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臘月廿四,潮汕農村地區會有一個不一樣的活動,讓家裡所有的神仙放假,讓其回到天上去,俗稱——「神上天」,這一習俗在潮汕農村地區有著非凡的味道,一是要把家裡所有的神仙、護身符等物品清理掉,二是要把這些清理下來的東西統一到一個地方燒掉。這是潮汕農村地區臘月廿四都要做的大事,基本上所有的農村人都要幹,這個儀式稱為——「神上天」。
1、用貢品祭拜各類神仙
在臘月廿四這一天,潮汕農村地區都會做點糕點祭拜各種神仙,有的是買水果——大桔,就是我們說的桔子,也有一些事做各種各樣的粿。除了要祭拜各種各樣的貢品,還要燒一些紙錢、紙鶴、金馬坐騎等紙品,燒紙錢是為了給神仙在路上花的,紙鶴、金馬等紙品是為了給神仙當坐騎的,這樣才能讓神飛得更快。另外,還要把灶臺、香爐等物品進行清理,把香燒剩下的木棍、爐灰和金花等物品集中到一個地方燒掉,然後重新買一下金花插上。
2、何為「司命公」?
農曆臘月廿四日,在潮汕農村地區稱其為吉日,是神上天言事的日子。對於潮汕農村地區來說,關係最密切的是灶神,俗稱「孫面公」,就是我們常說的司命帝君,簡稱司命公。有一個傳說,說的是灶神知道我們每一天做的事,不管好事壞事,它都知道,等到灶神在臘月廿四神上天后,他會把這所有的事稟報給玉皇大帝,潮汕地區有那麼一句俗話「司命公直奏」,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在這麼一天,潮汕農村地區的人會在他上天之前祭拜糕點或者是各種粿把他的嘴封住,這樣他就稟報不了了。
其實,司命公的來源,在潮汕農村地區也是有一個傳說的。據說古時候,有一窮漢,玉皇大帝最小的女兒看上了他(看上他的什麼這個不知道,有可能是美貌,有可能是比較man,但是肯定不是錢),偷偷下凡到人間和他結為夫妻。後來這件事情被玉皇大帝知道後,玉皇大帝非常生氣,就把小女兒貶到了人間。由於王母愛惜小女兒,出面向玉皇大帝求情,最後玉皇大帝網開一面,只允許女兒在臘月廿四日返回天庭,過了正月初四以後又得回到人間,同時,把女婿封為司命帝君,讓其深入了解人間善惡、興衰,然後稟報給玉皇大帝。
3、潮汕地區「耙鼎」習俗
後來司命公回到人間後把這事給親朋好友說了,後來親朋好友就在自己家的灶臺上貼了司命公的神位,不管喜事壞事司命公這樣就看得一清二楚,同時在臘月廿四日進行祭拜。所以,在臘月廿四日這一天,潮汕農村的婦女會把家裡灶臺上的「鼎」拿到外面清除煙漬,俗稱「耙鼎」。這一天過後,就不能再「耙鼎」,意思是不能驚動到司命公。等到天灰灰亮的時候,人們會拿貢品進行祭拜。在祭拜的時候,會燒香,祈求來年能順順利利,多降點福氣到家門,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在祭拜的時候念念有詞的原因,
正月初四一早,潮汕農村地區的人仍然按照神上天那樣的做法,重新奉敬一次司命公,有的則是再燒多一兩隻金馬,迎接司命公落天,同樣天還未亮就起來「耙鼎」,這種民俗一直沿襲至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