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和感恩,佛教信眾都會選擇在佛前廣作供養,比如供花、供果、供水、供香、供燈、供食等等。不論供養什麼,都是內心對佛菩薩的一片赤誠,是對自己往昔罪業的懺悔,更是要發願向佛菩薩學習,修清淨心、菩提心、平等心。但世人往往愚鈍迷信,將種種供養視為世俗社會上的交易,這就走錯路了。以功利心供養佛,有福德,但無功德。
佛前種種供養,利益的不是佛菩薩,而是我們自己。供養是佛教裡佛菩薩度化世人的一種善巧方便法,每一種供養都有它深刻的寓意和表法,比如佛前供水,寓意眾生修行要不染汙垢雜塵,一心清淨持戒,才能有所成就。
供養本身沒有什麼玄妙,是它的法義使眾生受益。佛前每一種供養都有它帶來的殊勝功德。本文,小編就佛前供養花和果,來談談它們的妙不可言的功德。佛前上供花果,牢記「因果」兩字,功德不可思議。
「花」一直以來都在佛教裡享有盛譽,佛教裡關於花的俗語也非常多,比如「天女散花」、「花開見佛」,佛陀出生、成道、說法、涅槃時更有天人散花,諸天讚嘆。佛教裡許多菩薩的寶座或者手持也常有蓮花。「花」代表的是善良清淨,是人間至美,是善的「因」,是成佛的種子。好花結善果,沒有好因也必然不會結出好果。佛前供養鮮花,一者令聞者內心緩緩生香,去濁顯清,心生法喜,更助益精進修行。
寓意修行的好「因」,我們在佛前供養的鮮花要選擇氣味清新,無毒無害的吉祥之花,讓人聞之就感覺到沁人心脾,無比舒適。不要選用枯萎的鮮花,多餘的、或者枯萎的花瓣要及時去除。當然,因為鮮花保質期非常短,我們也可選用塑料花、永生花來供佛,注意定期清理灰塵,以保持潔淨。
佛前上供水果,這裡的「果」寓意佛教裡修行所要成就的圓滿佛果。信佛不如學佛,學佛不如成佛,我們修行不單是要解決當下的煩惱困惑,更要出離三界,不住輪迴,離苦得樂,究竟解脫,如佛菩薩般圓成無上正等正覺。佛教分大乘和小乘,小乘主要是藏傳佛教修行最終成就的羅漢果位,即自己修行、自己解脫。大乘佛教最終成就的是菩薩果位和佛果位,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但自己成佛,還要幫助其他苦難眾生解脫。
佛前供養水果,意在提醒信眾要以成佛這個目標時刻提醒警示自己,努力精進修行,永不懈怠、慎勿放逸。因此,我們在佛前上供的水果不可選用壞的腐爛變質的水果,寓意、表法不好。
佛法就是因果,我們信佛不是迷信佛菩薩的神通,而是學佛菩薩的慈悲和智慧,種好善因,命運自然改變。如果你自己不畏因果,而造惡業,惡果現前,求神拜佛,佛菩薩再想幫你,也有心無力。因為「神通不敵業力」,你自己的惡業,誰都幫不了你,你自己的惡債,誰都無法幫你償還。因此,不要待惡果現前了,去「臨時抱佛腳」,那都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罷了。
佛前供養花果,更重要的就是要我們明因識果,不造惡業。命運的真相就是因果,當一個人明白了因果,也就不會有什麼想不通的事了。明白了因果,也就懂得了如何去把握和改善自己的命運。要想得到,就必須要去付出,妄想燒燒香磕磕頭,就坐享其成、不勞而獲,那不是佛法,那是迷信無知。
佛菩薩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而不在那高高的廟堂上。當我們開始積極努力、廣行善業的同時,福報和好運就已經在來的路上。「為善最樂,常做善事心清淨」,願大家都能敬畏因果,功德圓滿。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