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網約車司機陷入困境,滴滴關鍵時刻夠大氣,再次擊敗美國Uber

2020-12-15 極客小七

我們知道,滴滴和優步兩方幾乎是同樣的時間出現在中國市場,只不過,滴滴是來自於國內內地,而優步來源於美國。但是經過近兩年的競爭,最終在2016年8月滴滴收購中國優步為結局,這是第一次滴滴擊敗Uber,而2020年以來,關鍵時刻,看滴滴和優步如何對待自己的司機,滴滴再次贏了。

先說滴滴併購優步。在網際網路行業,一般都是一家獨大的模式才能夠盈利,在前期,優步和滴滴,大幅補貼,耗資巨大去搶司機、搶客源,讓優步本來在美國市場都已經盈利的情況下,在國內市場的不斷地虧損。而滴滴的市場佔有率已經在80%左右,大幅補貼下,優步的市場份額並沒有增大。在網約車從一個新興事物走向正規化的過程,滴滴作為國內的公司能夠很快適應,而優步就相對困難,最終各方面作用下,讓滴滴能夠收購中國優步。

再說2020年以來,發生了不可預估的事情。但是正是這件事,讓更多人、更多的企業展示了一個人或者一個企業的責任。先說國內滴滴,在沒有任何類似的企業做示範的情況下,滴滴就在第一時間組建了「滴滴保障車隊」,在交通運輸受阻的情況下,接送醫護人員,保障社區的必需出行,並提供了數百萬的資金用來支持網約車司機的安全保障。

滴滴出行2014年-2019年累計虧損近500億,在2020年2月份,因為這次事件影響,滴滴出行並跟3000家租車公司協商,其中近80%的租車公司同意免去1個月的租金,並對合同期進行1個月的順延。隨後,滴滴又拿出1億元,對網約車進行隔離膜防護,自製防護膜,其中3000萬為第一次投入,後續為計劃累計投入,保障司乘的安全,目前已經在近200個城市設立「滴滴驛站」。此外,還不斷地更新滴滴出行規範,如進行AI識別和智慧碼,進行實名制乘車。

而在近日,由於美國確診數量快速增長,部分城市也進行了一定必要的封鎖或限制。而以Uber為代表的,還有Lyft和DoorDash等公司的送貨員要求帶薪休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安全保障。Uber表示,如果司機確診感染或被隔離,最多支付14天的費用。這樣就導致很多司機沒有安全保障,不敢奔波在一線。

此外,司機沒有得到充分的培訓,對於防疫操作並不規範。而一旦不工作,又沒有相應的補償,無法維持生計。這讓大批的司機處於兩難之中。當然,Uber並不是沒有企業的做法可以參考,同類型的公司滴滴已經走在前面。

關鍵時刻,對比滴滴出行和Uber,一個企業是否承擔了該有的責任就顯得很清楚。當然,在之前滴滴也陷入了很多風波和爭議,但是一個企業的發展確實需要公眾的監督和輿論的影響,特別是滴滴目前已經做成國內網約車老大的情況下,一舉一動更受大眾監督。不過有的時候也需要一些時間,才能證明一個企業的進步。

相關焦點

  • 相比被評為美國矽谷有史以來最道德敗壞的Uber,滴滴又如何呢?
    目前,中國已經沒有uber的存在,在2016年8月1日,Uber的中國業務與滴滴出行合併。美國人曾經這麼說過:「你以為uber代表了時尚前衛和科技,travis代表了特立獨行的改革鬥士。但在美國的女性心裡,他其實是個大男子主義的美國農民,是個不折不扣的惡棍。」
  • 滴滴染血麻煩連連,其美國原型公司Uber的情況又是怎樣?
    滴滴染血麻煩連連,其美國原型公司Uber的情況又是怎樣?就在5月19號零時,滴滴的順風車業務重新上線遭冷落。雖然進行整改的滴滴監管升級,但公眾對之前的這起案件還是心有餘悸。從3月份的「Facebook洩密門事件」到5月份的「滴滴司機殺害空姐案」,人們開始關注這些快速成長起來的網際網路公司如何去承擔公關責任的問題。和很多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一樣,滴滴在國外也有一個原型公司Uber(中文:優步)。
  • Uber五個月前陷入司機性侵醜聞後,對司機做了什麼?
    兩位受害者所搭乘的滴滴司機本身就存在問題。據媒體報導一位名為劉振華的曾陷入網貸困境,經濟緊張,其父曾為其償還數十萬元的借款。而樂清這位滴滴司機,此前曾有圖謀不軌行為被女乘客投訴。據悉,樂清林女士8月23日下午曾坐過犯罪嫌疑人的車,從樂清虹橋到翁垟,司機將其帶至偏僻處圖謀不軌,林女士隨後將此事投訴至滴滴平臺,但截至在女孩受害案發都沒有收到相關反饋和處理結果。
  • 滴滴打車如何避免悲劇發生?鳳姐出高招,網友:美國uber咋樣?
    滴滴打車如何避免悲劇發生?鳳姐出高招,網友:美國uber咋樣?滴滴打車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橫空出世,因為它的方便快捷等優點迅速發展起來,結合方便的網上支付方式,以閃電俠一樣的速度搶佔了打車界的半壁江山,不僅吞併了優步,還擠佔了神州專車市場,甚至讓計程車顯得有些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雖然曾經引起過憤憤不平的計程車司機們集體抵制,到人氣絲毫不減。但有利必有弊,滴滴肯定也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的。
  • uber「小費」幫司機多賺6億美元!滴滴司機:我們的小費呢?
    uber「小費」幫司機多賺6億美元!滴滴司機:我們的小費呢?這不,在美國,優步的司機也受到了這種待遇,在去年,Uber的司機強烈要求加上客人打賞小費這種功能,隨後Uber妥協,而這一舉動,在去年幫助美國和加拿大的Uber司機賺到超過6億美元,這一數字換算成人民幣就是大約40億了!那麼,在國內也有著網約車平臺滴滴打車,從滴滴打車成立至今,滴滴可謂是一直成長為國內目前最大的網約車平臺。
  • 臺灣能不能用uber打車 臺北高雄能不能用uber打網約車
    由於臺灣當局認定uber「不合法」,不少臺灣民眾只好偷偷使用uber軟體,但由此也出現了保險賠償、人身安全等問題。­  「uber司機沒經過嚴格考試,而且車輛都是私家車,還被認定為『不合法』,若發生車禍事故或消費糾紛,不知道找誰來解決。」
  • 臺灣網約車難成氣候
    臺灣uber遭到計程車司機抗議。(資料圖片)以計程車為例,臺北市主城區人口約260多萬,目前約有3萬輛計程車,平均不到100人就能享用一輛計程車,再加上其他出行方式,即使上下班高峰期,民眾也能很容易就打到車。因此,在臺北、高雄等公共運輸體系完善的大城市,普通民眾對網約車的需求度不高。但這並不意味著臺灣民眾不需要網約車。「如果時間很緊,或者要去偏遠的地方,事先預約一輛車,會更方便一些。」
  • 紐約限制網約車 計程車司機聯盟認為這是他們的「勝利」
    據新華社電 美國紐約市議會8月8日通過一攬子法案,決定一年內停發網約車新牌照,以限制網約車企業運營汽車數量。法案支持者認定,網約車數量大幅增加,加劇這座美國最大城市交通擁堵;反對者說,限牌將妨礙居民藉助網約車出行。
  • Uber美國90萬網約車司機去年掙130億美元
    騰訊科技訊 此前,美國學者研究和第三方報告指出,Uber和Lyft的網約車司機收入過低,甚至達不到美國各州的最低收入。據外媒最新消息,Uber近日罕見發布了5份Uber對於美國加州和全國經濟和民眾收入貢獻的報告,報告稱美國所有Uber網約車司機去年掙到了129億美元。
  • uber美國怎麼讀 lyft在美國叫車方法介紹
    車型有如下幾種:uberX、taxi、BLACK、SUV、LUX。開始叫車,點擊上圖request uberX,會顯示司機信息及到達所需時間。司機一般會電話與叫車人聯繫確認,接到顧客後,上車即可。Uber會自動 導航 ,這樣也避免了司機繞道的情況。在車上跟司機聊聊天練練口語吧。到站後,司機在自己的手機系統上點擊確認到站,則系統會自動在要求客戶端支付,雙方相互打星級進行評價,即結束了uber之旅。
  • 滴滴借道Lyft殺入Uber老巢:中國用戶可在美國叫車
    滴滴借道Lyft殺入Uber老巢:中國用戶可在美國叫車 澎湃新聞記者 張梟翔 2016-04-13 10:09 來源:
  • Uber(UBER.US)和Lyft(LYFT.US)拒絕參加美國會網約車聽證會
    Uber(UBER.US)和Lyft(LYFT.US)拒絕參加美國會網約車聽證會 2019年10月17日 06:56:35 騰訊網
  • 滴滴,Uber,Facebook——科技巨頭怎樣一步步變成了新時代的「萬惡...
    轉換成了「怎麼才能夠監管Facebook」。2018年7月,一向以「不作惡」為己任的Google因違背反壟斷法被歐盟開出天價罰單。2018年5月,鄭州空姐空姐搭乘滴滴順風車遇害,而短短三個多月後的8月24日浙江樂清女孩趙某又發生同類案件。似乎不知不覺間,我們曾經為之興奮的、改變我們生活的科技巨頭們,突然變成了威脅安全甚至生命的惡魔。
  • 網約車司機不掙錢,紛紛「出逃」順風車,「滴滴」是罪魁禍首?
    01 平臺差異 說到平臺,以前只有網約車這一個說法,順風車也被網約車所涵蓋,然後是滴滴作為網約車裡絕對霸主 得到的答案是:順風車不等於網約車,不需要辦理雙證! 至此,順風車就脫離了網約車自成一派。
  • Uber為網約車司機提供車輛消毒用品
    (圖片來源:Uber官網)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4月2日,Uber一名高管表示,該公司將開始在新冠病毒重疫區為網約車平臺司機提供車輛消毒噴霧。3月初,該公司曾承諾為司機提供消毒用品。
  • 為什麼Uber「如履薄冰」,滴滴卻「有恃無恐」?
    在宣傳廣告中,它聲稱自己「在推行行業領先、比計程車更安全的司機背景調查」和「最安全的搭車」。為此,Uber還宣布向美國乘客徵收「安全乘車費」,金額從1美元~2.5美元不等,主要用於對司機安全的背景檢查以及日常安全維護。
  • 網約車司機額外收費?消費者與滴滴出行對簿公堂!
    網約車司機額外收費?消費者與滴滴出行對簿公堂!案件詳情案件詳情2019年8月4日,原告段某乘坐被告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網約車行車至高速路途中,被司機告知需支付高速費25元,遂向司機完成支付。
  • Uber斷臂求生,滴滴首次盈利,全球出行市場醞釀巨變
    ▲有美國Uber和Lyft司機組織車隊示威,國內市場網約車司機也並不好過,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國內網約車司機們的訂單減少幅度達70%,如今儘管疫情已經好轉,但依然沒有太大的起色。在復工復產前,就有不少司機的聲音,表示疫情之後不再跑網約車。▲3月,北京為網約車安裝的"安全艙"有人在深溝,有人上高樓不過,儘管大環境陷入困窘,卻仍然有的人收穫了好消息。
  • 長沙租車跑滴滴,長沙網約車2019新政!
    如今長沙網約車在我國的發展勢頭良好,雖說之前有很多的負面消息存在,但仍舊阻止不了人們對網約車的依賴,大家已經習慣於拿起手機輕輕戳一戳,輕鬆下單,叫車更加方便,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們的網約車平臺更加數據化。
  • 為什麼Uber在中國打不過滴滴?「雲對接」
    像Airbnb和uber的網絡效應其實就非常不一樣,Airbnb的網絡效應要比五本高級的多。或者我們換個角度說,為什麼成立時間差不多的Airbnb和uber一個最終達成了階段性的壟斷,是業內沒有太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而另一個在全球四面受敵,即使融資上百億美金,還沒能把競爭對手擊敗呢。這篇專欄我們就從一個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