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記憶:當年,農村這些「懲惡」的做法,你見識過嗎?

2020-12-15 愚伯的自留地

文: 鄧聯歡

圖:來自網絡

高手在民間,這句話在社會舞臺上廣為流傳。其實,在鄉村,在民間,有些普通的百姓在處理一些問題時確實充滿智慧。他們一些「懲惡」的做法,想起來,很搞笑,可也很有趣。

一、如何對付村裡的「惡狗」

狗,是鄉村常見的動物,儘管現在很多狗已經成了寵物,可是行走在路上突然一聲犬吠,再大膽的人也會驚恐襲身;一隻狗緊跟著你不停地嚎叫,再好性格的人也會頓生厭煩。

過去,鄉村沒有高高的圍牆,全靠養狗看家護院,於是,養狗的人家特別多,無論你走過大街,還是小巷,總會引起一陣又一陣的犬吠,讓人又害怕又氣憤。

個別惡狗還不依不饒一直把你送到很遠很遠,這時你殺死它的心一定都有。童年,在鄉村生活的人,恐怕都有這樣的經歷,都有被惡狗追趕驚恐萬狀的感受。

小學時代,我也有過被狗欺負的經過,每每路過那家養著大黃狗的門口,總是戰戰兢兢。為了對付我們巷子裡這條惡狗,我多次請教本家的五叔,他老人家告訴我:咱鄉村裡對付惡狗的辦法,多得是,我給你個法,保準那條惡狗以後不敢再咬你。

你找一個拳頭大小的「苤菜疙瘩」(這是豐縣方言),放在鍋底下燒熟,狗咬你時,用紙包好仍給它。惡狗一旦把熱的「苤菜疙瘩」咬在嘴裡,就會把它的牙齒全部燙掉,從此它再也不敢咬你,即使咬,也咬不疼了。

那時,在鄉村找「苤菜疙瘩」很容易。放學後,我找了一個大小適中的,放在鍋底燒起來。那天燒的是蘆葦葉,燃燒短暫,存火不多,燒了好長時間,我覺得應該是可以了。

上學的時間到了,我便拿著精心準備的「武器」,一試身手。離惡狗還有一段路,它就呲著牙發起威來,兇惡地狂吠,我走到適當的距離,便把我手中的「武器」扔了過去,那惡狗飛一般衝過去,銜了起來,隨即一擺頭,伴著一聲嚎叫,夾著尾巴向家跑去。我心花怒放,治「惡」的辦法,我也學會了。

誰知我高興得太早,放學的時候,那隻狗老早就在路口等著我,牙呲得更狠,聲音更加嚇人。我在納悶:狗牙怎麼沒掉光,看光景一個也沒掉,法子不管用?還有什麼秘訣沒有掌握?突然惡狗衝了過來,我馬上彎腰做拾磚狀,惡狗嚇得向後退了一下,我立即拼命地奔跑。

惡狗得勝更猖狂,一陣陣嚎叫,一次次猛撲,以一種復仇的瘋狂向我發起進攻。幸虧有一個幹活回家的大人,用鐵鍁把惡狗擋住,我才得以脫身。遇險之後,我沒有回家,直接去了五叔家,把前前後後的事情,給「師傅」說了一遍,他聽後哈哈大笑。

我在一旁抱怨道:你還笑,幸災樂禍,我差一點讓狗咬著。五叔說:「鄉村這些辦法是管用,但是也有竅門。你主要沒有掌握好火候,要用棉柴,豆秸稈,最好用劈柴,底火燃燒時間長,才能把苤萊疙瘩燒透,這樣才能黏在狗牙上,達到燙傷的目的。」聽了五叔的解釋,我恍然大悟:原來是燒柴沒有選好啊!

第二天,我如法炮製。這一次效果非常好,惡狗咬住「苤萊疙瘩」之後,慘叫悽厲,落荒而逃。我不知道燙掉了幾個牙,反正每次上學、放學,它不再緊跟著我嚎叫了,甚至每次見到我,還夾著尾巴,向家跑。

現在想起來,真的佩服家鄉父老懲惡的土辦法。苤藍富含膳食纖維,不像紅薯、蘿蔔之類,熟與不熟,狗牙都可以咬穿。「苤菜疙瘩」燒至半熟,韌性最好,膳食纖維多,極具纏繞性;水分少,又易於貯存熱量,惡狗不會一下就咬透,燙掉狗牙,應在情理之中。

所以,過去沒有藥狗的藥,在豐縣的鄉村對付惡狗的這一招,很流行,也很有趣。

二、如何對付「惡人」

在豐縣鄉村,一些弱勢群體對付惡人的辦法,帶有迷信色彩,很搞笑,卻有時還真管用。鄉村裡總有一些惡霸憑藉嘴口罵人毒,拳頭硬稱霸一方,橫行鄉裡,欺壓軟弱的百姓。

那時候,沒有掃黑除惡的運動,那些罵不過,打不過,經常受氣的人家,尤其是婦女,便用炸面人的方式,懲惡洩憤。他們長期被惡人欺負,不敢當面罵,更不敢當面打,甚至連敢怒不敢言也做不好,忍氣吞聲,逆來順受,常常以淚洗面。

俗話說:兔子急了還咬人。再沒用的人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一旦他們忍無可忍,便在夜深人靜時,用面人懲治惡人,發洩心中的憤懣。其做法是:和一塊較硬的面,然後捏出男或女惡人的樣子。

第一步就是讓惡人下油鍋,在鍋中燒開油,把要詛咒的惡人丟在油鍋裡,反反覆覆地炸,熱油的煎熬,可謂痛苦至極。

第二步,則是把過了油的「惡人」撈出來,用鄉村縫製衣服的鋼針,插入面捏的「惡人」心臟部位,放在陰暗的角落裡,一天三遍的咒罵。整個過程很搞笑,可是對於受欺辱的弱者而言,確實能起到洩憤消氣的作用。

當然,也有偶爾碰巧,惡人出了車禍,生了大病,懲惡者便以為上天顯了靈,為自己伸張了正義,懲罰了惡人。

其實,這種迷信的做法只不過是弱者的無奈之舉,聊以自慰;至於惡人生病或者出意外事故,只能歸結為多行不義必自斃。

三、如何對付「潑婦」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在鄉村哪莊上沒有幾個潑婦,她們罵人什麼難聽罵什麼,罵起人來三天三夜不掉價。有的老實人被她們罵的窩囊而生病,甚至有的想不開被罵得去自殺。

聽村民傳說,對付這樣的潑婦,有一個智者,一次就把潑婦罵人的惡習徹底除掉了。有一天,潑婦又開始指桑罵槐地罵街了,好多人唯恐避之而不及。

智者因為與她有矛盾懷疑潑婦在罵她,便用小瓶子灌了一點敵敵畏,趁機灑在了潑婦的胸前,並大聲呼喊:「趕快來人,救命!小二家媳婦喝藥了。」

話音未落,幾個身強力壯的青年人跑了過來。智者邊喊人邊說:「快去到廁所挖大便,和屎湯子,促使她嘔吐」潑婦嚎叫著:「別聽她裡個龜孫胡沁,我沒喝藥。」智者大聲說:「別聽她的,你們聞聞藥味多大,尋死的人,都不承認喝藥,快灌,別耽擱了!」

幾個人按的按,灌的灌,潑婦一邊嘔吐,一邊罵。智者給大家使眼色,不管不顧,只是不停地灌屎尿,直灌得潑婦不再罵人。

潑婦被折騰的有氣無力,智者指揮大家:「吐出來一些,為防萬一,趕快送醫院,去人通知她男人。」幾個人用架子車裝上潑婦向醫院奔去,到了醫院,上了急診,醫生安排先洗胃,潑婦聲音孱弱地說:「我沒喝藥……」「醫生別聽她的,尋死的人都說沒喝,洗吧。」智者接著說。

醫生一般對喝藥自殺的病人,也常常把喝與不喝都當做喝來治,讓其吃點苦頭,長記性。於是,又一陣按的按,灌的灌,折騰得潑婦已經沒有力氣說話。

潑婦男人滿頭大汗地來到醫院,智者告訴他:「小二,你媳婦喝了敵敵畏,已經洗了胃,醫生說已經無大礙,保險起見,給她掛個吊瓶補充點葡萄糖吧。」

潑婦男人感激地說:「好的,謝謝兄弟爺們!你們回去吧。」葡萄糖點滴了一半,潑婦緩過勁來,一把扯掉針頭,拉著男人就走。從此,潑婦罵人的病被一次根治。

歲月是一個搭建積木的任性頑童,它拆毀一切,也重建著一切。這些懲惡的做法,在科技發達,文化普及、文明昌盛的今天,在農村早被淘汰。

然而,鄉村是一個民族風俗文化的濫觴,蘊含著各類藝術的寶藏。經驗源於生活,智慧出自磨鍊。我們不得不感喟:生活在社會底層才能真正看透世間萬象,人間百態。

相關焦點

  • 3種即將消失的農村美食,是很多人童年的記憶,你吃過嗎?
    3種即將消失的農村美食,是很多人童年的記憶,你吃過嗎?很多人生活在農村的話,對於農村很多的野味都會十分的熟悉。當然現在很多農村的野生菜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喜歡,農村少見的野菜接下來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3種即將消失的農村美食,是很多人童年的記憶,你吃過嗎?不知道你是否吃過呢第一個就是甜杆,但是相比於現在的甘蔗那麼甜呢麼大之外。甜柑的味道是比較寡淡的,而且顏色呈現黃綠色的。這其實是玉米杆的一種。很多農村的小朋友會專門找這種玉米杆品嘗味道甜甜的。
  • 農村一種氣味芬香卻有刺的野草,名字好聽叫九層塔,你見識過嗎?
    大家好,這裡是「小吳帶你看農村」,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有趣的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三農趣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呀,小吳將會為您持續帶來更多精彩的內容。今日話題;農村有刺卻有香味的野草,名字叫九層塔,你見識過嗎?
  • 80後的記憶,康師傅最早的廣告,當年吃過的方便麵,你還記得嗎?
    不知不覺中,當年的80後現在也是已過而立之年了,當年的小夥伴們,現在也成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了。有時候,人的年齡越大,就越喜歡回憶以前的往事,有人、有事,還有記憶最深處的美食。80後的記憶,康師傅最早的廣告,當年吃過的方便麵,你還記得嗎?
  • 【享當年】在沙縣尋找的柴火灶記憶,小夥伴過年相聚嗎?
  • 回農村能幹啥?讓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振興鄉村現實嗎?
    你看現在的農村,修路、覆蓋網絡、知識培訓、農村改造等等,真的是煥然一新,我們的農村正在朝著一個嶄新的時代去邁進!我們的農村也必將邁入一個新的時代!讓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振興鄉村,他們願意嗎?回去幹啥?我認為:要想讓農民工返鄉,要想讓人才進村,必須要解決就業的問題,鼓勵創業是目前實行的一種策略,雖說創業有一定的政策福利,然而,面對農村仍是發展落後的局面,大多數人還是蠢蠢欲動,不敢輕易做決定!試想,你一個北漂多年的人,讓你回農村創業你願意回嗎?
  • 農村摩託車中的老炮兒:摩託極品嘉陵70,當年你有騎過嗎?
    農村摩託車中的老炮兒:摩託極品嘉陵70,當年你有騎過嗎?自從八十年代嘉陵摩託崛起後,一時之間成為了中國民用摩託的傑出代表,後來嘉陵和本田聯姻,成立合資公司,生產本田技術專利的國產化摩託車。歡迎大家在下面的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哦!!~!農村摩託車中的老炮兒:摩託極品嘉陵70,有見過比這還新的嗎?
  • 走進鄉村旅遊季!這些深藏在韶關人記憶深處的地道美食,你吃過幾道?
    ▲ 攝影 胡麟書鄉村旅遊季+豐收節活動雙雙來襲,帶你遊鄉村、賞美景、看民俗、品美食,喜迎八方賓客前來韶關,共同感受「豐收」 。用鹽醃製,密封保存,做法簡單,卻鹹香鮮美,皮爽肉滑,吃在嘴裡,味道美極了!鮮嫩的豆腐,表面配上野生的黃梔子汁上色,既去除了豆腐的腥味又使豆腐更加鮮亮,可釀可燜可炸,每一種做法都會給你不一樣的小驚喜。
  • 農村彩繪,以別樣的美,裝飾著鄉村,讓新農村更美
    農村,在很多人眼裡,落後、荒蕪、貧窮,隨著新農村建設跟鄉村振興計劃的落實,越來越多的農村,開始走向小康,不僅生態優美,更具人文情懷。有這樣一種美,以別樣的方式裝點著農村的風景,讓農村更具人文氣息,同樣的方式提升著精神文明建設,那就是「鄉村牆體彩繪」。
  • 到鄉村窮親戚家,見識了罕見大餐,端上桌我驚呆了,有眼不識泰山
    美食與大家的生活密不可分,現在食物吃的方法實在是太多了,沒有一個大廚敢說它會做所有的菜,每一個人都在不斷學習進步中,美食也是,在經過不同的人,不同的做法,一直在發生改變著,不同的人不同的口味,不同人做的相同美食也有不同口味,雖然味道不同,但是喜歡的人也不會少,對吃而言,喜歡就是美食,不喜歡也不能說它不是,因為別人可能喜歡。
  • 河南老農拿筆畫了一組過去的鄉村,你見過嗎?
    焦金安老漢說:「我畫的,都是我曾經歷過的、記憶深刻的東西。以前的日子,苦呀,讓現代的人能夠看到過去農村是啥樣子,這也是『不忘初心』。」接受記者採訪 我省農民焦金安因其畫過去的鄉村,畫的是過去偏遠農村的真實娛樂、生活、勞動場景,其作品去年入選北京798藝術區「素人藝術節」。
  • 鶴山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見成效!這些鄉村美景你見過嗎?
    據了解,自2018年8月以來,鶴山市按照省、江門市有關工作安排,以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引領,結合鶴山實際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在「三清三拆三整治」、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汙水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 這些春節美食,有你兒時的「舌尖記憶」嗎
    對很多安徽人來說,很多兒時的美味,都承載著過年的美好記憶。時代變遷,物質豐富,有的習俗和特色美食也在變遷甚至淡化了。日前,新安晚報的記者在黃山、安慶、淮南等地尋訪到了一些當地特色美食及過年傳統習俗。小編將這些都說道說道,你就準備好紙巾吧。
  • 永靖:「農家博物館」留住鄉村記憶
    本報通訊員範相英  在文化底蘊深厚的鄉村,建設集體性質的鄉村記憶博物館,收集村民使用過的老舊物件,用集中陳列的方式展示其生活生產、民風民俗、鄉村變遷等內容,使其成為傳承鄉村文化、承載村民生活變遷的精神家園,這是甘肅省文化遺產「歷史再現」工程的目標導向。永靖縣劉家峽鎮羅川村鄉村記憶館就是這樣一家「讓文化遺產活起來」的鄉村記憶博物館。
  • 失去了鄉風民俗的農村,你還願意去嗎?
    這些民俗教化思想、規範著人們的生活、維繫和調節著人們的各種關係,對社會的進步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馮驥才先生曾經這樣描述過鄉村民俗文化,說它的本質是和諧,它的終極目的從來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還有人與人的和諧(和為貴)。可見民俗對於一個家、一個村子、一個區域、一個民族和諧的重要性。
  • 我在路橋過大年:最美鄉村遊,你計劃好了嗎?攻略來了.
    黑瓦白牆,高牆上大幅的充滿鄉村氣息的牆面畫特別吸睛。村裡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桃紅柳綠,生態優美。還有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和完整的淨水裝置。既有傳統的田園風光,也有現代新農村的特色。如果說在城市周邊你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話,這裡是最合適不過的地方了。
  • 時光留影,2020年重慶花博會之美麗鄉村,帶你重拾失去的記憶
    在眾多主題之中,一個名為美麗鄉村的展館,備受大家的青睞。美麗鄉村展出的是一大批舊時農家的老物件,但不同於單純的物件展,它卻是按照老『古董』原來的擺放方式安放的物件位置。美麗鄉村,與其說展出的是一些『古董』老東西,還不如說展出的是一段過往的時光,一段逝去的記憶。很顯然,美麗鄉村的主題是成功的。到場的遊客,大都被熟悉而又陌生的老『古董』們勾起了逝去多年的記憶。
  • 作為世界盃必備宵夜的炒田螺,農村小少年這麼做出來,漲見識!
    因其辣爽獨特的口感,在世界盃宵夜零食的排名榜上遙遙領先,那麼,你知道農村小少年如何在野外製造這款美食嗎?漲見識準備食材 : 隨心所欲地點:闊天暢雲外,岸堤上;小河流水間,樹蔭下。成品圖野外小溪水,既然要炒田螺,那就少不了抓田螺,農村小少年在溪水裡不一會功夫就摸了小半盆田螺,就地取材,新鮮至極。
  • 見識香港人的現炸油條,老闆做法太「實誠」,你們有吃過嗎?
    雖說早餐的選擇在每一個城市都大不一樣,但是有這麼一種早餐,互通性卻是極強的,你們能夠猜出是什麼早餐嗎?答案就是豆漿油條了,這種早餐搭配你們是不是也常常吃到呢?見識香港人的現炸油條,老闆做法太「實誠」,你們有吃過嗎?
  • 小時候在農村玩的時候,見過這些野草嗎?吃過酸溜子嗎?
    筆者 | 華生農村的孩子快樂總是那麼的簡單,像是忽然在石頭底下發現一隻小螃蟹,沒兩三天就鑽進了山上。和小夥伴在小溪裡面一起玩耍著,到處抓各種各樣的小昆蟲,拔各種各樣的野草。雖然現在大部分人都搬進城市居住了,但你還記得你孩提時候的農村嗎?
  • 贛州人記憶中的葫蘆瓢,你用過嗎?
    你記得小時候用過的老物件都有哪些嗎?對於現在的小孩來說,可能從未聽說過有葫蘆瓢這種東西,人們從農村到城市後,也越來越少使用到葫蘆瓢了,但是每當見到葫蘆瓢都會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眼前會浮現出外婆拿著葫蘆瓢舀水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