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中國-中東歐經貿合作新「橋梁」

2021-01-12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6月9日訊 寧波市民王小姐,下班後習慣到家門口的三江超市買一盒波蘭進口牛奶。對她來說,波蘭的牛奶不僅原料品質好,而且價格比德國、荷蘭等同質量產品便宜20%以上。

  為了加強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往來,讓中東歐國家的商品通過寧波口岸更加便捷地進入中國市場,2015年6月首屆中東歐博覽會期間,中東歐(寧波)貿易物流園落戶寧波保稅區。

  一年來,中東歐(寧波)貿易物流園藉助保稅區貿易功能優勢、物流產業優勢、政策服務優勢以及成熟的進口商品市場、完備高效的跨境電商服務平臺,共集聚了中東歐貿易企業187家。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保稅區與中東歐國家貿易額達1.3億美元。

  常年展搭建起中東歐商品集散地

  今天,又一批中東歐國家特色館將在寧波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集中亮相,包括匈牙利館、羅馬尼亞館、塞爾維亞館、波赫館、拉脫維亞館、馬其頓館、斯洛維尼亞館以及波羅的海館。至此,寧波進口商品中心中東歐國家特色館數量達到14個,展廳面積4000餘平方米,搭建起全面展示中東歐特色商品、溝通中國與中東歐各國經貿往來的重要平臺。

  作為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的落地項目,中東歐國家特色商品常年展於2015年6月8日落戶寧波進口商品中心。中東歐博覽會致力於把寧波打造成為中東歐商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集散地,而在寧波進口商品中心設立的中東歐國家特色商品常年展就是其中的主陣地。常年展項目由中東歐國家特色商品綜合館和中東歐國家特色館兩部分組成。

  中東歐國家特色商品綜合館,位於寧波國際會展中心9號館一樓核心區位,經營面積1000平方米,採用統一運營的「零成本」入駐模式。目前已入駐企業65家,匯聚了來自中東歐16國的特色商品4000餘種,並根據中東歐國家商品特點,結合各國風土人情和文化傳統設計,分別設立了文化宣傳廊、精品展區、特色食品展區、葡萄酒展區、日用品展區五大區塊。

  中東歐國家特色館,是以中東歐十六國國別為單位、由各國政府相關機構或駐外使領館授權企業打造的各個國家的主題特色展廳。這些企業一部分是寧波本土企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中東歐客商、歸國華僑。國家特色館主要分布於9號館一樓及10號館二樓。

  此外,中東歐國家特色商品常年展還得到了市旅遊局的大力支持,雙方共同打造的中東歐旅遊風情館正在積極籌備中,建成以後將成為遊客了解中東歐風情的一個重要窗口。

  線上線下搭建起中東歐商品內銷網絡

  中東歐國家商品目前在中國市場相對影響力小、知名度低,通過寧波口岸進入中國後,更重要的是如何搭建起內銷網絡,從寧波輻射全國。園區依託寧波保稅區進口商品市場和寧波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的渠道資源優勢,通過廣告宣傳、網上商城、組團參展和專場採購會等多種方式,藉助北京、上海、青島、武漢等地展會,開展中東歐商品專業對接推廣活動;在全國20多家寧波保稅區進口商品直銷中心開闢中東歐商品專區;在市中心天一商圈、南塘老街商圈及餘姚中心商圈等地開設中東歐商品展廳專區;與零售商對接,拓展零售渠道等,如波蘭液態奶、麥片等優質產品已與浙江最大零售企業之一三江超市達成入場協議,覆蓋其160多家門店。國內消費者對中東歐國家商品認知度和認可度正逐步提高。

  在拓展線下銷售渠道的同時,園區利用保稅區跨境電商試點優勢,在寧波跨境電商平臺「跨境購」、淘寶、天貓、阿里巴巴1688等第三方電商平臺,搭建中東歐網上商城,積極拓展線上渠道,探索線上線下融合互動,打造B2B、B2C、O2O多種模式,全力帶動中東歐商品經保稅區銷往全國。近期,寧波保稅區還將與網易考拉海購開展深度合作,充分發揮網易考拉海購的線上平臺資源和品牌優勢,在網易考拉海購上打造網上中東歐國家特色商品常年展,實現雙方優勢資源互利互補。

  物流平臺、扶持政策等配套服務相繼完善

  園區依託保稅區倉儲物流優勢,為中東歐貿易企業提供從貨運代理、保稅倉儲、簡單加工、到分撥配送、國際採購等一條龍服務。今年還將特別針對中東歐進口貿易,建設一個高效物流支撐平臺,該平臺佔地約4000平方米,規劃建造高標準的倉儲配送倉庫約1萬平方米。

  此外,園區還針對中東歐貿易量身定製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具體包括:支持中東歐商品展示交易的展館租金減免及裝修補貼;支持企業做大做強中東歐商品進口業務的獎勵;支持拓展中東歐商品營銷渠道的專項補助;支持發展面向中東歐的跨境電商的專項補助和獎勵;支持加大對中東歐貿易資源的招商引資,對企業出口中東歐給予政策優惠。今年園區還將根據一年的運作情況,進一步完善專項扶持政策。

  願景

  經過一年的發展,中東歐(寧波)貿易物流園各項配套基本完善,雙邊貿易初具規模,發展成效初步顯現,在鞏固和提升寧波與中東歐國家的經貿合作關係,密切寧波、長三角乃至中西部地區與中東歐國家的經貿聯繫上起到了特殊作用。園區力爭通過三至五年建設,集聚從事中東歐貿易的企業500家,年貿易額達10億美元,成為中國—中東歐貿易物流合作先行示範區和寧波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功能區。

相關焦點

  • 趙福軍: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進入新時代
    這次李克強總理訪問保加利亞並出席第七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為「16+1合作」未來發展制定規劃,與16國領導人共同見證籤署「16+1合作」項目協議,將進一步增進互信,為推動「16+1合作」深入發展提供新動力。
  • ...助力「一帶一路」國家工商會經貿合作線上交流會(中東歐)順利召開
    架起合作新橋梁!,旨在聚焦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為參會各企業、商協會提供信息互通平臺。外交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事務特別代表霍玉珍致辭 開幕式中,中國貿促會貿易投資促進部副部長俞海燕、外交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事務特別代表霍玉珍寧波貿促會會長徐光憲、阿爾巴尼亞創業促進部產業部主管科斯蒂納分别致辭
  • 中國品牌商品雲推介展會促進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
    據新華社布達佩斯11月23日電(記者袁亮)2020年中國品牌商品(中東歐)雲推介展會23日在線上開幕,旨在深化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關係,進一步發揮中歐商貿物流合作園區平臺作用,提升中國品牌商品在中東歐國家影響力。
  • 深化經貿合作 中東歐首個16+1示範區在寧波啟動
    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促進部長級會議鐘山在發言中表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是中歐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歐合作的有益補充,已經形成多層次、寬領域的經貿合作成果。習近平主席提出,要將「16+1合作」打造成「一帶一路」建設融入歐洲經濟圈的一個重要接口。中國商務部願與中東歐各國經貿主管部門通力合作,進一步發揮經貿合作在「16+1合作」中的壓艙石和推進器作用,促進「一帶一路」建設及中歐合作在中東歐地區得到更大發展,造福雙方人民。
  • 中國銀行面向中東歐四國舉辦「一帶一路」國際金融交流合作研修班
    在「一帶一路」倡議和「16+1合作」框架下,中國和中東歐四國未來的合作空間將更為廣闊,中國銀行願為中東歐地區的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希望本期研修班為「一帶一路」倡議下深化合作增添新動力,為了解中國改革開放經驗打開新窗口,為中國銀行與中東歐國家交流架起新橋梁。
  • 聚焦中東歐,共繪新畫卷 中國(浙江)—中東歐國家地方合作論壇在杭...
    為夯實與中東歐國家產業合作基礎,打造中歐經濟循環圈戰略樞紐,11月28日下午,由省商務廳、省外事辦公室和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浙江)-中東歐國家地方合作論壇在杭州舉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事務特別代表霍玉珍、主辦單位領導、專家學者、重點企業代表等約50人參加活動。
  • 開啟中國-中東歐「16+1合作」新時代
    地方合作成為「16+1合作」的新抓手和亮點,以中歐班列為牽引,以地方領導人會晤為平臺,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合作在地方合作領域闖出了新路,幹出了新成就。在「16+1合作」這個平臺上,不同的中東歐國家紛紛展示自身的特色和潛質,積極發揮在各個領域合作的牽引作用,包括匈牙利、塞爾維亞在內的中東歐國家在與中國合作中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績,創造了多個「第一」。
  • 打造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萬裡長城」
    他們分別就環境保護和綠色能源技術發展,中國西部地區的發展及與中東歐國家合作,中國企業進軍中東歐市場,教育、文化和旅遊領域合作,以及中捷加強貿易、投資、金融等領域合作等議題展開務實討論,推進地方合作作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重要引擎作用。捷克總統米洛什·澤曼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中東歐國家的合作應當如萬裡長城一樣鞏固和持久。
  • 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
    2011年6月25日,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在布達佩斯成功召開。正在匈牙利訪問的溫家寶總理和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共同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萬季飛會長、匈牙利國家發展部部長費萊基、歐洲創新與技術研究院院長舒曼斯、匈牙利企業家和僱主協會主席戴姆揚、中東歐各國經貿部長及大使,以及中國和中東歐各國工商界共600餘位代表出席了論壇。
  • 商務部就中國和歐盟、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情況等答記者問
    目前,秘魯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赴拉美投資的優選目的地。中方將與秘方共同努力,繼續本著靈活、務實、高效的原則,推進升級談判,為提升雙邊經貿合作水平注入新的強勁動力。謝謝。【深圳衛視記者】李克強總理將赴布魯塞爾舉行第21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發言人能否介紹一下當前中歐的經貿關係情況?中方對於這次訪問有怎樣的期待?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索非亞綱要
    四、培育科技創新、金融、綠色、環保、農業、能源、林業和衛生領域合作新動能(一)各方支持在公平基礎上,加強在研究和創新領域的互利合作,啟動「中國-中東歐國家科技創新夥伴計劃」,定期舉辦中國-中東歐國家創新合作大會。各方願在自願基礎上開展聯合研究,加強科技人員交流,開展科普合作。
  • 「1+6」定調中國與中東歐合作
    近年來,隨著中東歐國家整體經濟呈增長態勢,發展潛力巨大。自2012年4月,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首次會晤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行後,中國同16國貿易額顯著增長。2013年第二次領導人會晤籤署的《布加勒斯特綱要》確立的38項合作領域,已有80%的項目付諸實施。截至2014年,中國企業在中東歐國家投資超過50億美元,涉及機械、化工、電信等多個領域;橋梁、電站、高速公路等基建項目也有序進行。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達佩斯綱要
    鑑於今年適逢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成立五周年,與會各方共同回顧了合作5年來走過的歷程(從2012年華沙會晤、2013年布加勒斯特會晤、2014年貝爾格勒會晤、2015年蘇州會晤、2016年裡加會晤到2017年布達佩斯會晤)及《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落實情況,一致認為「16+1合作」在政治、經貿、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和人文等領域取得巨大成就和豐碩成果。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索非亞綱要(全文)
    四、培育科技創新、金融、綠色、環保、農業、能源、林業和衛生領域合作新動能(一)各方支持在公平基礎上,加強在研究和創新領域的互利合作,啟動「中國-中東歐國家科技創新夥伴計劃」,定期舉辦中國-中東歐國家創新合作大會。各方願在自願基礎上開展聯合研究,加強科技人員交流,開展科普合作。各方將探討在塞爾維亞成立中國-中東歐創新能力建設工作組的可能性。
  • 中國和中東歐國家「16+1」合作績效發布,寧波排名第一
    中國和16個中東歐國家「16+1」的合作機制實施以來,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間,寧波成為和中東歐國家合作水平最突出的中國城市,天津北京也處於領先位置。2019年6月5日,中國社會科學院「17+1」智庫網絡首次發布2018年度地方參與「17+1合作」績效評估指數及城市排名,公布上述結論。
  •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不斷加深:「17+1合作」 成果更豐碩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17+1合作」,成果更豐碩《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進展與評估報告(2012—2020)》近日在北京發布。報告認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在各領域合作取得長足進展,成為不同大小、不同治理發展水平國家發展相互尊重、合作共贏關係的成功嘗試。從2012年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16+1合作」)正式啟動以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不斷加深。2019年,希臘作為正式成員加入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16+1合作」升級為「17+1合作」,中國與中東歐國傢伙伴關係網絡越織越密。
  • 壽子琪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工商界視頻對話會」
    壽子琪在發言中表示,2012年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創立以來,在各個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地方合作在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交流合作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上海與中東歐國家之間的經貿合作既有良好的基礎,又有廣闊的前景。
  • 第九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在杜布羅夫尼克舉行
    4月12日,第八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期間,由商務部與克羅埃西亞經濟、企業和手工業部共同主辦的第九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在杜布羅夫尼克舉行。經貿論壇是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雙方互利合作的重要平臺。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搭建開放、創新、夥伴之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克羅埃西亞總理普連科維奇出席開幕式並做主旨發言。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蘇州綱要:支持繼續建設亞歐大陸橋
    -中東歐國家第五屆經貿論壇開幕式並致辭。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中新社蘇州11月25日電 (記者 郭金超 蔣濤)中國—中東歐國家將支持繼續建設亞歐大陸橋。這是在蘇州公布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蘇州綱要》透露的信息。  11月24日至25日,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在中國蘇州舉行。與會各方圍繞「新起點??新領域??
  • 業內稱中國中東歐務實合作助推亞歐大陸復興
    中國中東歐務實合作助推亞歐大陸復興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6日在出席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時提出三點建議:推動5年內雙方貿易規模再翻一番;合作建設一批基礎設施大項目;積極擴大企業雙向投資。  中東歐國家讚揚中國與世界合作發展,致力互利共贏,期盼與中國加強各方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