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齊文化的改革開放基因,見證高質量發展的淄博作為。12月17日,發現新「齊跡」網絡媒體採訪團走進桓臺縣和高青縣。位於淄博北部的桓臺縣和高青縣,發揮自身區位優勢,走出了兩條各具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宛如兩顆明珠閃爍在淄博大地。
高新技術產業打造「中國膜谷」山東北方代克新能源有限公司裡,工作人員正在流水線旁緊張地忙碌著,旁邊是一間小木屋。推開屋門,溫潤和暖的氣息撲面而來,令人忘卻了外面的寒冬。一臺不大的空調正在運行,與常見的普通空調不同,這股熱風並不乾燥,令人感到十分舒適。
「在北方集體供暖覆蓋不到的地方,例如臨街商鋪和辦公場所,就是我們所瞄準的市場。」山東北方代克新能源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李安長介紹,「小木屋裡的空調就是我們的主營產品,在煤改電項目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在能量窗殼體技術的支持下,我們的空調僅用1度電就能達到其他空調3度電的取暖效果,粗算1年就能節省2000度電。」
李安長算了一筆帳,目前淄博市共有50.4萬個市場主體,如果每個單位使用一臺這種空調,每年就能節省10億度電。如果再放大到全省乃至全國,那將是一個難以想像的大數字。
山東北方代克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是淄博市新能源熱泵行業的代表企業。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發的「空氣源熱泵·能量窗技術」通過科技成果評價,被評為「國際領先」水平。2019年10月份,搭載該「能量窗」技術的「風雪熱泵」產品列入《山東省政府首購創新產品目錄》;2019年「能量窗空調」被山東省工信廳列入《2019年度山東省首臺(套)技術裝備和關鍵核心零部件及生產企業名單》;能量窗空調先後中標2019年北京市「煤改電項目」和《淄博市冬季清潔取暖「電代煤」供應商單一來源採購項目》。
新能源新材料是山東省篩選出的十強產業之一,也是新舊動能轉換的突破點和發展方向。在桓臺縣,有這樣一家企業,生產的氫能源汽車質子交換膜只有10微米厚,為世界級知名汽車生產商供應產品,技術水平和硬體實力走在了世界前列。
踏入氫能技術示範中心的大門,記者們仿佛踏進了未來世界,潔白光滑的牆壁上閃爍著藍色和白色的燈光,科技感十足。大廳中央擺放著一臺巨大的地球儀,輕輕一點,大屏幕上便顯示出世界各地氫能源發展情況。這裡是位於桓臺縣的東嶽集團——亞洲規模最大的氟矽材料生產基地、中國氟矽行業龍頭企業、中國第一個氟矽材料產業園區。
東嶽集團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工作站、泰山學者崗位,承擔著國家重點火炬計劃、國家863計劃、"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山東省高新技術"一號工程"等重大科技項目,是全國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骨幹企業和國家商務部、科技部確定的18個"國家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之一。2010年,東嶽列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百強第25位,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第4位。
據了解,今年淄博已經擁有了首個「加氫站」,首批氫能源汽車已經開始在公交線路中正式運營,在不遠的未來,氫能源汽車的應用將會更加普及。
氫能源汽車的應用離不開燃料電池膜,而東嶽的氯鹼離子膜打破了美國的壟斷,成為中國氯鹼工業的戰略性儲備。燃料電池膜也進入批量化試產階段,這在新能源方面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
2019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正式將桓臺縣冠名為「中國膜谷」。從「噸糧縣」到「建築之鄉」再到「中國膜谷」,桓臺縣從一個成就邁向另一個成就,從農業大縣到工業大縣、工業強縣的巨大變化吸引著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優質環境造就高青「兩頭牛」距離高青縣得益現代化奶牛牧場和養殖一體化基地還有一段距離,兩尊鐵塔一樣的大型儲奶罐就吸引了所有記者的注意。擠奶大廳內部,巨大的轉盤上,80頭澳洲進口的荷斯坦奶牛正在擠奶。8分鐘轉盤轉完一圈之後,奶牛們閒適自得地走回牛欄……通過土地流轉,得益集團帶動周邊12000餘戶農民增收2000萬元/年。通過「糧改飼」優化種植結構土地達8.4萬畝,帶動當地農民增收500餘萬元/年。實現了農業畜牧業綠色發展,調優產業結構,增強了鄉村產業發展活力。
「好的環境才能產出好奶。」得益集團副總裁吳文明言簡意賅地概括道,「淄博高青的環境非常優越,這裡地廣人稀,方圓三十公裡沒有汙染,適合安置牧場。我們的種植、養殖到加工環節在今年剛剛申請國家有機認證。」
得益集團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積極響應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部署,投資10.88億元,在高青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包含現代品牌農業、現代規模養殖、農牧文化觀光、飼料加工四個核心板塊。得益集團流轉木李鎮、青城鎮、黑裡寨鎮、田鎮街道辦事處等四個鎮2萬畝種植用地,進行規模化、專業化、高標化農田建設,種植有機苜蓿、燕麥、青貯玉米等,形成循環生態農業,帶動當地種植合作社、養殖合作社、農機合作社及貧困戶通過相關產業致富。
基地牧場養殖的奶牛全部為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純種澳洲荷斯坦奶牛,進口的7000頭育成牛,現已繁育至萬頭規模。基地牧場配置國際先進的瑞典利拉伐80位重型轉盤擠奶設備及速冷系統,以色列養殖管理軟體,採用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與牧業養殖結合,實現草料採購、繁育配種、牛群飼養、疫病防控、自動擠奶、原奶銷售等環節信息化控制。原奶蛋白質含量達到3.5%、菌落總數控制在1萬CFU/mL以下、體細胞控制在20萬個/mL以下,各項指標趕超歐盟標準。得益生態農牧文化觀光定位國際化標準,最大限度的發揮公司的戰略優勢,以生態農業、奶牛養殖、特色產品加工為核心,集聚農牧業科技示範、科普教育、旅遊觀光、互動體驗、休閒娛樂功能為一體的「特色生態農牧觀光園」以及「生態園中園」,實現「一園一特色,一園一風景」。
不僅漂洋過海的「洋」奶牛們得益於高青的優越環境,土生土長的高青黑牛也需要這樣的優越生活。
「高青縣位於北緯37度黃河沿岸,我們的黑牛喝著黃河水,吃著河水澆灌的糧食,生活格外愜意。這裡土地富硒,吃的舒服睡得舒服,牛肉的口感也特別好。」紐瀾地黑牛集團行政接待呂環環說。
作為國內頂級牛肉新品種,高青黑牛在2009年通過了國家高檔肉牛新種質鑑定,不僅填補了國內優質肉牛品種資源的空白,也填補了我國沒有高檔牛肉產品的市場空白。近年來,紐瀾地高青黑牛肉接連登上「杭州G20峰會」「青島上合峰會」等國家舞臺的出彩表現,得到了社會的極大關注和認可。
高青還與阿里籤訂戰略合作,打造了TOP前三的牛肉大單品,成為盒馬唯一覆蓋全國的KA品牌。目前,紐瀾地黑牛已經進入21個城市217家盒馬門店,服務於6000萬盒區用戶。短時間年銷售額達到6億多元。依託紐瀾地等龍頭企業,山東高青縣唐坊鎮整建制建設「盒馬鎮」,吸引就業2500餘人,村民收入翻了兩倍多,「黑牛+扶貧」模式實現了企社雙贏、村戶共富,黑牛百億產業集群發展現雛形。
因勢利導,「兩顆明珠」踏上發展快車道今年1月份,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強調,傳統產業不代表落後產業,要堅定不移以創新綠色、動能轉換優存量,通過科技創新和信息化、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現代手段,實施全產業鏈技術改造和跨界融合,著力建設智慧綠色工廠,積極走高端化、規模化、園區化發展的路子,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桓臺縣聚焦高新技術發展,核心產業不斷轉型升級,逐步形成了依託膜基礎材料優勢,延伸鏈條、吸附集聚,打造國際一流「膜谷」的總體思路,明確了突破氫能「晶片」、打造「中國膜谷」的發展目標。高青縣利用地處北緯37度黃金緯度線的地理區位天然優勢,發展畜牧業和高端農業,並利用富鍶溫泉和黃河溼地大力開發旅遊產業,打造溫泉慢城。一張一弛,各顯其能,桓臺縣與高青縣已經踏上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於航)