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鄭屠罪不至死,魯智深為何定要打死他?鄭屠犯了一個大忌諱

2020-12-06 葉之秋

魯提轄打死鎮關西後,曾用手指著鄭屠的屍體道:「你詐死!洒家和你慢慢理會。」說話間,他一邊罵一邊轉身溜走了。

看魯提轄這番言語,很容易認為魯提轄打死鎮關西是個意外。實際上,魯提轄乃軍中有數的高手,步下功夫橫行江湖,那鄭屠夫不過一個街邊賣肉的,如何經得起魯提轄痛打?

況且,魯提俠看似粗魯,其實精細。他對自己出拳的輕重必然有著十分了解。就算出第一拳時不了解鄭屠的底細,但在見到鄭屠被自己一拳打翻,鼻血長流,也該看出鄭屠和自己不在一個重量級。如果說魯提轄的武力值是98,鄭屠的武力頂多是5。

魯提俠能倒拔垂楊柳,雙臂一晃有千斤之力,三拳之下就算是一頭牛,也會被他打死。何況是一尋常殺豬的!

他在一拳將鄭屠打翻在地後,第二拳竟然還衝著鄭屠眉梢打出重拳;在將鄭屠眼珠子打出來後,魯提轄又對著鄭屠的太陽穴重擊一拳。

書上說:「卻是做了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磬兒、鈸兒、鐃兒,一齊響。」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說的是魯提轄三拳落下,鄭屠整個頭蓋骨都被打碎了。

因此,我們可以認定,魯提轄早在出手之時,就已經下定決心要弄死鄭屠。

魯提轄為何要絕意弄死鄭屠呢?

先說表面原因,鄭屠逼迫金翠蓮,魯提轄要英雄救美,替金翠蓮出氣。

梁山上一百零八將,雖個個都稱好漢,實際上能心懷仗義,顧念他人的唯有魯轄一人。魯提轄一生中多次救美,先是在此地救了金翠蓮,在去大相國寺的路上又為了一個陌生女人痛打小霸王周通,因此當聽到鄭屠如何霸蠻,如何欺負金翠蓮,魯提轄勃然大怒。

他主動掏出身上所有銀兩,又向史進借了不少,全都拿出來交給金翠蓮父子,讓他們逃回故鄉。他自己則主動去尋鄭屠,要替金翠蓮出氣。

不過,為金翠蓮打抱不平,只是魯提轄出手痛打鄭屠的表面原因。真正讓魯提轄心生殺意的,另有原因。

當時魯提轄找到鄭屠夫,要鄭屠夫幫他切肉。魯提轄故意找茬,先讓鄭屠剁十斤精肉,又讓鄭屠剁十斤肥肉,鄭屠細細剁了,足足忙了一個早晨,後來魯提轄又說要剁十斤軟骨,軟骨中不要見一點肉末,鄭屠心中大怒,臉上卻笑道:「提轄莫不是特地來消遣我。」

在鄭屠看來,魯達雖然也是個提轄,然官職並沒有多高,他對魯提轄再三客氣,已經很是恭敬了。沒想到魯提轄本來就是來找茬的,聽聞此話,趁機發作,將兩大包肉末劈面砸向鄭屠。

鄭屠這時候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拿了一把剔骨尖刀,要去殺魯提轄。

魯提轄見狀大喜,趁勢一個猛踢,避開尖刀,一腳將鄭屠踢翻。魯提轄在打鄭屠前,口中說出了鄭屠的挨打的原因:「洒家始投老種經略相公,做得關西五路廉訪使,也不枉叫做鎮關西。你是個賣肉的,狗一般的人物,也叫做鎮關西!」

原來魯提轄真正痛恨鄭屠的,並非鄭屠誘騙了金翠蓮,而是鄭屠的外號「鎮關西」!

在魯提轄看來,唯有像老種經略相公那般的人物才配叫做鎮關西。他話語隱含的意思是,若再降一個層次,像他魯提轄這般,打遍軍中無敵手的好漢也可以叫做鎮關西,沒想到魯提轄自己都沒敢叫鎮關西,卻被屈屈一個殺豬的搶了先。

因此,魯提轄拳打鎮關西,與其說是為金翠蓮仗義出手,不如說是鄭屠冒犯了老種經略相公。冒犯老種經略相公還只是表面,鄭屠真正冒犯的,是渭州城軍中一霸魯提轄!

說魯提轄是軍中一霸,絕非玷辱。細看原著就可以發現,魯提轄在街面上吃飯,是從來不給錢的。後來魯提轄殺人逃逸,渭州知府得知此事,也不敢擅自緝拿,還要親自去渭州軍營拜訪小種經略相公,討了鈞旨,方才發下海捕文書。

一整天折騰下來,魯提轄早就遠走高飛,逃出幾百裡外了。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故事表面看來,是一個弱者得到幫助,惡霸被收拾的故事。

實際上與魯提轄相比,鄭屠夫是個絕對的弱者。況且鄭屠本人對金翠蓮頗為寵愛,是鄭屠的老婆厭惡金翠蓮美貌,擔心這個小妾威脅到自己正妻的位置,方才強行將金翠蓮驅逐。鄭屠在此事件中,罪行絕不至死,魯提轄卻三拳將其當街擊斃,實在也太兇殘了些。

相關焦點

  • 魯智深是梁山唯一好漢?來看看他的黑點
    原著中魯智深的汙點仔細看原著會發現,魯智深雖然多次救人,卻也打過不該打之人,殺過不該殺之人,甚至還與「惡人」做朋友。魯智深救了金翠蓮父女後,又打死了鄭屠。按理說鄭屠罪不至死,魯智深也知道這一點,不過他沒控制好自己,再加上憤怒狀態下,拳頭很重,所以才會打死鄭屠。這算是魯智深性格方面的不足,太衝動了。魯智深在五臺山做和尚後,完全沒「進入狀態」,不但一口一個「洒家」,而且經常在佛殿拉屎撒尿,甚至還吃狗肉喝酒,喝醉酒又大鬧五臺山。這些,姑且算是魯智深的「佛性」,或者因為壓抑而做出的反抗行為,還算能理解。
  • 拳打鎮關西有功無罪,魯智深不邀功卻跑路,原來這才是大俠風範?
    作為渭州兵馬提轄,魯智深是有權力當場制止鄭屠的危險行為的,即使是拿棍子把鄭屠打暈打死,也是在執行公務,一點責任都不用承擔,如果報告寫得好,沒準兒還能立功。其一,魯智深知道自己無罪,但是認為自己有錯。魯智深原本只想教訓鄭屠一段,根本就沒想取他性命:「俺只指望打這廝一頓,不想三拳真箇打死了他。」
  • 水滸傳:鄭屠為何敢以鎮關西自居?魯智深潛逃後,其中玄機被揭曉
    當初在潘家酒樓的時候,魯智深聽了,金氏父女哭訴自己的【強媒硬保】和【虛錢實契】的悲慘遭遇的時候,魯智深想的是解救金氏父女,讓他們擺脫鎮關西的控制,沒有想著教訓鎮關西或者說打死鎮關西,當聽完金老漢說鎮關西是鄭屠夫的時候,魯智深忿恨不已,揚言要【打死那廝(鄭屠)】,實則魯智深才想著教訓一下鄭屠。
  • 先讓鄭屠割肉消耗體力,再打死他,魯智深學哪位皇帝的套路?
    《淺說水滸》第365期(文/焦目)魯達跟兄弟正喝著酒,卻被哭聲攪擾。他本來要發火,一聽對方是個女人,還是個被騙了錢財和身子的女人,突然就理解了。他馬上把憤怒轉到騙子鄭屠身上,魯達決定要暴打一頓這個無法無天的屠戶。
  • 《水滸傳》中鄭屠態度好有禮貌,卻被魯智深故意找茬,他冤枉嗎?
    有人問:「鄭屠切肉十分禮貌,而且金翠蓮本來就欠錢,鄭屠讓她還錢何罪之有?魯達為何要殺他?」這個問題要批評一下,明顯是沒有認真讀書的。因為鄭屠和金翠蓮之間那點破事兒,《水滸傳》原著裡面安排得明明白白。用魯達的話來說,就是「狗一般的人」,一沒文化、二沒地位,三沒好心,用現在話來說,活脫脫一個三無人員。這個人,面對魯提轄的三次無理要求: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見半點肥的在上面;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見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子;再要十斤寸金軟骨,也要細細地剁做臊子,不要見些肉在上面。並且還要鄭屠親自動手。
  • 如果魯智深過景陽岡,能不能徒手打死老虎?
    比如,有人提出問題:如果魯智深過景陽岡,能不能打死老虎?這個問題頗有意思。畢竟,魯智深也能喝酒,也有很大的力氣,武藝也很高。魯智深過景陽岡,到底會怎麼樣?還得基於魯智深的情況,才能做出合理的推測。現實中,老虎無論是體型、力量、速度還是爆發,都遠遠超過人類。
  • 水滸中,魯智深上山後為何和林衝形同陌路?只因林衝的一句話
    林衝、魯智深和武松,是大家最喜歡的3位水滸英雄,這3人關係很密切,都是兄弟。魯智深和林衝是結拜兄弟,魯智深和武松也因為意氣相投,成了最好的朋友,但是這3人到梁山後,魯智深和武松的關係依舊,依然是關係最好的兄弟,為何反而與林衝越走越遠,形同陌路呢?
  • 直來直去的魯智深,為何拳打鄭屠繞彎子?施耐庵:大智慧在彎子中
    自此,魯智深流落江湖,開啟了屬於魯智深的【孤獨】人生。回過頭來看,魯智深拳打鎮關西,讀者驚奇的發現為了教訓鎮關西,魯智深沒有二話不說直接動手,而是選擇饒了一個大彎子,硬生生把直來直去性格掰彎了,把魯莽急躁的性子掰直了。如此引出一個問題來,為了教訓鎮關西,魯智深為何繞彎子?
  • 魯智深好歹是個提轄,還有上司庇護,為什麼拳打鎮關西後卻逃了?
    楊角風談水滸第17期:一提到《水滸傳》,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當屬武松和魯智深這兩個人物,這兩個人一個是武都頭,一個是魯提轄。同樣是殺了人,武松投案自首,魯達卻選擇了跑路,要知道在宋代,都頭連個品級都算不上,而提轄好歹是個六品武官了。
  • 鎮關西僅僅是騙財騙色,就被魯智深打死了,冤不冤
    魯智深拳打鎮關西是魯智深出場就高光的時刻,打抱不平,三拳打死了鎮關西,還順利脫身。在課文中分析魯智深其人,就是行俠仗義、有勇有謀,頗有俠義風範。鎮關西這個人其實是個屠夫,也就是殺豬賣豬肉,是個小作坊,畢竟切豬肉這樣的活他也幹,還幹的不錯。
  • 魯智深坐化成佛,他說的「今日方知我是我」是什麼意思?
    魯智深救了金翠蓮之後,三拳打死了鎮關西鄭屠。當然,魯智深其實並沒有想過打死鄭屠,只想教訓一下,不過下手重了點。所以,事後他只能匆忙回到住所,拿點細軟金銀,提著齊眉棍跑路。不過,到了後來,魯智深就認識字了,這可能是作者的疏忽,也可能是流傳版本問題。比如在錢塘江坐化前,魯智深想到智真長老說的「聽潮而圓,見信而寂」,知道快要死了,所以還「討紙筆」寫了一個頌子。頌子是這樣說的。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
  • 鄭屠就是一屠戶
    金翠蓮哭訴道,她和父親投親不著,流落關西,被一個綽號叫鎮關西的鄭屠買回家做妾,典身契上寫的是銅錢三千貫,但實際並沒有給他們。三個月後,金翠蓮被趕出家門,鄭屠反倒要他們償還三千貫典身錢。魯達一聽義憤填膺,立馬找鄭屠挑釁理論,衝突升級,魯達三拳打死鄭屠,這才有了後來的魯智深。
  • 明明官至「關西五路廉訪使」,為何後面魯智深卻成了提轄?
    《淺說水滸》第412期(文/焦目)如果非要從108將中,選一名最受歡迎的男主角,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魯智深。關於水滸的書籍和文章中,大家也都認為,魯智深是大俠,有俠義之風,他做事從不考慮自己。一種可能是,魯智深撒謊了所謂廉訪使者,以前叫走馬承受,多是皇帝信任的宦官來擔任。比如水滸中,童貫就曾掛帥徵討梁山,他就是個太監;還有宋史上的梁師成也是,雖是太監,卻能統兵。不過,後來改叫廉訪使者,職務也像是後來的欽差大臣了,負責為皇帝巡按各地。巡視後,他還要寫信,跟皇帝匯報情況。
  • 北宋拳王魯智深:看誰能鎮得住洒家?
    由於他有錢有勢,人送金字招牌「鎮關西」,這三個字成了市井之間的通行證,不論黑白兩道,都得禮讓三分。 鄭屠是一個能耐不小的人,在北宋末年那樣一個動蕩的社會環境裡,他靠著殺豬賣肉發家,如果擱現代,怎麼也得是一個民營企業家吧! 何況今天豬肉這麼貴,我們得尊稱他一聲鄭老闆。
  • 讀水滸有感——一個殺豬的為何敢叫「鎮關西」?他的底氣何在?
    他們為何敢肆無忌憚,毫無顧忌呢?無不例外,因為他們背後都有官府的支撐。渭州府狀元橋下的鄭屠有官府撐腰嗎?看看他敢叫「鎮關西」底氣何在。在潘家樓金翠蓮就說過,鄭屠有錢有勢。是真的嗎?是真的。大家要著重注意「隨即」兩個字。既然來到經略府,雖然經略府比州府官大一級,魯達又是經略府的人,但府尹很有信心能讓魯達繩之以法。府尹為何這麼自信?因為他與經略府的相公關係不一般。兩人見面,經略第一句話就兩個字「何來」。我們不得不佩服水滸作者用詞簡煉上與精準,兩個字勝過千言萬語。就這兩個字不僅表達出了雙方地位的高低,還表達出了雙方關係的不一般。
  • 你聽他對鄭屠說了什麼
    按正常,金翠蓮的困局已解,鄭屠原本就佔了便宜,更兼時時在肉鋪出攤,他也沒那閒工夫兀自去追金翠蓮。事情到這裡,不了了之,就算鄭屠事後知道是魯提轄出手相助,他也不能吱聲,魯達照樣大搖大擺做提轄,這是最好的結局。
  • 魯智深為何不直接打鎮關西,而是等他切完肉再打?有3點原因
    除此之外,魯智深與宋江還有一個最顯著的區別:一身正氣。魯智深為人耿直,眼裡揉不得沙子,凡是路見不平,他一定要拔刀相助。於是,兩個人就這麼打了起來,鄭屠手中有刀,魯智深下手一點不留情面,一記飛腿將其踹倒之後,他緊接著就朝鄭屠臉上打了三拳。沒成想,魯智深最後一拳竟打在了鄭屠太陽穴上,直接要了他的性命。
  • 每次看拳打鎮關西都格外痛快,魯智深不虧為水滸第一英雄好漢!
    在金氏父女離店後,魯達有一個「尋思」,怕店小二攔截,而且「向店裡掇條凳子,坐了兩個時辰。」性情急躁的魯達竟有如此耐心,坐了兩個時辰即四個小時。到後來不慎失手將鄭屠打死,他也是隨機應變,遇險不驚:「這廝詐死,洒家和你慢慢理會。」「一頭罵,一頭大踏步走了」。通過這個細節,我們可以看出魯達雖是個武將,卻勇而有謀、粗中有細的性格特點。
  • 鄭屠憑什麼叫鎮關西?魯智深領導一句話揭示真相,綽號名副其實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情節十分精彩,可是在讀水滸的過程中,我們也不禁有這樣的疑惑:鄭屠只是一個在狀元橋底下賣肉的屠戶,一個殺豬的,憑什麼可以稱作是「鎮關西」呢?就像魯達所說的那樣,魯達曾經做到了關西五路廉訪使,都不敢稱自己為鎮關西。鄭屠哪裡來的底氣稱「鎮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