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轉載或合作請聯繫食慄派
說到皮膚養成攻略,其實說到底,千言萬語彙成2句話:少加工多天然,飲食多樣化。
但還是經常會收到這樣的留言:吃XX對皮膚好嗎?吃XX能美白嗎?
小紅書上就有很多這樣的貼子,配一張美得難辨真假的照片,吸引了很多人閱讀。真真假假,可要分辨清楚啊!!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
但終究是會忽悠的人的
01 / 檸檬水:不美容
維C確實可以抑制黑色素的形成,但檸檬中的維C含量為22mg/100g,還不如白菜高,泡到水裡更是微乎其微。
喝完檸檬水不能曬太陽也是沒!有!的!事!
02/西紅柿:推薦
番茄紅素是效果極強的抗氧化劑;番茄低糖、低熱量,控糖減肥都可以放肆吃。#只要腸胃允許#
當然,單靠吃番茄抗老並不科學。
03/櫻桃:不美白、不補鐵
普通小櫻桃的維C含量只有0.6mg/100g,而「貴婦」車釐子也只有7mg/100g,在水果中並不突出。
而很多維C保健品誇耀的「針葉櫻桃」,雖然每100g維C含量高達1677mg,但口感酸澀,根本不能吃;而且它其實不是櫻桃。
所有品種的櫻桃鐵含量都很低(不超過0.4mg/100g),「補鐵」不太OK。
04/ 石榴:不特別
石榴確實含很多抗氧化成分,但許多蔬果中都有,並不新奇。而且石榴瓤中這些物質的含量並不高。
石榴抗衰老的可能性還在研究中。暫且記住這一點:目前美國FDA和歐盟食品安全局都還沒有認可石榴產品的健康功效,不要被忽悠啦!
05/黑枸杞:不特別
只是比普通紅枸杞多了點花青素而已。
但還是那句話,花青素不特別,很多水果裡都有;不差錢的話可以當果乾吃。
06/藍莓、蔓越莓:推薦
各類深色漿果,包括前面提到的櫻桃、石榴、黑枸杞,都含有豐富的植物抗氧化劑,說起來都是抗衰老小能手,但絕不是某個果的專利!
07/柑橘:不能貪嘴
橘類水果富含胡蘿蔔素,而β-胡蘿蔔素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抗衰老、抗氧化、抗糖化、刺激膠原蛋白合成、保溼、抗痘,它樣樣行。
但不能貪嘴,一次吃太多當心皮膚變黃。不過三五天就能恢復正常啦。
08/辣椒:不致痘,還美容
沒有足夠證據證明,辣椒是長痘痘的直接原因;和辣椒一起吃的高糖高油食物才是長痘元兇。
辣椒富含對皮膚有益的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辣椒素可以使面頰血流速度加快,促進血液循環,讓你面色紅潤,雖然只是暫時的。
09/芹菜:排腸毒、曬黑?都不至於
芹菜的膳食纖維含量只是蔬菜的平均水平,要說排腸毒也輪不上它自誇。
芹菜的確含一定量的光感物質,但只要不是光敏體質,正常吃幾盤菜、不暴曬,不會有什麼問題。
芹菜富含的黃酮類物質,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但也沒什麼特別的。
10/黃瓜:貼臉沒用
黃瓜裡確實含有抗氧化物質,但95%以上的成分都是水,剩下的成分微乎其微,貼在臉上也很難進入皮膚。
而且菜板、菜刀微生物聚集,衛生很難保證。不如直接吃,補水又有益。
11/菠菜:推薦
菠菜富含β-胡蘿蔔素、維生素C,抗氧化;還有鉀、鎂等多種礦物質以及葉酸和輔酶Q10......
總之就是全能!優秀!
但重點不是菠菜,而是一切蔬菜,尤其是深色、黃綠色蔬菜。每天吃夠半斤到一斤蔬菜,你不美誰美?!
12/大豆:推薦
大豆裡有植物雌激素大豆異黃酮,常吃大豆和豆製品,預防更年期綜合症,還可以提高皮膚的保水性和彈性。
喝豆漿不會導致乳腺癌,男同志們也不會「變娘」,請放心食用~
13/雜糧:當然推薦!
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又是低GI食物,對痘痘肌非常友好!
而且很多粗糧也含有的類黃酮、花青素、類胡蘿蔔素等抗氧化物質。不用多說,吃就完事啦!
14/黑芝麻: 不烏髮
雖然黑芝麻富含一些與頭髮黑色素合成有關的營養素,如B族維生素,但同時也含草酸和植酸,吸收率遠低於肉類。
不過芝麻同樣富含油酸、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對頭髮和皮膚都算友好;
但畢竟是油料作物,大勺大勺地吃「油」,容易長肉。
15/薏仁水:不美白,不消水腫
薏仁水的主要是水和澱粉,沒什麼美白成分;
水腫不是水太多要排出去,而是身體越缺水就越想把水分留住。所以排水腫起作用的,大概不是薏仁,而是多喝水。
16/葛根粉:沒膠原蛋白、不豐胸
只有動物性食物才有膠原蛋白,藕粉、葛根粉都是澱粉物,和膠原蛋白沒有關係!雪燕、皂角米也都不行。
胸的大小,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任何食物都不可能有豐胸效果。如果胸突然變大,一定是其他原因。
17/桃膠、銀耳:沒有膠原蛋白
桃膠、銀耳中的粘稠物質,是可溶性膳食纖維,是碳水化合物,不是蛋白質。
要再是冰糖熬的,每天滿滿一碗糖,反而會加速糖化,「吃掉」你的膠原蛋白,體重也會上去,得不償失!
18/紅棗、桂圓:不補「血」
中國女性缺鐵性貧血比較常見。紅棗和桂圓鐵含量都不高,吸收率還低,吃紅肉或血製品更有效。
但紅棗、桂圓煮在一起確實好喝,暖呼呼,心情好,也算「美容養顏」了吧~
19/橄欖油:別直接塗,吃更好
有研究顯示,直接將橄欖油和山茶油塗在皮膚上,可能破壞正常脂質膜,加劇皮膚屏障破壞。
當做嬰兒按摩油還可能誘發溼疹,對孕媽媽預防妊娠紋也沒有特別的效果。
20/巧克力:我們不一樣
相比可可含量低的普通巧克力,黑巧力的確含更多抗氧化物,但無奈脂肪含量也高,吃多了體重會有壓力。
也許可以期待一下英國劍橋大學研發的美容巧克力,添加2種強大的抗氧化物,「吃4周皮膚年輕30歲」。#去年的新聞後續還沒看到#
但估計錢包會有壓力。
21/豬蹄:得不償失
首先,吃進去的膠原蛋白,並不能「定向」補到臉上。
而且,2兩豬蹄有17g脂肪,富含膠原蛋白的皮,脂肪更多。皮膚沒變好,先胖三斤就不合算啦!
22/燕窩:吃不如抹
所謂的美容成分唾液酸,雞蛋牛奶裡都有,性價比還更高;
而另一種美容成分表皮生長因子,作為一種蛋白質,吃進肚子還是會被消化分解,很難到達皮膚發揮作用。
如果喜歡吃,也沒什麼不好的,只要注意別一起吃進去太多糖就行。
23/阿膠:不補鐵
阿膠是驢皮熬製的,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沒什麼鐵。膠原蛋白好像也不錯,但成本實在是太高。
至於其他功效,不懂也不敢妄加評論,但還是提醒一句,很多阿膠糕,糖多,阿膠少,不見得有多健康。
24/蜂蜜水:不排毒不養顏
蜂蜜裡含大量果糖,果糖不耐受的人一次性喝太多,會導致生理性腹瀉,所謂通便排毒,其實只是拉肚子。
10克蜂蜜8克糖,糖多、熱量高、營養單一,對皮膚沒啥好,還容易月半。
25/海鮮:不致痘,反而「治」痘
海鮮中富含的omega-3脂肪酸,可以緩解、抑制炎症的發生,幫助痘痘恢復。
同時,鋅含量豐富。鋅是人體中大多數酶的重要原料,其中就包括很多抗菌抗炎、清理老廢角質的。
26/雞蛋:好東西,但別拿來抹
雞蛋當然是好食物,但用來敷臉,不護膚反而傷皮膚。
生雞蛋可能攜帶病菌,直接敷臉可能會引起感染,尤其是本身就是痘肌敏感皮,千萬別這麼幹。
27/ 珍珠粉:不如當鈣片
珍珠粉是珍珠表面珍珠質磨成的粉末,主要成分是碳酸鈣(90%以上),是一些鈣片的主要成分。
剩餘的是少量角質蛋白和微量成分,含量低,也沒什麼美容養顏的作用!不好喝就別勉強自己了。
28/粗鹽:不美白、別搓臉
粗鹽醃肉好,往臉上抹可不行。
看起來白了,可能是去角質的功效,搓掉了一層皮嘛。但皮膚屏障也會受損,很可能造成皮膚敏感、感染等問題,去黑頭更是治標不治本。
朋友們,可千萬別什麼都往臉上整啊
29/醬油:不會變黑
醬油中確實含有生成黑色素的原料酪氨酸,但含量很低,都不如牛奶中的多。
而且這一過程的另一位主角酪氨酸酶,就算醬油裡有,吃下去也會被分解,所以根本不用擔心。
同理,咖啡、可樂都不會讓你黑!怕黑關鍵還是防曬啊!陰天也要防曬。
30/酸奶 :還是用來喝吧
酸奶裡的乳酸,的確是一種分子量小、穿透力好的果酸。但敷酸奶可達不到美容院「果酸換膚」的效果。
不過喝點酸奶,補鈣補蛋白質。
31/牛奶:不美白
用牛奶就能把臉洗白,太小看皮膚的屏障功能了。
傳說可能有效的牛乳蛋白,個頭太大,不能直接進入皮膚;而且也沒有調節黑色素代謝的作用。
牛奶是好食物,雖然喝不出「牛奶肌」,但能強壯中國人啊!
32/杏仁露、椰汁:不美白,更不豐胸
白白的就美白,喝水會成透明人嗎?
這類植物蛋白飲料蛋白質含量非常低,豐胸、美白都沒有根據。
而且植物本身的營養,比如杏仁中的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都不存在啦,不如直接吃堅果更美容。
33/紅酒:不划算
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含量很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要喝夠「有效劑量」恐怕得當水喝了。
真要那么喝,皮膚沒變好,肝就先喝壞了,還增加癌症風險。
34/鮮榨果汁:不算健康
榨汁營養損失嚴重,尤其是維C和抗氧化物質先被氧化;膳食纖維被打碎或者濾掉,「排毒養顏」也無從談起;
果汁含糖也高,喝多了真不算健康。
新鮮水果非常棒,但鮮榨果汁不但不「養顏」還有可能會長痘哦。
35/茶:奶茶沒用
茶葉中的茶多酚的確是一種強抗氧化物質,但茶水中含量也很有限。
當然,還有一種辦法,喝奶茶!
雖然紅茶裡沒什麼茶多酚,但心情好比什麼都管用!!3分糖,不能再多了!
36/酵素:不如多吃菜
市面上的酵素產品,並不「單純」:除了果蔬原料和發酵產物之外,往往還添加了其他東西,比如膠原蛋白肽、唾液酸、維生素C等等。
所以也不能武斷地說沒用,吃了膳食纖維,不便秘,氣色自然好一些;只是比起吃蔬菜水果,性價比不高。
37/青汁:還是不如多吃菜
青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也是促進排便,但真沒什麼「排毒養顏」的作用。
38/膠原蛋白肽:上了年紀再吃吧
分子量更小、可以不經過消化直接被吸收的膠原蛋白;但能否精準作用在臉上,還沒有可靠的證據支持。
如果實在心動,年長的時候補(35歲+),效果更明顯。年輕時候就好好吃飯吧,更划算。
39/美白丸:當心副作用
美白丸有沒有效?簡單粗暴地講:
短期:效果不明確
長期:取決於皮膚保護得好不好;還可能有副作用。
美白,防曬才是根本啊。
40/口服美容保健品:碰運氣
抗糖丸、葡萄籽膠囊、藍莓護眼丸、.....五花八門的口服產品,主打成分多是抗氧化的植物提取物。
有沒有效果可能也要看運氣;但長期大劑量口服抗氧化物,還有風險。
不如買點自己喜歡的水果吃吧~
總結一下
果蔬的維生素礦物質含量都不差,有抗氧化物的品種也很多,各有所長;
不必盲目推崇某一個,也不必糾結哪個更好,搭配吃、吃夠量效果最好。
至於各種「美容產品」,如果不差錢,在不過量和適合自己的前提下吃吃也無妨,安慰劑還有效果呢。
但!
一定要把成分、禁忌人群搞懂。
不能只聽商家網紅們的「忽悠」,畢竟是吃的,可別輕易下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