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春節期間祭拜的三大神:財神、門神、灶神

2021-12-26 收藏報

財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是主管財源的神明。在古代每逢新年,家家戶戶懸掛財神像,希冀財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徵平安;利,象徵財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財,自然十分完美,這種真切的祈望成為人們的普遍心理。求財納福的心理與追求,充分反映在春節敬祀財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動中。人人滿懷發財的希望,祈願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福祿壽

中國古代主要供奉的五大財神,分別是:中斌財神(中),文財神比幹(東)、柴榮(南),武財神關公(西)、趙公明(北)。四方財神端木賜(西南)、李詭祖(東北)、範蠡(東南)、劉海蟾(西北)。以上曾被道教分為「四面八方一個中」的財神陣容。這其中影響最大的當推邯鄲爺趙公明。《三教搜神大全》載,趙公明神異多能,變化無窮,能夠驅雷役電,喚雨呼風,降瘟剪瘧,保命解災。故人稱"元帥之功莫大焉"。凡買賣求財,只要對趙公明祈禱,便無不稱心如意,故而中國民間奉其為財神。舊時年畫中,趙公明的形象多為頭戴鐵冠,手持寶鞭,黑面濃須,身跨黑虎,面目猙獰,因此人們又稱其為武財神。

趙公明

除趙公明之外,就是關公了。關公即關羽,在中國是一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近代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把關公作為全能保護神、行業神和財神,據《民間新年神像圖畫展覽會》的介紹:「關公被人視為武神、財神及保護商賈之神。人遇有爭執時,求彼之明見決斷。旱時人們又向彼求雨,又可求病人藥方,被人視為驅逐惡鬼兇神之最有力者。」

關公

農曆正月初五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節日:財神日,這一天人們為了搶先把財神請到自己家中,從零點左右就開始燃放爆竹。祝願人人年年如意、歲歲平安、財源廣進。當天,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

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

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

迎財神

門神,即司門守衛之神,是農曆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類。作為民間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人們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國民間深受人們歡迎的守護神。按照傳統習俗,每到春節前夕,家家戶戶便忙碌起來寫揮春貼對聯和門神,祈福來年。中國古代最早的門神是能夠捉鬼的神荼和鬱壘二神,這在《山海經》、《風俗通義》、《重修緯書集成》、《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典籍都有記載。門神之神誕之日為正月十五日,民間多有在新春時節,祭祀門神並於大門口張貼門神的習俗。

門神

到了後來,五花八門新增加的門神取代了神荼、鬱壘等先秦門神,門神的含意、形式和內容隨著歷史的延續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後期新增的門神主要有祈福類、道界類、文官類、武將類等。祈福類如賜福天官,道界類如鍾馗與王靈官,文官類魏徵、包公和文天祥,武將類如秦瓊與尉遲恭等等。

門神

到元代以後,民間所貼的門神再次演變,上述諸類門神慢慢淡化,新增的秦叔寶、尉遲恭二人作為武門神普及最廣。《隋唐演義》記載:唐太宗李世民成就帝業其間殺人無數,既位後身體極差,夜間夢寐不寧,多做惡夢,李世民懼之,受不住折磨,召眾將群臣商議,讓元帥秦瓊與大將軍尉遲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衛門於宮門兩旁果然無事。然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瓊,尉遲恭二將日夜辛勞,便讓宮中畫匠繪製二將之戎裝像,怒目發威,手持鞭鐧,懸掛於宮門兩旁,此後邪崇全消。

門神

有的地方將門神分為三類,即文門神、武門神、祈福門神。文門神即畫一些身著朝服的文官,如天官、仙童、劉海蟾、送子娘娘等。武門神即武官形象,如秦瓊、尉遲恭等,武將門神通常貼在臨街的大門上,為了鎮住惡魔或災星從大門外進入,故所供的門神多手持兵器。祈福門神即為福、祿、壽三星。這些門神雖出現的時間區域背景不盡相同,但至今都被人們普遍信仰。

門神

灶神,北方稱之為「灶王爺」,俗稱"灶君"或"灶君公"等,鸞門尊奉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廚房之神。灶神之起源甚早,秦漢以前被列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門神、井神、廁神和中溜神五位神靈共同負責一家人的平安。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們飲食,賜於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職責,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間考察一家善惡之職的官。灶神左右隨侍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隨時將一家人的行為記錄保存於罐中,年終時總計之後再向玉皇大帝報告。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離開人間,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人這一年來所做所為的日子,又稱"辭灶",所以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神"。

灶神

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用一些又甜又黏的東西如糖瓜、湯圓、麥芽糖、豬血糕等,用這些又黏又甜的東西,目的是要塞灶神的嘴巴,讓他回上天時多說些好話,所謂"吃甜甜,說好話","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一般家家戶戶都貼年畫灶君,兩邊貼有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或: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回宮降吉祥。在祭灶君之時,擺齊供品,焚香祭拜,接著第一次進酒,此時要向灶君誠心禱告,完畢後再進行第二次進酒,進第三次酒之後,將舊有的灶君像撕下焚燒,代表送灶君上天,儀式便順利完成。送走神明後,正月初四(一說除夕夜)還要把它接回來,即「接灶」。

灶神

宋代範成大《祭灶詞》酒描繪了祭灶的情形:

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豬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微信號:shoucbb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春節期間祭拜的三大神:財神、門神、灶神
    財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是主管財源的神明。每逢新年,家家戶戶懸掛財神像,希冀財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徵平安;利,象徵財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財,自然十分完美,這種真切的祈望成為人們的普遍心理。
  • 中國古代春節期間祭拜的三大神:財神、門神、灶神
    財神是中國民間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是主管財源的神明。每逢新年,家家戶戶懸掛財神像,希冀財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徵平安;利,象徵財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財,自然十分完美,這種真切的祈望成為人們的普遍心理。
  • 春節:門神、財神、天地全神,為何一家之主是灶神?
    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開始,一直到過了元宵節才結束。在中原地區如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等地,每年臘月二十三會「祭灶」:這天人們就將灶王爺的畫像請下來焚化掉,送灶王上天言好事。
  • 春節:門神、財神、天地全神,為何一家之主是灶神?
    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開始,一直到過了元宵節才結束。在中原地區如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等地,每年臘月二十三會「祭灶」:這天人們就將灶王爺的畫像請下來焚化掉,送灶王上天言好事。
  • 除了灶神門神,過年期間,還要祭拜這五位神仙!
    今天,阿草就給大家盤一盤,過年期間,五位必須祭拜的神仙!灶王祭灶王,是中國傳統節日習俗之一,灶王(灶神)為民間灶頭供奉之神,也稱灶君、灶王爺等。商朝末年,姜子牙幫助周武王討伐紂王,歷經多次浴血之戰,終於打下江山,裂土封侯。姜子牙受師之命,立下封神榜。
  • 這些「神」,春節期間應該拜拜!
    春節期間,按照傳統習俗,我們要拜迎八方神靈,那麼,我們春節期間要祭拜哪些神呢?灶 神灶神,為一家之主。臘月二十三,黃昏入夜之時,一家人先到灶房,擺好供桌,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以祭祀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 這些「神」,春節期間應該拜拜
    這些「神」,春節期間應該拜拜春節期間,按照傳統習俗,我們要拜迎八方神靈,那麼,我們春節期間要祭拜哪些神呢?玉皇大帝迎接玉皇大帝巡視人間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
  • 除了灶神門神,過年期間,還要祭拜這五位神仙!
    今天,阿草就給大家盤一盤,過年期間,五位必須祭拜的神仙!灶王祭灶王,是中國傳統節日習俗之一,灶王(灶神)為民間灶頭供奉之神,也稱灶君、灶王爺等。商朝末年,姜子牙幫助周武王討伐紂王,歷經多次浴血之戰,終於打下江山,裂土封侯。姜子牙受師之命,立下封神榜。
  • 道教:灶神、門神
    在道教的諸多民俗文化之中,常會將歷史上民間所發生的故事賦予傳奇色彩,從而衍生出許多神祗,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道教:灶神、門神。自漢代以來,無論宮廷還是民間,都虔誠信奉。道教尊灶君神為「崑崙老母」,《灶王經》稱「種火老母元君」。灶神之職原是主管一家飲食,到了近代以後,灶神作為玉皇大帝的「特派神」住在每家每戶,隨時錄人功過,每年上報天庭,掌持著一家的禍福生死。
  • 家居風水:風水沒弄好,得罪「財神、灶神、門神」,錢財不進門!
    今日小編要為大家講解的是風水學的知識,畢竟風水是我國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一門比較深奧的學問,意義重大,絕非迷信之詞,但我們在家裡一定要記住,有些東西是不能出現在家裡的,畢竟我們家的大門口主要是因為迎接財神,因為有些東西比較容易犯忌,我們家大門口一旦出現這種東西,極有可能就死掉,財神不進我們家,還會給家裡帶來煞氣
  • 老人常說「財神、灶神、門神」,最忌諱的三種風水房子,你家有嗎
    老人常說「財神、灶神、門神」,最忌諱的三種風水房子,你家有嗎哈嘍,大家好,這裡是細談文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人都特別喜歡風水學。但是,有很多人卻不怎麼懂,而且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家裡邊兒貼上一些是財神、灶神、或者是門神,但是你們知道嗎?這三座大神他們其實也對房子風水特別的挑剔。大門對著垃圾。
  • 閩南春節習俗:正月初五祭財神開工
    2014年泉州馬年春節專題祭財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云:「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餘」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 道教:灶神、門神
    在道教的諸多民俗文化之中,常會將歷史上民間所發生的故事賦予傳奇色彩,從而衍生出許多神祗,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道教:灶神、門神。自漢代以來,無論宮廷還是民間,都虔誠信奉。道教尊灶君神為「崑崙老母」,《灶王經》稱「種火老母元君」。灶神之職原是主管一家飲食,到了近代以後,灶神作為玉皇大帝的「特派神」住在每家每戶,隨時錄人功過,每年上報天庭,掌持著一家的禍福生死。
  • 走近道教:老百姓過年期間都要敬奉哪些神明?
    道教和民間在春節期間都會舉行一個民俗活動,那就是敬神。道教是在原始的鬼神崇拜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此神仙信仰是它非常重要的一種信仰,道教的神仙眾多,有如三清天尊、太乙救苦天尊等先天尊神,也有如張道陵天師、呂洞賓真人等後天得道的仙真,還有一部分吸納了民間的俗神信仰,如雷公電母、門神灶神等等,因此過年期間道教和民間也會共同敬奉那些民間俗神。
  • 中國民間神話:盤點九大經典門神形象
    8、最團結的門神——和合二仙家和萬事興!和合二仙是漢族民間傳說之神,主婚姻和合,也是漢民族中的愛神和喜神。  3、最接地氣的門神——灶神和財神人們嚮往美好生活即是生存動力,也是理想目標。在仰望星空之時,首先要腳踏實地。那麼吃飽肚子是必須的前提,所以灶神在人們最低需求下橫空出世。
  • 中國神文化有五祀,除了門神,你還知道有那些嗎?
    門神中國民間流行的居家保護神。最早的門神是桃木雕成的兩個神像,一個是神荼,一個是鬱壘,懸於門上。這哥兒倆住在東海的桃都山上,山上有一株巨大桃樹,樹幹枝丫盤屈伸展達三千裡。樹頂上站著一隻金雞(又稱天雞)。每當太陽初升,第一縷陽光照在它身上時,金雞即啼叫起來。接著,天下所有的公雞一起跟著叫了起來。
  • [民俗小掛曆]大年初四「迎財神 接灶神」
    央廣網北京2月19日消息(記者張明浩)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天是大年初四,正月初四,這一天也是民間「迎財神,接灶神」的日子。  迎接財神歸位儀式很重要,雞鴨魚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焚香點燭燒金衣也不可少。
  • 老人常說「財神、灶神、門神」,最忌諱的三種風水房子,你家有嗎
    老人常說「財神、灶神、門神」,最忌諱的三種風水房子,你家有嗎哈嘍,大家好,這裡是細談文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人都特別喜歡風水學。但是,有很多人卻不怎麼懂,而且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家裡邊兒貼上一些是財神、灶神、或者是門神,但是你們知道嗎?這三座大神他們其實也對房子風水特別的挑剔。大門對著垃圾。
  • 道教五大小眾神仙:灶神傳遞民意,門神驅邪擋煞,廁神卻不守廁所
    道教主要有四大神系:正統道教神系,民間信仰神系,上古神話神系,神魔小說神系(基本無用)。在道教中,「神」指先天自然化生之聖,「仙」指後天修煉得道之人。人們通常將神、仙二詞合用或混用。正統道教之神稱為「尊神」,民間信仰之神稱為「俗神」,神魔小說中虛構的神仙一般不列在道教供奉範疇之內。道教五大小眾神仙,灶神、門神、床神、廁神、井神,你知道他們是怎麼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