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位「新零售」,流量焦慮下OTA入局旅遊門店大戰 | 鈦媒體深度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鈦媒體註: 清明假期剛剛開始,五一小長假的機票已經搶不到了。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有哪些短途旅遊計劃?又會選擇什麼樣的旅遊產品?

在國人火爆的出遊需求刺激下,已經有不少焦慮流量變現的網際網路OTA開始調轉槍口,入侵線下門店。一場「旅遊門店大戰」即將展開。

最近,上海沉寂了很久的「旅遊一條街」再次熱鬧了起來。

在人民公園與西藏中路的周邊一公裡範圍內,分布著近百家旅遊線下門店,其中既包括眾信、國旅、錦江旅遊、金旅(原中青旅)等傳統旅行社門店,還包括攜程、驢媽媽等網際網路企業的線下店。

而在廣州江南西一帶數百米的街道兩旁,同程旅遊、攜程旅遊、南湖國旅、金馬國旅、春秋旅遊、廣之旅、途牛旅遊等線上線下的品牌也扎堆入駐。

線上流量成本的激增,迫使OTA不得不到線下尋找流量入口。借著「新零售」的東風,曾經被視為落後生產力的旅遊線下店,再次成為OTA的關注對象,「滑鼠+水泥」的模式逐漸興起。

純線下旅行社大量倒閉,OTA門店快速補位

過去一年,中國的旅遊市場繼續維持了高速增長,成長前景十分可觀。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的統計數據,2018年全年國內旅遊人數55.39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0.8%;入出境旅遊總人數2.91億人次,同比增長7.8%;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5.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5%。

但與繁榮的旅遊消費市場相比,旅遊企業的日子卻並不好過。

據啟信寶方面提供的數據,2015年至2018年間,旅遊行業吊銷註銷企業數分別為1283、3013、2313、4285。今年形勢更為嚴峻,截止到3月份,就有3006家企業吊銷或註銷。

數據來源:啟信寶

純線下旅行社正在大量倒閉。特別是以短線周邊遊為主營業務的線下門店,正在OTA的擠兌下喪失優勢。

由於產品供給的單一,服務水平與體驗度難以滿足年輕消費者需求,線下企業服務對象也僅限於老年客群與跟團遊。而隨著網際網路的衝擊,很多標準化旅遊產品越來越透明化,壓縮了部分依賴灰色收入的傳統旅遊業者的利潤空間。

攜程旅遊人民廣場店的店長邢豪斌已經做了10多年的旅遊加盟店,他向鈦媒體表示,網際網路與OTA給線下的衝擊,影響最大的是一日遊、兩日遊這類的旅遊產品。而這些產品手續繁瑣,利潤也只有十幾到二十塊錢,算上人工成本與物業成本,實際上一直在賠錢。而低利潤也拉低了服務水平,造成惡性循環。「這些商品的售賣,效率遠遠不及OTA」。

多年來,客群產品單一、利潤微薄、服務水平低下是很多旅遊企業的通病,惡性循環之下傳統旅遊線下店的生存環境一直在惡化。

但這並不意味線下店沒有價值。事實上,2015年以來,那些曾高喊著「顛覆線下」的OTA,都分別開始擁抱線下。

例如早在2015年就開始拓展線下門店的途牛,也在2017年底明確的調整了門店策略。(詳見鈦媒體前文:連虧3年的途牛能否迎來新的拐點?)途牛線下投入不菲。據財報披露,途牛去年一年裡新增了345家門店,截至2018年12月31日,擁有509家自營門市。

而自2015年初就布局線下店的驢媽媽,全國範圍內也超過了1100多家.

2017年開始,攜程將旅遊百事通與去哪兒系的線下門店整合完畢後,也籌劃自己的品牌店。目前,已實現在全國278個城市的布局,總數達到7000多家,並將渠道下沉至三四線城市,甚至是縣級城市。

絕佳的返場時機:新零售概念興起

近兩三年的摸石頭過河,讓OTA們認清一個現實:在線旅遊雖然普及度越來越高,但對於整個旅遊市場規模不超過15%,佔比不大。而且在中西部等低線城市的滲透率更低。

也就是說,時至今日超過七成的人仍然選擇線下下單、購票、消費。

對此,在線旅遊服務商們都清楚,僅僅靠線上的滲透是不夠的。「消費這件事情,很難把它區隔成純粹的線上或線下。」 攜程旅遊渠道事業部總經理張力對鈦媒體表示。

「網際網路就是一個工具,不能把客人分成線上客人和線下客人。旅遊是是一個無形產品,標準化程度低。尤其是長線旅遊類的產品,很難僅通過線上就把產品服務都做好。所以說客人對線下這種依賴,尤其是對於業務員的那種諮詢服務的需求還是很強烈的。」

早在2015年、2016年,就有不少OTA開始布局線下門店。但由於缺乏完整的商業邏輯,OTA的線下門店發展大多緩慢。

而2018年,新零售的概念被提出,與傳統的零售模式不同,新零售天然帶有網際網路基因,OTA們意識到,機會來了。與此同時,線下勢力也看到了網際網路帶來的交互變革,從抗拒合作轉變為期待OTA的介入,雙方一拍即合。

「原本以為,攜程是我一輩子的對手。」邢豪斌對鈦媒體感慨道。他做了十幾年傳統旅行社的加盟店,OTA的出現與普及,讓只做跟團遊的旅行社門店被迅速邊緣化。「我作為一個傳統的經營者,非常痛恨攜程」。

不過,當攜程公布了線下品牌店計劃後,邢豪斌快速選擇加入。邢豪斌很清楚在線旅遊企業的流量焦慮,但他更希望OTA的加入能夠真正改變線下業態。他交了1萬塊加盟費、3萬元保證金,先後在上海松江、中山公園與人民廣場加盟了3家攜程品牌店。

邢豪斌向鈦媒體表示,機票、酒店等產品已經被OTA標準化了,並將年輕用戶在線上截流,同時很多旅遊度假產品的在線化又壓縮了線下旅行社的利潤。而旅遊市場的產品供應與底層的服務人員素質又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OTA需要線下,我們也需要OTA。」

要流量,更要轉化

在全行業流量紅利的下行的背景下,OTA們對線下渠道的期待,已經從單純的流量獲客思路,轉變為提高轉化。對此,張力表示,智慧型手機的銷量與擁有人數的雙重放緩其實就意味著流量紅利的消退,線上獲客的天花板已經顯現。相比於單純的獲客數,如今的企業都已經認識到交易用戶轉化的問題。

其中,最主流的選擇還是投放熱門綜藝節目以期望在年輕用戶當中拓展認知,即途牛、驢媽媽、同程等品牌口中的T2O泛娛樂化營銷模式。

在這波所謂的T2O營銷熱潮中,途牛衝在了最前面,除了啟動周杰倫和林志穎雙代言,還瘋狂贊助最熱門的綜藝節目如《爸爸去哪兒》、《非誠勿擾》、《奔跑吧兄弟》、《花樣姐姐》、《最強大腦2》、《中國好聲音》,還成立了影視公司打造「90後」旅遊真人秀《出發吧我們》等節目。光是贊助第四季《奔跑吧兄弟》就花掉了1.45億人民幣。

驢媽媽則贊助了《報告!教練》、《貝爾大冒險》、《媽媽咪呀》、《歡樂喜劇人》等綜藝節目;而同程則聯合騰訊視頻推出網絡劇《世界辣麼大》。攜程儘管堅持不花巨資不冠名的原則,也同樣參與了《火影情報局》、《曉松奇談》等綜藝節目,並植入了《漂洋過海來看你》等電視劇。

雖然各家都花了不少投入,但卻往往只是在10多億國人的電視機前混個臉熟,實際的獲客與轉化效果卻不理想。轉化差帶來的盈利難題,已經在OTA中普遍存在,讓企業不堪重負。

以途牛為例,自2014年上市後,一度堅持以虧損換市場的增長方式,導致途牛連續三年的虧損額分別達到4.6億、14.6億和24億元人民幣。最終在多方壓力下,途牛有意識的減少了品牌營銷的費用,。以2017年途牛二季度為例,其運營費為5.292億元人民幣(合7810萬美元),較2016年同期下降41.1%。銷售與市場營銷費用為2.219億元人民幣(合3270萬美元),同比下降64.3%。

攜程CEO孫潔早在2017Q3財報電話會議上就提及,中國旅遊度假行業的在線滲透率仍然很低,線下門店對攜程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可以幫助攜程提供更細緻的服務,以及轉化難以通過線上渠道獲取的客戶。

目前來看,與線上相比,線下的轉化效果更為直觀。「因為客人一般只有在有明確的出遊計劃時才會選擇到線下店諮詢,而店員的表現將直接關乎客人的出遊決策」。

鈦媒體了解到,目前攜程旗下24個分公司、108個縣市的門店,絕大部分處於絕對盈利的狀態,剩下小部分門店還處於持平狀態,因為開門營業的時間尚短,不足一年,正處於積極拓展業務、佔據市場的階段。

攜程旅遊渠道事業部針對北上廣深四個超一線城市的攜程旅遊門店進行了數據分析,綜合所有情況後發現,在上海,雖然在經營門店的過程中支出費用較高,但基於產品的豐富度、門店的專業性,對於用戶的吸引力也相對較高,陌客主動上門的佔比也很高,其月平均坪效名列四城之首,達到了2.6萬元左右。

據張力介紹,進店客人的轉化率一般都在百分之幾十,而好的門店可以達到40%到50%。與之相比,線上的轉化率只有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有的甚至只有千分之幾。

「而在低線城市,門店的獲客成本更低」,張力表示,很多店長根本都不需要刷單與鋪廣告,依靠位置優勢與熟客經營就能夠有不錯的收益。比如,攜程旅遊蒙自路門店,月坪效高達5.4萬元。

OTA喊了多年的「滑鼠+水泥」,是否升級了旅遊零售?

能夠看出,在這波線上與線下的融合與此前的O2O浪潮又有很大不同,各方的訴求點與認知也有了新的變化。

「OTA要轉化,線下渠道求客流,雙方不再是你死我活」。周海濤認為,線上線下能否真正實現融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雙方能否推動門店運營效率與線下旅遊產品的升級。

在張力眼中,這波所謂的升級當中,OTA向線下輸出的是產品與體系。張力對鈦媒體表示,OTA作為線上平臺,應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滿意度得觸及到線下,這是一個趨勢。」

「我們也詳細了解了盈利門店的銷售情況,發現盈利狀態越好,利潤越高的門店,其銷售的跟團遊和定製遊產品數量佔比非常大。」張力說道。

以跟團遊為例,張力發現目前能夠獲得用戶認可的高溢價的產品都是附加了定製服務的長線產品。「跟團遊未必過時,只是市場中缺乏能夠擊中消費者痛點的旅遊產品。」

而在此基礎上,線下門店勢力的運營思路也在調整。邢豪斌對鈦媒體表示,與此前運營的加盟店相比,他現在運營的三家攜程品牌店中已經轉變了思路:產品以長線旅遊尤其是出境遊為主。其中,既有跟團遊,也包括半自助遊、定製遊等高溢價產品。

那麼,這樣的高端產品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例如中高端歐洲遊,售價就能夠買到16000到17000。高端團採取一價全包的模式,一般會保留15%的空座率保證遊客的乘坐體驗。他加盟攜程的松江店一年的營收是1600萬;去年5月開張的中山公園店目前完成了2680多萬的營收。

據張力披露,2018年攜程旅遊淮海東路門店承接了一單業務,峇里島定製遊,人數高達536人,最終成交金額超過450萬。而今年3月初遼寧錦州古塔公園店的一單定製遊業務,成交金額將近1200萬,抵住了很多門店一年的交易額。「從後臺交易數據來看,全國各地超60萬元的定製遊訂單幾乎每天都在產生。」

除了產品賦能,張力認為,線下常年缺乏健全的服務人才培養體系,也是此前旅遊糾紛頻出的重要原因。為此,攜程還專門為年輕的加盟者們開設了「攜程門店學院」。不過,張力也坦言,人才體系只是基礎。

雖然門店大戰再次炒熱了旅遊的線下渠道,但按照新零售的標準來看,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提升。特別是這一市場中,已經存在不少差異化的口碑老品牌,比如凱撒旅遊、中青旅等。

張力認為,OTA做門店現在還是初級階段,旅遊線下門店的未來其實是一個偏服務和諮詢的互動、體驗、交互中心,而不是簡單的商品售賣。這就要求線下店不但增加與周邊社區的互動鞏固老客聯繫新客,並且利用VR、AR等科技元素輔助提升進店體驗。「這才是下一輪門店升級的努力方向。」(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高夢陽,編輯/趙宇航)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在線旅遊變「新零售」 攜程、途牛、同程開啟線下門店大戰
    來源:鈦媒體早在2015年就有不少OTA(在線旅行社)開始布局線下門店。但由於缺乏完整的商業邏輯,這些門店發展大多緩慢。而2018年,「新零售」概念火爆,再度掀起門店大戰。鈦媒體註:清明假期剛剛開始,五一小長假的機票已經搶不到了。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有哪些短途旅遊計劃?又會選擇什麼樣的旅遊產品?
  • 環形燈下的新流量生意|鈦媒體特寫
    與這些明星企業家自帶流量光環相比,中小企業的老闆若想直播帶貨,就沒有那麼容易,他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獲取流量。2020年6月,鈦媒體在廣州的一家MCN培訓機構教室裡看到23位工廠老闆在上課,他們努力學習著直播。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大量中小企業遭遇危機,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尋找新的突破口。
  • 微信直播,這裡的戰場「靜悄悄」|鈦媒體深度
    一位服裝批發市場的檔主對鈦媒體表示,在這裡檔口就相當於品牌,她在微信裡維繫了大約2萬名客戶,平時微信通知客戶新品信息,客戶來線下挑選款式批發服裝。而有了直播間後,客戶可以直接在微信直播間裡挑選款式,這讓她能更實時的做一些to B服務。
  • 旅遊新零售風口下,傳統旅行社轉型該怎麼做?
    卡位「新零售」,OTA入局旅遊門店大戰經過近兩三年「摸石頭過河」的經驗,OTA們發現:中國在線旅遊整體滲透率較低,目前約為10%左右,即便如旅遊業發達地區——江浙滬也只有不到40%;此外,隨著旅遊消費升級
  • 旅遊新零售風口下,傳統旅行社轉型該怎麼做?
    卡位「新零售」,OTA入局旅遊門店大戰 經過近兩三年「摸石頭過河」的經驗,OTA們發現:中國在線旅遊整體滲透率較低,目前約為10%左右,即便如旅遊業發達地區——江浙滬也只有不到40%;此外,隨著旅遊消費升級,在線旅行社面臨獲客成本上漲,以及中西部、二三線城市多數人尚未享受到在線服務的便捷與人性化
  • OTA戰火從線上燒到線下 傳統旅行社遭殘酷擠壓
    隨著線上格局已定、流量難以獲得新突破,OTA(在線旅遊社)紛紛試水線下市場,由此帶來的是對傳統旅行社的殘酷擠壓。近日,攜程將在北京開設30家線下門店引起業界高度關注,此舉或給線下帶來不小的衝擊。事實上,同程、驢媽媽、途牛等各大OTA早就試水線下業務,伴隨著O2O、新零售概念的火爆,OTA線下大戰或一觸即發。業內人士分析認為,2017年將是線上旅行社大規模向線下集中滲透的一年,這將影響到旅遊行業的整體格局。
  • 攜程門店總數將達3000家 OTA加速擁抱旅遊新零售
    12月17日消息,新零售的浪潮之下,各大在線旅企開始加碼對線下門店的布局,旅遊行業線上線下融合的趨勢愈發明顯。「未來,相信只有符合新零售理念的門店才會在競爭中勝出。」而線下門店在雙11等節點取得的成績也驗證了攜程押注門店的做法是正確的:今年1到8月份,攜程旗下三品牌門店攜程旅遊、去哪兒旅行、旅遊百事通的出團銷售額突破100億元,比2018年提前4個月實現百億目標。雙11期間,攜程門店單日銷售額突破1億元,線下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達800%,線下門店的增長速度超過線上。
  • 中國計程車的新戰爭 | 鈦媒體深度
    截止鈦媒體App發稿,這一模式正在西安落地,後續將在瀋陽、徐州、南京等城市推廣。各路玩家的出手,讓計程車這個一直沉寂的行業再度熱鬧起來。但是和之前競爭堪稱慘烈的網約車大戰不同,這一次網際網路平臺主要面對的不是C端用戶的爭奪,而是在上次大戰中一度被拋棄的傳統計程車公司。這是網約車市場增長進入瓶頸後,平臺能夠找到的為數不多的、新的增量市場。
  • 【鈦坦白】新零售,線上線下結合不是說的那麼簡單
    點擊連結,註冊成為鈦媒體Pro專業版用戶,可以免費參與鈦坦白在線課,與鈦客直接交流,並查看豐富的專業數據和信息:http://www.tmtpost.com/pro新零售已經不是新話題,從2016年馬雲先生提出了新零售,在這近兩年的時間裡,各路大咖、各路實踐者,拋頭顱、灑熱血,試圖能做出理想中的新零售,但是除了幾家燒錢而且流量比較大的企業做出了一點名聲,其他很多同伴還是在戰壕裡奮戰。
  • 王高超:旅遊新零售須打破傳統旅行社和OTA壁壘
    來源:中國新聞網5月22日,「金猴杯·2018全球旅遊投資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北京山海文旅集團董事長王高超表示,打造旅遊業新零售模式,須通過R2B2C的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旅行社和OTA的壁壘。5月22日,「金猴杯·2018全球旅遊投資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程春雨 攝他說,即R2B2C的模式使線上線下流量互通,以網際網路平臺為基礎,通過豐富穩定的供應鏈,高效的宣傳對口,專業的銷售能力,開放共贏的理念,為線下渠道賦予更大的能量。
  • 鈦媒體實探網紅美妝店Harmay話梅,單店估值10億的邏輯是什麼?
    來源:鈦媒體APP成堆擺放的小樣區物品@鈦媒體實拍憑藉著網紅打卡風、匯集國內外潮流品牌、隨意試妝、無推銷等特點,線下美妝集合店們俘獲了萬千少女的心,在小紅書、大眾點評上種草無數。「Harmay 話梅」即為這一賽道的典型玩家。HARMAY話梅從淘寶店起家,2017年開始轉戰線下,如今已在北京、上海、成都和中國香港擁有5家門店。
  • 旅遊業線下復甦:門店的「新零售」之戰
    3月18日,攜程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主題店正式開幕。這是第一家由新南威爾斯州旅遊局官方認證的主題店。在旅遊行業「浸泡」十年多的店長邢豪斌稱,這是目前他投資額度最大的一家線下門店,光是從門店的轉讓費用就花了近30萬。之所以願意做這麼大投入,是因為他覺得時代變了。
  • 線下門店裂變和裂痕並存,如何講好旅遊新零售
    【環球旅訊】(特約評論員張力)門店作為一種業態在旅遊行業發展中已經存在多年,門店的發展也經歷了不同階段。門店這種模式從一開始的主流銷售渠道,到OTA出現之後一度被預判要消亡,再到如今線上線下融合的潮流下重新煥發新的活力。筆者認真研究了現階段門店的經營發展狀況,也從從業者的角度仔細思考一下門店的發展問題。
  • 暢談「旅遊+」——擁抱旅遊新零售,你的門店落地了嘛?
    零售業風起雲湧,打通了線上與線下的「任督二脈」,各大巨頭紛紛布局,變革無處不在。2017年,被稱為新零售的元年,這對於旅遊業來講是十分重要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攜程、途牛等OTA企業紛紛加大線下店的鋪設力度,傳統旅遊企業也在加快對門店的升級改造,資本相繼入局。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旅遊新零售的幾個案例。
  • 攜程抓準廣東旅遊「私域流量」風口 用門店開拓旅遊新零售市場
    近日,市民和外地來羊城的旅遊者發現,旅行社門店林立的教育路上,又豎起一塊藍色招牌——「攜程旅遊」四個大字和標誌性的海豚LOGO異常醒目。據了解,8月25日,攜程正式進入廣州教育路,將旅遊新零售門店帶到了老牌旅遊集散地。「這種網際網路新零售門店和傳統門店不是同一種生物,網際網路旅遊新零售門店具有全新基因、超級物種。」
  • 融合線上線下的「新零售」
    如何將線上和線下融會貫通是現階段很多嘗試著數位化企業探討的問題。 無人超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實體的線下門店,線上的貨幣交易,達到高效便捷的理念強化了線下購物體驗,但這種模式採用的都是高新科技,開發和運營成本極高,對於普通商家根本無法實現。
  • 新零售模式下,連鎖門店的逆增長機會在哪裡?
    2020年疫情的猝不及防讓更多實體店受到衝擊,借著新零售熱潮,線上電商和線下實體店,都開始轉型升級。線上電商無論是平臺還是商家都開始探索如何做好消費者的購物體驗,線下實體店商家都開始紛紛轉型新零售,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運營,形成線上導流、線下體驗的零售模式,讓客戶服務全面走向精細化管理。新零售時代,各個行業升級客戶服務體驗,結合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全面提升客戶滿意度。從線上到線下全渠道布局新戰略。
  • 凱撒旅遊推出西餐廳式迭代門店 探索新零售模式
    原標題:凱撒旅遊推出西餐廳式迭代門店,探索新零售模式   5月15日,凱撒旅遊宣布推出迭代門店「覓MI LOUNGE」西餐廳,探索
  • 4年時間堅持從線下入手玩市集,鸚鵡螺市集這次趕上了新零售
    從當初Etsy在國外獲得成功後,國內陸續冒出追隨模仿者,彼時做個性化商品生意還主打著O2O的概念,如今,小眾化的手作與原創設計品已經深入主流社會,且在垂直電商不力的背景下,線下的市集搭上了消費升級與新零售的快車。可以說,從一開始,鸚鵡螺市集就沒有走線上賣貨這條同質化的路,而是選擇由線下入手玩市集,當初想線上賣貨的C2C與B2C電商部分也相繼被砍掉。
  • OTA發力線下門店 傳統旅行社:並不會「你死我活」
    不只攜程、去哪兒,同程、途牛、驢媽媽甚至窮遊等線上平臺都在尋找線下渠道發展的可能, 一向擅長造勢的OTA入局線下門店競爭,在凱撒旅遊總裁陳小兵眼裡,OTA布局線下門店於傳統旅行社而言並不是「狼來了」,傳統旅行社也在自我提升,雙方都有互相可以借鑑優勢,未來在市場上有共存的可能。換言之,即使出現競爭,也不會是「你死我活」或「一山不容二虎」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