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供花果,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2020-12-17 明月天心

經常去寺院的信眾應該會發現,佛菩薩像前總是供奉著各種各樣的物品,比如鮮花、水果、清水、燈燭、香支等等。許多人也會覺得能在佛前做供養也是為自己培福謀福的無上法緣,並非常珍惜,尤其是初一十五或者佛菩薩紀念日的時候,寺院裡總是會迎來諸多前來供佛之人。在佛門裡,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這幾種供養方式,信眾選擇任何一種皆可,皆隨發心、功不唐捐。

但我們應當明白的是,不論我們供養什麼,都不要帶著功利心向佛菩薩「索取」功德,意圖「賄賂」佛菩薩,帶著世俗之心禮佛,真是愚信。佛菩薩不缺我們的供養,我們所供養的東西,佛菩薩也不會吃。但之所以這樣做,一來是眾生為了表對佛菩薩的真誠恭敬心,是發心感恩。二來是作為佛教渡人的善巧方便法,以此來培養大眾的布施利他心,以廣種善因、修福修慧。

就像佛前供水,代表修持清淨平等心;佛前供香 代表皈依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佛像供燈,代表照破世間無明黑暗,點亮智慧一樣,佛前供花果也有更深的法義指引眾生修行。那麼,佛前供花果有什麼特殊含義,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佛前供花果,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首先,我們要明白佛前上供「花果」其中的深意。「花」自古以來都與佛教有著甚深的淵源,佛教中許多佛菩薩出生、成道、涅槃都會有天女散花、諸天讚嘆。也有菩薩的寶座是以蓮花化身。我們學佛誦讀的經典《妙法蓮華經》中的「蓮華」其實就是指「蓮花」。花清淨端嚴美好,給人善意和溫暖,佛前供花,以莊嚴佛菩薩寶像,是對三寶的恭敬,也會令大眾心生無量法喜。

佛前供花,「花」代表善因,勸人修善、行善積德,「果」,則代表善果,花開結果,善因結善果,意在告誡世人,要想命好有福,須得敬畏因果、戒惡修善。除此之外,佛前供「水果」,還有一層深刻含義。「果」也代表修行的果位,佛教將修行成就者的果位分為阿羅漢、菩薩和佛,這三大階位,都是非常殊勝的,其中,「佛」果位福慧兩足尊、最為圓滿,也是諸多修行人想要成就的。故而佛前供「果」可時刻提醒大眾努力精進修行,慎勿放逸、如救頭燃。

那麼,佛前供花果,應該注意什麼呢?佛前供花,我們可以供鮮花,只要氣味新鮮的花,比如百合、康乃馨、玫瑰、向日葵等等都可以,但考慮到鮮花花期比較短,且價格比較昂貴,一般家庭消受不起,所以我們也可以選擇供奉永生花、塑料花等,只要我們心中有誠意、敬意,功德大小都一樣。只要我們要注意保持潔淨,定期擦拭,使其不染灰塵。若要供養鮮花,可以選擇在佛菩薩紀念日或者逢初一十五來供養。

佛前供果,首先要保證水果的新鮮,不要用過期的或者已經腐爛變壞的水果,哪怕有一點點兒變質,也不要粗心大意,我們對佛的恭敬和用心儘量不要捨去一分。如果水果有壞的,其表法就完全不一樣了,壞果寓意壞的果報、壞的修行,是對三寶嚴重的不恭敬,也難以使人生起法喜心。水果的數量沒有要求,隨自己發心,不要求多求貴,一般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桃子、桔子、梨等等皆可。但是那種帶有異味的水果,如榴槤,既貴,味道又刺鼻,大多數人很難接受,最好不要拿來上供。

水果上供前記得用清水清洗感覺,在盤子裡擺成好看、吉祥的「造型」。我們上供一般都是早上上供、傍晚收供,當然水果也可以兩三天一收供。水果收回來不要放置不顧,可以自己食用或分享給他人,都是不錯的「福果」。收供後,及時把盤子撤掉收置一處,以便下回使用,但切記不要將空盤置於佛前。

感恩您的閱讀與分享,祝您福慧圓滿、六時吉祥。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前供花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現代人學佛,最先接觸的佛教名相,肯定包括「功德」一詞。我們平時見到一些善行義舉,也會感嘆功德無量,並且會說一句「隨喜功德」。實際上,很多學佛人都希望依靠布施、供養等方式積累功德,廣結善緣。從佛理來看,布施與供養是一體兩面的關係,也就是說它們是同一行為的兩種說法。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不論是到寺院裡去,還是在自己的小佛堂,我們在禮拜諸佛菩薩的時候,往往都會選擇佛前供養,以表自己的誠心,增進自身的功德。那麼,佛前供養都可以供奉哪些東西呢?其實這個隨緣,看自己發心,沒有強制要求。功德不是以供養物品多寡計量的,而是看我們供佛的心,「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有好的發心就是最大的功德。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和大家談談這幾大供養中的「果供養」,談談它的法義及應注意的幾點常識。我們在佛前供果,這裡的水果就不一般了,它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
  • 佛前供燈,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為了表示對佛法僧三寶的恭敬,也為了回報佛菩薩恩情,人們一般在寺院禮佛時都會選擇做供養、廣做功德,比如常見的佛前供香、供花、供果、供燈、供水、供樂等等。其實也並不是佛菩薩需要眾生的供養,而是藉此方便法,培養大眾的慈悲喜舍心、平等利他心。
  • 佛前供「花果」,這幾點禁忌,千萬要注意!
    經常去寺院燒香拜佛的人應該都知道,佛門裡有多種供養行為,可以幫助信眾培福修慧、廣做功德。比如佛前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水、供香、供樂等等。有人問,我們給佛菩薩上供,佛菩薩會吃嗎?如佛前供水,寓意清淨平等;佛前供燈,寓意照破黑暗無明,點亮光明和智慧,等等。那麼佛前供花果,又有什麼寓意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佛前供「花果」,這幾點禁忌,千萬要注意!首先,我們應了解一下佛前供花果的法義。「花」自古以來都與佛教有著深刻的淵源。佛陀釋迦牟尼佛出生、成道、涅槃,都有天女散花為之讚嘆。許多佛菩薩的寶座也都是蓮花。
  • 佛教:家裡設佛堂,注意這幾點,功德圓滿!
    那麼,家裡設置佛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呢?注意這幾點,福德圓滿!首先,設置佛堂要證得家裡其他人的同意,不能因此鬧得家庭不和睦,那就有違設佛堂的初衷了。家人同意後,選擇佛堂的位置,最好單獨設置一間,不要設在臥室裡,位置最好對著門口,陽光充足,儘量不挨著廚房、衛生間之地,因為這些地方是不清淨的,對佛菩薩也是有失恭敬的。
  • 佛教:佛前擺放花果,注意這四點,功德更圓滿!
    在佛前擺放瓜果、香花,都是很常見的敬佛禮儀,嚴格來講,這屬於供養法門。它是佛家接引眾生的善巧方便,也是眾生感念佛恩的方式。《大智度論》中說,於佛前能誠敬供養之人,得諸多福報;若能以無所求之心而行供養,則有功德。那麼,供養花果的意義何在呢?
  • 佛前供水果,注意這兩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不論我們佛前供養什麼,都不是做樣子,不是做給佛菩薩或者他人看的,不是自己供養越多越貴重就越容易得到佛菩薩加持,這種極端功利性的思想是迷信愚痴的,也是對佛法的嚴重誤讀。佛前做供養,不是必須的,不是與佛菩薩做交易或者對佛菩薩的「賄賂」,佛菩薩已經成就無上果位,什麼都不缺,又怎會因我們這些世俗虛幻之物而生分別?有這種念頭的人說明心量太小、智慧不夠。
  • 佛教:佛前供水,注意這幾點,功德無量!
    比如佛前供花果,「花」代表善因,「果」代表善果,這意在告誡眾生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斷一切惡習、修一切善法。佛前供香,香為「戒定真香」,香支一燃,三界受益,佛法之利益傳遍虛空法界,令一切眾生燻修。佛前點燈,寓意照破世間無明黑暗,點亮智慧心燈。那麼,佛前供水又是何表法呢?如何供水才如理如法呢?本篇文章,小編為您解答。佛前供水,注意這幾點,功德無量!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我國是一個佛教信仰人數眾多的國家,每逢初一十五,會發現寺院燒香的信眾總是人滿為患,人們都在搶著「做功德」,搶著為佛菩薩做供養。也有不少人根本不清楚供養的真實意義,只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風,這是不可取的,容易功利和迷信。
  • 注意這幾點,功德更圓滿!
    但是,自己家比較不同於寺院清淨莊嚴道場,難以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在外觀上不必太過於苛求,但是一些必備的事項還是要注意,以免對三寶不恭敬,對自己也不好。在家如何設置佛堂?注意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首先,要有好的發心、善的發心,不要帶有功利性質。應帶著對三寶的至誠恭敬和清淨心供奉佛像,才可令自己受益。
  • 佛前上供花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以功利心供養佛,有福德,但無功德。佛前種種供養,利益的不是佛菩薩,而是我們自己。供養是佛教裡佛菩薩度化世人的一種善巧方便法,每一種供養都有它深刻的寓意和表法,比如佛前供水,寓意眾生修行要不染汙垢雜塵,一心清淨持戒,才能有所成就。供養本身沒有什麼玄妙,是它的法義使眾生受益。佛前每一種供養都有它帶來的殊勝功德。本文,小編就佛前供養花和果,來談談它們的妙不可言的功德。
  • 佛教:佛前「燒香」,牢記這2點,使你的功德更圓滿!
    對,佛前燒香的人最多,寺院請香處最是人滿為患。在很多人的潛意識中,進寺院就必須燒香,似乎是大家約定成俗的,如果誰不燒香,就會「得罪」佛菩薩,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了。佛菩薩是慈悲的,怎麼會為難眾生呢?你燒不燒香、做不做供養,都由你自己而定,功德在心不在形。
  • 佛前供水果,這樣做,功德更圓滿!
    為表對佛菩薩的恭敬和感恩,佛教裡廣作供養,或佛前供花、供果、或供水、供燈,等等。許多人可能不解,為什麼要做供養呢?難道佛菩薩會吃嗎?佛菩薩當然不會吃,我們上供,供養的不止那外在的東西,而是我們的懺悔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不論佛前供什麼,一切功德皆來自內心。
  • 佛教:佛前上供「花果」,這幾點常識,要謹記!
    我們要明白,不論自己供養什麼,佛菩薩是不會用的,所以我們切莫有和菩薩做交易的打算,信佛不是搞賄賂,佛菩薩不會因你供養的多寡或者貴賤而生分別心、區別對待。經典裡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 佛教:佛前燒香時,嘴裡「默念」這3句話,功德更圓滿
    但是你知道嗎?在佛前燒香時,嘴裡默念這三句話,佛祖聽到,幫你實現的可能性會更大、而你所做的功德也會更圓滿。一、 佛祖能保佑父母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要知道在佛法之中,佛祖十分注意和極其重視孝道的傳播和傳承。
  • 佛教:佛前「上香」,牢記這4點,圓滿你的功德!
    不論我們在佛前供養什麼,都不是在於佛菩薩交易,佛菩薩更不會因為你供養了而保佑你,你不供養就開罪於你,佛菩薩慈悲為懷、心無分別,怎會有世俗功利心?供養不是做給菩薩看到,供養只是表我們的心中的恭敬,對三寶的感恩與信仰,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我們的利他心,捨棄內心的自私貪婪,其實是利益自己,而非佛菩薩受益。
  • 注意這幾點,功德無量!
    有些信眾的家距離寺院相對比較近,來往方便,這還好說。但也不乏一些善信來往寺院路途遙遠,又因家中瑣事比較多,想去寺院培植功德,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在自己家裡設置一個小佛堂,以便於自己日常早晚課誦,精進修行。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談談,在自己家設置佛堂,應該注意的幾點常識,以助益大眾修行的功德!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四點,功德圓滿!
    而佛入滅後,善男信女又將香、花、燈、果、水等物供養於佛前,以此感念佛恩,續佛慧命。這其中,水果可以說是最為普遍、常見的供品之一。佛前上供水果時,若能牢記下文這四點,功德圓滿!第一點,供養不在量,而在於發心。也許有人會覺得,供養幾隻水果,數量不多,也不值錢,所得功德福報也就有限。
  • 佛前供水果寓意很深,但要注意5點才有功德,最後一句影響你一生
    佛前供水果寓意很深,但要注意5點才有功德,最後一句影響你一生。我們知道除了在家供佛外,寺廟是我們親近三寶佛法僧的地方。除了常規的燒香拜佛供佛外,在世尊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十種供具供佛。佛前供水果寓意很深,但要注意5點才有功德,最後一句影響你一生:一、供佛的水果要清洗乾淨鑑因法師回答:「用水果供佛,很要緊的是一定要先洗乾淨,尤其不需削皮的水果例如蕃石榴、楊桃等,更要洗乾淨。不可一買來就供在佛前,這樣很不恭敬。
  • 佛前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我們經常去寺院會發現,寺院裡佛菩薩聖像前總是供奉著各種各樣的物品,比如鮮花、水果、燈油、香支、大悲水,以及齋食,等等。為什麼要供這些東西?供這些東西,佛菩薩會食用嗎?相信很多人有此疑惑。其實,佛前所供物品,是為了培養眾生的布施心,以此修養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