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好風情】帶你走進連城感受客家人的風俗民情

2021-02-08 大客家網

連城是客家人聚居地。這裡的文化積澱深邃。每逢春節,姑田遊大龍、羅坊走古事、新泉燒炮、犁春牛、北團遊大粽、芷溪花燈及舞龍、舞獅等民俗文化活動祥集城鄉,各具獨特風姿,被譽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客家民俗文化的瑰寶。

天下第一龍

姑田遊大龍,始於清乾隆十六年。每年農曆正月十四至十六日,以村為單位組織出龍。每條龍90板至150板不等,長可達1500多米,出遊時神銃引路,配以鑼鼓、十番樂隊。白天,龍似駕雲霧而飛騰;入夜龍燈綽約騰躍如翔海底,極其壯觀。被譽為"天下第一龍"。

羅坊走古事

每年元宵節,村民抬著古事棚先在陸地競走,然後列隊下河逆水狂奔,場面壯觀熱烈,有"山村狂歡節"之稱。

芷溪花燈

芷溪花燈,由蘇州引進,以宮燈為主燈,分二層結構。外圍配上花籃、紗燈、牡丹燈、鰲魚燈,畫上字畫或裝制羅漢、古裝人物等,多達99盞小燈。點燈用特製玻璃燈裝蒸過的茶油、花生油和煮曬精選的燈芯。每個花燈要12人抬護,元宵節芷溪按姓氏輪流出燈,曾出過110多個花燈長隊。花團錦簇,琳琅滿目,配以蘇州鑼鼓和十番樂隊,十分壯觀,有「紙包火的奇蹟」之稱。

遊大粽

北團鎮上江坊村民的遊大粽用上萬片粽葉縫製粽衣,120斤糯米裹粽,製作成1.6米高的筍狀大粽。大粽須蒸煮四天四夜,再用金箔紙包裹,貼上吉祥紙花。另包上百個指頭大小的公母小粽,掛在大粽尖端,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出遊,熱鬧非凡。

犁春牛

中原傳入連城南部地區,約五百多年歷史。每年立春前後,以家或片為單位,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整個隊伍,由七人的鑼鼓隊開道,二位童男女提"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吉利燈。牽牛僮牽著用紅綢布扎花絮披頭的健壯耕牛,後接犁田、送飯、釣魚、挑柴、抬農具、讀書、擔牛草、挑穀子及抬松明火等二十餘組成。牽牛僮和犁田者扮丑角,即興表演,伴以"嘿、嘿"的喝牛聲。他們捲袖、赤腳、戴鬥笠,男的扎腰、女的系圍裙。觀眾多時還要唱山歌,儼然是一幅模擬春耕勞作的熱鬧非凡的春耕圖。

連城拳

連城拳又稱"連城少林拳"或"少林獨門拳"。連城拳從拳的內容、特點和攻防等方面,不難看出一些與嵩山少林拳相似或相同之處。但漫長的拳法演變過程中,該拳受到南方民風、身體特點、地域環境等因素及其他南拳的影響,故南北武術之長兼而有之,既舒展大方,又急促凌厲,堪稱武林奇葩。連城拳有南田黃家拳和洋地巫家拳兩種。此外,歷史上的"連城劍法"獨樹一幟,神秘莫測。

提線木偶書法

連城木偶歷史悠久,五十年代初,著名的木偶表演藝術家徐傳華先生,曾赴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表演節目,並應邀赴前蘇聯、波蘭、捷克等國訪問演出,被譽為中國木偶表演藝術大師。

他的嫡傳弟子李明卿,從事木偶表演藝術21年,不僅繼承了徐老唱腔圓潤,道白清晰的嘴功,而且發揚光大了徐老精湛的木偶表演技巧,練就了一手過硬的提線功,獨創了木偶書法技藝,近兩年來,曾先後應邀赴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表演。他的"木偶書法"被國際新聞媒體和藝術界同行們讚譽公認為世界首創神州一絕,此項表演節目已申報世界吉尼斯之最。

(文章來源閩好玩,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大客家網小威略有改動編輯發布,僅供參考學習)

歡迎全球各地客家鄉親投稿,投稿請註明聯繫方式,本期編輯員微信號「jiadekeji」「zzw75227」

訂票QQ:786698312/1098669436 電話:0753—2688879

大客家網—全球客家人的心靈家園。

了解更多請關注公眾號【大客家網】


相關焦點

  • 走進閩西客家,領略客家美景,感受客家文化
    閩西是客家人的聚集地和發祥地之一,有著濃厚的客家文化與民俗,深受遊客的喜愛。在閩西,連城的培田古民居、冠豸山、客家博物館,永定的客家土樓,上杭的客家族譜博物館等都是值得一去的好景點。培田古民居位於連城宣和鄉,是一個古香古色的客家古村落,裡面的古民居建築大多是明清時期建造的,到現在也還保存了很完整;每一棟建築設計都很精美,做工也很精細。裡面還有不少當地村民居住在此,欣賞古建築的同時,也可以感受一下當地客家人的風土人情。
  • 走進閩西客家,領略客家美景,感受客家文化
    閩西是客家人的聚集地和發祥地之一,有著濃厚的客家文化與民俗,深受遊客的喜愛。在閩西,連城的培田古民居、冠豸山、客家博物館,永定的客家土樓,上杭的客家族譜博物館等都是值得一去的好景點。培田古民居位於連城宣和鄉,是一個古香古色的客家古村落,裡面的古民居建築大多是明清時期建造的,到現在也還保存了很完整;每一棟建築設計都很精美,做工也很精細。裡面還有不少當地村民居住在此,欣賞古建築的同時,也可以感受一下當地客家人的風土人情。
  • 連城三日遊:住進客家圍樓,感受山水間的客家生活
    住進客家圍樓,感受山水畫裡的客家生活,特別適合一家大小的度假。,陳列了客家族譜、客家民俗等相關文物,是了解連城客家文化的重要窗口。「工藝」、「文體」、「語言」、「風俗」、「信仰」和「安居」六個部分,展示中國純客家縣(市)被評為國家級和省級的非遺保護項目。
  • 「客家博物館」客家人的客鄉情
    中國客家博物館由主館中國客家博物館和分館黃遵憲紀念館、梅州大學校長館、梅州將軍館組成。主館館內設有固定陳列《客家人》主題展覽,展示了客家淵源、客家風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內容。中國客家博物館是免費參觀的,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的09:00~17:30。走進主館,一個大大的「亻厓」赫然在目。
  • 連城冠豸山腳下「最值得」景點,展示客家璀璨文化,免費開放
    每到一地,博物館總是最能反映當地歷史人文風情的地方。龍巖連城,是革命老區和客家文化名城,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發祥地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連城縣博物館座落於風景秀麗的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冠豸山下、石門湖邊的懷英園內。
  • 連城最值得一去的5處人文景點,深入了解連城文化
    連城,位於福建西部,隸屬龍巖市管轄。連城歷史悠久、文化濃厚,是一個擁有眾多人文旅遊資源的縣城。例如福建最美古村落的"培田古村"、有雕版故裡之稱的"四堡雕版印刷展覽館"以及著名紅色遺址"望雲草室"等等。今天,小編就帶您一起走進連城,去感受的大美河山。
  • 帶您走進贛南客家,去感受這些最純樸的文化風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經過歷史的發酵,各個地方形成不同的風俗習慣。而贛南客家是漢民族的一支系統分明的民系。他是中原漢人南遷過程中,與當地族群、當地文化不斷融合、發展的產物。客家人主要聚居於贛南、閩西和粵東三角地帶,一般認為,客家作為一個民系形成於宋代,而贛南則是孕育這個民系的搖籃地。那麼今天就讓我帶您看看客家有哪些獨特的風俗文化吧。
  • [風俗民情]失落的文明 ——客家傳統服飾
    客家民系在閩粵贛交界地形成以後,獨具特色的客家大文化也相應形成。客家大文化根源於中原文化,但又與當地居民的風俗習慣相融合,形成客家人自己的特色。單從客家服飾來講就有許多特別之處。一般來說客家服飾講究樸素實用,寬敞簡便。在色調方面喜歡素色,以藍、黑、白色為主,這也許就是客家人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的普遍心理直接體現。
  • 客家雙府,帶你走進客家人的世界
    哈羅大家好,我是小M的旅行時光,很開心又與大家會面了。今天我給大家整理的是客家人聚集地景點,客家文化可謂是我國文化史上的一顆明珠,如今客家人大部分居住在閩粵贛三地,而梅州和汀州更是客家人主要的聚集地,沒錯,今天寫的就是他們。
  • 連城「犁春牛」活動引來眾多客家遊人
    隨行的農人,挑著稻穀、牛草歡快地行進,邊走邊吆喝,活脫脫地展示了客家農村熱鬧歡快的勞動生活景象。  這是流傳於閩西連城縣的「犁春牛」,古時由中原傳入,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主要是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今年立春期間,連城縣新泉、廟前、莒溪等鄉鎮相繼舉行了古老的「犁春牛」活動,告訴家家戶戶:冬閒已過,農事就此開始,須辛勤勞作、不誤農時。
  • 風俗|客家紅雞蛋裡的「文化涵養」
    融匯世界的客家  展示客家的世界  我們致力於打造服務全球客家人的交流平臺講好客家故事,帶您領略絢麗客家風情    我國民間風俗中與雞有關的習俗數不勝數,其中,客家人在生小孩後宴請賓客吃紅雞蛋的風俗沿襲至今。
  • 走進梅州客天下,感受客家文化的淳樸與自然
    梅州既是客家人南遷的最後落腳點,也是明清以來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發地,旅居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達700多萬人,是全國重點僑鄉,也是港澳臺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其中臺灣500萬客家人中就有180萬祖籍在梅州,有世界客都之稱。而最能代表最能代表客家文化的是客天下旅遊區,下面讓我們走進客天下,一起感受客家文化的淳樸與自然吧。
  • 福建連城:讓客家民俗文化活起來
    福建連城:讓客家民俗文化活起來 發表時間:2011-11-14   來源:福建日報   6日,在位於連城縣四堡鄉政府旁的雕版印刷展覽館,一群來自上海的遊客參觀並體驗了古雕版印刷技藝後,不禁發出嘖嘖讚嘆:「真沒想到一個山區客家小鎮居然是明清時期南中國文化的傳播地
  • 「客家博物館」客家人的客鄉情
    中國客家博物館由主館中國客家博物館和分館黃遵憲紀念館、梅州大學校長館、梅州將軍館組成。主館館內設有固定陳列《客家人》主題展覽,展示了客家淵源、客家風俗、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客家精神等內容。中國客家博物館是免費參觀的,開放時間為周二至周日的09:00~17:30。走進主館,一個大大的「亻厓」赫然在目。
  • 帶您走進贛南客家,去感受這些最純樸的文化風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經過歷史的發酵,各個地方形成不同的風俗習慣。而贛南客家是漢民族的一支系統分明的民系。他是中原漢人南遷過程中,與當地族群、當地文化不斷融合、發展的產物。客家人主要聚居於贛南、閩西和粵東三角地帶,一般認為,客家作為一個民系形成於宋代,而贛南則是孕育這個民系的搖籃地。那麼今天就讓我帶您看看客家有哪些獨特的風俗文化吧。
  • 連城最值得一去的5處人文景點,深入了解連城文化
    連城,位於福建西部,隸屬龍巖市管轄。連城歷史悠久、文化濃厚,是一個擁有眾多人文旅遊資源的縣城。例如福建最美古村落的"培田古村"、有雕版故裡之稱的"四堡雕版印刷展覽館"以及著名紅色遺址"望雲草室"等等。今天,小編就帶您一起走進連城,去感受的大美河山。
  • 美不美,看看她們穿的連城客家傳統服飾……
    關注電視臺 關注家鄉  關注家鄉新聞動態走進進春天的客家文化公園,和一群身穿客家傳統服飾的女子相遇,讓人仿佛穿越時空,回到古代。原來,她們是連城縣木偶藝術傳習中心的演員,身上穿著的這些傳統服飾,設計靈感來源於四堡客家服飾。四堡婦女服飾的最大特點是,在頸袖、手袖、褲袖及衣服開合邊均綴有三至四種色彩的邊條,當地人稱之為「大邊小捆」。衣袖很短,還配了一截小袖子,據說是為了方便婦女勞作時隨時可以換洗,體現了客家人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 翼天文旅集團客家民俗風情丨邂逅一場文化之旅
    旅遊有三境界  第一走馬觀花,到一個地方拍拍拍  第二體驗當地的日常生活,了解城市和地方淵源  第三深入該地的歷史文化,熟知其民俗風情  第三種想必已經是旅遊的最高境界了吧  今天小編就來帶你們一覽  世界客都·梅州的客家民俗風情
  • 客家人話客家事
    客家人有自己的客家方言,有共同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尊祖崇教重家、傳承中原文化、 保持中原身份認同是客家人的文化記憶,這一文化記憶使得客家人變得抱團取暖,具有群體意識。為尋求安寧的環境,早先遷入此地的客家人又繼續南遷,進入粵東的梅州、惠州一帶。第四次遷徙發生在清代。遷徙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外族統治。滿族入關,入主中原,建立滿清政權。有客家志士舉義反清,失敗後被迫散居各地,有隨鄭成功到臺灣的,有向粵北、粵中、粵西搬遷的,有的到了廣西、湖南、四川。二是人口膨脹。贛閩粵邊區的客家人經過200多年的發展,人口大增,而當地山多田少,耕植所獲,不足養家,乃思向外發展。
  • 走進「世界客都」,感受正宗客家人文化,嘗盡地道客家美食!
    想感受最地道的客家人文化梅州是你的不二之選「世界客都」是它的稱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梅州走進客家文化這一生,走過許多地方,看過許多風景,而梅州卻是最讓我難忘的城市。景區以客家文明為核心,是我們了解客家文化、歷史變遷的一個載體,帶你領略客家文化,走進客家人的世界,讓你感受客家人的熱情。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