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合掌,簡單易行!牢記這幾點,讓你功德圓滿!

2020-12-16 慧光雲聚

「合掌」,是佛教中最基本的一個手印。合掌時,雙手掌心間稍微留出一些空間,整體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很多高僧大德合掌時,都是躬腰、雙手合十高高舉起,給別人送去加持和祝福,令眾生種下解脫的因緣和善根。

《佛說業報差別經》中說:「若有眾生。恭敬合掌。得十種功德。一者得勝福報。二者生於上族。三者得勝妙色。四者得勝妙聲。五者得勝妙蓋。六者得勝妙辯。七者得勝妙信。八者得勝妙戒。九者得勝妙多聞。十者得勝妙智。」

恭敬合掌可以感得十種功德:第一種就是得殊勝的福報。我們不是經常感嘆自己福報不夠嗎?僅僅一個合掌,就可以給自己帶來殊勝的福報。此外,轉生高貴之族、身色端嚴、聲音好聽、具足種種的資具、辯才、信心、持戒、聞思、智慧等世出世間的福報功德利益,也都可通過恭敬合掌獲得。許多佛像就是合掌的,比如,四臂觀音的第一雙手合掌於心間,掌中持有如意寶,代表可以滿足一切眾生的菩提心。

《法華經》中說:「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入無餘涅槃。如薪盡火滅。」若有人禮拜佛像,可在佛像前合掌;不方便的話,可單手作禮;倘若單手作禮也不方便,可在佛像前恭敬地低一下頭,這樣恭敬佛像,也可逐漸趨入無上道,獲得涅槃果位。

《極樂願文大疏》中說:「極微塵數剎,何者粉為塵,多於此剎中,滿寶作布施,此福亦不及,聞阿彌陀佛,極樂剎勝德,歡喜合掌福,故聞當遣疑。」整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的佛剎,粉碎為極微塵的塵數剎(相當於塵數剎乘以塵數剎),其中遍滿七寶而進行廣大布施;而這種布施所帶來的福德,仍不及聽到阿彌陀佛及極樂世界的殊勝功德之後,內心生起極大歡喜心而雙手合掌的福報大。我們都知道,頂禮可以對治傲慢;其實,在合掌的當下,很多傲慢的情緒就可遣除掉了。當我們共修放生或行持其他善法時,對不信佛的人,念一句「阿彌陀佛」,讓他們看到我們合掌的姿勢,就可在他們相續中種下很大的善根,同時也可對治自己的傲慢,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自利利他的行持。

很多高僧大德合掌時,都是躬腰、雙手合十高高舉起,給別人送去加持和祝福,令眾生種下解脫的因緣和善根。從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也可看出他們的內心沒有一絲一毫的傲慢。我們也要隨學僧寶,見到三寶所依時合掌頂禮自不必說,在見到一些小朋友、道友、旁生時,也應多多給他們念佛,多多合掌。

此外,合掌也是一種手印。密乘五戒的第三條要求不間斷密咒手印,就是不要間斷念誦本尊的心咒和觀想本尊;念咒和觀想時不要忘記手印。如果不了解這些手印的意義和行持的方法,合掌就可以,能代表所有的手印。

相關焦點

  • 佛教:佛前「燒香」,牢記這2點,使你的功德更圓滿!
    你燒不燒香、做不做供養,都由你自己而定,功德在心不在形。一切供養不是在於佛菩薩「交易」,其目的在於培養大眾的布施心、慈悲心、清淨心、平等心,而不是在攀比,看誰更有功德。如果你心地不清淨,燒再好的香也無用。如果你真誠恭敬,不用燒香,也福報很大。我們也不要去迷信民間所說的「高香」、「頭香」,香燒的再好,如果不存良善,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功德不是以供養物品多寡計量的,而是看我們供佛的心,「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有好的發心就是最大的功德。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和大家談談這幾大供養中的「果供養」,談談它的法義及應注意的幾點常識。我們在佛前供果,這裡的水果就不一般了,它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
  • 佛前供花果,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在佛門裡,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這幾種供養方式,信眾選擇任何一種皆可,皆隨發心、功不唐捐。但我們應當明白的是,不論我們供養什麼,都不要帶著功利心向佛菩薩「索取」功德,意圖「賄賂」佛菩薩,帶著世俗之心禮佛,真是愚信。佛菩薩不缺我們的供養,我們所供養的東西,佛菩薩也不會吃。但之所以這樣做,一來是眾生為了表對佛菩薩的真誠恭敬心,是發心感恩。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我國是一個佛教信仰人數眾多的國家,每逢初一十五,會發現寺院燒香的信眾總是人滿為患,人們都在搶著「做功德」,搶著為佛菩薩做供養。也有不少人根本不清楚供養的真實意義,只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風,這是不可取的,容易功利和迷信。
  • 佛前上供花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為了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和感恩,佛教信眾都會選擇在佛前廣作供養,比如供花、供果、供水、供香、供燈、供食等等。不論供養什麼,都是內心對佛菩薩的一片赤誠,是對自己往昔罪業的懺悔,更是要發願向佛菩薩學習,修清淨心、菩提心、平等心。但世人往往愚鈍迷信,將種種供養視為世俗社會上的交易,這就走錯路了。
  • 佛前供花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現代人學佛,最先接觸的佛教名相,肯定包括「功德」一詞。我們平時見到一些善行義舉,也會感嘆功德無量,並且會說一句「隨喜功德」。實際上,很多學佛人都希望依靠布施、供養等方式積累功德,廣結善緣。從佛理來看,布施與供養是一體兩面的關係,也就是說它們是同一行為的兩種說法。
  • 佛教:佛前「上香」,牢記這4點,圓滿你的功德!
    不論我們在佛前供養什麼,都不是在於佛菩薩交易,佛菩薩更不會因為你供養了而保佑你,你不供養就開罪於你,佛菩薩慈悲為懷、心無分別,怎會有世俗功利心?供養不是做給菩薩看到,供養只是表我們的心中的恭敬,對三寶的感恩與信仰,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我們的利他心,捨棄內心的自私貪婪,其實是利益自己,而非佛菩薩受益。
  • 拜觀音菩薩,牢記這2點,功德不可思議!
    觀音菩薩的慈悲救苦,使她成為最受恭敬、尊崇的菩薩之一。《法華經》雲,若有眾生遭遇苦厄,只要至心稱念觀音名號,菩薩便能「觀其音聲」,以種種方便法善巧解救,故而成為「觀音」。同時,觀音菩薩還是極樂淨土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她與大勢至菩薩一道,同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念佛一聲,增福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河沙。」拜觀音菩薩時,牢記下文兩點,功德不可思議。
  • 佛前供燈,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為了表示對佛法僧三寶的恭敬,也為了回報佛菩薩恩情,人們一般在寺院禮佛時都會選擇做供養、廣做功德,比如常見的佛前供香、供花、供果、供燈、供水、供樂等等。其實也並不是佛菩薩需要眾生的供養,而是藉此方便法,培養大眾的慈悲喜舍心、平等利他心。
  • 佛教:家裡設佛堂,注意這幾點,功德圓滿!
    許多信眾應該都喜歡到寺院裡拜佛供養做功德,以日日精進修行,不退轉菩提心。然而,在家信眾如果天天要做功課,這樣頻繁來往寺院,會顯得比較麻煩,有時也會因為距離遠而耽擱許多事。如此,在自家設置佛堂就顯得尤為必要。既方便燻修,別人來家中看到莊嚴的佛菩薩寶像也可以從中得到法益。
  • 注意這幾點,功德更圓滿!
    但是,自己家比較不同於寺院清淨莊嚴道場,難以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在外觀上不必太過於苛求,但是一些必備的事項還是要注意,以免對三寶不恭敬,對自己也不好。在家如何設置佛堂?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首先,要有好的發心、善的發心,不要帶有功利性質。應帶著對三寶的至誠恭敬和清淨心供奉佛像,才可令自己受益。
  • 皈依佛教的真實功德你知道嗎?
    這是釋迦牟尼佛教化世間時,世間所皈依的三寶,如果沒有化相三寶出現在人間,我們怎麼能知道有十方佛、十方法、十方僧呢?也不會知道有阿彌陀佛可以皈依,更不會知道十方三寶可以皈依。因而對於化相三寶中的佛寶,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無論何時,都要時時不忘,牢記其出現娑婆世間,被十方諸佛現廣長舌所讚嘆的不可思議殊勝功德。
  • 拜佛供水果要注意3點,尤其是做到3個字,讓你功德圓滿
    拜佛供水果要注意幾點,尤其是做到3個字,讓你功德圓滿。佛在世時,拜佛常用的十種供具,有香、鮮花、水果、水、油燈、衣服、瓔珞、幢旛、音樂、合掌供養。種種供養都代表著一定的寓意,果是代表因果的,讓你看到,常常想到種善因得善果。
  • 佛教:佛前擺放花果,注意這四點,功德更圓滿!
    若能在擺放花果時,注意下面這四點,功德會更為圓滿。其一,供品無好壞,重在恭敬心。很多人覺得供養之物,數量要多,質量要上乘,才能令諸佛歡喜,自己的功德才大;相反,若只是供養一些實惠、質量也不好的花果,那麼福報也小。這些實際都是眾生心中的妄想,因為佛法歸根結底是心法,一切修行法門,都要看當下一念的發心。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四點,功德圓滿!
    這其中,水果可以說是最為普遍、常見的供品之一。佛前上供水果時,若能牢記下文這四點,功德圓滿!第一點,供養不在量,而在於發心。也許有人會覺得,供養幾隻水果,數量不多,也不值錢,所得功德福報也就有限。其實不然,《佛說心明經》當中,有一則這樣的典故。
  • 到寺廟燒香拜佛時,有這幾點「禁忌」需要牢記,不要觸犯易惹禍
    到寺廟燒香拜佛時,有這幾點「禁忌」需要牢記,不要觸犯易惹禍,你們可知道是哪幾點啊?第一是對佛不敬,而是很有可能會給他人帶來麻煩,首先是拜佛前的準備,居然要去拜佛,我們就要對佛祖們有應有的尊重。第二就是燒香要注意的一些東西了,燒香的時候應該是左手拿香,並且還是要一次點燃,火燒得越旺就表示你的運道會越來越好,而在點完香之後,火要是還沒有熄滅,切記不要用嘴去吹,這就是對佛的不敬。
  • 念「觀音菩薩」名號時,牢記這兩點,功德更圓滿!
    當我們念觀音名號時,牢記下面兩點,功德更為圓滿,也更易與諸佛感應道交, 轉愁為喜。觀音菩薩名號由來「觀音」的由來,大約有兩種說法。一種來源於《楞嚴經》,其中說到「授記我為,觀世音號,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
  • 佛學知識:你可知道「合掌」的含義?
    虔誠合掌禮佛、拜僧的這一行為 又有著怎樣的功德與福報呢? 合掌的功德與福報 《佛說業報差別經》中說道「若有眾生,恭敬合掌,得十種功德」:
  • 佛教:拜觀音菩薩時,牢記這一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佛家認為,能於觀音像前虔誠禮拜,乃至誦經持咒,戒殺護生,尤其殊勝,具有大功德。拜觀音菩薩時,若能牢記下文這一點,功德將更加圓滿。我們從佛印與蘇東坡的一段典故說起,昔日佛印了元禪師外出遊化,機緣巧合,碰到了蘇東坡,於是兩人結伴而行。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更圓滿!
    經由佛法,令眾生了解人生與世界的真相,轉變心念,調整心態,開啟智慧,把自心從煩惱中解脫出來,這才是佛法存世的意義所在。換言之,燒香拜佛時,並不是你在佛前念念有詞,燒高香、大香就有功德,牢記下面三句話,常默念記誦,功德更為圓滿。其一,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因上努力,果上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