盤是紫金山。
  • 到南京這些免費的避暑地找清涼就對了!
    八月的南京依舊需要一個避暑勝地這不,小遊給大家推薦幾個免費又清涼的地方喜歡記得一鍵收藏哦~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是我國第一座大型綜合類博物館這個恆溫26℃的免費避暑勝地就像一個小世界除了可以看歷史文物裡面還有各種小吃、咖啡館……夏天來到這裡,清涼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