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灶神門神,過年期間,還要祭拜這五位神仙!

2020-12-24 弈劍聽雨的閣草

弈劍修身乘風去,斬妖除魔天地間!

大家好,我是閣草。

鼠年大吉!從年初一開始,便進入迎禧接福、拜祭神祖、祈求豐年主題。

今天,阿草就給大家盤一盤,過年期間,五位必須祭拜的神仙!

灶王

祭灶王,是中國傳統節日習俗之一,灶王(灶神)為民間灶頭供奉之神,也稱灶君、灶王爺等。商朝末年,姜子牙幫助周武王討伐紂王,歷經多次浴血之戰,終於打下江山,裂土封侯。姜子牙受師之命,立下封神榜。有功的將領犧牲後,都能受封為神;但廣大衝鋒陷陣的士兵,戰死沙場,卻都未受到封賞。這些遊鬼冤魂,死於歸宿,心中不快,難免鬧事。姜子牙了解這一情形後,便將戰死的士兵封為灶神。

門神

門神,即司門守衛之神,是農曆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類。 人們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保平安等。 神荼、鬱壘二人專門管鬼怪、邪物,能夠驅邪避兇,所以受到了世人的敬仰,便把二人作為門神貼於門上驅邪擋煞。最早的門神其實不是畫,而是用模板雕刻而成的人形,把模板置於門上,更為立體,能夠震懾住鬼神,而用於雕刻門神的木板是桃木製成的。

井神

最有名的井神,要數柳毅井的柳毅。他赴京過程中遇到遍體鱗傷的小龍女,他把小龍女的不幸遭遇告訴給了洞庭龍君的弟弟--錢塘龍君,錢塘龍君大怒,化身百丈赤龍,前去滅了涇陽小龍,接回了小龍女。後來,龍君招柳毅為婿,留他居洞庭水府,主管洞庭水府與人界的進出口--橘井。

廁神

廁神,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司廁之神。在周武王伐商紂之時,趙公明拒周助商,不料為周將殺死。雲霄三姐妹得兄噩耗,齊聚來商為兄報仇,起初用混元金鬥及金蛟剪出戰,屢戰屢勝。後元始天尊和老子臨陣助周,施法術將三仙姑之法具鬥、剪奪走,老子命黃巾力士壓死雲霄,又命白鶴童子用三寶玉如意殺死瓊霄,又親自從衣袖中取出神盒,將碧霄收入盒內,化為血水。

土神

土神是五行神之一的后土又稱土怪。首先為賓客安排飯食,吃完後,用刃杖驅趕鬼神。鬼神如果有知,一定會發怒而與祭主搏鬥,不肯就這樣離開,或者心裡懷恨,反而因此造成災禍。如果鬼神無知,不能造成災禍,人們解除它無益,不解除它也無損。

以上,我是弈劍聽雨閣閣草,記得關注我,告~辭!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春節期間祭拜的三大神:財神、門神、灶神
    按照傳統習俗,每到春節前夕,家家戶戶便張貼對聯和門神,祈福來年。中國古代最早的門神是能夠捉鬼的神荼和鬱壘二神,這在《山海經》、《風俗通義》、《重修緯書集成》、《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典籍都有記載。門神之神誕之日為正月十五日,民間多有在新春時節,祭祀門神並於大門口張貼門神的習俗。
  • 今天是北方人的小年,祭拜灶神的日子,老輩京城人今天都做些什麼
    祭拜完灶神後糖瓜兒就會分給孩子們吃,這也是孩子們當時最喜歡的食物,所以每年進入臘月,小年就成為孩子最開心的一天。老北京流傳的過年歌謠「糖瓜兒祭灶,新年就來到,小姑娘帶花,小小子玩炮」,由此可以看出雖然那個時代物資匱乏,但是孩子們還是非常滿足。在小年那天,北京人準備的食物除了祭拜灶神的糖瓜兒,還有一種類似小木棍一樣的糖,這種糖叫關東糖。
  • 除了門神、灶神,陪伴我們三分之一生命的床,竟然還有一尊床神?
    民間信仰中有門神,有灶神,但你們知道床神嗎?我們需要休息的安穩踏實,就得知道床神,更得知道如何祭拜床神。今天的話題就是床神,很多人並不知道的一尊俗世神仙。如何祭拜床神?其實祭祀床神的歷史十分久遠,至少在宋朝時已開始流行了。
  • 中國神文化有五祀,除了門神,你還知道有那些嗎?
    鍾馗以後,又出現了武將門神。唐朝以後,最著名的門神是秦瓊和尉遲敬德。武將門神尚有趙雲、馬超、薛仁貴、蓋蘇文、孫臏、龐涓、黃三太、楊香武、燃燈道人、趙公明,乃至哼哈二將等。北方還有以孟良、焦贊為門神的,可能二人的出身不太硬氣,曾落草當過強盜,故不堪登大雅之堂。這二位只好紆尊降貴,在牛棚、馬圈等處充當守衛。
  • 道教:灶神、門神
    在道教的諸多民俗文化之中,常會將歷史上民間所發生的故事賦予傳奇色彩,從而衍生出許多神祗,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道教:灶神、門神。灶神「民以食為天」,有人家的地方就有爐灶,過去的灶神信仰極為普遍灶神,又稱灶君,或東廚司命。灶神的起源很早,據神話傳說,與火有關的不大神炎帝、祝融皆為總神,因此其信仰可能與原始社會的氏族社火有關。另一說,祭灶是報以先炊之德,而祭老婦人,可能是母系氏族社會母祖分食的遺蹟。
  • 道教五大小眾神仙:灶神傳遞民意,門神驅邪擋煞,廁神卻不守廁所
    正統道教之神稱為「尊神」,民間信仰之神稱為「俗神」,神魔小說中虛構的神仙一般不列在道教供奉範疇之內。道教五大小眾神仙,灶神、門神、床神、廁神、井神,你知道他們是怎麼來的嗎?道教道教五大小眾神仙:1、灶神灶神,全銜是「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
  • 灶神在道教神仙中是什麼級別的你知道嗎?
    灶神職位全稱為『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又稱之為灶王爺、灶君司命,可以說是廚房裡的神仙。灶神是由原始的火崇拜演化而來的神祗。灶神原型的傳說有很多,有的說是黃帝死了做了灶神,有的說是炎帝死了做了灶神,還有說掌管火的神仙祝融死後做了灶神。
  • 潮汕農村地區臘月廿四「神上天」,其中,灶神是什麼神仙?
    今天是臘月廿四,潮汕農村地區會有一個不一樣的活動,讓家裡所有的神仙放假,讓其回到天上去,俗稱——「神上天」,這一習俗在潮汕農村地區有著非凡的味道,一是要把家裡所有的神仙、護身符等物品清理掉,二是要把這些清理下來的東西統一到一個地方燒掉。
  • 正月初四迎的灶神,是神仙系統最基礎的神,天庭的監察使者
    相傳最初的五祀分別是灶神、門神、井神、廁神和中溜神這五路神。需要注意的是這五路神是家庭不同部位的鎮宅神仙,不同於五路財神。特別需要註明的是中溜神,中溜其實就是房間的中央,古云:於是使力士舉巨囊,而至於中溜。所以你看,從進門到廚房廁所,幾乎包括了一個宅子所有的地方。
  • 報告人間功過,定人禍福的灶神,民間地位最高的神明之一
    灶神,也叫灶君、灶王爺、灶君司命,全銜是「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在神仙體系中地位較低,屬於基層的神仙。但在民間是老百姓極其信仰的神明。在秦漢時期以前更是被列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門神、井神、廁神和中溜神五位神靈共同負責家宅的平安。
  • 臺灣過年重要的習俗與祭拜!這些你了解嗎?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家家戶戶都會準備過年拜拜,不僅是告別舊的年度,也祈求新的一年好運到,不同的地方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屬於自己特色的過年習俗,在臺灣,過年習俗更是別有一番「風味」。春節在傳統上是指農曆的過年,期間約自臘月二十四的送神日開始至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止,但是在送神之前其實還包括了一個大家熟知的習俗「尾牙」,這一天除了要祭祀土地公,公司行號也會藉此聚餐,感謝員工辛勞。
  • 俗話說「到了臘月就是年」,眾神陸續歸位,將有哪些神仙下界
    這還需要從「臘月」的來歷說起。所謂「臘」, 《幼學瓊林》載「歲終祭神曰臘」,就是說這是一個祭祀神靈的月份。而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就是「到了臘月,眾多神靈將陸續下界,享受人間的祭拜」。比如從臘月初一開始,就有「跳灶王」的習俗,一直持續到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上天達到頂點。
  • 過年敬拜家神,「井神」是什麼樣的存在?位列家宅六神
    分別是門神、戶神、井神、灶神、土地神、廁神。過年期間,民間對於家神的供奉是最隆重的,這也是每年唯一的一次敬拜。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六位家神中的「井神」是誰?井消失了,現在家庭還應該供奉嗎?接下來就是柳毅到了洞庭湖君山,在大橘樹找到一口井;其實這口井就是龍宮水府與人間的進出口。後來洞庭龍君把龍女嫁給了柳毅,命他主管這口橘井,因此這口井也稱「柳毅井」。後世就把他奉為了井神。
  • 生活中,除了「門神、灶神」等,你可能不知道還有個「廁神」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時常聽到灶神或者灶王爺,還有過年貼的門神:秦瓊,尉遲恭等,可你知道嗎,其實還有個和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廁所,也有「廁神」守護,並且這位「廁神」還是一位女性。相傳唐朝年間,壽陽刺史李景謀害了民婦何媚的丈夫,將其強納為妾。
  • 小年要祭灶,除了灶王爺,其他「五祀」你還知道誰?
    但每個地區過小年的習俗大致相同,既祭灶神、掃房子等...作為民間百姓的庇護神,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灶神之外,其實還有四位神,統稱「五祀」,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其他幾位神仙。【門神】相信這個大家也不陌生,很多地方過年的時候都會貼門神來保佑全家人平安順利。
  • 道教神仙:「家宅六神」中的廁神指的是哪一位神仙?看完長知識了
    春節是我國一年之中最為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人們在此期間舉行各自民俗活動來慶祝這一闔家團圓的日子。道教作為土生土長的傳統宗教,它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春節期間的很多傳統民俗都包含了大量的道教元素在裡面。在前面幾期,小編為大家介紹了過年期間,道教神話中的天庭神仙跟隨玉皇大帝紛紛下界凡間,考校世人的功過,年後又跟隨玉皇重回仙界,神仙的這種行為同時也體現了道教「普天同慶」的思想。
  • 灶王爺、土地爺、門神,三神仙的級別誰高誰低?從人生4件事去看
    那麼灶王爺、土地爺和門神,誰的級別高誰的低呢?要想了解這些,有必要普及一下三位神仙的來歷。先說下灶王爺。灶王爺又名「灶神」「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民間百姓為了讓灶王爺上天后只說好話不說壞話,在這天都為他準備了糖瓜和美酒,意思是吃了糖瓜嘴甜,美酒把他灌迷糊,當著玉帝的面少說話。土地爺是天上最末等的神仙,玉帝派他到人間管理土地,土地生五穀,五穀養百姓,可以說土地爺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