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些文字
讓我們過目不忘
總有些文章
讀來語音繞梁
讓我們採擷這些瑰寶
細品
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
朗讀者
趙子宸
洛陽市實驗小學通濟校區二(四)班學生。愛好繪畫、閱讀、足球,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
夏天的雨後
葉聖陶
夏天的雨後
逢到夏天,我們都歡迎下雨,因為下雨過後就有許多事情好玩。只等雨點一停,便跑到院子裡或者外面低洼處去。剛下的雨水並不涼,赤著腳踏在裡邊,皮膚上起一種快感。彼此高興地踐踏著,你濺了我一身,我濺了你一臉。偶然失腳滑跌,沾了滿身的泥,引得旁人一陣鬨笑。然而很少因此退縮的,哭的更沒有了,多數是越跌越起勁;甚至有故意滑跌,博旁人一笑的。
拾蟬兒、捉青蛙也是雨後的有味事情。蟬兒經了雨,被衝到地上,伏在草叢中,不能飛動,很容易拾到。拾了幾隻回來,放在篾絲籠裡,隨時聽它們叫。青蛙平時難得到岸上來,雨後大概因為快活的緣故,多數蹲在草叢中閣閣地叫著。它們非常機警,跳躍也極靈活,一聽見聲響便急忙跳進水裡。這須得輕輕地走近去,眼快手準,出其不意地把它抓住。有時腳踏不穩,被青苔滑倒,沾了一身泥水;待爬起來,青蛙早就溜走了。
雨後釣魚,那是更好了。鏡子一樣平的河水特別澄清碧綠,有時起一些細碎的波紋。楊柳的枝條倒掛下來拂著河面,點點的水珠時時從樹上落下。鳥兒唱著輕快的歌。水草散出一種清爽的氣息。我們一面下釣,一面玩賞這種畫境,快活得說不出來。我們對於釣魚,其實並不在行。有時看見浮子動了,急忙掣(掣(chè):拉。)起,卻一無所有。有時掣起太遲了,被魚兒白吃了餌去。有時魚兒確已上了鉤,卻因掣起不得法,重又落在河裡。然而有時也會釣得很大的魚,我們便唱著喊著跑回來。
......
作者簡介
葉聖陶
葉聖陶(189410.28~19882.16)是我國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政治活動家。原名葉紹鈞,筆名葉、聖陶、斯提等。江蘇蘇州人。父親在地主家做帳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橋中學,畢業後在一個初等小學當教員。1914年被排擠出學校,閉居期間作文言小說發表在《禮拜六》等雜誌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的尚公學校教國文,並為商務印書館編小學國文課本。1917年應聘到吳縣甪直縣立第五高等小學任教,他稱甪直為自己的第二故鄉。1921年與沈雁冰、鄭振鐸等人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曾與夏丏尊合作出版了《閱讀與寫作》、《文心》、《文章講話》等。1923年起開始從事編輯出版工作,主編或編輯過《文學周報》、《小說月報》、《中學生》、《國文月刊》、《筆陣》等。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投入抗日救亡活動。1946年後積極參加愛國民主運動。1949年後歷任出版總署副署長兼編審局局長、教育部副部長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輯、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著有小說《隔膜》、《線下》、《倪煥之》,散文集《腳步集》、《西川集》,童話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並編輯過幾十種課本,寫過十幾本語文教育論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