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前擺放花果,注意這四點,功德更圓滿!

2020-12-12 蓮荷居士

隨緣,結緣,點點「關注」吧!此文「一千二百餘字」閱讀預計需要4分鐘!

在佛前擺放瓜果、香花,都是很常見的敬佛禮儀,嚴格來講,這屬於供養法門。它是佛家接引眾生的善巧方便,也是眾生感念佛恩的方式。《大智度論》中說,於佛前能誠敬供養之人,得諸多福報;若能以無所求之心而行供養,則有功德。

那麼,供養花果的意義何在呢?我覺得對佛法稍有了解的人,大概都知道,花果表法「因果」。欲得善果,必先種善因,我們看到佛前的花果,就會提醒自己種善因、得善果。若能在擺放花果時,注意下面這四點,功德會更為圓滿。

其一,供品無好壞,重在恭敬心。

很多人覺得供養之物,數量要多,質量要上乘,才能令諸佛歡喜,自己的功德才大;相反,若只是供養一些實惠、質量也不好的花果,那麼福報也小。這些實際都是眾生心中的妄想,因為佛法歸根結底是心法,一切修行法門,都要看當下一念的發心。

假如這顆「心」是清淨、虔誠、平等的,那麼即使供養細微之物,也有無量的功德。譬如,《賢愚經》中所記載的貧女,以一盞油燈供佛,便蒙佛授記,未來當得作佛。但是,若心中充滿執著、妄想、顛倒,供養功德就是有限的。譬如,昔日梁武帝雖然耗費巨萬,齋僧布施,達摩祖師卻說他無功無德。所以,供品無好壞之別,重在恭敬心。

其二,供養時間應如法。

在家中佛堂擺放花果,最好在清晨上供,下午撤供。一方面,花果屬於消耗品,要常換常新。另一方面,佛門中持齋,有過午不食的傳統。

但是,我們要懂得,供養時間如法,也是在提醒我們自己,精進修行,牢記持齋的功德。《雜譬喻經》中就說,「一日持齋,有六十萬歲糧,復有五福。」並不是因為供品是給諸佛「享用」的,才會在正午之前上供。

其三,上供諸佛,下施眾生。

如果到寺院供養花果,屬於布施,一切供養之物由常住管理,我們再去取用就屬於犯盜劫。但是,在家中禮佛,供品若不處置,時間一久瓜果難免腐壞,花朵也會幹枯,影響到佛堂的清淨莊嚴。

從佛理來看,所謂「善財難捨」,既然已經布施供養,倘若怕浪費再取回來自己受用,本質上等於沒有布施。在我看來,莫若將上供諸佛之物,下施於困苦眾生。一方面令他們也與佛結緣,另一方面更能圓滿自己的供養功德。

其四,供桌上不能放雜物。

佛堂是三寶清淨地,一應陳設之物,務必以彰顯道場的清淨莊嚴為原則。所以,香案供桌要經常清潔擦拭,除去擺放的供品、香爐、燈燭,其它雜物都不能隨意放置。

花果可以根據數量碼放,形似佛塔,象徵收攝身心,一心向佛,不可隨意堆放。總而言之,佛前的供品越是莊嚴,越能令眾生對佛法生起信心,那麼你的功德也就越圓滿。我覺得既然發心請佛供養,就要保持供桌清潔,如此方具功德,否則犯了沾汙三寶的過失,反而是業障。

佛前擺放花果,功德自如法供養,如說修行中來。我們看到花,就知道自種善因,廣修四攝六度,《華嚴經》中就以花表法十波羅蜜。我們看到瓜果,就想到大乘佛果,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供養花果時,注意文中四點,功德更圓滿。南無阿彌陀佛。

嘈雜紛擾的塵世間,人生需要一雙看透假象的慧眼。

蓮荷居士每天帶你一起學佛悟道,破解人生迷局。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聯刪。作品均為作者原創,隨喜轉發。

相關焦點

  • 佛教:佛前「燒香」,牢記這2點,使你的功德更圓滿!
    對,佛前燒香的人最多,寺院請香處最是人滿為患。在很多人的潛意識中,進寺院就必須燒香,似乎是大家約定成俗的,如果誰不燒香,就會「得罪」佛菩薩,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了。佛菩薩是慈悲的,怎麼會為難眾生呢?你燒不燒香、做不做供養,都由你自己而定,功德在心不在形。
  • 佛前供花果,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在佛門裡,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這幾種供養方式,信眾選擇任何一種皆可,皆隨發心、功不唐捐。但我們應當明白的是,不論我們供養什麼,都不要帶著功利心向佛菩薩「索取」功德,意圖「賄賂」佛菩薩,帶著世俗之心禮佛,真是愚信。佛菩薩不缺我們的供養,我們所供養的東西,佛菩薩也不會吃。但之所以這樣做,一來是眾生為了表對佛菩薩的真誠恭敬心,是發心感恩。
  • 佛教:佛前「上香」,牢記這4點,圓滿你的功德!
    相信每個到寺院拜佛的人都有燒香的習慣,寺院裡都設有流通處,可供人購買佛教用品,如果我們要燒香,可以到流通處去「請香」。注意不能說「買」,寺院非世俗名利場所,說買賣會很不恭敬。不論我們在佛前供養什麼,都不是在於佛菩薩交易,佛菩薩更不會因為你供養了而保佑你,你不供養就開罪於你,佛菩薩慈悲為懷、心無分別,怎會有世俗功利心?供養不是做給菩薩看到,供養只是表我們的心中的恭敬,對三寶的感恩與信仰,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我們的利他心,捨棄內心的自私貪婪,其實是利益自己,而非佛菩薩受益。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四點,功德圓滿!
    《增一阿含經》中有載,過去佛世,信眾布施僧團飲食、衣物、臥具、湯藥,也即所謂「四事供養」。而佛入滅後,善男信女又將香、花、燈、果、水等物供養於佛前,以此感念佛恩,續佛慧命。這其中,水果可以說是最為普遍、常見的供品之一。佛前上供水果時,若能牢記下文這四點,功德圓滿!
  • 佛前供水果,注意這兩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不論我們佛前供養什麼,都不是做樣子,不是做給佛菩薩或者他人看的,不是自己供養越多越貴重就越容易得到佛菩薩加持,這種極端功利性的思想是迷信愚痴的,也是對佛法的嚴重誤讀。佛前做供養,不是必須的,不是與佛菩薩做交易或者對佛菩薩的「賄賂」,佛菩薩已經成就無上果位,什麼都不缺,又怎會因我們這些世俗虛幻之物而生分別?有這種念頭的人說明心量太小、智慧不夠。
  • 佛教:佛前燒香時,嘴裡「默念」這3句話,功德更圓滿
    在佛前燒香時,嘴裡默念這三句話,佛祖聽到,幫你實現的可能性會更大、而你所做的功德也會更圓滿。一、 佛祖能保佑父母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要知道在佛法之中,佛祖十分注意和極其重視孝道的傳播和傳承。如果你在佛前參拜時,多向佛祖請求保佑你的父母平安康樂,多向他祈求庇護你的父母。佛祖聽了不僅會身心愉悅,而且還會感嘆你的孝道,賞識你的品性。祈願讓已勞累半生的父母在享受天倫之樂,不可不說,若你在佛前多說這樣的話,你的功德會更加圓滿。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我國是一個佛教信仰人數眾多的國家,每逢初一十五,會發現寺院燒香的信眾總是人滿為患,人們都在搶著「做功德」,搶著為佛菩薩做供養。也有不少人根本不清楚供養的真實意義,只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風,這是不可取的,容易功利和迷信。
  • 佛前上供花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為了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和感恩,佛教信眾都會選擇在佛前廣作供養,比如供花、供果、供水、供香、供燈、供食等等。不論供養什麼,都是內心對佛菩薩的一片赤誠,是對自己往昔罪業的懺悔,更是要發願向佛菩薩學習,修清淨心、菩提心、平等心。但世人往往愚鈍迷信,將種種供養視為世俗社會上的交易,這就走錯路了。
  • 佛教:在家如何設佛堂?注意這幾點,功德更圓滿!
    但是,自己家比較不同於寺院清淨莊嚴道場,難以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在外觀上不必太過於苛求,但是一些必備的事項還是要注意,以免對三寶不恭敬,對自己也不好。在家如何設置佛堂?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首先,要有好的發心、善的發心,不要帶有功利性質。應帶著對三寶的至誠恭敬和清淨心供奉佛像,才可令自己受益。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不論是到寺院裡去,還是在自己的小佛堂,我們在禮拜諸佛菩薩的時候,往往都會選擇佛前供養,以表自己的誠心,增進自身的功德。那麼,佛前供養都可以供奉哪些東西呢?其實這個隨緣,看自己發心,沒有強制要求。功德不是以供養物品多寡計量的,而是看我們供佛的心,「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有好的發心就是最大的功德。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和大家談談這幾大供養中的「果供養」,談談它的法義及應注意的幾點常識。我們在佛前供果,這裡的水果就不一般了,它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
  • 佛前供燈,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供養的功德不是來自其數量的多寡,而是內心的清淨與平等。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佛前供燈,需要注意的幾點事項,讓你功不唐捐。佛前供燈,功德無量。一日供燈,三日供佛。在這裡,首先給大家講一則禪門故事。
  • 佛前供花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現代人學佛,最先接觸的佛教名相,肯定包括「功德」一詞。我們平時見到一些善行義舉,也會感嘆功德無量,並且會說一句「隨喜功德」。實際上,很多學佛人都希望依靠布施、供養等方式積累功德,廣結善緣。從佛理來看,布施與供養是一體兩面的關係,也就是說它們是同一行為的兩種說法。
  • 佛前供水果,這樣做,功德更圓滿!
    為表對佛菩薩的恭敬和感恩,佛教裡廣作供養,或佛前供花、供果、或供水、供燈,等等。許多人可能不解,為什麼要做供養呢?難道佛菩薩會吃嗎?佛菩薩當然不會吃,我們上供,供養的不止那外在的東西,而是我們的懺悔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不論佛前供什麼,一切功德皆來自內心。
  • 念「阿彌陀佛」聖號,牢記這3點,功德更圓滿!
    提到「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他似乎是佛教的一個代表。我們在寺院裡會經常看到這幾個字被寫在各個角落,也會常常從出家僧人以及信眾口中聽到這句佛號不離口。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簡要介紹一下關於「阿彌陀佛」的一些佛教常識,讓您對佛門的了解更深入,以及念這句佛號時應該注意的3點事項,讓您念佛的功德更圓滿。阿彌陀佛,梵文音譯,是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並非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娑婆世界的教主,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由釋迦牟尼佛說法。
  • 佛前供水果寓意很深,但要注意5點才有功德,最後一句影響你一生
    佛前供水果寓意很深,但要注意5點才有功德,最後一句影響你一生。我們知道除了在家供佛外,寺廟是我們親近三寶佛法僧的地方。除了常規的燒香拜佛供佛外,在世尊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十種供具供佛。佛前供水果寓意很深,但要注意5點才有功德,最後一句影響你一生:一、供佛的水果要清洗乾淨鑑因法師回答:「用水果供佛,很要緊的是一定要先洗乾淨,尤其不需削皮的水果例如蕃石榴、楊桃等,更要洗乾淨。不可一買來就供在佛前,這樣很不恭敬。
  • 佛教:家裡設佛堂,注意這幾點,功德圓滿!
    那麼,家裡設置佛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呢?注意這幾點,福德圓滿!首先,設置佛堂要證得家裡其他人的同意,不能因此鬧得家庭不和睦,那就有違設佛堂的初衷了。家人同意後,選擇佛堂的位置,最好單獨設置一間,不要設在臥室裡,位置最好對著門口,陽光充足,儘量不挨著廚房、衛生間之地,因為這些地方是不清淨的,對佛菩薩也是有失恭敬的。
  • 佛教:做到這2點,佛前供燈、供花,供果才有功德
    儒家、道家、佛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這三種文化又相互影響,需要我們繼承。對於信仰佛教的人,瞻禮佛像時,總能升起心中無限的歡喜心,內心總能安住片刻的澄淨。很多人也會在家裡擺一尊佛像或者貼有佛菩薩的畫像,一則是對佛菩薩的至誠,恭敬心,二則是希望能夠得到佛菩薩保佑,事事順心,萬事如意,能夠得到吉祥利益。
  • 佛前供花、供果、供水的功德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佛前供花、供水、供水這三種供養的功德福報。一、佛前供花自古以來,佛教就與花有著很深的因緣。比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徵佛菩薩的聖潔,故以蓮花作為佛教的聖花。佛陀涅槃時,天人更以曼陀羅等種種珍貴的花來供養。除此之外,佛教經典中以「華」指代「花」,如《妙法蓮華經》。佛教裡也有許多與花有關的典故,比如拈花微笑、天女散花等等。以花供佛,功德殊勝。供花是佛教最提倡的供養方式之一。因為花清淨、美麗,最能代表人們的恭敬虔誠之心。「今生貌美為何因?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3點「禁忌」,功德無量!
    一般信眾到寺院拜佛,都會選擇在佛前做些供養,以積攢功德。那麼佛前供養都有哪幾種呢?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食、供樂等等。每一種供養不論多寡,發心真誠即是功德。佛前供香,香代表「戒定真香」,告誡大眾要持戒精進。佛前點燈,寓意照破無明黑暗,點亮智慧與光明。「佛法在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和大家談談佛前供水果,應知的3點「禁忌」,幫助大家積攢功德。南無阿彌陀佛。
  • 佛前上供水果,這2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經常去寺院的信眾應該會發現,寺院殿堂內佛菩薩像前總是整齊地擺放著各種各樣的供品。許多善信也常常會選擇在初一、十五或者寺院舉行法會時做供養,以修功德。佛門裡供養方式比較多,常見的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