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56.8米的寧波第一高樓環球航運廣場。(王斐 攝)
改革開放40年來,寧波航運業發展迅速。圖為寧波遠洋船員在遠眺。(資料照片)
在百丈東路1130號,一幢並不醒目的大樓,見證了寧波航運業的崛起歷程。這幢建於14年前的大樓,名叫「海運港」,高峰時集聚了近20家航運企業,年納稅超過兩千萬元。
沿著百丈路往靈橋方向走,華宏國際、嘉匯國貿、波特曼等商務樓宇鱗次櫛比,馬士基、地中海航運、挪威船級社等全球知名航運企業隱身其中,堪稱航運物流業的「黃金水道」。
城市向東,寧波航運業迎來又一次跨越。今天,高256.8米的環球航運廣場(航運中心二期)不僅是寧波最高的建築,也代表著寧波航運的新高度,周邊集聚了成千上萬名高端航運物流人才和種類齊全的航運中介機構。
「從海運港到波特曼,再到航運中心,三幢大樓清晰地勾勒出21世紀以來寧波航運發展的全貌。」站在環球航運廣場45層,資深航運人、寧波國際聯運協會秘書長孟榮剛感慨地說。
外貿改變了「高洋江」們
國際貨代應運而生
前天舉行的全球港航服務業峰會上,由高洋江擔任會長的鄞州區物貿聯合會與物流貿易保險服務平臺賽保網正式籤約,為鄞州航運物流業再添「科技因子」。
高洋江是地地道道的寧波人,1998年大學畢業後進入鎮海區港航部門,主要服務於鎮海碼頭。幹了幾年後,他發現自己「無事可做了」。
「當時,進出鎮海港的幾乎都是內貿船,外輪都往北侖港走。隨著寧波外貿的興起,為外輪服務的航運物流迎來大發展契機。」高洋江決定離開鎮海,到海曙區發展。他在一家國有運輸企業從基層做起,從一名普通員工到操作主管,再到管理崗位的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
資料顯示,寧波自1988年獲得自營進出口權以來,外貿進出口總額從1.5億美元起步,2002年突破百億美元,2007年跨越500億美元門檻。伴隨著蓬勃發展的外貿事業,從事外貿運輸的國際物流應運而生。90年代以後,外資企業密集進入中國市場,先進的管理及運作模式衝擊著各行各業,寧波國際貨代行業也迎來了真正的興盛期。
於是,2006年9月,高洋江選擇自主創業,創建了寧波瑞達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創業之初,公司員工不足10人,月箱量不足500標箱。10年後,寧波瑞達貨運員工總數已接近100人,月箱量也增加近6倍。
2014年1月,寧波瑞達貨運聯合寧波億勝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寧波暢泰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等共同發起成立了寧波市江東區物貿聯合會(現更名為寧波市鄞州區物貿聯合會),高洋江擔任會長。目前,該協會已發展到190餘家會員,包括物流服務商、貿易代理商及金融、法律等配套服務機構。
寧波港東南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賈駿,也是我市國際貨代行業興起的見證者。1983年11月,賈駿退伍後進入中外運寧波辦事處工作,首次涉足國際物流行業,是我市第一批貨櫃貨運業務的參與者。10年後,他被聘為寧波致遠國際貨運有限公司總經理,著力打造專業的一站式物流供應鏈,成為中外運系統在單一口岸代理箱量最大的公司。「20世紀90年代寧波國際貨運業的大發展,背後真正的推手是外貿。」賈駿說。
海運港和波特曼
見證寧波航運繁榮
2004年9月,百丈路上一幢高7層、建築面積只有7500平方米的樓宇投用。一年多時間,它吸引了來自溫州、台州、舟山等地的10多家海洋運輸類企業入駐,成為寧波市第一家特色樓宇——「海運港」。
在此之前,寧波國際貨代和航運物流企業分散在各地。「江北輪船碼頭和金港大酒店一帶有寧波海運等海運企業,東門口華聯大廈、世貿中心也入駐了一批貨代企業,總體上沒有形成集聚效應,企業數量也只有幾十家。」孟榮剛回憶道。
來自溫州的浙江振洋海運有限公司是第一家試水「海運港」的外地企業。2004年,白鶴街道到溫州樂清招商引資時,這家成立兩年、運力位居浙江前列的海運企業,因看好寧波港口發展潛力和寧波的金融環境,決定進駐「海運港」。如今,這家在寧波發展壯大的海運企業已搬到興寧路上的東方商務中心辦公。
「海運港」投用兩年後,全市第一幢甲級寫字樓——位於百丈路和彩虹路交界處的波特曼交付。世界最大船級社美國船級社等國際航運巨頭紛至沓來,一些企業甚至租下了一兩層樓面,不少企業在附近的樓宇「安營紮寨」。以波特曼為中心的彩虹路沿線,發展成為鄞州區的一條航運物流特色街。全球最大的10家航運物流企業、全球前20強班輪公司,近一半在此駐紮,波特曼寫字樓一度創造了寧波港約三分之一的貨櫃吞吐量。
鄞州區商務局副局長尚春根,是寧波航運走向繁榮的重要見證人。作為分管航運的副局長,他參與了原江東區不少航運物流企業的招引工作。「21世紀以來,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大量出現『國際物流』這個詞,引進國際航運物流龍頭企業成為我們的一項重要工作。2005年到2007年,越來越多的國際船公司在寧波設立了分支機構。」尚春根說。
2007年,寧波國際聯運協會誕生。目前,該協會已擁有近150家會員單位,從業人員接近1萬人,去年會員單位營業總收入超過300億元。國際物流業的繁榮,增強了寧波舟山港的國際競爭力。「從國際航線數量、國際物流運價水平等指標看,現在寧波舟山港與上海港在遠洋運輸方面的差距明顯縮小,基本不相上下。」一位航運業權威人士表示。
從人聲鼎沸到窗口無人
航運軟環境再優化
日前,寧波高樓十強榜出爐,寧波環球航運廣場以256.8米的高度居首位。
寧波國際航運服務中心是我市為打造國際強港、發展海洋經濟而建設的重要服務平臺,分二期建設。2009年初,總投資4.3億元的航運中心一期投入運行,集聚海關、海事等政府部門和貨代船代、報檢報關、法律諮詢及金融機構等100多家單位。同年9月,寧波環球航運廣場(國際航運中心二期)項目在東部新城開工興建。
航運中心的建設目標是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大通關與綜合政務窗口服務平臺、電子口岸與第四方物流平臺、航運及服務企業集聚的窗口平臺。「此前,寧波在港口的硬體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在高端航運服務業方面還非常薄弱,航運金融、經濟、法律、信息諮詢、交易定價和航運教育培訓等方面短缺或者欠發達。」寧波航交所副總經理許曉蓉告訴記者,寧波航交所、航運訂艙平臺等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建設的。
航運中心一期投用之初,由於這裡集聚了寧波口岸大多數通關、通檢業務,窗口經常排起長龍。如今,隨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無紙化報關報檢等改革舉措的推進,航運中心人聲鼎沸的現象已不復存在,很多時候窗口見不到人。
環球航運廣場、東南物流大廈、匯銀國際、中國船級社浙江分社大樓………隨著寧波高端航運服務功能短板的拉長,寧波國際航運物流產業集聚區在東部新城拔地而起。「我們選擇入駐環球航運廣場,主要是因為這裡的產業集聚功能,船企、物流、貨代、金融、服務平臺等一應俱全,這個區域基本囊括了航運全產業鏈。」來自上海的一家航運企業負責人說。
「下一步,寧波航運企業應該加快走出去步伐,進一步完善航運諮詢、航運金融保險、供應鏈管理等高端和新興航運服務業態,同時加快發展平臺、指數等數位化產品。」許曉蓉對寧波航運的未來充滿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