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在很多人眼裡,落後、荒蕪、貧窮,隨著新農村建設跟鄉村振興計劃的落實,越來越多的農村,開始走向小康,不僅生態優美,更具人文情懷。有這樣一種美,以別樣的方式裝點著農村的風景,讓農村更具人文氣息,同樣的方式提升著精神文明建設,那就是「鄉村牆體彩繪」。
對於彩繪,很多人可能聽說過或看到過「人體彩繪」,但是牆體彩繪卻很少有人知道。近些年牆體彩繪逐漸興起,不僅僅是室內牆體的裝飾或裝點,越來越多的外牆彩繪進入到大眾的視野。雖然室內牆繪有被3D印表機給代替,但牆外彩繪一般都是人工裝飾,對於畫師的要求會更高。豐富多彩的彩繪內容,傳遞著鄉村文明建設及農村風採,同時也宣傳著精神文明建設。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下鄉村建設中那些讓人心曠神怡的牆體彩繪。
農村豐收場景被搬上了牆面,讓更多的人了解農事,今年又是第一個「農民豐收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同時在全境旅遊下的當下,讓外來人員體會農事,分享豐收喜悅,耳目一新。
立體圖畫,就像真實的場景,一塊木板伸出牆外,讓每個經過此地的人們都想幫幫這「過獨木橋」的公雞,趣味與藝術完美的結合,讓人眼前一亮,更讓人放鬆心情,同時也美化著單調的牆體。
還記得當初的石臼跟石碓嗎?那可是20年前人們必不可少的農村工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器取代了當初的工具,但是並沒有從人們記憶裡抹去,是鄉愁、是回味、是童年、是歷史、更是農村文化。
天然氧吧中當然少不了的是美麗的風景,豐收的場景跟山水相連,使原本單調灰暗的牆面更具特色,成為獨具一格的另一道風景。每天勞作的人們從此經過,再累的身軀看到後也會神清氣爽,放鬆而快樂,是享受、是喜悅、更是風景。
農村牆體彩繪不僅僅是隨便畫點風景,同時也傳遞著精神文明建設的信息,新政策、新風向、讓每一次觀看變成習慣,讓每一次的駐足變成美德。摒棄農村舊俗,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創建未來生活,沒有電視上面鋪天蓋地的廣告,有的是畫龍點睛的提醒,提醒著每一個村民,朝著共同的目標奮鬥。
新農村建設,舉國上下都在進行著,建設美麗家園,創造人文環境,讓每一個農村人生活富足,豐富的精神文明,實現共同富裕,宜居、宜遊的新農村,讓每一個生活在這裡或來到這裡的人,更加的舒心與幸福,是每一個農村人的共同心聲,砥礪前行。
你那裡的農村有牆體彩繪這種新風景嗎?
歡迎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關注「下壩毛哥」,喜歡此文的歡迎收藏、轉發,你的點讚是毛哥前進的動力(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