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稱中國中東歐務實合作助推亞歐大陸復興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中國中東歐務實合作助推亞歐大陸復興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6日在出席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時提出三點建議:推動5年內雙方貿易規模再翻一番;合作建設一批基礎設施大項目;積極擴大企業雙向投資。

  中東歐國家讚揚中國與世界合作發展,致力互利共贏,期盼與中國加強各方面合作。

  此間人士認為,中國與中東歐的合作體現未來改革發展與世界潮流的交匯,雙方的互利合作將推動亞歐大陸的復興。

  李克強25日啟程出訪中東歐,這也是他今年的第二次歐洲之行。在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時,李克強指出,中東歐國家是歐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和中東歐的關係也是中歐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盟研究部主任崔洪建認為,雙方合作將推動中國與中東歐及中歐關係繼續深入發展,推動亞歐大陸的復興。「中國重視中歐關係並務實加強與中東歐國家的次區域合作,轉型中的中東歐也希望尋求歐洲以外的新市場與經濟成長點。」他說。

  據悉,中國-中東歐國家之間戰略合作框架包括做大做實經貿合作,加快推進互聯互通等六大領域。其中,包括以啟動匈塞鐵路合作項目為契機,促進中東歐國家互聯互通,開闢中國和歐洲之間海陸聯動的運輸新通道;支持中國企業積極參與中東歐國家核電等電力項目建設;中方願與相關中東歐國家互設金融分支機構、籤署本幣互換和結算協議,進一步加強金融合作,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崔洪建認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是基於雙方實際意願和需求,在對歐洲地區形勢變化進行綜合判斷基礎上做出的政策規劃,是對原有的中國與歐盟機構、中國與歐盟成員國外交結構的積極調整和補充。

  受歐債危機影響,中東歐國家不同程度出現了貿易萎縮、投資下滑、債務負擔加重等發展問題,經濟總量不足歐盟十分之一。為支持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中方已設立100億美元專項貸款,願與各國金融機構及企業合作。

  「歐盟、次區域和成員國三位一體的對歐外交政策框架將更加均衡務實,更有利於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平穩推進、協調發展。」崔洪建說。

  中歐貿易額從2003年的1252億美元增至2012年的5460億美元,歐盟連續9年穩坐「中國最大貿易夥伴」交椅,中國則連續10年位居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

  幾天前在北京舉行的第十六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雙方共同制定了《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並宣布啟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為中歐合作勾畫出新的藍圖。

  但是,中東歐作為歐洲的一部分,尚不為中歐合作完全涵蓋。中東歐16國,有11個歐盟成員國,5個非歐盟成員國。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貿易只佔中歐貿易的10%,投資額則更少。

  崔洪建指出,中歐因應時代潮流和發展大勢,不斷走向全方位合作,「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是為該地區量身打造的合作平臺,雙方在明確各自需求的基礎上廣泛深入持久合作,將促進這一地區的合作與互信」。

  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世界各區域合作組織都在加快區域利益博弈的大背景下,中國與歐盟兩大重要實體的積極互動,被看做是新世紀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關鍵因素。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趙俊傑表示,堅持中國與中東歐的合作是中歐合作的一部分,有利於推進歐洲一體化進程,推動實現一個團結繁榮的歐洲。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新的外交輪廓逐漸清晰,顯示了高起點、大格局,將為中歐雙方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推動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記者 任沁沁 孫亮全 李雲路)

相關焦點

  • 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合作更務實 成果顯著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中東歐研究室主任、「16+1」智庫網絡秘書處辦公室主任劉作奎表示。地方合作更務實、更精準2015年,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上,《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發布。
  • 「中東歐使節話合作」中東歐國家駐華使節相聚崑山 熱情盛讚17+1合作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新春晚會(蘇州崑山)正在這裡舉行。14個中東歐國家的外交使節等中外嘉賓到場觀看演出作為今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開展的最大規模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動,本場晚會賓客滿堂,外交部副部長秦剛, 14個中東歐國家的外交使節等中外嘉賓到場觀看演出。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達佩斯綱要
    奧地利、白俄羅斯、希臘、瑞士、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和歐盟等應邀派代表作為觀察員與會。各方願探討「一帶一路」建設同泛歐交通網絡、西巴爾幹交通網絡和相關周邊合作倡議相對接。包括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歐互聯互通平臺、歐盟東部夥伴關係等在內的合作倡議之間在經濟合作、互聯互通方面溝通協調,將為有關國家深化合作提供機遇。各方將在中歐互聯互通平臺框架下開展務實合作以實現早期收穫。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達佩斯綱要(全文)
    奧地利、白俄羅斯、希臘、瑞士、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和歐盟等應邀派代表作為觀察員與會。各方願探討「一帶一路」建設同泛歐交通網絡、西巴爾幹交通網絡和相關周邊合作倡議相對接。包括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歐互聯互通平臺、歐盟東部夥伴關係等在內的合作倡議之間在經濟合作、互聯互通方面溝通協調,將為有關國家深化合作提供機遇。各方將在中歐互聯互通平臺框架下開展務實合作以實現早期收穫。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達佩斯綱要》發布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達佩斯綱要》發布 同意繼續構建「16+1合作」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電 中國官媒1日發布《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達佩斯綱要》,稱與會各方同意繼續構建持久務實高效的「16+1合作」,將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夥伴關係提升到新的水平。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索非亞綱要
    奧地利、白俄羅斯、歐盟、希臘、瑞士、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應邀派代表作為觀察員與會。與會各方認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以下簡稱「16+1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和眾多成果,《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達佩斯綱要》得到有效落實,確信16+1各領域合作蓬勃發展,日益成為務實的跨區域合作機制,惠及各方。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索非亞綱要(全文)
    奧地利、白俄羅斯、歐盟、希臘、瑞士、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應邀派代表作為觀察員與會。與會各方認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以下簡稱「16+1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和眾多成果,《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達佩斯綱要》得到有效落實,確信16+1各領域合作蓬勃發展,日益成為務實的跨區域合作機制,惠及各方。
  • 旅遊合作之花在中國中東歐綻放
    為務實推進落實雙方領導人達成的共識,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於6月3日至7日率團訪問捷克和克羅埃西亞等兩個中東歐國家,與業界進行廣泛深入交流。其間,舉行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受到了當地民眾的普標歡迎。這是繼「2015年中國—中東歐國家旅遊合作促進年」活動之後,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旅遊合作的又一件盛事。
  • 開啟中國-中東歐「16+1合作」新時代
    「16+1合作」框架堅持靈活、市場化、務實合作為主攻方向,積極為「一帶一路」保駕護航,推出多項金融工具,提供多項資金保障,形成了一系列金融安排,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下金融合作的新亮點。「16+1合作」還積極推進民心相通,形成了一系列民間交流和交往的新舉措,豐富了中國和中東歐民間交流的渠道,提升了合作水平和規模。
  • 打造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萬裡長城」
    8月28日-29日,第二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暨捷克2014年中國投資論壇在布拉格舉行。來自16個中東歐國家和中國15個省區市的各界代表共1000多人出席。他們分別就環境保護和綠色能源技術發展,中國西部地區的發展及與中東歐國家合作,中國企業進軍中東歐市場,教育、文化和旅遊領域合作,以及中捷加強貿易、投資、金融等領域合作等議題展開務實討論,推進地方合作作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重要引擎作用。捷克總統米洛什·澤曼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中東歐國家的合作應當如萬裡長城一樣鞏固和持久。
  •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6 1合作」迅猛發展 合作領域擴大
    藍皮書指出,2018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6 1合作」繼續保持迅猛發展的良好勢頭,呈現高層交往頻繁,合作領域擴大,層次日趨多元,成果逐步顯現的態勢。「16 1合作」勢頭良好 合作領域不斷拓展藍皮書指出:2018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6 1合作」繼續保持迅猛發展的良好勢頭,呈現高層交往頻繁,合作領域擴大,層次日趨多元,成果逐步顯現的態勢。7月7日,第七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在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舉行,中東歐16國領導人與會。
  • 李克強就進一步深化中國—中東歐全面合作提四點看法
    中東歐16國領導人出席,歐盟、奧地利、希臘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代表作為觀察員與會。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中新社蘇州11月24日電 (記者 郭金超 蔣濤)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4日下午在蘇州太湖國際會議中心與中東歐16國領導人共同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第五屆經貿論壇開幕式並致辭。
  • 「1+6」定調中國與中東歐合作
    可以說,面對中東歐國家的期待,中國並沒有讓他們失望。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蘇州主持了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李克強在發言中提出了中國與中東歐構架合作的新途徑:「1+6」合作框架,即一個目標和六大重點。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全文)
    17國表示,以《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為中歐關係的指導性文件,依據《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新聞公報》《中國關於促進與中東歐國家友好合作的十二項舉措》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綱要》《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貝爾格勒綱要》,制訂《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進展與評估報告》在京發布
    人民網北京12月12日電 (高歌)12月11日,由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處、中國—中東歐國家智庫交流與合作網絡、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聯合主辦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進展與評估報告(2012-2020)》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 敢為人先,崑山舉辦【中國-中東歐國家(崑山)新春晚會】
    2020年,全世界爆發疫情,但崑山人民卻向著全面小康和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美好圖景發起了新的衝鋒。&nbsp&nbsp&nbsp&nbsp對於中國人而言,一切奮發進取的實際行動都來源於精神的力量。
  • 聚焦中東歐,共繪新畫卷 中國(浙江)—中東歐國家地方合作論壇在杭...
    為夯實與中東歐國家產業合作基礎,打造中歐經濟循環圈戰略樞紐,11月28日下午,由省商務廳、省外事辦公室和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浙江)-中東歐國家地方合作論壇在杭州舉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事務特別代表霍玉珍、主辦單位領導、專家學者、重點企業代表等約50人參加活動。
  • 趙福軍: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進入新時代
    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邁向新起點自2012年中國與中東歐16國在波蘭華沙舉行首次領導人會晤以來,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成果豐碩。一是雙邊貿易快速增長。中國同中東歐貿易額顯著增長,進出口貿易額由2012年的520.6億美元增至2017年的679.8億美元。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進展與評估報告》在京發布_騰訊新聞
    人民網北京12月12日電 (pan>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處秘書長秦剛出席並致辭。多位中東歐國家駐華使節與會。 秦剛在致辭時表示,報告集中介紹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八年來的歷程,總結回顧經驗、展望規劃未來,恰逢其時,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學術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
  • 中國-中東歐國家16+1貿易指數在寧波發布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其所處的亞洲地區正成為全球經濟強有力的新引擎,中東歐國家是亞歐大陸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歐洲經濟的「新興力量」,隨著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間交流的增加,雙方關係不斷深化。2012年4月,在中方倡導下,「16+1合作」在華沙起步,「16+1合作」順應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需求,為雙邊關係及互利合作注入了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