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之人在臨終有個條件很重要——頭腦清楚,頭腦不清楚就沒有辦法往生。老人痴呆症一得,那就沒法子,一生念佛念到最後是這種情形,往生都沒有把握。老人痴呆症在佛法裡面講,叫冤親債主,業障!所以學佛不能不知道這些事實真相。我們有生之日,活一天就要懂得努力去消業障,決定不跟人結冤讎,要學處處吃虧,吃虧真的是有福!吃虧,你才能消業障;不肯吃虧,那個業障消不了;如果還想佔一點便宜,你就天天在增長業障,這就完全錯了。這個世間,縱然得到全世界有什麼意思?造更大的罪業!
佛是什麼?佛是個明白人。你把宇宙人生真相全都搞清楚、搞明白了,一絲毫的差誤都沒有,這個人就叫佛。你怎麼成不了佛?成不了佛,是自己業障太重。業障裡頭最重的、最難突破的,貪、瞋、痴、慢、疑,我們得認真的去反省自己有沒有,如果這五個字統統都有,八萬四千法門肯定沒分,淨宗法門也不能往生。為什麼?有這五種煩惱,你的信願行不堅實,你敵不過煩惱習氣。
印光大師告訴我們學佛,要用什麼東西學習?用恭敬,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誠敬得二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什麼叫誠?誠是清淨心,誠是真誠心,真誠心流露出來的自然就是敬,敬人、敬事、敬物。這個敬一般講是認真負責。對人,首先要曉得人跟人的關係,為什麼?知道關係,曉得這個誠怎麼做法;父子的關係要盡孝,君臣的關係要盡忠,朋友的關係要盡信,總而言之就是一個孝。關係是道,隨順道的行為那就是德,叫道德。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個「作」就是你今天修行,本來是佛,現在發心要做佛,能不能成佛?當然能。用什麼方法?眾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這是最簡單的方法,是最深厚的善根。真正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老實念佛。真念佛,萬緣放下,走進念佛堂,要多久的時間才能成佛?一般講,三年他成佛了,真不難!我們看到有很多人在念佛堂念了一輩子也沒有成佛,那什麼原因?沒有真幹。也就是天天進念佛堂,一樣也沒有放下,是非人我沒放下,名聞利養沒放下,五欲六塵沒放下,貪瞋痴慢沒放下。這個別說念一輩子,念十輩也不行,也不能成就。真正成就是一切放下了,我活著一天,今天一天功課就是念佛,就是萬緣放下,除這個以外,什麼事都沒有,這樣念佛才行!
祖師大德在此地給我們一個定心丸,過去造的過失不怕,昨天造的也不怕,昨天也過去了;從今而後我再不造了,我一定要依照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的教誨,我認真修學,別人學不學與我不相干。對待別人像對待佛一樣恭敬,那你就對了,普賢行你就做到了。普賢行第一條就是把一切眾生都看作真佛,「禮敬諸佛」。我們對一切眾生恭敬,就像恭敬釋迦牟尼佛一樣,就像恭敬阿彌陀佛一樣。對人如是,對小動物也如是、對花草樹木也如是、對山河大地亦如是,你有福了,你真的覺悟了。能吃虧,能接受羞辱,能接受無故的傷害,沒有關係,消自己的業障,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羅蜜,不是壞事!這要真正有一點智慧,不但沒有怨恨心,生感恩的心。為什麼?他來考試我,看我忍辱功夫到什麼階段,心還還有一點怨恨,我就曉得我功夫還不夠,我是勉強忍受的;功夫真正夠了,一絲毫勉強都沒有,一絲毫忍受的那個念頭都沒有,充滿感恩,你境界真的提升了。這些日常生活當中的修行,修正自己錯誤行為,所以具足信願行,具足六波羅蜜。
印祖教我們常常想到死,想到自己要死了,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反而心安了。學習印光大師,把每一天都當作這一生最後的一天,還有什麼放不下的?沒事了。真正作如是觀,把它當真,不是當假的,就會心安。世間怎麼變化、怎麼動亂,與自己都不相干,自己的時間就這麼幾個小時,這幾個小時此地沒有事,那我這個地方就很安。心安才能辦道,心不安念佛不得力,一定要心安。心安理就明白了。宇宙之間事實真相是剎那生滅、剎那不住,《金剛經》教給我們「無住生心」,這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