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的信仰在全球各地有什麼風俗,有什麼習慣,尤其是福建和韓國

2021-02-26 尋道
對於媽祖的尊敬,每個地方都會有每個地方不一樣的風俗習慣,而且每個地方的媽祖閣的建築形式也會有所不同,那麼在每個城市或者每個國家對於媽祖的信仰都會有哪些風俗呢?讓我們一起到媽祖文化看看,了解了解其他地方的習俗。

  臺灣蘇澳鎮南方澳南天宮的純金媽祖神像

  媽祖信仰是臺灣最普遍的漢族民間信仰之一。由明清時代漢人移民自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渡臺海而來,臺灣海上活動頻繁歷經臺灣荷西時期的東亞貿易活動及明鄭王朝的武裝海商集團,因此媽祖成為臺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無論是大小街庄、山海聚落,還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媽祖廟。僅臺灣一地,「就有媽祖廟510座,其中有廟史可考者39座,內建於明代的2座,建於清代37座」。

  媽祖在香港皆稱天后,而香港水上人則稱其為阿媽。香港各地皆有天后廟,其中以赤柱天后廟在香港島歷史最悠久,每年皆有不少市民聚集進香。香港境外,深圳南頭半島赤灣之上,亦有明代與鄭和有關的赤灣天后廟(明時為天妃宮),此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有不少水上人前往參拜。

  香港境內各大小天后廟,常以漂浮之說立廟,如在海岸拾到天后神主牌、木像等,人便就地立廟,奉為神明。這點與福建和臺灣等地天后廟不同,因為神主乃漂來的,各廟無遞屬關係。村與村間的天后,乃獨立個體。例如本村天后節日,開神功戲,也會請附近村落之天後來觀看,而82年3月興建的港鐵港島線車站亦以「天后」命名。

  媽祖在澳門亦相當多人信奉。最顯著的例子,澳門葡文名稱「Macau」,即是由「媽閣廟」一詞轉化而來。明朝稱「阿媽港」。十六世紀葡萄牙人登陸澳門的地方就在媽閣廟傍,葡文Macau(澳門)同「媽閣」。

  中國大陸

  媽祖的誕生地福建是媽祖信仰最盛的地方,僅在媽祖的家鄉莆田一地,就有不下百座的媽祖廟,在民國以前,福建沿海各府縣,每縣都有幾十座媽祖廟,如今,福建各地的媽祖廟數量仍十分龐大,香火旺盛。媽祖文化甚至深入到內陸的閩西客家山區。福建的媽祖廟中有三座被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媽祖信仰遭到嚴重的打擊,許多宮廟和神像被毀。譬如媽祖信仰發源地湄州島上的廟宇和相關文物,就在文革中被摧毀殆盡,包含分身大媽。只有少數廟宇如莆田文峰宮,在文革時將媽祖神像藏於郊區的古井中,保住了神像。

  泉州天后宮則是因為曾被當作工廠使用,因此躲過被摧毀的命運。改革開放後民間信仰逐漸恢復、加上兩岸交流和統戰因素,媽祖信仰重新活絡。又因為媽祖信仰中獨特的「進香、刈火」習俗,臺灣各媽祖廟為求增加本身與祖廟的連結,紛紛前往湄州捐獻資金興建宮殿或牌樓等建物,使湄州島上的媽祖宗教建築迅速增加。

  廈門神宵宮分靈於廈門何厝順濟宮,始建於宋朝,現位於忠侖苗圃內。歷史上修建數次,最後一次重建是在1993年。從高處看神宵宮,被綠樹所環抱,四周綠樹成蔭,百花齊放,走進神宵宮仿佛走進綠的世界、花的海洋,各種花草樹木錯落有致,使人心曠神怡。

  廣東省內規模最大的天后宮在番禺南沙大角山東南,始建於明代。清朝乾隆年間曾有一次大規模重建,二戰時遭到嚴重破壞。1994年,由香港著名商人霍英東帶頭捐資重建,1996年建成。而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地區亦有大量的媽祖廟。

  南京天妃宮位於南京獅子山麓、長江之濱,建於明朝永樂五年。相傳鄭和下西洋遇險,受救於林默,返航歸來上奏永樂帝而後修建。

  太倉瀏河天妃宮,又名「天妃靈慈宮」,俗稱「娘娘廟」。宮內立有《通番事跡碑》,記述了鄭和下西洋的經過。

  宿遷泗陽眾興天后宮,又稱天妃宮,位於眾興鎮騾馬街西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蘇州崑山市天后宮由附近當地臺灣商人捐款,在因戰亂而損毀的慧聚寺重建而成;媽祖分香自臺灣史上最古的媽祖廟之一,鹿港天后宮。重建的崑山慧聚寺天后宮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建築及神像布置均採用閩南、臺灣風格,為目前中國大陸最大的閩臺傳統木結構建築形式天后宮,完全建成後,將成為長江三角洲地區最大的媽祖廟。

  杭州天妃宮的最早記載見自宋《夢粱錄》。在清代,分別在武林門、吳山三茅觀、孩兒巷有三座天妃宮。

  寧波最早的天妃宮為寧波天妃宮,建立於宋紹熙二年(1191年),後於1950年毀於國軍轟炸。清代中晚期,寧波共有天后宮40餘座。目前存有的最著名的天后宮是位於江東區的慶安會館(又名甬東天后宮)和安瀾會館。

  在浙江舟山、溫嶺、玉環、洞頭、南麂、蒼南等地,都有媽祖廟。

  大陸地區最北的媽祖廟,天津娘娘宮舊時,天津新婚者時常至天津天后宮祭拜媽祖,以求早得子嗣。天津人心中的媽祖信仰功能與送子娘娘,有相當大的重疊。

  青島天后宮始建於明代成化三年,初稱「天妃宮」,是青島市區現存最古老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群。道教廟會天后宮廟會,俗稱「青島大廟廟會」。

  蓬萊境內的蓬萊閣,由龍王宮、子孫殿、彌陀寺、天后宮、三清殿、呂祖殿等古建築共同構成。

  湖南:湖南芷江天后宮,坐落在湖南芷江縣城舞水河西岸,建於清乾隆十三年(1765年)。

  四川:清代乾隆年間以降,伴隨閩粵移民四川,天后宮在四川各地進行了大規模修建。

  山西:山西太谷縣媽祖廟建於清代。

  安徽:安徽安慶天后宮亦建於乾隆年間。

  媽祖信仰在江戶時代之前已經傳入日本,茨城縣、長崎縣、青森縣、橫濱等地均有媽祖廟,一些歷史較悠久的媽祖廟與日本傳統神道結合,成為「天妃神社」,如弟橘比賣神社(弟橘比売神社)、弟橘姫神社(弟橘姫神社)等。也有以日本神道儀式舉行的「天妃祭」。

  琉球國時代由閩人三十六姓傳入媽祖信仰,較著名的媽祖廟有那霸天妃宮。

  泰國籍貫廣東省華僑信奉「七聖媽」,曼谷設有多間七聖媽廟,參見四丕耶七聖媽廟。

  韓國正史《朝鮮王朝實錄》中韓國朝廷已經了解媽祖崇拜;從高麗末期到丙子胡亂之前,韓國使臣們多以沙門島瞻仰媽祖廟後抒發詩文,並祈航海平安。韓國學者比較媽祖及靈燈研究發現,媽祖信仰在韓國不限定漁業領域,而成為溝通漁村、農村和山村民眾的感情紐帶,也使在韓國的媽祖崇拜的神格從海上守護神逐漸發展為萬能神。

尋道,問道,得道。一路上有阿光老師陪你,懂你!

尋道路上有尋道,尋道陪你去尋道!關注尋道,早日成道

相關焦點

  • 全球有超過兩億人信仰媽祖,媽祖信仰到底是如何誕生的?
    海之女神從她成神的那一天開始,一直到現在,她都在保佑世人,尤其是出海的漁民,她,就是媽祖,她叫林默娘,她是來自海上的女神。她是慈悲的,是智慧的,是勇敢的。她是歷代的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一位神祇,世人也稱她為天后。
  • 福建臺灣的媽祖廟,中國有多少人信仰媽祖呢?
    中國人從古至今,信仰的佛教、道教以至外來基督教等等,什麼都信。在東北農村,有人信仙,就是走獸,狐、蛇、黃、刺蝟等,他們說,這些獸類吸收日月精華自然成仙,信則有不信則無,咱們也不能說荒唐,既然這個荒唐,那麼佛教基督教不也荒唐嗎?它們不過是地仙、散仙而已。
  • 阻不斷共同的信仰 「媽祖保佑」走向全球
    莆田市委書記林寶金曾在多個場合表示:媽祖,是莆田最具影響力的名片,希望有一天「媽祖保佑」能像「扎西德勒」(藏語:吉祥如意)這樣的問候語,超越國界,走向全球。目前,全球有上萬座媽祖廟,3億多信眾,可以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媽祖的蹤跡。「媽祖保佑」這句信眾之間的問候語,漂洋過海,在海內外傳頌。
  • 媽祖信仰在寧波
    據《世界媽祖廟大全》統計,全世界已經有6000多座媽祖廟,分布在35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億多信徒。無論是東方國家還是西方世界,對媽祖文化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認同。可以說在全球各地,凡是有海水的地方必有華人,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必有媽祖。據研究,媽祖從民間供奉走向官定航海保護神,從地方信仰上升到護國庇民的地位,經海上絲綢之路傳播至世界各地,均與寧波有關。媽祖受封與寧波有關媽祖,本名林默,奇女子也,福建莆田湄洲島人。
  • 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
    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此外,民間還流傳著「三月三,吃雞蛋」的順口溜。2020年農曆三月三是陽曆3月26日星期四,也就是今天。那麼,三月三是什麼節日?有哪些風俗習慣?一、三月三是什麼節日?農曆三月三是我國古代的「上巳節」,又稱「修鍥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辰,也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漢族、壯族、苗族、瑤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
  • 淺談:媽祖信仰向媽祖文化發展的歷史必然
    海峽兩岸媽祖信仰是海洋文化的必然現象,她發源於福建湄洲,又隨著移民來到 臺灣 並在臺灣生根開花結果。由於十年「文革」極左思想的影響,民間信仰包括媽祖信仰都被視為封建迷信的東西加以批判和清除,湄洲媽祖廟建築群為此在「文革」被夷為平地。1978年復興重建,並於1986年農曆三月廿三神誕,按民間傳統儀式舉行開光。但是,人們特別是公職人員對於媽祖信仰還是有顧慮了。1987年重九,即民間傳說媽祖羽化升天1000年紀念日,湄洲媽祖廟舉行規模盛大的千年祭系列活動,並舉辦全國性的學術研討會。
  • 「媽祖」和「鄭和下西洋」到底有著什麼關係?「媽祖」的種類又有哪些
    鄭和七下西洋代表了中國古代航海文明的巔峰,這一壯舉有其歷史背景的特殊性和歷史選擇的必然 性。鄭和具有多重宗教信仰的背景,其中媽祖信仰這種起源於民間的信俗文化對鄭和的航海經歷產生了不可或缺的 重要影響。同時鄭和下西洋對媽祖文化的海內外傳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 什麼是媽祖文化?它的傳統活動有哪些?
    從古至今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一直都有關於媽祖信仰的傳說和文化習俗。尤其是在當人的心目中媽祖已經融入了他們的思想和血液。媽祖文化習俗的形成背景媽祖在古代人民尤其是東南沿海老百姓的聚居地,不僅特別深入人心而且還流傳甚廣。
  • 【嶺南文史】媽祖信仰延續文化血脈 同氣連枝凝聚家國鄉愁
    自宋而至清代,媽祖不斷受到歷代皇帝的敕封36次,最終成為百姓敬仰的「海神」「天后聖母」。媽祖信仰最早傳入汕尾之地,位於汕尾東南部的濱海小鎮甲子,這裡有一座始建於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的天后宮,屹立至今已整整850年。如今的汕尾(古稱海豐縣),轄內的居民祖先多由明朝開始從閩南一帶遷入,且主要以打魚為生,漁民在漁船大桅之下供奉媽祖神位,由此也將媽祖信仰帶到了粵東沿海。
  • 福建湄洲媽祖金身繞境巡安 全球300餘家機構共祈福
    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表示,期冀打造規模盛大的常態化民間信俗活動,紀念兩岸媽祖信眾共同推動媽祖信俗申遺成功10周年,擴大全球媽祖文化朋友圈。千百年來,媽祖文化播衍世界各地,2009年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目前,全球約有3億媽祖信眾,其中臺灣有超過三分之二民眾信仰媽祖。
  •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時間:2020-04-04 18: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 媽祖信眾即可免費觀看影片?這部電影詮釋了什麼是媽祖大愛!
    媽祖巡安作為東方海洋文化的代表,自宋代以來,媽祖信仰就貫穿於華人航海乃至海外移民的始終。在千百年來時光中,媽祖文化逐漸成為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紐帶,在凝聚華人華僑力量中發揮著強大而積極的作用。
  • 中國人的奇怪習慣:出遠門前定要先「拜神」,路有路神、海有海神
    其中,有合理的禁忌,但是,大多都帶著一些封建迷信色彩。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不合理的禁忌,已經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知識水平的提高,逐漸淡化、禁絕了。可以說,在古代傳統的中國人還是有很多傳統習俗的,全國性的風俗習慣更是不少,地方性的風俗習慣那就是多如牛毛了。
  • 非遺巨獻,兩億人的信仰,「媽祖文化」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與傳奇
    ---《頌媽祖》媽祖文化是中國海洋文化的代表,是流傳於中國沿海地區的傳統民間信仰。中國民間人民在海上出航時,要先在船舶啟航前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順水,還在船舶上供奉媽祖神位。因此,媽祖也被人稱為「海神」、「護航女神」。
  • 福建冬至吃什麼 福建各地冬至習俗飲食風俗介紹
    那麼福建人民在冬節這天都有什麼獨特的飲食風俗呢?其實在福建不同的地方風俗也是不同的,下面就為大家盤點福建各地的冬節食俗。》》2017冬至是幾月幾日 今年什麼時候冬至時間泉州風俗有「冬節不回家無祖」之說,故出門在外者,都會儘可能回家過節謁祖。冬節早晨,要煮甜丸湯敬奉祖先,然後合家以甜丸湯為早餐。有的人家還於餐後留下幾粒米丸,粘於門上,稱「敬門神」。
  • 潮汕籍華僑與泰國華僑的媽祖信仰
    摘要:在清朝初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先後出現過兩次閩粵人民移居泰國的高潮。隨著華人的出國,尤其是潮汕人的出國,媽祖信仰開始在泰國傳播開來,其傳播時間至遲在清乾隆年間。潮汕華僑稱所崇拜的媽祖稱「七聖媽」,媽祖信仰體現出既保留中國宗教傳統又部分與當地宗教文化融合的特色。
  • 福建湄洲島,媽祖的出生地,當地漁民信奉的神靈
    其他諸如外來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信仰的民眾也是很多的,除此之外,在福建沿海一帶,他們信奉的是媽祖。媽祖是海神,原名林默娘。看過電視劇劉濤飾演的《媽祖》都知道,媽祖出生在福建泉州,在湄洲島羽化成神。因她在一場海難中犧牲,為紀念她,後人在湄洲島上建造一座天后宮,香火極其旺盛,更甚佛寺。
  • 媽祖文化起源,你了解多少?
    奉祀媽祖的宮廟,在中國沿海各省、市,例如莆田、潮州、揭陽 、汕頭、汕尾(海陸豐地區:虎島天后宮)、泉州、漳州、雷州、湛江、海南等以及內地除青海、新疆、西藏等3省、區以外的其他省份,都有媽祖廟。隨著元明清之間航泫交通的日益發達,媽祖文化也伴著華人足跡傳遍全球,其中包括日本、東南亞、加拿大、美國乃至法國巴黎、丹麥、南美的巴西等。
  • 比幹和媽祖有何關係?你知道媽祖為什么姓林嗎?
    希臘有海神、女神,我們中國也有海神,這個海神就是聞名世界的媽祖。說到媽祖,估計很多人的印象中,她是一位保佑眾生的神仙,它為民造福的傳說廣為流傳,深入人心,她的功德美名備受百姓、皇帝以及外國友人的禮讚。從古至今,媽祖文化和媽祖信仰已經遍及全球,海內外紛紛建寺造廟公分媽祖,因此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媽祖的分廟。關於媽祖的身世,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看完後會漲了不少知識。說到媽祖在全世界的出名程度,可以從她的分秒來判定。在全世界一共有六千多座媽祖廟,信眾高達兩億多人。2009年,媽祖信俗正式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也是我國首個信俗文化遺產。
  • 秘魯人有什麼風俗習慣?這個習慣把急性子的人惹出一身火氣!
    秘魯人有什麼風俗習慣?這個習慣把急性子的人惹出一身火氣!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特色和風土人情,像我們國家就是一個非常注重禮儀的國家,規矩也非常的多,你知道秘魯這個國家有哪些風俗習慣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